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帶你去看北極的春
帶你去看北極的春。
陶樂現在對于向北的話再不敢提出什麽異議,接下來的時間裏,向北說跑就跑,說停就停,說幹飯就幹飯,說休息就休息。中途哪怕是跑累了,也不敢停下腳步。
下山的途中,陶樂又陸續看到幾座雪山的坍塌,沒有任何預兆,轟的一聲就塌了下去,開始還能看到塌完以後的雪堆,過個一兩天,雪堆也消失不見了,徹底融化,化成湧進那條水流裂縫的一條小溪了。
大自然像是有它自己的節奏一樣,外表還看不出什麽,內裏早已悄然發生變化。
每天下山跑路的節奏很快,向北每次都要站在邊上,四處觀察半天,然後選中一個方向繼續前進,陶樂也能感覺到這種緊張的氛圍,向北這兩天甚至沒有時間和陶樂解釋選擇路線的原因。
每次往前跑一段路,陶樂就會忍不住的轉頭看看身後的變化,幾乎半天就有一個新變化。
上午這座雪山塌了,下午那座雪山融化了,晚上休息了一會,一覺起來,隔壁的雪山突然不見了。
快到山底的那一天,前面領路的向北突然急躁起來,跑到陶樂的身後,幾乎是腦袋頂着陶樂的屁股往下跑,陶樂也知道應該是有危險了,爪子掄的快冒煙了,連滾帶爬的朝着下面火速奔跑。
小半天的時間,陶樂都沒有停下奔跑的腳步,就這樣被向北頂着一直跑到下面的冰面上,感覺到後面頂着自己的向北松了力道,陶樂這才放緩腳步。
又跑了一段路,陶樂實在跑不動了,感覺心髒突突突突突的跳,四爪也有點無力,每擡一下爪子,都像灌了鉛一樣,陶樂終于聽到身後的向北發號指令:“好了,休息一下吧。”
向北的休息指令發布的一瞬間,陶樂立馬爪子一軟,直接原地趴在冰面上,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氣。
過了好一會,感覺總算是緩過來了,陶樂這才有功夫看看身後的變化。
剛剛跑下來的雪山已經完全坍塌,露出雪山下面的本質。陶樂這才發現,原來這些雪山都是依托在後面這座石山長起來的,随着山上覆蓋的積雪逐漸坍塌,消融,積雪下面的石山顯露出來。
當時在山頂時,看到的兩個冰面間的那條奔湧的水流,原來是兩座相鄰的山上積雪融化而來。
現在跑到了山底,再來仰望這座石山,和來時相比,分明已經是兩個模樣了。
陶樂站在冰面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努力回想來時的風景,短短幾天,風景早已變了模樣。
“冰面也會都化掉嗎?”陶樂好奇的詢問,如果第一步是雪山消融,那第二步是不是就是冰面融化啊。
“會的,過幾天會有很多海鳥飛到這裏,這山上的峭壁上生小鳥。”向北之前來過這裏一次,當時沒有經驗,差點被融化的雪山埋住,脫險以後,在這裏逗留過一段時間,從海鳥築巢,到小鳥出生,到時候冰面會慢慢的融化,就像雪山融化一樣,外面看不出什麽,但是深海地下的冰塊早已融化,只剩上面一層浮冰。那時的向北沒想到會這樣,一直等到最上面的冰面開始融化才意識到不對,那時出生的小鳥都可以從懸崖上跳下來學習游泳和捕獵了。
沒有浮冰的海面,對于北極熊的生存和捕獵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那段時間,向北為了找到海面的浮冰,在海裏游了很久很久,連平時不吃的海魚,掉毛掉成灰色的雪兔,雪狐都吃了。
現在帶着陶樂,肯定不能像當時一樣了,陶樂的體力不好,不能長時間的游泳,如果沒有浮冰,陶樂在海裏是會被淹死的。
向北雖然很想讓陶樂看看海鳥在懸崖上做巢的景象,但是考慮到實際的情況,向北決定今年帶着陶樂早點出發。
聽了向北的描述,陶樂也很想留下來看看,但是想到前幾天,就是因為自己想在山上看美景,所以下山的路上才會這麽匆忙,動物在野外,遇到的危機是來自各方面的,有天敵,有環境,有饑餓,一個不慎,就會死亡。
陶樂決定跟着向北早點離開。
雖說沒看到海鳥築巢的場景,但是一路離開的景色也很是吸引陶樂的目光,陶樂像是剛進大觀園的劉姥姥一樣,看到什麽都好奇。
這座石山的懸崖峭壁上挂着的積雪有時候會突然掉落下來,砸在下面的冰面上,輕飄飄的積雪竟然能把冰面直接砸一個洞出來,陶樂看過一次以後,就意識到積雪掉落的危害,再不敢沿着懸崖底端走了。
