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救他
地上的人呼吸越來越虛弱,卻始終護住心脈,就這麽想活着嗎,他一把将人撈起來,終還是把人救出來了。
漫天魔火,将惡靈地焚燒殆盡,慕景言将魔火鎖在惡靈地,以免殃及無辜,但動靜如此之大,想不驚動那些人怕是不可能了。
慕景言在這邊尋了個水潭,還是先把他身上給清洗幹淨吧。
慕景言直接将人扔進水裏時,他本以為要過去為他脫衣服洗洗,沒想到把人一扔進去,人就醒了。
被扔進水裏的人在睜開眼的那一刻眼中的殺氣甚重,站在水潭裏格外清醒。
岸邊的人看到少年如此反應還愣了一下,若不是早知道他昏迷過,還以為他的神志一直如此清醒。
慕景言不由笑着調侃道:“醒的挺快,我還以為得幫你脫衣服洗澡呢。”
“不用。”水裏的人聲音很輕,氣若游絲,仿佛一碰即散,他耗費了大半元氣,如此這般不足為奇,這少年聲音雖弱但語氣卻仍是冷冰冰的。
“為什麽你會出現在寧族的城內?”
水中的少年沉默不發一言,毫不在意地寬衣解帶,将一身沾滿了泥水和血的衣服脫下扔到一邊去,把身上擦幹淨,又捧起水沖洗肩上的傷。
皮肉外翻着,血淋淋的,有些吓人,卻以眼可見的速度愈合恢複,待傷口愈合時,他的唇色愈加蒼白了。
風拂動了水面,泛起陣陣漣漪,白皙的皮膚上沒了傷口,卻隐約帶有暗紅的疤痕,已是重傷還強撐着。
看着脫下衣服的某人,慕景言心想着果然看上去挺瘦實際上也挺瘦的,骨骼纖細勻稱,皮膚白皙,可以上面都是大大小小的傷痕,猶如上好的雪緞被剪子剪得亂七八糟又縫上,可惜了。
沖洗幹淨了,水裏的人将衣服拎在手裏就這樣從水裏走上來,水淋淋的,水珠順着少年修長勻稱的身子滑了下來。
所謂的美人在骨不在皮,縱然他周身布滿可怖的傷痕,但勻稱的骨子卻也是很好看的,骨骼清奇,筋骨柔軟,若再加上過人悟性,确實是塊難得一見修煉的好材料。
他将衣服一甩,基本就幹了,随便往身上一套,拿起放在岸邊的劍就要走。
“連名字也不打算告訴你的救命恩人?”
瘦削的身影停下,吐出清晰無比的三個字:“葉無雙。”
無雙,世間無雙,這般利落的性格難得。
夜色越濃,那削瘦的背影卻融入茫茫夜色,仿佛他本就與夜色渾然一體。
“不是我。”
遠處風吹來那個人清冷的聲音,他說不是他。
慕景言的直覺是信他,那少年利落的性格不像是會去做那種事的人,還有那便是他遍身的傷痕,若是他吸食元氣的話就不會如此狼狽,疤痕也該消一點了。
只是見過他剛毀了一片惡靈地的能力,隐隐放心不下此人,就算他與此事無關,此人也得妥善處理。
宋族,東軒閣。
不見月色,唯聽見夜中風吹蟲鳴之聲,靜谧如此。
夜色涼涼,他靜靜站在室外,室內仍燈火通明,燭火将那人的輪廓映下來,想那人應該又是在看書罷。
他推門而入,燭火随之一閃,驚了那正側卧看書的男子,見來了人,忙擱放下了書本,起身迎了出去。
他只着一身素白單衣,身子本就單薄,如今越發看着虛弱,慕景言将房門關上,免得風吹進來讓他受了寒。
“嗯,阿諾你身體剛痊愈,怎麽穿得那麽少?”
看到是慕景言時,他是又驚又喜:“景言你怎麽來了?”
“怎穿得這麽少?”
“無礙,我不冷。”
喚作阿諾的男子便是妖帝即将迎娶的帝後宋諾,依了規矩禮法在大聘成親前回了宋族。
慕景言打量了一眼這房間,着實算不得好,寝室內還放置了書桌及書架,還堆放了許多書籍,再加上床及燭臺,這房間簡單得過分,都不像有人住過。
慕景言想起初見宋諾時他便身體虛弱得過分,難不成這帝後也得不到宋族好些的待遇!
他微皺起眉,問道:“他們待你可好?可有哪裏虧待于你?”
宋諾忙擺手回道:“不曾不曾,這東軒閣曾是宋氏族長居住的地方,是我求長老讓我住在這裏,我能住在這兒怎算虧了我。”
宋諾确實是打心眼裏高興的,眼底都藏不住他的喜悅。
“如此最好。”
慕景言也知他在宋族曾受過許多苦,如今不過是間擺設簡單的屋子就令他如此高興,真不知他曾受過多少苦。
“若是有哪裏不滿意,盡可與宋族長提,諒他也不敢怠慢了你。”
“族長本就忙于族中事務,實在辛苦,而且衣食住行樣樣準備得妥善,我哪裏還有要求。”
既然宋諾高興,慕景言也就随着他,宋諾此番是以妖帝未婚門的帝後身份回到宋族,宋族再怎麽苛刻也不會為難了宋諾的。
“那我便放心了。”
宋諾颔首:“景言,謝謝。”
“謝我做什麽?”
“若不是遇見你,我又怎能如願回到宋族。”宋諾說罷,漾起一笑,本就生的一副傾城色,如今一笑,眼眸如星,那便是閉月羞花的好姿色,饒是刻進人心裏。
慕景言輕撫着他的額角,笑道:“好了,早些睡吧,我不宜久留。”
“好。”
送走了妖帝,宋諾睡不下,這書也是看不下去了,掩了房門在這東軒閣來來回回踱步許久,手指不時摸上這房間的桌椅,這簡簡單單的擺設明明都已經記在心裏了,卻怎麽看也看不夠。
當年無論如何都碰不到的地方現在就在自己手底下了,已經過了百年之久,他才回得來這裏,只是這裏太冷清了,獨缺了那人,連見一面都不可。
如今他是喜憂參半,喜的是宋族終于肯接納他了,憂的卻是這東軒閣原本的主人,那人若是知道這消息,怕是會覺得丢臉,死也不肯再與他相見的吧。
“月上半枝頭,盈盈玉階上,只望皎光寄我心,伴于君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