第47章
第47章
黃三嬸跟錢大娘她們加起來賣走7000株菜苗,胡大海聽說後,他也親自跑來林斐這邊。
正開口說要買苗呢,他随口一問,聽林斐說竟不是之前的品種,他猶豫片刻,說是要回家跟媳婦打個商量。
接着,林斐兩天都沒聽到他的消息。
潘阿姨這周來了,打算說是要來買菜。
“之前在你家買的那批苗子,差不多要拉秧了,尾期的果子味道總是沒有中間的好。”潘阿姨笑眯眯跟林斐講話,本還想問問他女朋友呢。
就聽林斐開口:“真是抱歉,我家現在也沒什麽菜可以賣給您,我們菜地早在一個月前就拉秧了,您要是真想吃的話,我們院東那兩畦是種着自己吃的,您可以摘點回去。”
“這麽早就拉秧了?”潘阿姨吃驚。
林斐笑着解釋:“也不奇怪,我們商業法種植,給肥大,植株在盛果期結果衆多,尾期果實不好吃我們不樂意花那麽多工夫去侍弄,提前拉秧也是商業種植的老路子了。”
潘荭點點頭,接着又問起林斐下一步打算,在得知林斐又育了一批秋苗時,立即興奮起來,嚷嚷:“能散賣不?我買點菜苗回去繼續在露臺種!”
之前130尺寸的雙色育苗盆不夠用時,林斐就提前把700多菜苗移栽下地了,本還想着把剩下的都拿去變現,沒想到胡大海那邊遲遲沒個動靜。
林斐想想,反正他能仗着同學們對他家菜的迷戀,菜苗種多了後期管理起來工作量大也不怕,便道:“我這邊打算再賣500株菜苗,剩下留着自己種,您可以問問小區裏其他菜友,看他們要不要買。”
“肯定要買啊!”潘荭脫口而出。
今春從林斐這兒買的菜苗貴,再加上菜苗本身品種也好,潘荭她菜友們明明知道末期果子味道一般,也都不舍得拉秧,不就是怕拉了秧徹底吃不着了嘛!
既然能再買一次菜苗再種一茬,傻子才不買呢。
作為一個自認為良心的商家,林斐還特意提醒道:“秋季種植的夏季蔬果很容易因為光熱條件不足,而導致果實風味不佳,你們在種植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保溫措施。”
Advertisement
潘荭拍拍胸口:“這個好說,我自己就會搭大棚,上次在你這兒也學了幾個小妙招,回頭我給那幾個不會搭大棚的好好兒露一手。”
林斐沖潘阿姨已經摸出來的手機揚了揚下巴示意:“您在電話裏一定要給他們說清楚這點。”
潘荭自是點頭答應,随後就挨個給她往日的好朋友們打電話。
在潘阿姨幫他銷售種苗的空檔時間,林斐又想到一件事兒:“我這邊有個叔,他有個小貨車就是專門跑運輸的,你們提前訂要買多少菜苗,等訂好了我幫你聯系他,直接用他那貨車給你們拉過去,也省得你們再來回跑了。”
程帥在一旁聽了,直呼內行。
林斐這一手實在不要臉,之前賣菜苗時他還主動把菜苗拉去菜市場銷售,現在為了省功夫,這小子竟還叫買家出運費,實在太不要臉了!
轉身,林斐就看見程帥那熟悉的目光,但他絲毫不覺得羞恥,甚至還洋洋得意:“你信不信,潘阿姨她們根本就不希望我過去擺攤。”
潘荭挂了電話,笑呵呵道:“我們富康小區是個中大型小區,小斐要是真把菜苗拉過去賣,我們這些老骨頭們還搶不着呢。”
程帥:“……”
林斐挑挑眉梢,看向程帥的目光裏全是挑釁。
程帥再度沉默,他決定以後不再以看待平常人的目光來看待林斐這個非人哉。
阿姨們的關系網那可真是不一般,不出半小時工夫,潘荭就徹底聯系好了,把所需的每種菜苗數量一個個報出來。
林斐前後一加,發現六百多株了。
潘阿姨笑道:“你少種點兒,也能少累點嘛。”
在一旁沉默半晌的程帥,小聲道:“他種地不累的。”
潘荭覺得奇怪,但她也沒多想,只是擡頭看到林斐點頭動作,忙不疊把錢轉到林斐賬戶上,又催他趕緊聯系貨車司機,最好趕在今天晚上就能送去。
“晚上黑漆漆的,不容易招旁人注意。”潘荭道。
林斐失笑,這群可愛的阿姨們,賣菜苗竟賣成了地下交易!
