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把護身符放進腰間
第5章 把護身符放進腰間。
七月十五中元節,秀竹帶着辛玥去了附近山上的靈雁寺。
辛玥祭奠了母妃,求了護身符,拜了佛,祈了福。傍晚時分,兩人回到了小院。
剛走到院門口,秀竹就看見停着她熟悉的馬車,忙拉着辛玥快走了兩步,“楚姑娘,是展風來了!”語氣中滿是歡喜。
辛玥這幾日同秀竹閑聊,知曉展風就是一直跟在公子身邊的人。
不由握了握手裏的平安符。
快步走進小院,秀竹将辛玥放在一棵桃樹下,“楚姑娘在這裏稍等我一下。”
辛玥點點頭,又握了握手裏的平安符。
她聽見秀竹小跑過去,很快響起了男子的聲音,“小心點,別摔了。”
本是急促的腳步,忽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女子銀鈴般的笑聲,過了片刻女子喘息道:“快把我放下來,轉暈了。”
辛玥不覺彎了嘴角,她能想象這是怎樣一種美好的場景。
秀竹看着馬車上的物品道:“怎麽是你來送,我還以為會是展雨呢。”
展風看了辛玥一眼,有些臉紅,他不善于表達感情,來之前打算對秀竹說的話,羞于讓旁人聽到,便将秀竹拉遠了一些,悄悄在她耳邊道:“我想你了,向公子請了這份差事。”
秀竹低頭笑得嬌羞,腦袋在展風懷中蹭了蹭,剛要說話,忽又想起什麽,回望辛玥,對展風道:“你在此等我一會,我先把楚姑娘送進屋,再同你一起整理這些物品。”
男子說的話辛玥沒聽清,但秀竹說的她聽清了,立即開口道:“秀竹,我有樣東西,還請展風俠士帶給公子。”
她邊說邊拿出平安符,憑着感覺慢慢往前挪步。
Advertisement
秀竹見狀,拉着展風跑了過來,扶住了辛玥,“姑娘,小心腳下。”
展風沒有因為辛玥眼盲而怠慢,依然抱拳行禮道:“楚姑娘是有什麽東西要給公子?”
辛玥将平安符遞過去,“小女感念公子恩情,銘記于心卻無以為報,今日恰逢母親七七,秀竹姑娘帶我去靈雁寺悼念,我為公子求了個平安符,還請展俠士能帶給公子。”
秀竹接過話茬,“我都對姑娘說了,公子救人不圖報恩,她給了自己母親的玉佩不說,今日還非要為公子求平安符。對了,姑娘還說等她眼睛好了,要為我們畫像呢,展風,還沒有人為我畫過像呢,我真的好期待。”
展風攬住秀竹肩膀,揉了揉她的後腦,“阿竹,你是埋怨我文墨不佳嗎?”
“才不是。”秀竹在展風臉上輕輕啄一口,“你武功高強,是我心中頂頂厲害的人,文墨那種東西有什麽要緊的。”
“你呀,讓楚姑娘笑話。”展風言語間都是寵溺。
辛玥聽着兩人對話,不禁笑了,平日裏秀竹挺穩重的,同展雨說話時,分明是長輩的口吻,沒想到面對展風時,會是這般嬌羞。
“怎會,我真心為秀竹感到開心。從古至今,女子的婚姻極少能自己做主,真羨慕你們武林人士,可以自由自在的活着,秀竹是個善良靈秀的女子,展俠士要好好珍惜她,我祝福你們白頭到老。”
展雨抱拳道:“多謝楚姑娘祝福。”
秀竹開心道:“展風,你說等楚姑娘眼睛治好了,我去求公子,讓她留下陪我可好?”
