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家
新家
天空蔚藍,道路中央的綠化帶被陽光染上光芒,三月份的天氣有些怪異,昨天還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今天早上空氣透着濕冷,到10點左右太陽出來後竟然變得幹燥了。
江冬陽按下車內的空調按鈕,這輛半新不舊的老車嗡嗡地吐出冷氣。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加上緩緩上升的溫度讓她心情有些浮躁,好在手機的導航顯示快要抵達目的地。她一只手握着方向盤,一只手擰了擰後頸,覺得松快了不少,心情好起來後開始打量外面的環境。
這裏是很明顯的商業區布局,最矚目的是一幢高高大大的建築,建築上立着“百業商城”四個明亮閃爍的字體,嵌在牆體裏的大熒幕播放着花花綠綠的廣告。來來往往的人流擠滿了商城下面的廣場。圍繞這座宏偉的建築,周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種各樣的商家。
面館、快餐店、服裝店、玩具屋......各種鋪面前方的大道上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有些店裏面格外擁擠。
大量建築物的布局都是下面是商鋪,上面是居民樓,江冬陽心裏嘀咕在這裏住能休息好就怪了,因為她看到了有很多商鋪主打的就是燒烤業務。
臨近的一條街居然全都是奶茶店,各式各樣的品牌花枝招展,明明是大中午,但商家根本不吝啬電量,五顏六色的霓虹燈閃爍起來讓人目不暇接。
車子開到這裏,江冬陽不得不放緩速度,人群毫無顧忌地穿過馬路,汽車在這條道路上行駛得格外艱難。
江冬陽又看了一眼導航,心想之後一定要換一條路走。嘈雜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女孩子們拿着奶茶叽叽喳喳的聊天,某些店裏傳出響亮的喇叭聲,還有正在裝修的師傅們扯着嗓子呼喝。
等到轉過這條道路,屬于陽光大街的另一面呈現了出來,這裏幾乎都是一些較為安靜的店。橫跨三個鋪面的咖啡館,商家特意種植了一些青蔥小樹,生機盎然的綠意為店面增色不少。咖啡館旁邊似乎是一間書店,現在是半裝修半開業的狀态,能夠看到裏面有人員來往,二樓的部分架着腳手架,牆面粗糙不平,連瓷磚都沒鋪。
江冬陽向來喜歡讀書,這裏離她将要住的地方還是比較近的,可以以後來這裏看看書,想到這裏,她特意注意了一下書店的招牌:向上書屋。
非常樸實的手寫體,沒有奇怪的紋樣點綴,勝在足夠醒目,廣告牌就是拆開的四個大字——這四個字真的太大了,并且單獨支了一塊延伸的平臺用以置放。江冬陽仔細看了看這塊廣告牌,尋思這麽大一塊招牌恐怕隔老遠都能看得十分清楚。
前方亮起紅燈,江冬陽收起思緒緩慢停車,見到一輛裝載着大紅燈籠的卡車開進了書店對面的小區。
名為“山水華苑”的小區能從這裏看到裏面修建了一片大平臺,上面空曠開闊,是個小型花園。因為看到了這個小區,江冬陽想起了新的問題。
春江區在兩年前被市政府劃為新發展區,随後情況也是越來越好,尤其是這片原本是郊外的土地現在商業發達,寸土寸金,房子幾乎要賣到天價去了,但是為什麽自家能在這片區域買得起房呢?
