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偏心1
第59章 偏心1
早餐店裏, 崔曉嬌一邊收拾客人們吃剩的碗筷,一邊開口和站在鍋前正在煮面的丈夫吐槽道:“你說你爸媽這心裏頭到底是怎麽想的,店裏的生意這麽忙, 我們平時兩個人都忙不過來,掙錢可不是容易的事兒,再加上還有小豪跟着我們,我們哪來的功夫再多照顧一個人?”
“也不知道餘志成到底是遺傳了你還是遺傳了我, 怎麽腦子就這麽笨,學了這麽多年, 結果現在竟然連個縣城的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現在好了,小小年紀就沒有書讀, 将來他能幹什麽!”
“這個孩子簡直就是專程來和我們作對的,出生的時候就難産,差點沒要了我的命,現在又一事無成,中考考的那點雞零狗碎的成績,別人問起, 我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實話,現在倒是終于後悔了, 還想要跑出來跟着我們。”
“咱們家就是普通人,能幫得了他什麽?還能給他弄一份錢少事多的工作嗎?真要是有這個能力,我們這些年何必這麽辛苦, 起早摸黑開早餐店掙辛苦錢?我自己去做這樣的工作不好?”
“你爸媽倒是把我們想得無所不能, 好像我們在這市裏安家掙錢很容易一樣, 怎麽就不多想想我們的苦呢?”
女人還在絮叨地不停,說了再多的牢騷, 喉嚨也不幹的樣子。
站在煮鍋前的餘利用笊籬把已經浮起來的面條撈到碗裏,加上調料和配菜,倒上另一鍋裏的高湯,簡單做好了自家的午飯。
餘利現在到了新的世界,成了一名早餐店的小老板,而剛才一直在他耳邊絮叨個不停的女人,就是原身的妻子崔曉嬌。
兩人自從結婚之後,一共有兩個孩子,都是兒子,分別是餘志成和餘勵豪。
餘利在這個世界的任務對象,就是原身的大兒子餘志成。
也就是剛才崔曉嬌嘴裏一直在抱怨吐槽的笨蛋大兒子。
餘志成爹媽都不缺,可惜,他們偏偏是對極度偏心眼的父母。
當年生第一個孩子,也就是大兒子餘志成的時候,身為母親的崔曉嬌不幸碰上了難産,花了足足兩天時間,才艱難地把大兒子生出來,期間自然遭了不少罪,甚至差點瞎了眼睛,差點要了命。
因為難産的緣故,崔曉嬌對這個害她不輕的大兒子可謂是怨念十足,并沒有像大多數母親一樣第一眼就非常喜愛剛生下來的孩子。
此外,當時原身夫妻倆年輕,經濟狀況卻很差,兜裏沒有幾分錢,連崔曉嬌坐月子都不能頓頓吃上肉,再加上身體激素的作用,崔曉嬌更是對大兒子喜歡不起來,覺得是這個孩子害她吃原本沒必要吃的苦頭。
Advertisement
等崔曉嬌月子結束,本身奶水就不足的她幹脆就連同原身一塊兒商量着,把孩子直接丢給老家的公婆,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帶。
把孩子丢給爺爺奶奶,已經意識到沒錢什麽都做不了的原身夫妻倆一塊兒去了城裏的工廠打工,幹了好幾年,終于靠着省吃儉用攢下一筆錢。
手裏有了這筆錢,原身夫妻倆沒有繼續在工廠日複一日地做流水線工作,而是辭職出來,在工廠附近開了間早餐店,做個體戶,當小老板。
早餐店的生意越做越穩當,夫妻倆的經濟狀況漸漸改善,但是兩口子還是将老家的大兒子遺忘在腦後,從沒想過要把孩子接到他們身邊照顧。
孩子仍舊由他的爺爺奶奶一直在老家照料着。
又過了一陣子,在早餐店的生意越來越穩定的時候,崔曉嬌再一次懷孕。
對于這一次懷孕,原身夫妻倆都很驚喜,期待着這個孩子的到來。
比起生大兒子那回,崔曉嬌這第二次生産進行得格外順利,不到半小時,孩子就直接被産房的護士用手托住,仿佛不想讓親媽崔曉嬌受太多的罪一般。