也有些動物傻乎乎的,陶樂見過一窩被積雪砸中的雪兔,積雪直接把雪兔的窩砸了一個稀爛,窩裏的兔子也被埋在掉下的雪堆裏,陶樂是在看到雪堆邊緣瘋狂蹬着的兔子腿,才辨認出來,原來這白乎乎的一團不是雪,是兔子。
送上門的兔子,不吃白不吃,陶樂有了之前的經驗,知道兔子腿踹到鼻子的痛苦,所以這次沒有傻乎乎的直接上嘴,而是先用爪子拍了幾下,确定雪堆下的兔子不再掙紮了,這才刨開雪堆,把兔子拉出來。只不過沒想到的是,刨開雪堆,扒拉出來的不是一只兔子,而是一窩兔子。
當天陶樂和向北沒有捕獵,吃了一窩兔子,選了一個遠點的地方就休息了。
有一天,陶樂突然聽到鳥叫,聲音清脆悠長,陶樂擡頭尋找鳥的蹤影,這還是陶樂來了北極第一次見到活着的,會飛的,會叫的海鳥。剛來那會倒是也見了,是在奧利那邊,奧利總是對海鳥情有獨鐘,有一次給阿普當僚機,也是用了海鳥把奧利引出領地的,想到奧利和阿普,陶樂感覺像是很久以前一樣,明明在北極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不知道阿普現在追到奧利了嗎?奧美是不是還是每天跟防賊一樣防着阿普啊。
陶樂最後還是趕上了懸崖峭壁上海鳥築巢的景色,是在跟着向北穿越冰面時看到的,前幾天還是只聽見鳥叫,找不到鳥的位置,那天突然就看到很多鳥飛過冰面直接朝着後面的懸崖飛去。陶樂這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懸崖上竟然站了那麽多的海鳥。
向北也發現了海鳥的回歸,這應該是第一批海鳥了,過不了幾天就會有第二批,第三批,到時候後面的峭壁上就會站滿海鳥了。
當然海鳥的出現,也意味着冰面藏在深海裏的部分已經化開,過不了幾天最上面的冰面也會開始消融。
向北看着陶樂新奇的模樣,停下前進的腳步,讓陶樂能好好看看這一奇特的景象。
有經驗的北極熊不會選擇在這個時間來到這裏,所以也很少有機會能看到這樣的景色。
趁着陶樂看海鳥的功夫,向北直接暴力破冰抓了一只海豹,等到陶樂看夠了,一起分享了海豹,向北這才重新開始啓程。
所有的一切都想向北預料的一樣,海面開始慢慢的消融了,有的路段上冰面變得很薄很薄,薄到透過冰面可以看到水下的魚,這樣的冰面,北極熊一旦站上去,就會立馬碎裂。
向北開始教陶樂,如果通過四肢攤開,用趴在冰面上的姿勢,後肢用力,滑過這些比較薄的冰面。
道理陶樂也懂,當人的時候物理課上學過,同樣的重量,接觸面積越大,單位面積的壓力就越小。
但是懂道理不代表會實踐,陶樂在第一次嘗試過冰面時,趴的位置有點靠前,往下一趴,直接就給冰面砸了個窟窿,一頭紮進海水裏。第二次的時候,開頭倒是沒事,就是趴在冰面上的陶樂不會後肢使力,就這樣四仰八叉的趴在那天,半天動不了一下。
向北也沒辦法過去幫忙,冰面的厚度承載一只北極熊已經是極限,向北不論以何種姿勢上去,冰面都會因為過度稱重直接坍塌。
最後陶樂還是掉進去水裏了,不是因為向北上去了,而是因為長時間趴着不動,冰面難以承載,直接裂開。
後來向北開始試着在一些比較厚實的冰面上,教陶樂如何用後肢發力,陶樂趴在冰面上,就像是在旱地裏學游泳一樣,由着向北在自己身後糾正姿勢。
向北是一個很耐心,很稱職的老師,每次都會自己先演示幾遍,反複的告訴陶樂,主要用哪個部位在發力,陶樂實踐的時候,還會在後面不斷的糾正動作。
陶樂也算比較争氣,一只棕熊生生的在北極學會各種過冰的姿勢。
陶樂在冰面的學習耽擱了一點時間,所以在陶樂學會過冰以後,向北開始加快前進的速度。
陶樂能感覺到氣溫越來越高了,最開始時冰面顏色的變化,之前還是白色,慢慢的有的地方變的透明,冰面透明以後,水下的生物就一目了然,中途陶樂嘗試了一下,最近向北一直在用的暴力破冰進行捕獵,先确定冰面下海豹的大概位置和走向,然後再海豹現在位置靠前的地方直接暴力破冰,冰面下的海豹在聽到聲音後,會無意識的往前竄一小節,然後再開始逃命,陶樂抓住海豹向前竄的這一節距離,成功的給自己和向北捕獵了兩只海豹。
慢慢的,透明的冰面也開始裂開,海水從下面湧上來。陶樂和向北被迫開始長時間的在海裏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