送走潘阿姨,第二天胡大海電話終于姍姍來遲,表示林斐這次換了品種他決定每樣都少買點種個試試,要是市場反響好的話,明年開春就大批量進購。
可惜,林斐卻明明白白告訴他:“賣完了,不好意思。”
胡大海還不信,以為是林斐的饑餓營銷,為的就是能多賣他點種苗,還專程跑到林斐家農場偷看。
巧了,那兩天林斐正跟張儒赫在育苗大棚裏忙着播種秋季葉菜類作物呢,胡大海看鎮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高科技育苗大棚裏面人影綽綽,就認為林斐手裏還有大批大批種苗。
胡大海決定耐着性子等林斐手裏的種苗賣不出去砸手裏,在他焦急上火時再去撿便宜。
可惜,胡大海等了半個多月也不見林斐面露急色,甚至他還閑到了幾乎每天都要來鎮子集市上賣各種各樣零零碎碎小玩意的地步!
每天!
這小子種苗竟還真不愁賣啊?終于反應過來的胡大海後悔不疊,主動跑去跟林斐湊熱乎,想打聽他育苗大棚裏是不是又在育下一批種苗。
現在九月份,平常農戶種夏季蔬果肯定遲了,但他們是大棚種植,還真用不着太擔心這個。
甚至在跟林斐湊近乎時,胡大海已經想好了,九月份播種,十月份他種上大苗,仔細養護一個月,正好盛果期能趕在年前。年前菜價正貴呢,反季節菜價更是可觀……
結果,林斐再次打破他的美夢。
林斐:“不好意思,我育的下一批菜苗也有人預定了。”
倒不是真全被人預定走,黃三嬸她們也不過只是嘴上說說而已,主要是林斐不想再跟這個胡大海繼續打交道。
他這個人不爽利,還黏黏糊糊的,實在令林斐後悔,他當初怎麽找上這麽個人推銷種苗的?
胡大海又繼續纏林斐好幾天,直到吳紡嫂子過來,還領了好幾個同村婦女,說是想從林斐手裏買種苗回去。
林斐是不想賣的,他還想多賺點賣菜錢,回頭留着蓋房子呢。
但招架不住吳紡嫂子那股子精明勁兒,她表示可以跟林斐做個交易,她們這些婦女幫林斐把種苗種到地裏,林斐免費贈送她們一些種苗。
在條件講道每種蔬菜2株的條件後,林斐就再不肯讓步了。
阿姨嬸子們看林斐那一副葛朗臺勁兒,再想想人家菜苗确實價錢不便宜,每種菜苗兩株,加起來也有16株了,她們也很勉強點頭了。
在雙方都很勉強的前提下,這場交易愉快進行。
林斐還催促她們趕緊來種,免得接下來又有人打他這些菜苗的主意。
緊趕慢趕,林斐最終種下一千兩百多株夏季蔬果菜苗,6位農村婦女都是幹活的一把好手,不到一天時間就把活兒幹完了。
林斐只管她們中午一頓飯,晚上終于樂得自在。
交易雙方對此都非常滿意,林斐高興的是他這次終于不用忽悠同學們來幫他幹活了,吳嬸子她們高興的是一天就省下200塊的種苗錢呢,天知道她們這些人終于決定舍得花那麽貴的價錢買菜苗時,做了多大的心理準備!
