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短視
下了三天的雨加雪粒兒, 又陰了兩天,太陽才出來。家家戶戶都忙碌着洗衣服曬被子,姜春花也不例外, 這天就沒過醜姑家來。
醜姑把自己和明兒兩兄弟睡的被褥全部搬出來曬在太陽下, 又到菜園後面去看當初她留下的那些高粱,有些是真的長出來了,但大部分卻死掉了。
雖然她的二茬子高粱第一次實驗成敗了。但是, 卻有幾株是真的開花結了實, 只不過高粱還不到能收的時候,天氣就太冷了, 高粱就全部停止了生長,小小的幹幹癟癟的, 一點兒用處也沒有。
不管她想了多少辦法,這些高粱現在也都快要全凍死了。只剩下一棵棵綠杆還聳立在寒風中, 相信再過不了幾天,就得全部桔黃了。
她幹脆把這些綠植全部割下來了, 拿來喂驢子。不過,這也給了她一些希望,至少, 她這個法了是可行的。就是明年的高粱要早點種, 早點收, 讓二茬子能趕上好天氣,順利開花結實,給她一點兒收成。
中午時, 果然柱子來了。
醜姑問:“你們在家做什麽?”
柱子搬着手指頭,說:“少爺寫字,我砍柴。”
寧家把早早準備好的木柴都賣掉了,這段時間經常在往家裏馱柴草,全部亂七八糟的堆在後院裏,也沒時間管。這幾天他們爺孫倆,就盡幹這個活了。把粗大的木柴都選出來,劈成适合的長短大小,留着晚上燒炕。細小的枝條和枯草就拿到竈房煮飯用。
柱子在吳家玩了一會兒,就好回家了。
醜姑拿了一小壇子自己剛剛做好的腌脆蘿蔔,和早前幫寧家做的黃豆醬,給他帶回去,并且告訴他:“帶回去不能馬上打開吃,再過七八天就可以吃了。”
她做的脆蘿蔔,沒有曬,切成小長條的蘿蔔,稍微腌制後包起來,再壓在石頭底下,把水份壓出來,然後直接拌上辣椒醬,裝壇存放。七八天就可以拿出來吃了,又脆又鮮,可比蘿蔔幹好吃多了。黃豆醬早就做好了,但也要存些日子才更加入味好吃。她做的這種黃豆醬,存放的時間越長越香越有味道。
除此之外,醜姑還把蜂蜜也拿出來了,讓他也帶回去,明天送到藥鋪去換錢,給寧二拿藥。反正暫時她自己不打算出門了。她家裏該備的東西基本上備好了,天氣又冷還雨雪不停,這裏又沒防水的脫鞋等物,出去一趟鞋子基本都得弄濕,不僅冷也很容易把腳凍壞。
太陽連出了三天,感覺溫暖了些,其實氣溫還在下降,顯然這才是真正的進入冬天了。村子裏有不少人出去賣菜賣柴,因為雪來的急,很多人家沒來得及貯存到白菜蘿蔔,所以姜吳村的白菜蘿蔔,都非常好賣,一背過去就被別人搶光了。
姜奶奶眼見着大家的菜都這麽走俏,也拉着姜春花去賣菜。她不是需要姜春花在集市上叫賣,主要是需要姜春花這個勞動力幫她背菜到集市上去。
姜春花只能背着菜上集市,她拿布巾把自己的臉裹的嚴嚴實實,只露出兩只眼睛,又穿着最破舊的衣服,和她奶奶坐在一起,也看不出來是個年輕大姑娘。倒是沒引起些什麽閑言碎語。
Advertisement
但姜奶奶還想讓姜春花帶些桔子送到藥鋪去多賺些錢回來。他們家的桔子多,除了當時她看病醜姑帶走了三十斤之外,這些天,他們一家人也不過是吃了二十來斤,還剩下約一百五十斤呢。放的時間越長,壞的就越多,又不能拿出去賣,弄得姜奶奶和姜大牛心裏都象火在燒一樣,難受的緊。
“你把這桔子送些去藥鋪,換些錢回來。”
白菜蘿蔔這時雖然走俏,但價格卻不比醜姑當初賣的價高,主要是靠走量,其實也才四五個錢一斤,比往年也就高出了一個兩個錢而已。姜吳村的人,雖然在醜姑的帶動下,種的菜都比往年多一些,卻也經不住這樣,天天幾十斤上百斤的賣。他們自己也要吃啊,整個冬天才開始呢。
“不行,那藥鋪的東家當時就說了,就是因為我沒銀子付給他,他才不得不收下桔子的。現在送過去,別人肯定不會要。”姜春花說。
