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寧家當天傍晚,吃上了第二頓飯。
尚存的天光從頭頂參差不齊的瓦縫中落下,照在了破破爛爛的、可以稱之為餐桌的木桌上。
木桌上,擺着鮮嫩的芥菜一碗,蛋羹一盤。中午所剩的粟米不多了,因此寧頌在其中增加了甘薯。
——反正都是碳水化合物嘛。
寧頌鄭重地吃着飯,木碗捧在手中,一雙筷子珍惜地挑起幾粒米,放入口中咀嚼。
因為饑餓的狀态一直持續,随着食物的進入,口腔中大量地分泌唾液,可即使是這樣,寧頌也無法違心地表示眼前的食物好吃。
無論是米也好,甘薯也罷,都透露着些許的粗糙,還有一種屬于生食的腥氣。
只是,相比于寧頌無聲的挑剔,寧木的反應卻大得多。
他驚喜地看着眼前的食物,不可置信地轉頭,又回過頭,好奇地問寧頌:“大哥,這是我們的飯嗎?”
“今天是什麽日子,我、我們,能吃這些嗎?”
如果說白日的稀粥是偶爾過節時能夠吃上一頓的好物,那麽眼前的東西,就是屬于平生難得幾次了。
更何況,這兩頓離得是如此之近,就好像儲存了幾年的好運氣,要在這時候一起花光了一樣。
說到這裏,寧木竟然生出了兩分無端的惶恐。
但寧木的不安很快被安撫了——
“沒什麽,正常吃吧。”
Advertisement
作為回應,寧頌拿起了木勺,給寧木添了一勺蛋羹。
或許是寧頌的态度太過于淡定,寧木很快就抛棄了內心的負面情緒,變得開心起來。
非但如此,因為這兩頓好飯,寧木如同小動物一樣對寧頌生出了幾分孺慕依賴的情緒。
他順利地将對于父母的依賴,移到了寧頌身上。
相比于寧木的單純,寧淼這一頓飯可謂是坐立不安,如同嚼蠟。眼前,寧頌身上的錦衣不翼而飛,穿着的是一件舊棉袍。
白日,寧頌從她口中聽說了粟米是爹用衣服換來的,之後,對方就出了門。
一個時辰過去,這人身上刺繡的袍子就消失了,換成了桌上的飯和菜。
而失去了那一套好衣裳的寧頌,仿佛就和堕入凡間,失去了法衣的神仙一樣,也失去了回去的辦法。
這讓寧淼無端地心驚肉跳。
一頓看似平常無奇的晚飯,在寧淼的坐立不安下結束。
窮人家的小孩餓慣了,雖然心緒不寧,但仍然不會浪費糧食,寧淼默默地看着寧頌端着空碗回了廚房,幹完了所有的掃尾工作。
她也不知道為什麽,默默地跟了上去,倚在門欄上,看着寧頌幹完了所有活。
“幹什麽?”
寧淼猶豫片刻,搖搖頭。
對于寧淼的異常,寧頌并沒有費心去在意。穿來一日,他已經有了經驗,飯吃不飽,能量不充沛,他得珍惜自己身體狀态好的時間。
首要任務還是活下去。
吃完了一頓飯,狀态正值巅峰,寧頌趁着這個時間點,進一步盤點了寧家的家産。
說實話,沒幾個子兒。
雖然都是寧家人,但明顯寧仁夫妻沒有享受到關于家族的福利。無論生産還是生活,都是遵循着最傳統的方式。
也就是說,種地。
千百年來,在土地上投入勞動力都是最保守最安全的做法,只要農人付出勞動力,播下種子,到了季節,總能收獲點什麽。
可問題是,寧家缺少的就是勞動力。
先是孩子們的出生,導致寧仁娘子不得不分走一部分勞動投入,再然後,就是兩口子接連生病。
哪怕這些年攢下一點餘糧,也在這一段時間中消耗殆盡。
是肉眼可見的貧窮。
更何況,家裏還有兩個孩子要養育。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一次辦喪事,鄰裏說不定也給湊了幾個錢。
這些恩情還得等着寧頌去報償。
或許是早已經對寧家的貧窮有了一個直觀的認知,寧頌在認識到自家非但沒有積蓄,反倒是倒欠人債務時,心中竟然沒有什麽波動。
除了寧家的家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原身留下來的東西了。
也就是說,在原身被趕出來時,身邊嬷嬷奉命幫他收拾的包裹——
那可能是他身上唯一值錢的東西。
只是,翻完了包裹,寧頌很快又陷入了失望。
那個跟随着他一起被趕出家門,看上去鼓鼓囊囊的包裹裏,竟然真的沒有幾件值錢的物品。
如果非要說的話,是書。
在趕寧頌出門時,寧縣丞仍然持有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思,不許嬷嬷給他財物,只裝了以前慣用的兩三本書。
寧頌看了一眼封面,全都是經史子集。
……倒也是與他這養父的人設相符。
寧縣丞靠着讀書出人頭地,心中将科舉放在第一位,願意讓養子帶走一些書,恐怕心中自诩自己對養子不錯。
可問題是,寧頌現在還不到讀書的時候。
家裏窮得叮當響,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還沒有滿足,談何讀書?
