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另類約會
另類約會
“姐姐,我幫你搬進去吧。”柳瑩瑩滿臉寫着熱情,作勢就要動手。
江冬陽連忙止住她,“不用。”
“別客氣,鄰居之間互相幫助沒什麽的。”
“......那好,謝謝了。”江冬陽說完這句話後像是想起了什麽,補充道,“把車子拖到後院去吧,我在那裏卸下來就成。”
小區內的桃源區15號和16號毗鄰,後院也是挨在一起的,剛好15號旁邊有一條小徑,不用打開房門沿着樓梯上上下下,兩人自然選擇了繞稍遠一些的小路。
經過小路來到兩棟房子後方,能夠清晰地看見兩處寬闊的後院,僅用灌木圍欄隔開,只不過一家幹淨整潔,另一家荒蕪破敗。
江冬陽在自家後院卸下了沉重的包裹,柳瑩瑩同樣在這裏放下她的書籍。
“姐姐,我把東西先放你這兒,我去還車。”
江冬陽急道:“這車是我借的,待會我去還就好。”
“嗯嗯,沒關系的,就當我喜歡走路。”女生笑了兩句 ,不由分說拖着板車走了。
江冬陽看着她潇灑豪邁的背影,心中感嘆現在的大學生精力真是充沛。
她開始拆快遞,把那些種菜的工具一一擺放在自家後院的平地上,拿起一包四季豆的種子端詳,再一看地上排列出的生菜、辣椒等種子包裝,一時有些拿捏不定。
她用放在花園瓷磚旁邊的小鏟子随便戳了戳光禿禿的泥土,往裏面灑下種子。
等她正忙活着拼湊種植箱和拆開土壤包裝之際,先前離開去還車的柳瑩瑩已經回來了。
柳瑩瑩來到江冬陽家的後院取放在這裏的包裹,見江冬陽扶着自己的腰哼哧哼哧地挪動一大包袋子的樣子,爽朗一笑。
“我來幫你。”
說着就上手幫她拖到房屋的牆壁邊緣,柳瑩瑩在看到包裝上寫着“營養土”的字樣後微微有些驚訝,旋即臉上一喜。
“姐姐,你在養花嗎?”
江冬陽搖了搖頭,手上拿着一包蔬菜種子晃了晃,“我想種菜。”
柳瑩瑩的眼中霎時間綻放出光亮,她的語氣飽含驚喜:“真的?我也很喜歡種菜。”
“小時候我奶奶帶我一起種菜,現在長大了沒時間,我一直就想着畢業了自己租房子,最好是租在樓頂,能天臺上天天種菜。”
她一邊說着,一邊把江冬陽種菜的器具都看了一遍,注意到了那處小花園中被翻動的土壤。
她走過去撚出一粒種子,目光在土壤中巡視。
江冬陽赧然,她有些不好意思,“我沒種過菜,随便試試。”
柳瑩瑩沒有笑她,眼瞳一動,明白了她所指之意,察覺到這些土壤的異處,她委婉說道:“這些種子撒太密了,不容易成活。”
江冬陽依她所言,一一進行改正,柳瑩瑩又在一旁介紹了這些種子該怎麽種,江冬陽經她提醒才發現自己沒有買肥料。柳瑩瑩不厭其煩,幫忙在網上挑選了上好的肥料。
很快,一個下午的時間匆匆過去,直到天色漸沉,江冬陽才恍然道:“抱歉,耽擱了你的時間。”
柳瑩瑩此時蹲在種植箱旁邊,饒有趣味地侍弄着那些不起眼的種子,她渾不在意,“沒有沒有,我很喜歡的。”
“我馬上去做飯,留下來吃頓飯吧。”江冬陽感激她的講解,即使這人認識還不到一天,她也滿懷誠意邀請對方用餐。
柳瑩瑩捂嘴輕笑,搖頭稱謝,“不用啦,我今晚要回學校的,先走了。”
說罷,轉身就離開了後院,生怕被留下來吃飯。
那忙不疊離去的背影讓江冬陽不自覺露出笑容,雖然也會有像劉萬發那樣的奇葩,但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這些熱于助人的可愛的人。
她打定主意,如果種出來的蔬菜能吃,一定要給這個女生嘗一嘗。
......
江冬陽做好飯菜,用保溫箱裝着,騎着齊星的電瓶車離開家門。
她在大學期間考了汽車的C1駕照,對于兩輪的電瓶車會開但是沒證,畢業後哥哥把車給了她,她也就沒再考慮考摩托車駕照的事情。
停車場的事件之後,她将自己不常開的汽車丢在地下停車場再也沒去看過,出行全靠兩條腿。
之前給齊星和陸明舒送飯的時候用的是保溫飯盒,一左一右拎着并不累,現在她做好的飯菜有點多,她們三人商量好了晚上去齊星的書店吃飯,只能用保溫箱來裝。
齊星的書店離這裏不遠,她之前買過一輛小電瓶車用于出行,後來住進江冬陽家中之後發現距離很短,這一周內愣是沒騎過,那輛電瓶車停在了前院被清理出來的另一個停車位。
江冬陽看到電瓶車的牌照顏色之後慶幸齊星買的是電動自行車,算是電摩裏面最輕便的一類,屬于非機動車,不需要考駕照就能騎。
她把保溫箱橫着放入車頭和車座之間放腿用的橫板處,找到家裏放着的鑰匙,微微一擰把手,搖搖晃晃的小車就開出了院子。
抵達書店時正是下午六點半,此時正值打工人下班之際,出來逛街的人也多了起來。
江冬陽給正在忙碌的齊星打了一聲招呼,上到二樓進入深處的一間辦公室內。
房間內簡介幹淨,但江冬陽還是去把窗子打開用以通風,因為她瞅見了辦公室的地上堆放了不少未拆封的書籍,想來是這裏也被齊星當做庫房對待。
窗戶大開,末春夜晚的風有些涼,不過卻能從中嗅出嫩芽的潤意和清淡的幽香。
等到了晚上七點時,辦公室的門再次打開,齊星和陸明舒一并走了進來。
陸明舒是加班到現在才下班開車過來,而齊星則還有一個小時才能關店,但是目前而言,都代表着兩人的工作告一段落。
“今天還挺早,以前我這時候才開始做飯呢。”江冬陽打趣了兩個辛苦工作的人一句。
一般情況下,她們直到晚上八點左右才能吃得上晚飯。
“害,命苦有什麽辦法呢?”齊星說是這樣說着,但臉上不見愁苦,她迫不及待地端出保溫箱裏的飯菜。
“冬陽,有多的麽?”