這一千二百多株菜苗種下地,再加上林斐之前零零碎碎嘗試播種種下的其他蔬菜品種,農場一下就豐盈起來。
張儒赫瞧着這一副漸漸開始有了生機和綠意的農場,樂得他找不着北,瞧他那高興勁兒,不知道的還以為這農場是他家的呢。
就連程帥,看着逐漸有模有樣的農場,也叉腰:“都是在我辛苦的汗水澆灌下……”
林斐賞賜他一個白眼:“要點兒臉吧,瞅你成天來不是抱着手機背單詞,就是抱着書念,還好意思說你辛苦的汗水?”
程帥換了個用詞:“都是在我孜孜不倦的人文知識輸送下。”
林斐懶得跟他貧,開着他的小綠跑去當初報備好了準備蓋房子那地勘察地形。
張儒赫的生意還行,民宿不溫不火,但他的農家樂倒是做得還可以。
洋景村距離城區開車約莫是一小時的路程,對于主要經營餐飲類農家樂來說,多少是有點遠了,但好在是他選擇的位置好,山清水秀的,再加上他請來的廚子手藝也還行。
農家樂剛開始生意不見什麽,但開到現在馬上要進入第三個月,回頭客漸多。
他農家樂生意好,林斐的香瓜自然也賣得好了。
憑借着最近賣菜、賣雞鴨、賣種苗、賣香瓜的收入,零零總總加起來林斐手裏竟也捏着三十多萬呢!
林斐打算拿這些錢蓋房子。
農場跟林斐居住的地方分隔開來,總是不大方便,趕緊把這邊的房子蓋起來,林斐想盡量趕在冬天來臨前裝修好住進去。
不然冬天下起雪來,路上會變得更難走。
蓋房子這件事,窮有窮的蓋法兒,富也有富的蓋法兒。
林斐手裏的錢不多,他也不打算打腫臉充胖子,決定蓋個簡單的兩層樓就行,關鍵是能住得下他、程帥張儒赫這些好要的朋友。
至于老爸老媽林斐就沒考慮在內了,等他們寒暑假休息過來幫忙,完全可以在白天忙完了晚上住回林家老宅子嘛。
要是說之前,林斐還有打算多蓋幾間房子,招待專門跑來給他幹活幫忙的同學們睡覺休息用。但随着現在同學們一個個聞風都往他這邊跑,一次少說也有大十幾個。
要知道,最開始也就十來個同學,加上張教授也就十二三人。這才過去兩個月,就有好幾個聽聞這邊夥食好也才蹭飯吃。林斐瞧他們對自家夥食确實滿意那股子勁兒,照這樣發展下去,這哪兒是簡單幾間房子能解決的事兒?
于是,林斐幹脆躺平,設計的房間就只夠自己和程帥張儒赫三個人住,頂到天也只能再住兩個人。
什麽千辛萬苦坐車開車跑來幫忙的同學?幹完了你趕緊回家休息去!
在農場裏辛苦幹一天活兒(吃林斐三頓飯)還不夠?休息日也就兩天時間,有多出來那一天該回家看望父母的去看望父母,該去看老丈人的去找老丈人當孫子去。
什麽,還沒有老丈人?
丫單身狗天天在農場裏幹活,這不活該單身嘛!