崔曉嬌當場就喜歡上這個還沒出生就開始心疼她的小兒子,簡直和對大兒子的冷漠态度天差地別。
更別提小兒子出生之後,夫妻倆早餐店的生意正好開始蒸蒸日上,每個月的營業額提高了一大截,崔曉嬌直接就将這個結果簡單粗暴地歸功于小兒子的出生,認定他是有福氣之人,所以才會剛出生就這麽旺家裏。
對于這個小兒子,原身夫妻倆沒有像對待大兒子那樣直接把孩子丢給老家的父母,而是留在身邊精心照料,恨不得把最好的東西通通捧到孩子手裏,孩子漸漸長大,也是像其他城裏小孩一樣精心培養,各種興趣班仿佛不要錢一樣,只要孩子喜歡,就通通給他報名。
就連上學,夫妻倆也是給這小兒子精挑細選了一家私立學校,根本不因高昂的學費而退縮,勢要把這個小兒子培養成人才,和其他城裏小孩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要超越他們。
小兒子簡直成了夫妻倆手裏的小祖宗,成了家裏的小皇帝。
而和“小皇帝”不同,留在農村老家跟着爺爺奶奶過的大兒子餘志成則是被放養長大,親爹媽不管不顧,就連每個月的生活費都沒有多少,從小到大就沒被他們操心過。
而帶着餘志成的爺爺奶奶上了年紀,能照顧好孫子的三餐和日常生活,卻沒辦法照顧更多的。
餘志成在農村讀書,師資條件差,又沒有家長管教,哪裏比得上在城裏被精心培養的弟弟?
等到兄弟倆漸漸長大,身為弟弟的餘勵豪成績優秀,愛好豐富,給足了原身夫妻倆面子,令他們驕傲。
而大兒子餘志成卻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就連縣城裏最普通的高中都沒有考上,分數甚至還差了一大截!
從沒關心過這個大兒子的原身夫妻倆聽到這個消息離奇地憤怒了。
他們倆腦子不笨,小兒子還那麽聰明,回回都是年紀前排,怎麽偏偏就這個大兒子這麽蠢鈍,連高中都考不上呢?
就在這時,孩子的爺爺奶奶眼看着大孫子這樣下去不行,第一次主動要求兒子兒媳把這個大孫子接回他們身邊,讓他們好好替大孫子的将來着想。
畢竟他們年紀這麽大,又沒有本事,就是普通的老農民,就算心裏再想,也沒能力替這個大孫子鋪好路子,還不如抓緊時間把孩子送回他父母身邊,讓他親爹媽好好替他想出一條可靠的路子。
孩子的爺爺奶奶發話,原身夫妻倆就算心裏再不情願,也拗不過身為長輩的老人家,也不敢和老人家對着幹,怕別人罵他們不孝。
最後,大兒子餘志成就獨自跟着并不熟悉的親爹媽到了市裏的小家,從此跟着親爹媽和弟弟一塊兒過。
大兒子年紀還小,偏偏成績不好,讀不了高中,原身夫妻倆實在不想在他身上浪費太多時間,幹脆直接就把這孩子塞進技校,讓他在裏頭學一門本事,将來說不定也能靠技能找到工作,再不濟,成年之後也能進廠做流水線,總歸是餓不死的。
夫妻倆對待大兒子的态度,不得不說很敷衍。
餘志成滿心期待地跟着親爸媽到了市裏,結果剛到家,就被親爸媽各種嫌棄,被罵腦子蠢笨,考不上高中,簡直連弟弟的一根手指都比不上,随後被敷衍地塞進技校混日子。
在市裏的小家,餘志成就像是這個家裏的外人,日日看着弟弟和親爸媽相親相愛,看着弟弟活成了家裏的小皇帝,而他自己則是被各種嫌棄,無論做什麽事都落不到好,動不動就被訓斥一頓。
時間久了,餘志成就算再粗心,也察覺到這三位家人對他的嫌棄甚至是厭惡。
餘志成還是少年人,年紀小,沒有太多的小心機,看家人對他這麽嫌棄,他也不再熱臉貼他們的冷屁.股,幹脆也不再試圖親近他們。
在家裏過得壓抑的餘志成,另一邊卻在技校混得風生水起,結識了一幫“好兄弟”,成日和他們混在一塊兒。
這所技校本來就風氣很差,大部分學生都是在混日子,而不是為了學習,餘志成認識的這幫“好兄弟”自然也是混日子的那一批。
