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踏征途
踏征途
很快,悟空便明白了唐僧需要徒弟的緣由:這天上地下無數妖精,個個都想吃了唐僧。
遇到悟空之前她便遭了大劫,好在馬兒替她擋下一回。剛巧西海玉龍三太子讓親生父親告上天庭,觀音就罰她入隊,成了匹白龍馬。
“師婦,那些家夥占山為王,有那麽多好東西可以吃,為何非要吃你啊?”八戒一邊扒着讨來的剩飯,一邊問道。
一句話問得唐僧面色慘白。她雙唇顫抖許久,方道:“吃了我的肉,可以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悟空恍然想起方寸山上,菩提祖師曾對金蟬子說過……“你卻是個天然的桃源,小心他們真把你當桃子”。
沒過幾天,唐僧又叫妖怪擒住,捆得齊齊整整往蒸籠上一碼,只待水開。
“都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情願割肉喂鷹……金蟬子,你好歹也喂過十世了,怎麽現在反倒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難道天仙吃得,我們地仙便吃不得?”銀角大王邊往爐底添柴,邊得意洋洋地問道。
十世喂鷹?!
唐僧腦中轟然作響。模模糊糊地,一些畫面從記憶深處浮了出來……十世轉生,十世分食,深深的恐懼已然刻入她的骨髓。
“草,你那嘴上就沒個把門的!又吓得她驚恐發作,這下又吃不了了!”金角大王見了唐僧面色不對,頓時懊惱不已。
“小、小弟是想讓她心甘情願給咱們吃……”銀角嗫嚅着,不敢直視金角的怒火。
“你現在是妖,又不是天上的大羅金仙,她能心甘情願送給你吃嗎?!”金角一巴掌蓋在銀角的腦袋上。
金蟬子體質特殊,猶如天齋聖果,欲要食之,卻須遵循祭祀之法。若想奏完全之效,須得祭品心甘情願,口中念誦佛法,縱使刀刃加身,誦經之聲亦不能斷,如此,方能贈予食客千年之壽。
如若不行,也至少要讓她心情平靜,識海無波。此時食之,能庇一次天劫,保五百壽數。
很快,水便開了。霧氣蒸騰間,唐僧眼前浮出自己當年初入佛門的情景。不是這一生,而是最初最初的那一世。那時,她是身罩金光的金蟬子。
Advertisement
她隐約記起,入門時師父講給自己的第一個掌故,正是割肉喂鷹。
自己究竟為何而入了佛門?是緣于自己的意願,還是他人的引導……
她只覺思緒紛亂,愈加理不清楚。沸騰的水面嘟嘟地冒着氣泡,仿佛聲聲催促。滾水是在殷切期盼着什麽?是盼她理清自己的心,還是勸她引頸就戮?
遭了這一回難,唐僧越發安靜起來。
她幼時孤苦無依,幸得尼姑收留。可那尼姑年事已高,教她女扮男裝,才在自己圓寂之前将她塞入和尚廟裏。為免身份暴露,她自小便刻意避開師父、師兄,身邊無一親近之人。直到受了佛祖點化,知曉自己前世乃是佛祖座下弟子,才真心認了佛祖這位師父。
可她何曾想過,這位前世師父所看中的并非什麽資質,而是她的體質?
唐僧閉上雙眼。前塵往事已随流水漂遠,只剩下無盡的恐懼……真正清晰的,只有今生。然而今生與前世并無太大區別,俱是孤兒,得了佛門收養,只是在幼時的記憶裏,多了一彎堅實的鱗甲。
頭頂一片不斷浮動的藍天,身周環繞深不可測的海水。在一切漂浮不定的危機之中,卻有一彎銀色的鱗片,始終在身下托扶着她。它是那樣堅硬,卻絲毫不會沖撞到她,只是默默幫她抵擋着外界的風浪。
最終,她被卷到岸上,停在尼姑庵門前,卻始終無法回頭去看一眼那唯一安穩的所在。
世事一場冰雪,人心幾度寒涼……唯一能給她些許安慰的,只有記憶中那一抹最冷不過的銀白磷光。
沉默寡言的唐僧繼續西行,很快便遇到一件令她大驚失色之事——她見到了滿枝滿樹的小娃娃。
五莊觀內立着一棵參天大樹,大大小小的幼兒以臍帶抻着挂于樹上,叫風一吹,便輕輕地左右搖擺,端的吓人。
鎮元老道卻說,這是仙樹結出的果子,喚做“人參果”。還立即命人摘下幾個來款待聖僧:“別摘小的,挑那長熟了的摘!”