就這樣,林斐農場裏的小房子在衆人聲聲讨打中開始動工。
蓋房子三大頭,一個是地基,一個是材料,一個是工人工資。這三樣,哪個林斐都省不了。
看好地形,測量好附近地坪和相關數據,林斐回家就開始在本子上寫寫畫畫。
在鄉裏住的這半年多,林斐住過外婆家新式庭院,也住過老宅子這樣的老式土院子,也見過村長家新村二層小樓的結構。
折騰不老少時間,期間,林斐還專門拿着圖紙去問過工頭,林斐終于敲定最終圖稿。
他決定建一個類似外婆家那種新式庭院,但鑒于他本就不缺種菜的地,庭院就幹脆拿來種花,做成類似于曲英家那種,林斐的想法是用花籬笆做隔斷,反正他本就住在農場裏,院牆裏面再建個院牆,很奇怪的。
院子确定下來,接着便是房屋主體了。
楊關市這邊蓋房傳統是房屋一定要正北正南,方位一定要正,坐北朝南的規矩林斐是不打算改。房屋主體參照林家老宅那樣,左右做個耳房,中間是堂屋和兩個廂房,微微凸出的東西耳房可以把整個建築撐起來,一樓寬的270°超大視角的陽臺。
為了住着舒适,盡量冬暖夏涼,林斐采用的也是老式的陡坡房頂,還可以做出一個閣樓出來。
房屋主體參考老式建築,但內部為了起居方便,林斐設計得還是比較現代化的,左右耳房不做居住使用,而是做成廚房和雜物間,堂屋是個餐廚一體的設計,還留有明亮的大玻璃窗,兩側廂房也做有獨立衛生間。二層結構跟一層差不多,只是二層左右耳房做的是居住設計,只是沒有獨立衛生間,右邊廂房的衛生間被設計為公用的。
思路一旦确定下來,接下來投入建設就很快了。
九月中旬,在王姨翻好幾半天萬年歷之下,确定一個動工破土的好日子,林斐農場裏的二層新式小樓正式動工。
蓋房子是個撒幣的過程,撒幣還瞧不見水花的步驟之一便是打地基,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政府對農村自建房的要求日益嚴格,像洋景村這邊,林斐在自家農場蓋自己的房子,每一個步驟完畢,都要找相關單位請他們過來檢查工程質量。
上一步工程質量達标了,才能進行下一步工作。尤其是打地基這方面的要求最為嚴格,在打地基前,黨書記是再三跟林斐強調。
黨書記甚至還生怕林斐小孩子家家被工頭坑,他甚至又專門去找工頭談談心,到工地給工頭工人散出去小半包煙。
林斐很有些不好意思,首先是書記對他的照顧,其次是書記怎麽還當他是小孩兒呢!
之前就被錢大娘當小孩的經歷再次浮現林斐腦海中……
打地基這方面工作實在乏善可陳,要麽是挖掘機在地裏挖挖挖,要麽就是打樁咚咚咚,再或者就是運來的水泥砂漿轟隆隆。
正巧那幾天趕上菜秧馬上要成熟前,最關緊的追肥、控枝、控水等細節管理工作最繁忙的時候。
那幾天,早起,林斐每天跟施工隊一起去農場,工人在山上幹活,林斐在山腳下打理農田,要是趕上同學們來幫忙那一天,林斐還要被大家一頓白眼伺候。
林斐心裏苦……
就在林斐終于可以拿着大棚蔬果去換錢時,地基已經打好。
地基打完了,近二十萬也沒影兒了。
不過林斐丁點都不擔心他的房子建不下去,因為地裏的蔬果馬上就要進入産果期,仲秋的夏季蔬果價錢又再次擡頭,而且随着秋季愈深,蔬果價錢也就越貴。
建築主體建設速度快,同樣,燒錢的速度也快,成萬成萬的錢撒出去就跟沒水花兒似的,林斐一邊肉痛給錢,一邊跟勤勞的小蜜蜂一樣收菜賣菜。
進入盛果期後,菜地裏的農活也迎來繁忙的高峰期。
一方面是成熟的果實需要及時采摘,另外一方面菜秧還在不斷開花結果,還有長側枝,給菜苗追施有機肥,打掉多餘的側枝和畸形果等,林斐兩個半人根本就忙不過來。
林斐只能叫來同學們救援,百般肉痛下才舍得兌換當初承諾,這一季的蔬果半價銷售給他們。
好在秋冬季節的夏季蔬果菜價錢都貴,同學買的量也不是大頭,林斐還能接受。
林斐甚至還叫張儒赫去其他菜市場幫他擺攤賣菜,連帶着還找上潘阿姨讓她幫忙在富康小區做總代,他自己則是去了另外一個菜市場。
可能是林斐澆空間水多的緣故,就算是秋冬天,這批菜秧的産量仍舊不低。