餘志成跟着這幫好兄弟成日在外玩樂,漸漸成了外人眼中的小混混、鬼火少年。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餘志成最後在一次和“好兄弟們”飙車的過程中,意外發生了車禍,又沒戴頭盔,當場就沒了氣,連急救都省了。
大兒子餘志成意外去世,原身夫妻倆完全不像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心裏根本沒有多少傷心的情緒,反倒是第一時間埋怨起已經不在的大兒子,埋怨對方出車禍,他自己死了不止,還撞了人,現在還要身為爹媽的他們賠錢。
唯一因餘志成的意外離世感到傷心難過的,也就只有那對留在農村老家的老兩口。
老兩口直接把大孫子的意外離世,怪在了他們自己身上。
要不是因為他們非要讓這大孫子去市裏生活,大孫子最後又怎麽會年紀輕輕就發生車禍,讓他們白發人送黑發人呢?
要是當初把大孫子留在身邊,什麽都不圖,讓他有一口飯吃,大不了将來種田也成,大孫子是不是就不會發生意外,會一直活到老呢?
老兩口自責得很,再加上本身年紀也大了,身上的病痛不少,沒過幾年,也跟着這個大孫子去了另一個世界。
只有原身夫妻倆繼續和他們的小兒子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風風火火,沒人在意已經去世的這幾個親人。
而現在,正是大兒子餘志成參加完中考,沒有考上任意一所高中,原身夫妻倆被孩子爺爺奶奶要求将孩子送到他們這對父母身邊的時候。
對于兩個老人的請求,身為孩子母親的崔曉嬌可謂是一點都不願意。
要是此時原身沒有被餘利取代,肯定也和妻子一個态度。
夫妻倆經營着這家早餐店,為了省錢,員工從始至終也就只有他們夫妻兩個,忙碌得很,平時根本分不出太多的時間。
再加上家裏還有一個小兒子,那可是被夫妻倆捧在手裏就怕磕着摔着的小祖宗,夫妻倆騰出來的時間全都花在這個小兒子身上了,哪裏還能再分出一些給大兒子呢?
對于餘志成這個大兒子,夫妻倆本就不親近,這麽多年過去,也從沒想過要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照顧,愣是讓孩子跟着爺爺奶奶生活了十來年,平時也就只有逢年過節回老家的時候,雙方才會見上一面,這麽點功夫,根本就熟悉不起來,親近不起來。
何況崔曉嬌本身就因為當年難産的事情記恨上這個大兒子,再加上又有了令她驕傲的小兒子,餘志成這個大兒子也就更加不被她放在心上。
更別說現在餘志成腦子這麽愚笨,連高中都考不上,沒有書讀,将來沒有出路,還要身為爹媽的他們夫妻倆來給他擦屁.股……
夫妻倆對把大兒子接到身邊一起生活這件事,只有排斥。
在原走向中,也是孩子的爺爺奶奶說盡了好賴話,原身夫妻倆實在不想被外人說他們不孝順,說他們身為父母卻不負責,這才勉強把餘志成接過來。
不過,現在餘利既然取代了原身,他當然不可能再讓原走向中的結局發生。
大兒子餘志成還那麽年輕,人生才剛剛開始,憑什麽要這麽快結束這一生?
餘利把做好的兩碗面端到桌子上,拿起筷子就大口吃起來。
原身作為早餐店裏唯一的廚師,這一上午可是一直在持續地站在竈臺前工作,累得慌,肚子也空空。
崔曉嬌把收拾好的碗筷放到盆裏,看餘利吃得這麽歡,也終于感到餓了,趕緊洗了手,端起另一碗呼嚕呼嚕地吃起來。
餘利很快就把面吃得幹幹淨淨,又喝了幾口水,餓了幾小時的胃總算是舒服些。
也不等崔曉嬌把面吃完,餘利就開了口。
“爸媽他們說的也沒什麽問題,志成這孩子要是再這麽下去,遲早廢了,咱們也是他爸媽,要是都不管,像什麽樣子!”