陸明舒看着比以往明顯豐盛的飯菜,若有所思地問道。
江冬陽一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學姐是什麽意思。
“有的,今天我多做了些。”
“嗯,那我端下去。”陸明舒點頭,挽起袖子挑出幾樣菜色和兩碗米飯,轉身離開房間。
齊星這才反應過來,“是給小店員吃的?”
“嗯。”江冬陽颔首,随即問道,“你可是店長,都不在意你的店員麽?”
“別冤枉我,”齊星不忿,“先前不是忙不過來麽,我還問她們要不要點外賣,她們都說回去吃。”
陸明舒很快回來,江冬陽已經把桌子清理一空,上面擺放着還冒着熱氣的飯菜。
三人很快吃完了飯,江冬陽收拾盤子的時候,注意到齊星朝她擠眉弄眼,意思大概是“機會留給你了,注意把握”。
她皺眉疑惑齊星是不是眼睛有問題的時候,齊星一氣呵成轉身就走,“咔嚓”一響,房門被關上,屋內僅剩兩人。
江冬陽想起齊星早上說的所謂“新式約會”,有些不太自在。
她清了清嗓子,打算直入主題。
“學姐,昨天齊星說的那件事,我覺得還挺有意思的,呃......反正來都來了,不如看看?”
還是孩子、大過年的、來都來了——中國人必備的三大妥協之語,随便一句都能讓人無法拒絕。
果然,陸明舒什麽也沒說,點頭應允。
她們兩人來到外間,繞過尚未整理清點的四散書堆,一排排書架映入眼簾。
二樓的布局比起一樓來更為雅致,原因就在于一樓因為要賣些與書籍無關的東西占了大半地盤,而二樓則是更為純粹的書店格局。
及到成人小腿高的平臺上整齊地堆疊着圖書,高高的書架依牆建到天花板頂格,右邊的書架排布規整,左邊則是閱讀區域,不少少年兒童席地而坐捧着一本書籍讀得津津有味。
陸明舒引江冬陽來到靠近窗戶的一處小書桌平臺,拿起那本她們昨晚讨論的《江城二十年》這本書。
江冬陽颠了颠書的重量,分量不輕。書籍采用的是硬殼精裝,內頁紙張不同于一般的書面紙,而是摸上去順滑的特種珠光紙。
陸明舒說:“這裏就是店裏原本放這本書的地方,現在大部分被齊星搬到一樓的醒目位置。”
一塊和周邊并無區別的小桌平臺,與這本書擺放在一起的還有一些關于冠平市的地理圖志,确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
她們拿着這本書,像是來看書的文藝青年一樣來到不遠處的窗邊書桌吧臺坐下。
店裏很安靜,只能聽見“沙沙”的翻書聲響。
江冬陽小心把窗戶推開,外面的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空如被墨潑灑也似,一絲光亮也無。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面上亮如白晝的城市燈光,密集建築上亮起的霓虹燈宛如将夜空中的星子全都扣了下來,鑲嵌進了方方正正的高樓中央。
路燈長如銀河,一路蔓延至地平線盡頭,車輛源源不斷,在十字路口來來去去,飄逸的尾燈如流星劃過。
從這裏看去,斜對面的百業商城狀若一頭巨獸,隐沒在深沉的夜色中,只能從過于耀眼的下半部分燈光處窺見它的血盆大口——那道寬闊的大門。臨近的商鋪一家比一家熱鬧,人頭攢動,絡繹不絕。
正對面能看到遮蔽天空的高聳居民樓,那處小區在樓前修建了一處大平臺,應當是一座小型花園。然而花園中卻立着突兀的鋼鐵枝幹,上面挂着密集的大燈籠,中間是一副看不清字的大橫幅,還有一些小彩燈鋪在灌木叢邊上,火紅的燈光在墨藍的夜色中顯得有些陰森。
因為那些燈光過于引人注目,江冬陽不由得多看了一會兒,餘光瞥見一抹反光,一閃而逝,待她仔細看去,才發現是那處花園中放有一塊玻璃板,像是懸浮的,因為太黑也看不清具體那塊物體長什麽模樣。
“冬陽,”陸明舒出聲喚回看着窗外景色出神的江冬陽,“有人在看這本書。”
江冬陽回頭看去,一名戴着眼鏡的青年男子停留在擺放《江城二十年》這本書籍的桌前,俯下身來,慢條斯理地翻開書籍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