只見那粉團子似的娃兒,小的如滿月大小,大的已有一尺來長,分明已是孩童模樣。她們有的閉眼沉睡,有的卻在咯咯笑着,渾不知死期将至。
唐僧慌忙推辭,老道卻笑說無妨:“這‘瓜熟蒂落’乃是世間規律。待得果子長大,便要落下地去,鑽到土裏再尋不到。今日恰有幾顆果子将熟,若是不吃,便只能浪費了。”
“這娃娃鑽入土中,自可修煉,哪裏算是浪費?”唐僧皺眉道。
聞言,鎮元子大怒:“我養它們日久,未能吃得,自然就是浪費。都說了是果子,你怎地還要硬說是娃娃?果子而已,有何修煉可言?”
唐僧擡眼打量那滿樹的“果子”,分明就是人間嬰孩模樣。
她想起自己曾經也是這樣大的娃娃,卻讓師父當作藥物一般養大,這滿樹挂着的娃娃,仿佛就是滿樹的自己……就連那渾身籠罩着的金色光澤也一模一樣。
難道只因他們說了這是果子,她們便只是果子麽?
良久,唐僧沉聲道:“她們會動,便是生靈;會笑,更啓了靈智。難道只因她們生于樹上,成群而出,便可以讓人視作莊稼,随意取用麽?”
那老道艴然不悅,拿拂塵往她面上一掃,罵道:“聖僧真是不知人間疾苦!若是沒了這人參果,道家的神仙吃什麽,全跑去佛門搶食麽?你們佛門養了個金蟬子,便不準我們道家謀生路了?”
鎮元老道向來自給自足,自然不知唐僧便是金蟬子轉世。看唐僧面色慘白也只當她是心虛了,頓時更加起勁,指着唐僧鼻子罵她這是“婦人之仁”。
此言一出,悟空大怒。猴兒一掏耳朵,變出個棒子來,斜斜一掃,便将滿樹的果兒盡數送入了地裏。
從此天高海闊,無盡因果。能修煉到何種程度,就要看她們自身的造化了。
鎮元老道不住哀嚎:“亂套了亂套了,幾百年後,這天地間不知又要多出多少精怪來争那神仙之位!”轉眼,見唐僧猶自閉眼誦經,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你這傻和尚!它們個個自帶聖光,不懼天劫損毀,若得天機,我等凡人可還有活路?!你亦是肉體凡胎,卻要如何是好?”
唐僧雙掌合十道:“若是一人得道成仙,便要害了這麽些性命,那又何必執着?”
話音未落,一陣仙風平地而起,将師徒幾人直直卷出了道觀大門。
悟空心下大快,八戒卻是心痛不已。
好不容易得了個開葷的機會,竟然又讓師婦師姊給攪合了!事到如今,她也只好氣哼哼地埋怨:“真是個傻師婦!果子長成個人樣子你就不吃,難怪你生得瘦瘦長長,半點筋肉也無!”
唐僧苦笑:“八戒,你可曾想過,耗費多少口糧才能供得起一個你呀。若是人人都如你一般,這世間怕是年年都要鬧饑荒了。”
聽着師婦的話,悟空忽而想起了菩提祖師——她說過,長生是有代價的。
凡人想要度過一生,也同樣有代價吧,她暗自思忖。八戒所需代價,就要比常人大些……
只是既入佛門,她便不能再從旁人身上索取什麽“代價”了,只得讨飯化緣。所以,八戒餓壞了。
悟空本是猴兒,只要有新鮮果子吃,她便心滿意足了。可是兩位師妹人高馬大,作妖怪時連人肉也吃得,現在要她們日日剩飯、素齋,實在是難為了她們……
于是,她們常常有意将食物放在地上,引得蛇蟲鼠蟻尋來,再一并解決。就靠着這點葷腥勉強支撐這漫漫征途。
唐僧自是喝個水都要先拿砂子濾三次的高僧,卻也知這倆徒弟須得長身體,便不再多說,暗嘆一聲只作無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