崔曉嬌連忙放下還沒吃幹淨的碗筷,嘴裏沒有嚼碎的食物囫囵咽了,驚訝地開口:“你說什麽?”
崔曉嬌根本沒想過,她的丈夫竟然會同意那兩個老的提出的離譜要求。
把餘志成也接過來,家裏兩個孩子要管,那他們夫妻倆光顧着管教孩子,不用幹活了?到時候掙不了錢,家裏的開支又讓誰來負責?
要按她說,維持現狀,把餘志成繼續放在農村,陪着他爺爺奶奶,好歹兩個老的身邊也能有個伴,對兩邊來說不是都挺好的?
反正餘志成這個腦子笨的,就算接到他們身邊,也沒有出路,掙不了錢,還不如幹脆留在農村,将來種田養活他自己呢!
“我說,就按爸媽說的那樣,把志成這孩子接過來,我們好好管管。”餘利重複了他剛才說的話。
崔曉嬌皺眉,驚詫地盯着眼前的丈夫看:“你什麽意思?你居然樂意按你爸媽說的做?”
這男人什麽時候這麽心軟,這麽關心這個大兒子了?
餘利把手邊的風扇對準他吹,不太在意地說:“是啊,不然我們能怎麽樣?孩子都這麽大了,結果攏共和我們相處過多長時間?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根本不熟呢!”
“再說了,我爸媽他們說的有不對的地方嗎?把志成繼續放在鄉下,讓他接下來這些年都無所事事,游手好閑,遲早變成混子?他可是咱倆的孩子,你也不怕将來他給咱們丢人?”
“這怎麽能成!”崔曉嬌可不管餘利說的這些理由,趕緊否定。
“把他接過來,咱們哪來的時間照顧他?店裏的生意都離不得我們倆,何況小豪這邊也需要我們關心,再多加個孩子,咱們哪能忙得過來。”
餘利臉色不好看,看着崔曉嬌的眼神有些不善:“那你說能怎麽辦?”
崔曉嬌顧不得餘利的冷臉,開口:“那當然是以前怎麽做,現在就怎麽做呗!之前這麽多年都好端端地過來了,突然改變,到時候說不定還不如以前呢!”
“那要按你這麽說,志成這孩子的将來又要怎麽辦?你真打算讓他成游手好閑的混混?”
餘利就知道崔曉嬌這個女人不可能第一時間就同意把大兒子接到身邊照顧,一心只想着把孩子繼續留在農村,讓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她自己倒是混得一身輕松。
“誰說留在農村,将來就一定會游手好閑成為混混的?讓他先留在農村幾年,将來成年就出來打工呗,咱們過去那會兒不也是這麽過來的,還能真缺一口飯吃,連自己都養活不起嗎?”崔曉嬌可不在乎這個大兒子的未來,反正只要餓不死就行。
她現在以及将來只要一門心思照顧小兒子,确保他将來能出人頭地,就已經做得非常不錯,盡到做母親的責任了。
“不行,爸媽之前都說過了,他們年紀大了,沒辦法繼續照顧志成,你難道讓他們兩個老人這麽大把年紀,還要繼續幫咱們操心嗎?”
崔曉嬌一愣,餘利提及兩個老的,她就沒那麽好開口反駁了。
“總之,這次爸媽頭一次發話,我們做兒子兒媳的,好歹也要聽一聽,這兩天找個時間全家回去一趟。”餘利沒等女人的回應,又接着開口,“我看明天就可以,剛好周末,小豪也放假了,咱們三個正好一塊兒回老家看看。”
“上回回老家都是過年的時候了,咱們這麽長時間沒回去,要是被人知道,說不定又要說什麽難聽的話呢!”