人家東家可是看在醜姑的面上,才要的桔子。她哪裏好意思再去給醜姑欠個人情,而且就是真的背過去,別人也多半是不要。再說了,她這個年紀的大姑娘真要走街竄巷去做生意,傳到婆家去,還有什麽臉面。背菜來集市已經是沒辦法了,多少還能找個借口。
“你只管背到集鎮上,我自己送過去。”姜奶奶不以為然的說。她還以為姜春花大姑娘家,臉皮薄,不好意思。
“村子裏哪家的桔子是賣到藥鋪去的?還不都是在集市上叫賣。人家因為我沒銀子付,才拿桔子抵了帳。那還是醜姑好說歹說了半天,又幫人家幹了不少活,別人看她在是個小姑娘的分上,才收的。”姜春花惱火的說。
姜奶奶卻惱怒的罵道:“你少扯醜姑,叫你背你就背。”她現在一聽到醜姑的名字就心煩意亂,心裏窩火的很。
以前姜奶奶也嫌棄醜姑長得醜,性子又不讨喜,但那時候吳獵戶在,吳家條件好,姜家幾乎靠着吳家在生存,而且她們姜家又拿捏得住醜姑,讓醜姑往東醜姑不敢往西。她才同意讓大牛娶醜姑。
所以,吳獵戶不在了,大牛又不願意娶醜姑,她自己也覺得丢了這門親不算什麽事,才麻溜的給大牛又另訂了親。
不然,要是早發現醜姑有這麽能幹,她哪裏會花高價去幫姜大牛另訂親啊。她一想到娶醜姑不僅不用花銀子,還能給姜家帶來不少的收入,大牛也能經常吃到山雞野兔子了,心裏就有股子無名火。她甚至覺得好多人和起來騙了她。
姜春花沒法子,只能都背上。但她卻在心裏打定主意自己不去藥鋪,讓她奶奶去折騰,賣不賣得出去就是她奶奶的事情了。
姜奶奶這才作罷,但心裏卻對姜春花越發不喜了,覺得她不用心幫家裏賺錢,完完全全就是個賠錢貨,害得她還花了六十多個錢。要是她知道春花藏了四十個錢,只怕會把姜春花打死呢。
結果,到了集鎮上,姜春花果真死都不肯把桔子背到藥鋪去,姜奶奶沒法子,只得自己出馬,果然就如姜春花意料的一樣,藥鋪根本就不要桔子。
姜奶奶說破了嘴皮子,又扯上了醜姑。
東家惱火了,喝道:“那天你孫女兒來我這裏,已經是半死的人了。可沒見你們家一個人影呢。我花了大力氣才救活她,她沒銀子不得不拿桔子來抵帳,那桔子又不是什麽能值多少錢的好東西,擱我們這裏根本就沒人吃。”
說着,東家叫人拿了幾個從外地來的桔子,比野桔子大了一圈都不止,外皮光潔飽滿,一看就知比野桔子高級了不止一個等級。
姜奶奶還不死心,還想哭一哭,賣賣慘,逼着東家把桔子買下。東家簡直快要被她氣死了,直接吩咐人把她趕出去了。他看到這個老婆子就生氣。那天的事情,他問過醜姑了,自然知道這老婆子算計了醜姑。
不然,誰家會求到一個十歲小姑娘頭上來,這不是硬逼着人家嗎?并且還連錢都不給。她要是真心疼孫女兒,當時就該跟着過來,和他交涉錢款的事情。可她卻一推三六五,把事情都扔給醜姑了,還不是打着讓醜姑付錢的主意啊。真真是不要臉之極。
姜奶奶沒法子,只得又把桔子背到集市上去賣,可是大家都只買白菜蘿蔔,她帶來的桔子非常不好賣。有錢人瞧不上眼,都去買外地來的大桔子了。窮人就算想吃,又吃不起。
最後,她逼着姜春花和她,基本把整個街道全部跑遍了,才勉強把桔子半賣半送出去了,三十多斤才換回三十個錢。兩人不僅腿都差點累斷了,還浪費了一個多時辰,所以回程時,離村子還有好幾裏地,天就已經完全黑了,兩人不得不摸着黑趕路。
姜奶奶一路責罵姜春花,沒用鬼賠錢貨。姜春花已經麻木了,她只知道機械的擡腳,她又累又餓,一整天沒吃沒喝就算了,還幹了不少體力活。回到家,她還得拖着疲憊和身子做飯,到吃飯的時候,奶奶還只給她吃了半碗。她累的也沒精神說什麽了,餓着肚子直接倒頭睡了。
如此,姜春花被逼着背了幾天菜之後,整個人都差點兒累垮了。幸好,天又下起了雨。姜春花總算能歇口氣了,她也不樂意呆在家裏,又到醜姑家做針線活了。
“你這是怎麽啦?臉色這麽差,不會是又病了吧?”醜姑驚訝的問。