展風面露難色,拽了拽秀竹,搖搖頭,給了她一個口型:公子和師父不會同意的。
昨日他聽到公子和師父的談話,除了商議後日擊鞠賽事,也談到了楚姑娘,師父說等楚姑娘眼睛好了要盡快送走,公子也贊同了。
秀竹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變得沉重了。
展風看着失了笑顏的秀竹,又用口型安穩道:我會幫你的,放心。
秀竹重重點了點頭。
辛玥沒聽到展風的答複,已經猜到了答案,笑着道:“我有些累了,就先進屋了。”
秀竹攙扶住辛玥的胳膊,“我扶你進屋。”
辛玥沒有拒絕,輕輕點點頭。
安頓好辛玥,秀竹來到院中幫忙。展風先将箱子裏的東西搬到後院,秀竹再一件件整理。
“展風,你是知道的,這麽多年,我混在你們這一幫男子中,很是無趣,如今好不容易交了朋友,我很珍惜的。”秀竹一邊整理展風拿來的米面肉菜,一邊道,“我知道公子和師父為何不同意,不就是因為我們的身份嘛,我既然想留下楚姑娘,就不打算再瞞着她,等她眼睛好了,我便找個合适的時機告訴她,我相信她一定不會去告發我們的。”
“我知曉你的心思,可知人知面不知心,我跟着公子在刑部八年來,見過許多為了達成自己目的甘心折服多年的人,你不過同楚姑娘相處了幾日,如何斷定她的品行?”展風說得語重心長。
秀竹沮喪了起來,“那方才你還說要幫我,要我放心的。”
展風取過秀竹手裏的藕節,握着她的手道:“若你當真要留下楚姑娘,我會去求公子。”
其實留下楚姑娘也沒什麽不可,若她真的存了什麽不好的心思,他手中的劍便不會放過她,根本不會給她告發的機會。
秀竹看着他笑了,“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整理好東西,兩人又膩歪了半個時辰,秀竹才依依不舍站在小院口目送展風離開。
展風趕在入夜之前回到了侍郎府。
他往張重渡房間行去時,碰見一名剛從房間出來的護衛。
護衛看見展風,立身抱拳行禮道:“展護衛。”
展雨颔首,從護衛身邊走過。他大概已經猜到了,主子将後日的事,交代給了這個人。
這府中的護院說是護院,實則個個武功不凡,都是多年來,他四處尋找挑選的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受過公子的恩惠,這些人甘願護衛公子,再由他親自調|教,十分可靠。
不用再多言,他們自然知道如何辦事。
來到房門口,展風叩門,“公子,是我。”
張重渡道:“進來。”
展風推門而入,站定在桌案前,拿出辛玥給的護身符放在了桌案上。
“這是楚姑娘為公子求的護身符。”
張重渡的視線從公文轉到護身符上,盯着它看了良久,緩緩合上了公文,望向展風,“還有事嗎?”
展風欲言又止,終是沒将秀竹的囑托說出口,“沒了。”
“退下吧。”
“是。”
等展風關上房門,張重渡才慢慢拿起護身符,巴掌大的淡黃錦緞袋子,用紅繩子系緊開口,他摸了摸內裏有些硬,應是木片類的物件。
母親在世時,也曾去寺廟中為他求平安符,他既不排斥也不迷信。
他知曉這是女子在告訴他,恩情銘記心中,只是無以為報,只能送他護身符表明感謝之情。
女子将恩情看得這樣重,可他救她不過是舉手之勞,也并不打算真的幫她尋妹妹,如此算來,這用真心求來的護身符,他倒是得之慚愧了。
女子的面容浮現在眼前,讓他有些許失神,起身轉向身後的書架,打算将這護身符同那塊玉佩放在一處,等楚姑娘走時一并給她。
可就在他要放下護身符時,卻又躊躇了,鬼使神差地把護身符放進了腰間。
轉眼到了末伏,這日天色微微有些沉,陽光透過雲層落下,不如前幾日那般熱烈,柔和不少。
皇宮後山的擊鞠場上,人聲鼎沸,朝中武官皆身着窄袖長袍,頭戴幞頭,文官皆身着寬袖長袍,頭戴發冠,分左右兩排立于高臺之下。
高臺階墀上依次站着四位皇子和兩位公主,兩旁的桌幾後坐着皇後、賢妃、淑妃。
皇帝遲遲不現身,直到過了辰時,皇帝才乘坐着龍攆晃晃悠悠到了擊鞠場,在身旁小太監的攙扶下走上了高臺,斜靠在了龍椅上。
衆人跪拜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懶懶道:“平身。姜霖,開始吧。”
金吾衛統領姜霖上前行禮道:“是。”
金吾衛乃是京城護衛,下設左右衛隊和羽林軍,左右衛隊負責宮外巡守,羽林軍專職負責保衛皇宮。
姜霖站在階梯末,高聲道:“比賽分為四隊,兩兩相對,勝者再賽,決出輸贏。請各位參賽者抓阄決定所在球隊。”
言語間有兩名羽林軍擡上來一個大箱子。
就在衆人要依次抓阄時,皇帝突然道:“即是四隊,便由朕的四個皇子領隊吧,璟兒、璇兒,你們二人要選誰的隊伍啊?”
大公主辛璟道:“父皇,大皇兄薨逝,兒臣沒有要選擇的隊伍,要自己帶一隊!”