崔曉嬌卻不同意:“不行,要回去,那就你一個人回去好了,我和小豪沒必要在這時候離開,店裏的生意停不得,留我一個人,好歹也能煮個粉面什麽的,店裏也有收入,小豪周末還有補習班要上,他要是也一塊兒回去,這不是平白耽誤了嘛!”
改變不了男人孝順父母要回家的念頭,但是崔曉嬌還是要争取她和小兒子不回去的自由。
回老家有什麽好的,想也知道回去之後,肯定是兩個老的拼命要求他們把餘志成接走,再沒有別的事,她和小豪浪費這個時間做什麽?
尤其是這還可能關系好小豪的學習,崔曉嬌更加不能忍。
餘利卻不甘示弱:“怎麽就我一個人回去,這看上去像什麽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們娘倆嫌棄老家,嫌棄孩子爺爺奶奶呢!”
“我不管別人怎麽想,反正關系到小豪的學習,咱們做父母的就不能給他拖後腿,要回就你自己一個人回去!”
餘利嘆了一口氣:“行,我自己一個人就一個人,你自己留下來看店吧!”
也行,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回去,也有一個人回去的好處。
崔曉嬌性子犟,餘利也不想把時間都花費在勸說她身上。
時間慢慢過了中午的飯點,早餐店基本不會再有生意,餘利和崔曉嬌收拾了一番就關了店,回了家。
當天下午,小兒子餘勵豪放學回來,餘利第一次見到這位被原身夫妻倆捧在手裏的小祖宗。
經過了一番觀察,餘利發現這個被原身夫妻倆視作驕傲的小兒子,其實本質上還是個媽寶男,一回到家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而崔曉嬌這個當媽的也樂意伺候這個小兒子,無論什麽小事都幫這個小兒子主動幹了,讓這小兒子一心學習。
以母子倆這般扭曲的相處模式,餘利都擔心這個小兒子将來會不會變成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就算學習上再聰明,考上大學之後,又該怎麽辦?
難不成崔曉嬌這個當媽的也跟着小兒子一塊兒上大學,在學校宿舍當老媽子,繼續伺候這個小兒子?
難道等小兒子工作之後,崔曉嬌也繼續留在他身邊當老媽子,讓他一輩子都獨立不了?
不行,光會讀書,就連最基本家務活都不會的書呆子,可不是餘利想要的孩子。
不過,小兒子這頭暫且放下,現在的重點還是在大兒子餘志成身上。
第二天一大早,餘利就獨自一個人買了回原身老家的火車票,一個人坐上回家的火車。
花了兩個小時到了老家縣城,餘利緊接着又坐上回鎮上的中巴,費了一個多小時,總算到鎮上。
之後,按照記憶中熟悉的小路,餘利獨自一個人走在回村的路上。
等餘利站在老家家門口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中午的飯點,他已經聞到屋裏傳來的陣陣飯菜味兒。
餘家院子敞開着沒鎖,餘利直接踏進去,進了屋子。
屋子裏的光線突然弱了不少,察覺到這一點的徐佩蘭朝門口看過去,然後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媽!”餘利沖着徐佩蘭喊道。
徐佩蘭驚喜地應了一聲,趕緊迎上去:“你怎麽突然回來了?怎麽也沒提前向我和你爸說一聲?早知道你今天會回來,我怎麽也要多做幾個你愛吃的菜才是。”
想到今天中午家裏的幾個簡單的菜,徐佩蘭就想要讓老伴趕緊去鎮上多買幾個熟食回來加菜。
算一算,兒子都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回過家了。
“沒事,你做什麽菜,我都愛吃。”餘利把身上背的包放下,自己拿起水壺倒了一杯水喝起來。
“爸和志成這孩子呢?”
徐佩蘭從櫃子裏拿出一些小零食放在茶幾上,随口答道:“他們爺孫倆去水庫那邊了,待會兒就回來。”
“嗯。”餘利沒有動零食,而是吃了個山上摘的野果子,城裏沒有賣,是原身童年記憶中的味道。
“小豪和他.媽這趟沒有回來嘛?就你一個人?”徐佩蘭問。
“是啊,小豪他周末還要上補習班,怕耽誤他學習,他.媽就留在店裏看店,也省的直接關門歇業了。”
“那也挺好。”徐佩蘭猶豫了一會兒,又開口:“兒子,你這趟回來,是來接志成去城裏的吧?”