就在盛果期,銷售不及時,林文智主動找上門來。
林文智之前給林斐說過,他在楊關市浩彬酒業做行政總裁,說白了他是個高級打工仔。
浩彬酒業在省內也算是一家中等體量的白酒釀造公司,主打省內中低端市場,口碑做得不錯,據說每年給楊關交的稅都大幾億,是一家實力強勁的公司。
林文智初初找上門時,林斐還以為他是想給浩彬酒業買菜呢,沒想到這位竟是個能人。
“我想代理你家的蔬果,去到其他城市做生意。”林文智說起他在家待業的妻子。
林妻非常喜歡她的雙胞胎孩子,為了能更好地陪伴孩子,她主動做起全職太太,但現在孩子高考結束去上大學,林妻就想尋找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林斐思考了好幾天,遲遲不敢同意。
主要是他想保證自己農場産出的口碑,要是林妻在賣他家菜賣出名堂後纏着別家菜賣,他農場的口碑就遭大殃。
這一刻,林斐寧願是浩彬酒業想買他的菜給員工當福利改善餐飲。
張儒赫見林斐為難好幾天,忍不住道:“要不,我把我爸那邊的采購介紹給你?我爸名下有幾個三四星級酒店。”
林斐敏銳察覺到張儒赫口中的“我爸名下”這四個字。按理說,張儒赫這樣的富二代應該是說“我們家旗下有XX個高檔酒店”這類話才是,再加上林斐突然想到張儒赫在他這兒住這麽久,竟一次都沒聽到他家人催他回去的電話。
“還是算了,這是我自己的生意,總不能老靠你們幫扶。”林斐搖搖頭。
程帥張張口,按理說他應該杠上兩句,反駁說他平時真沒少靠人幫扶。但這樣的話到嘴邊,還是沒吐出來。
反正是糾結這幾天,林斐是有點體會到當初胡大海的感受了。
正當林斐準備拒絕時,林妻上門了。
“我叫程薔,之前在盛海工作,因懷孕生子辭職回來了,之前寒暑假也曾帶孩子去做過類似的生意,這些是照片。”程薔是個一看就特別幹練的中年女性,她保養得很好,精神氣十足。
林斐接了她遞來的相冊,簡單翻了幾下,他們是做路邊攤生意,從孩子上三年級寒暑假就随她出來擺攤,一直到上高中都有,他們有賣過水果、蔬菜等。
程薔:“之前做這些是想鍛煉孩子們的能力,另外也不至于讓自己完全跟社會脫節。但今年孩子去上大學了,我想從之前做路邊攤生意起步,一點點積攢創業資金,利用這些錢一點點起步做一份自己的事業。”
林斐挑眉,把相冊還她,提出自己的疑惑:“你應該知道的,我這兒的菜價可不便宜。”
這是人們的刻板印象,地攤貨要便宜實惠,質量稍微差點也沒關系。要是真花大價錢買東西,萬一東西不好用再找回去,和尚跑了他們也沒轍,所以貴價商品人們下意識還是要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的大超市購買。
程薔笑了下,她道:“這兩年城市裏也不總有載着一車榴蓮的商家流動擺攤嗎,一斤榴蓮二三十,一個差不多就能賣百十塊了。我有幾個固定的地方擺攤,這些年下來也積攢有一些熟面孔,我選品上用心,她們購物時也能親口嘗到味道好,品質好,不愁賣不出去。”
“是我狹隘了。”林斐承認。
得知程薔目前是準備做流動攤生意,林斐之前的擔憂也就小了大半,他幹脆果斷跟程薔簽訂合同。
這下,林斐農場的産出又有一個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再加上曲英那邊也幫帶着賣一部分,剩下不多的林斐自己就能開車去富康小區擺攤賣掉。
最近,富康小區輔路上的那小菜市場在周邊幾個小區竟還出了名,主要還是林斐這個年輕小夥賣家,他賣的菜實在太好吃了!
傳說,他家還養的有走地雞走地鴨,都是農村正經吃蟲子吃雜糧長大的雞鴨,完全不喂飼料,價錢是比市場的要貴上二三十塊,但特別香,特別好吃——可惜,人家小夥子現在不賣了,他們後來者買不着。
唉,也不知道怎麽打入內部群。(據說潘荭手裏有個內部群,能買到正經的走地雞蛋呢,老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