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番外:逐星者
番外:逐星者
物質的本質是什麽?
兩個原始人并排坐在星空之下,其中一個原始人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
星星、水或是風?他如是想。
它們從哪裏來?
它們從我們頭頂上掉下來,或本就存在于此。另一個原始人用黑黝黝的手指比劃道。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
“所有的物質都是由更內在的物質變化而來,它們主要是水、空氣、土和火。”同時在公元前6世紀的古希臘,泰勒斯和阿那克西米尼等希臘哲學家也提出了類似五行學說的想法。
“一切都是由水、空氣、土和火或它們的混合物組成的!”恩培多克勒宣告道。
“水、空氣、土、火……以及以太。”亞裏士多德說道。
“我的想法是,宇宙是由不可再分的原子組成的。”德谟克利特反駁道。
世界又是怎麽樣的?
地球當然是一個平面。人們心想。
“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蛋丸,地如雞中黃。”這是中國古代的宇宙思想。
“地球是一個球體。它是宇宙的中心。”亞裏士多德說道,“去南方旅行的人可以看到住在北方的人看不到的星辰,這就是證據。”
Advertisement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
“我算出了地球的周長。”數學家埃拉托色尼說道。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天文學家阿裏斯塔克斯說道。
“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各大行星都圍繞太陽旋轉。”1543年,臨終前的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日心說”。
宇宙存在了多久?
“宇宙在時間上是無限的,而在空間上是有限的。宇宙是一個水晶球,它的外面什麽都沒有。”亞裏士多德說道。
“宇宙在時間上是有限的。”哲學家菲洛波諾斯反駁道。
17世紀,荷蘭繪圖師安德烈亞斯繪制出了“地心說”模型。他的手稿上,太陽系的其他行星都繞着地球旋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至,晝長十六刻,夜短十四刻。冬至,晝短十四刻,夜長十六刻。”
如何觀察更遠的宇宙?
1608年,看到兩片透鏡後的風筝變大的現象後,荷蘭眼鏡師李波爾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望遠鏡。1609年,伽裏制作了第一個天文望遠鏡。
1937年,第一個抛物線反射面電波望遠鏡誕生了。
我們想飛上天空。
坐在綁着自制火箭的椅子上的萬戶舉着巨大的風筝,滿懷希望地望着無際的宇宙,随後在爆炸的塵埃中粉身碎骨。
1960年,我國第一枚國産地地導彈“東風一號”騰空而起。
1961年,加加林成為進軍宇宙的第一人。
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乘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飛向太空。《東方紅》傳向了宇宙。
1977年,“旅行者一號”進入太空。
1986年,蘇維埃聯邦第三代宇宙空間站“和平號”進入太空。
2003年,楊利偉乘“神舟五號”完成了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實現繞月探測。
2017年,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升空,并實現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
……
宇宙是怎樣運行的?
“只有運動的改變需要外力。”伽利略說道。
“地球施加到月球上的引力就是使月球在其軌道上運行的力量。”被蘋果砸到頭的牛頓恍然大悟,“宇宙萬物彼此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
“我計算出了一顆大彗星的軌道。”哈雷說道。
意大利數學家拉格朗日創立了大行星運動理論,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拉普拉斯創作了《天體力學》和《宇宙體系論》。
向着茫茫宇宙探索的人類,正緩慢地接近着終極真理。
“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德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道。
“正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樣,所有物質都存在粒子性和波動性。”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說道。
“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基本建立,未來的物理學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就行了。現在明朗的天空當中還有兩朵烏雲,一朵與黑體輻射有關,一朵與邁克爾遜實驗有關。”
“量子态是有限維度的狀态矢量在疊加态下的線性組合。”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提出早期的矩陣力學。
“波函數代表所有可能的量子态。”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谔說道。
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提出真空能量及其波動等理論,德國數學家闵可夫斯基提出量子數學……
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法國物理學家阿蘭·阿斯佩、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約翰·弗朗西斯·克勞澤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安東·塞林格用光子糾纏實驗證實了貝爾不等式不成立,從而證明了量子糾纏的存在。
“宇宙的目的是什麽?”《朝聞道》中,英國物理學家霍金發問道。
“如果你所謂的上帝,是一個人形狀的,那我想是沒有的。如果你問有沒有一個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為整個世界的結構不是偶然的。”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物質的本質是什麽?
踩在巨人肩膀上的人類,又回到了這個問題。坐在否定之否定的樹上,人類擡頭仰望着雲層深處的枝葉。不斷探索未知的人類,卻發現了更多的未知。
生命的出現,是偶然、還是必然?
一名人類天文學家擡頭望向無垠宇宙。背着天文望遠鏡的小孩子在山坡上眺望宇宙。身着鬥篷的老人凝望着無盡的星空。
精妙的宇宙,究竟是誰的造物?
一名異星物理學家望向深邃的太空。無數星辰倒映在他漆黑的瞳孔中。
那名造物主……在何方?
只要宇宙還存在一天,宇宙中所誕生的生命對它的探索就不會終止。那是由回歸流轉的星辰物質組成的、于宇宙自身誕生的好奇心。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