徐佩蘭心裏也知道兒子兒媳對志成這個大兒子并不是特別在意,所以心裏有些擔心他們不樂意把志成接到他們身邊照顧。
餘利扭頭看徐佩蘭,點頭:“是啊,你和爸都開口了,志成也是我兒子,我當然要早點替他做打算,把他接回去。”
沒想到兒子直接開口應下,徐佩蘭有些驚喜地笑了:“那就好,我就說嘛,這孩子就該早點跟在你們身邊,在城裏看看有沒有什麽路子,讓他學點東西,別年紀輕輕就沒事可做,将來游手好閑慣了,連自己都養不活。”
餘利點頭,贊同徐佩蘭的話:“都是你和爸替志成着想。”
“志成是我們和你爸的大孫子,我們不替他着想,還有誰替他打算……”徐佩蘭突然停住,有些尴尬。
這些年來,可不就只有他們老兩口替這個大孫子着想,就連孩子親生爸媽,都不管的嘛!
當着餘利的面說這句話,徐佩蘭也是不小心随口說出來的。
餘利卻沒在意這句話,反而反省道:“這些年是我這個當爸的疏忽了,孩子都這麽大了,才終于想起他。”
徐佩蘭又一次驚訝地看着幾個月不見的兒子,沒想到他竟然還有反思的一天。
就在這時,餘洪海和餘志成爺孫倆進了家門。
“爸!志成!”餘利起身,沖兩個人打招呼。
餘洪海和餘志成都驚訝地看着突然出現在家裏的餘利。
一旁的徐佩蘭開口招呼:“都愣着幹啥,餘利他剛剛才到家,沒一會兒你們爺孫倆就回來了。”
“好了,人也到齊了,一家人先吃飯,吃完飯填飽肚子,你們再好好地坐下來慢慢聊。”
三個男人跟着徐佩蘭來到飯桌上,飯桌上早就已經擺好煮好的飯菜,都放涼了一會兒,現在這個溫度正适合入口。
徐佩蘭給餘利舀了滿滿一大碗飯,又盛了一碗雞蛋湯,生怕他客氣一樣。
餘家的飯菜很簡單,除了雞蛋湯之外,就是一個炒肉片,和一個炒青菜,青菜都是自家地裏新鮮摘來的。
雖然菜色簡單,但是徐佩蘭掌廚多年,手藝不錯,食材又新鮮,所以味道自然不差。
餘利将徐佩蘭舀的那滿滿一大碗飯全都吃進肚子裏,看得徐佩蘭是高興得很。
最後,桌上的飯菜被四口人吃得幹幹淨淨,什麽都沒剩。
解決了午飯,徐佩蘭攔着家裏的幾個男人,非讓他們去廳裏休息,她自己一個人收拾碗筷。
幾個男人都拗不過她,只好一塊兒回了廳裏,坐着喝茶消食。
要洗的碗筷不多,手腳麻利的徐佩蘭很快就清潔好,也離開廚房回到廳裏。
“爸,媽,我這趟回來就是接志成去城裏的。”餘利主動提起話題。
早就知道這件事的徐佩蘭沒說話,一旁的餘洪海則是和老伴一開始的态度一樣,驚訝地望着餘利這個兒子:“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這有什麽好說謊的?”