寧頌将書本收了起來,除此之外,包裹裏還有原主習慣穿的幾件裏衣。
難道要将這些也當了?
寧頌回憶起自己今天出去當掉外套時場景,一件暗繡雲紋錦袍若是在縣城裏二兩銀子總是要有,可到了這裏,老板也不過給了三百文。
歸根到底,不過一是欺負他面生,是外地人;二則看出他急着用錢。
這些他心裏都懂,但是要吃飯,就得完成交易。
好在他往日捋羊毛的功夫還在,見收衣服那人心情好,趁機提出換兩件舊衣服和一些院子裏的菜當搭頭。
這樣一來,倒是省了他自己再買衣服的花費。
手上只有三百文,這生活如何過得去!
寧頌将包裹重新整理好,長嘆一口氣——根據他今天買菜與雞蛋的經歷來看,三百文不過相當于現實中的三百塊毛爺爺。
三百塊,只出不進,又能堅持多久呢?
還是得有一份收入。
可是在農村裏,他又能幹什麽呢?
盤點一番家産,寧頌非但沒有能夠收獲心安,反倒是壓力滿滿,晚上睡覺時,做夢都是在逃難。
俗話說,一分錢難道英雄漢,寧頌不算英雄漢,但也确實暫時忘記了星辰大海,着眼于眼前的汲汲營營。
雖然一覺睡得不甚安穩,但好在寧頌天性樂觀,等到第二日太陽出來的時候,他又重新打起了精神。
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
他有手有腳,難道還會吃不起一口飯不成?
懷着良好的心情,寧頌爬起床來,收拾好了自己,打算鑽進廚房,給兩個小孩子做飯。
然而誰知道,這一回,寧淼拉住了他。
“別做了。”
望着寧頌詫異的目光,寧淼略顯崩潰道:“這細柳村,哪裏像我們這樣吃的?”
他們三個人,不下地,不幹活,憑什麽一天吃兩頓飯?
地主家老爺也沒有這樣奢侈的!
大概是那一件消失的錦袍對于寧淼刺激過大,亦或者是寧淼終于意識到了寧頌真的不打算離開,她不再像之前那樣冷眼旁觀。
“也別吃粥了,随便找點東西墊一墊。”
之前随意胡吃海喝是沒抱着活下去的态度,現在既然要過日子了,哪能那樣耗費。
“行。”
寧頌不是沒有察覺到寧淼态度的變化,一開始,寧淼的确對于他這個外來者有一些排斥。
但現在,寧淼肯開口,對于他來說當然是好事。
誰也不想帶着怨氣生活。
“那我們中午再吃?”對于家庭成員的意見,寧頌肯定是要給面子的。
“嗯。”
果然,寧淼聞言後臉色好了許多,點點頭,如小大人一樣道:“我們地窖裏還有一點甘薯,到時候就先吃這個。”
地窖?
寧頌愣了愣。
這是屬于他的知識盲區了,但轉念一想,這種地方如果不是本家人根本不知道。
誰會想到寧家窮得揭不開鍋底,還會在地窖裏存一點食物呢?
有了寧淼這個原本家裏的主人開口指點,寧頌接下來的探索就簡單了許多。
他們先将地窖裏的一點吃的搬了出來,又拿到了寧仁留下來的一封信。
“信裏寫什麽了?”
寧淼與寧木仰着頭問。
如果不是寧頌橫插一杠,這封信将會由鄉鄰幫忙帶入縣城,交給寧縣丞家裏的門房。
“沒什麽。”
寧頌浏覽了一遍寧仁的信,他的這位父親顯然是讀過一點書的,信上的字寫得尚可,只是祈求族兄照看一雙兒女的态度簡直是卑微到了泥土。
可惜,如果不是寧頌的意外到來,這封信的命運大概率是要被門房交到養母處,被養母命人銷毀掉。
養母根本不會允許養父花費精力照看寧仁一家子。
“是父親寫給我的。”寧頌故作輕松道,“信裏說,要讓你們乖乖的,好好聽我的話。”
“等你們大了,就能見到父親母親了。”
“好!”捧場王寧木率先拍手,眼睛亮晶晶的,他似乎徹底被寧木收服了,并且因為這封信的內容,更加依賴寧頌。
寧淼目光閃了閃。
她想起了父親去世之前的唏噓,輾轉反側地睡不着覺,那時候,父親顯然在擔心些什麽。
如果真如寧頌所說的這樣簡單,恐怕父親也不用這樣擔憂了。
更何況,寧淼沒有忘記,按照縣城來的人所說的話,她的這個哥哥是被養父母趕出來的。
想到這裏,寧淼忍不住擡起頭,望向眼前的少年。
光線中,少年穿着舊棉衣,長相依舊稚嫩,可不知道為什麽,寧淼從他的眉眼之間看出了堅毅。
這是第一回,寧淼意識到眼前的少年不會再抛棄他們。
他是他們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