六皇子辛照昌馬上道:“父皇,兒臣一向體弱,此次擊鞠賽就不參加了,讓與大皇姐領隊。”
九皇子辛照安一聽,看了一眼二公主,“父皇,兒臣馬術比不得二皇姐,也想讓與二姐領隊。”
皇帝沉了臉色,“朕的兒子倒不如女兒有膽量,六皇子準奏,九皇子不準,就讓你與璇兒一隊,但這領隊必是你。”說完看向辛璇,“璇兒,你這個做姐姐的,平日裏不要太強勢,要多多鼓勵照安,這樣的膽量今後如何建功,如何輔佐儲君?”
辛照安跪地道:“父皇息怒。”
淑妃馬上起身,“陛下,安兒今日身子不适,早晨起來還頭昏呢,就讓他量力而行吧。”
辛璇瞪了辛照安一眼,撒嬌道:“父皇,九弟從小就膽小,兒臣時常鍛煉他的膽量,誰知他越來越膽小,如何能怨兒臣。”說完一臉委屈的看着淑妃,方才父皇不但罵了九弟也罵了自己,可母妃只為九弟解釋,卻絲毫沒有提及自己,她心裏十分不舒服。
可淑妃的目光卻始終不曾在她身上停留,辛璇不由捏緊了拳頭。
辛璟有些煩躁,不屑地看着階墀上的衆人,在她眼中,除了大皇兄,其他皇子中,沒有誰能值得她正眼相看。
“父皇,有些人就是爛泥,還有些人……”她看了一眼辛璇,“就喜歡不自量力。”
辛璇立刻反駁,“你說誰不自量力?你還不是仗着姜統領偏向于你,我若同你單獨來一場,你也不見得能贏我。”
辛璟嗤笑道:“偏向?難不成你認為姜統領謀私,讓那些馬術高強的武将都分到我的隊伍裏?我告訴你,就算分與我的都是最差的,我也能贏你!”
“姜統領!”
姜霖面色如常,“大公主。”
“姜霖,衆人皆知大皇兄在時倚重你,為避免他人腹诽,你将後排的武将都分與我,将實力最強的武将分給二公主,我倒要看看誰贏誰輸!”
說完,一步跨到階墀中間,“父皇,既然是兩兩相對,也不用抓阄了,武将我自己選,這頭一場,就與二妹比試!”
皇帝哈哈大笑起來,“璟兒,你這股子光明磊落的氣勢,倒和朕少時相像,就依你所言。”
“多謝父皇。”辛璟得意地看了辛璇一眼,“父皇,這次的彩頭是什麽?”
皇帝拿起筆寫下一字:願。
“今年的賞賜,就是一個願望,只要不違背國法道義,一律恩準。”
辛璟道:“父皇,這個彩頭對別人來說是極好的,但對兒臣來說太過平常。”
皇帝大笑幾聲,“你呀,是朕平日裏太慣着你了。”
辛璇鼓着腮幫子恨恨瞧着辛璟,從小到大,父皇對自己雖疼愛,但相比于辛璟還差得很遠,只要她和辛璟同時出現,父皇的偏心總是顯而易見。
而母妃也更疼愛九弟,不論她多懂事,多孝順,母妃生病時衣不解帶照料在身邊,還時常為母妃梳發捶背,都比不上九弟一聲問候。
她只不過想要得到父皇母後更多的關注和寵愛,怎麽就這麽難。
太子邁步上前道:“父皇,每年我大晟朝舉辦這場擊鞠賽,是為了讓衆朝臣謹記居安思危,保家衛國。兒臣看好了四名年輕的武将,今日想試一試他們的本事,鬥膽請求只帶他們四人對陣,贏了五弟,是那四名武将的功勞,輸了,則是兒臣之過。”
皇後故意用可惜的語氣道:“泰兒,陛下的彩頭可是一個心願,你這樣做恐怕會失了這彩頭。”
太子大義凜然道:“兒臣心中所願唯有我大晟繁盛,除此之外別無他想,此次借由擊鞠之賽,為我大晟挑選良将,亦是我最大心願。”
五皇子微微蹙眉一言不發,看着同樣一言未發的母妃,他心中知曉,太子風頭正盛,自己就是個陪襯,這場擊鞠,是贏是輸,他都已經輸了。
皇帝十分滿意,朗聲道:“準奏!”
作者有話說:
宮中主要人物關系和皇子公主年齡排序:大皇子辛照厚(薨逝,先皇後所出)——三皇子辛照泰(太子,繼後所出)——五皇子辛照榮(賢妃所出)——大公主辛璟(先皇後所出,同大皇子一母同胞)——六皇子辛照昌(德妃所出,德妃已薨逝)——二公主辛璇(淑妃所出)——九皇子辛照安(淑妃所出,同二公主一母同胞)——三公主辛玥(靜嫔所出,靜嫔已薨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