餘洪海抽了口煙:“那就最好,你把志成接到身邊,對他來說才是好事,不然一直跟在我們兩個老的身邊,将來又能有什麽出息。”
“你說的是,我也是這麽想的,志成年紀還小,剛剛初中畢業,總不能真一直在家裏混日子。”
“志成,你覺得呢?”餘利問一直沒開口的餘志成。
“啊?”被點到名字的餘志成放下手裏的花生,看起來有些憨,随口答道:“我随你們安排就好。”
餘志成這麽多年以來,都沒去過市裏,心裏不免對外頭的生活有些好奇甚至是向往。
當然,要是不能去城裏,而是讓他一直留在爺爺奶奶身邊,他也不會拒絕,畢竟這是他最親的兩位家人,能陪着他們,也不是壞事。
餘利看了看這個憨厚的大兒子,心裏着實是覺得原身夫妻倆不幹人事。
看着就單純憨厚的大兒子,他們竟然也舍得這麽多年一直冷漠以待,把人丢給長輩就不管不問。
“你問他有什麽好問的,他倒是怎樣都可以,你別擔心他會反對。”徐佩蘭在這時開口,根本不認為餘利需要詢問餘志成的意見。
他就是個孩子,事情還不都得大人來給他安排。
“沒事,孩子不反對就最好。”
“對了,這事,志成他.媽不會反對吧?”餘洪海又想到崔曉嬌這個兒媳婦,有些頭疼。
比起兒子,這個兒媳對志成這孩子更加排斥,就因為記恨當年難産的事情,也是個小心眼的,虧她還是當媽的。
前陣子開口向兒子兒媳提出,讓他們把志成接到他們身邊照顧,老兩口最擔心的,就是崔曉嬌這個兒媳會反對,不樂意。
“你爸說的是,你媳婦對這事又怎麽說?”徐佩蘭也跟着問。
餘利擺擺手:“家裏的事我能做主,問她做什麽。”
老兩口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心裏驚奇。
他們這兒子,還有這樣“一家之主”的一面?
“這可是你說的啊,別到時候把志成接進城裏,結果你那媳婦不願意,再把志成送回來。”
“就是,志成是你們的兒子,不是什麽物件,你們別說話不算話,到時候又反悔,把我和你.媽溜着玩。”
“爸,媽,你們想什麽呢!既然我都已經決定把志成帶在身邊了,又怎麽可能會反悔呢?”
“哼,最好是這樣。”餘洪海抖了抖煙灰,接着問:“等你把志成接進城裏,你接下來要怎麽安排他?”
“志成雖然沒考上高中,但是這麽年輕,好歹也得趁着這幾年學點東西,免得将來什麽都不會,連工作都找不到,養不活自己,只能回來種地放牛吧!”
徐佩蘭也盯着餘利看,等着他的答複。
倒是餘志成本人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太關心,接着吃他的花生。
聽到餘志成掰花生殼的“啪啪”聲,餘利将他思索了一天的答案說出口:“我覺得志成這孩子還是要讀書。”
“讀書?可是他成績太爛,也沒考上高中啊!”
“他從小到大成績就不好,也就小學的時候及格過,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子,要不你再好好想想?”
老兩口對餘利的打算不太贊同。
就在這時,剛才還只顧着吃花生的餘志成也終于跳出來,搖頭道:“不要讀書,我看着書就暈乎,平時上課根本就聽不懂老師說什麽,繼續讀也是浪費時間。”
餘利沒有被三人說服,繼續說他的打算:“志成之前成績不好,說不定就是因為農村的師資不行,要是去了市裏,有好的學校好的老師,成績未必不能提上來。”
“其實花錢走點關系,也不是不能把志成塞進市裏的普通高中,讓他繼續讀書,将來也有個參加高考考大學的機會。”
就算公立高中不好運作,市裏也有好幾所私立高中,只要肯花錢,總能有路子把人塞進去。
餘利可不打算按照原走向那樣,就将餘志成粗暴地随手塞進一家技校,讓他在裏頭慢慢學壞。
“真的?志成還能繼續讀書?”徐洪海有些意動。
比起早早就開始工作,那自然還是繼續學業,對大孫子将來的發展更好。
“這能行得通嗎?就算能行,肯定要花不少錢吧!”徐佩蘭看着大孫子,也有些心動,就是擔心錢的問題。
餘利卻不覺得給大兒子花這筆錢有什麽不對的地方,畢竟原身夫妻倆這些年花在小兒子餘勵豪身上的錢,可要多多了。
“肯定行得通,只要是為志成好,花點錢又有什麽不行的?”
“對了,爸,媽,這一次,你們倆也跟着我們一塊兒去市裏住吧!”餘利又抛下一個令在場三人都驚訝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