她不過是幾天沒見到姜春花,姜春花卻整個人都變樣了,不僅是臉色臘黃,還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我沒病,就是累狠了。天天去賣菜,還一餓就一整天。”姜春花苦笑着說。
她現在越來越不明白,奶奶和大牛怎麽變成這樣子了。以前奶奶對她雖不如大牛,但也算不錯了,不會象現在這樣整天罵,還不讓她吃飽,有時更是恨不得打死她一樣。
姜奶奶心裏窩着火,又着急沒錢進帳,手頭上的一點餘銀基本花光了,而且大牛娶親又還得花一筆。她這麽大年紀了,哪裏還有什麽本領去賺多少錢回來,愁得她頭發又掉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這十年來,吳獵戶實在幫襯姜家太多了,以至于沒了吳獵戶,姜家甚至比醜姑家都不如了。
再加上,醜姑現在有本領了,不僅能弄到山雞野兔子,還時不時的想出一些新點子來,醜姑賺到的銀錢,養着一個家完全沒問題,令多少人羨慕嫉妒恨呢。反觀姜家呢,日子反而差了很多。不僅沒人幫着幹活了,也沒肉食吃了,醜姑有什麽好事也不會想着他們家,并且醜姑還時不時的給小貓子一只半只山雞,簡直令她又氣又恨。
姜奶奶內裏的負面情緒太多,關鍵是還不能說出來,都得憋在心裏。姜大牛和他奶奶一個德行,甚至比他奶奶更加自私自大,所以,姜春花就成了他倆出氣的對象了。
“賣了菜,不會買個饅頭吃吃嗎?”醜姑不解的說。
“哎,別提了。家裏要存銀子給大牛娶親,一個錢都不敢随便花。醜姑,你家的菜多,怎的不弄些去賣?”姜春花問。村裏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賣掉了一大半的菜。賣了菜手頭寬松,這幾天好多家都割肉回來吃了呢。
一到煮飯時間,滿村子裏都是肉味。切幾片肉炖個白菜,或者蘿蔔,可比白水煮的吃香多了。可姜奶奶卻一點兒肉也沒有割,她們祖孫兩人出去一整天,就是硬生生的餓一整天。實際上,姜奶奶每天會買兩個饅頭帶回家給姜大牛吃,她自己和姜春花卻沒份。
“我們自己要吃啊。”醜姑胡扯了個理由。
其實她是想等着賣高價呢,現在家家都去賣,雖然走俏但價格肯定不會高到哪裏去。等別人家都沒菜可賣了,她再去賣菜,才叫新鮮搶手呢。
“我家也賣了三百多斤菜。”姜春花嘆了口氣,說。
雖然得了一兩多的銀子,但她家窖裏存的菜已經賣掉了一大半。剩下的肯定不夠自己家吃了。但她卻不能阻止奶奶想多賺錢的心态。因為她家的桔子沒賺到錢,奶奶和大牛已經非常不滿了,好象都是她的錯一樣。
這段時間在家裏,姜春花的日子可不好過。
前些天,姜吳村也好,寧家村也好,雖然野桔子被賤賣了,但家家戶戶還是都換回了二三百個錢。這對于大家來說,可是筆不小的意外之財呢。畢竟野桔子不是自己辛苦種的。姜家祖孫倆,羨慕的心都在疼。又多了一重氣要發洩在姜春花身上,天天罵她還不讓她吃飽。
“三百多斤?你家總共有多少菜啊?”醜姑驚訝的問道。姜家的菜園子她很熟習,就那麽大點兒。能産多少斤菜她心裏有個大概數。
“已經賣掉了一大半,這個冬天我們家自己都不夠菜吃了。”姜春花說。雖然家裏還有些鹹菜,菜幹等物,但新鮮菜可是冬天大家最重要的一項食物。村子裏哪家哪戶,到了冬天不是頓頓白菜粥,頓頓蘿蔔飯的啊,還可以省不少糧食到春天吃。
“那幹嘛還要賣掉這麽多?”醜姑口快的問。問完她又覺得自己太傻了,還不是為了錢啊。
果然,姜春花苦笑道:“為了錢啊。”
“村裏人不會家家戶戶都這樣吧,寧願自己不吃,都背出去賣了?”醜姑心一沉,要是別人都沒菜吃了,到時候,她家的菜園子裏還有新鮮菜,豈不又成了一個靶子?
“差不多吧,反正這幾天村子裏象過年一樣呢,家家戶戶都在炖肉吃呢。”姜春花悶悶不樂的說。
他們家不僅沒肉吃,她每天還要硬生生的餓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