“前方直行,進入篤行南路,您即将到達目的地。”手機傳來導航的聲音。
紅燈轉綠,老車慢騰騰地開向筆直的道路。又行駛了一段距離後,周邊栽種的樹木越來越多,幾乎可以說得上是郁郁蔥蔥。高大的樹木枝幹延伸,遮蔽了天空,太陽只能灑下幾縷溫和的光。
到了這段路後,人群很明顯稀疏起來,并且也少有店面,高高的居民樓林立,車窗外能聽到不知名的蟲鳴。
在導航提醒目的地已到達之後,江冬陽甚至來不及找停車地點,只是随意停在路邊,她震驚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嘴巴微微張開。
“天禦水岸”——古樸大氣的書法楷體雕刻在華麗的大理石上,旁邊是仿古的保安室,修建得也是方正威嚴。車輛通過的大道被嶄新的鐵欄攔住,外面屹立着兩尊威風凜凜的大石獅子。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放眼望去,這片小區是由一幢幢獨立房屋構成的別墅群。
層層疊疊的別墅隐在郁郁蔥蔥的樹木中,視線一路向上看,錯落有致的房屋一間比一間精美絕倫,中式建築、歐式風格、中西結合,應有盡有。
“這…這是我家小區?”
江冬陽頭上滿是問號。
疑問充斥腦海,江冬陽點開手機地圖,仔仔細細地看完地址。
冠平市春江區篤行南路天禦水岸16號。
反複對比發現自己沒看錯之後,江冬陽心情微妙了起來,她打算打個電話問問。
“喂,媽。”電話接通之後,江冬陽的目光還是鎖定在那看上去頗為豪華的小區,她問道,“你們買的房子是在天禦水岸嗎?”
“喂,喂,冬陽啊——”對面傳來了精氣神十足的嗓音,那大嗓門讓江冬陽不由得把手機拿遠了一些。
“你找到地方了沒?對了,到了之後讓我跟保安去說,他們那裏要業主同意才能放人進去,你買點消毒液,記得打掃一下房子,有一個多月沒人住了……”
江冬陽問的問題還沒得到答案,倒是電話對面的人吧啦吧啦說了一堆,她有點無奈,但也沒有打斷。
江母的聲音中氣十足,她像是才想起來女兒在問什麽,繼續道:“對,房子就在天禦水岸。”
江冬陽震驚的心情已經七零八落,不過還是問了一嘴:“你們什麽時候買的房子?我都不知道我們家這麽有錢。”
江冬陽自诩自家是普通家庭,她所認為的普通人的概念就是平凡生活,平凡長大,讀完高中讀大學,讀完大學去工作,因為迫切想要工作減少家庭開支增加收入,她連考研的念頭都沒有。父母老來又得女,江冬陽是家裏的第三個孩子,平日生活不需要多節約,但也沒有多麽富裕。讀書的時候,她身邊确實有很多家裏做生意很富有的同學,也許在那些人看來別墅只是小意思,根本算不上“有錢”的範疇,但幾百萬的價格擺在那裏,還是讓她覺得這并不是普通人能輕松賺到的錢。
一幢別墅稱不上跨越階級,但在從小住在老小區,工作後租住月租一千塊公寓的打工人江冬陽看來,這已經讓她颠覆對家裏經濟狀況的印象了。
這就是所謂的“你不逼父母一把,永遠不知道家裏多有錢”嗎?
江冬陽心裏默默吐槽,耳邊傳來媽媽絮絮叨叨的聲音。
“當初是你劉叔叔——還記得你劉叔叔嗎,小時候還抱過......不對,好像沒抱過你,是你哥小時候你劉叔叔抱過他,不過也差不多。”
“你劉叔叔生意做得大呀,三年前他說他生意上的朋友要急着出售房子,當時我跟你爸就想,你哥哥姐姐都結婚生孩子了,就你還在念書,哪年才能買到房子——所以我們合計着把積蓄都拿出來買了。”
江冬陽聽到這裏,心裏暖洋洋的,不過她還是發現了不對:“但是也不用一買就買個別墅吧,這得多少錢啊,哥哥姐姐怎麽辦,他們......”
“他們的房子難道不是我跟你爸出的錢?反正你別管,再說這房子也沒多少錢。剛才說到哪了?對了,當時看房子的時候,我們心裏也打鼓,就是寡婦死兒子——沒指望了!這種地方的房子怎麽買得起喲。你爸就是個沒出息的,當初隊上說給他分配工作他也不知道挑點好的......說遠了,反正那時候我們也在想肯定很貴,但你劉叔叔的那個朋友也不知道怎麽想的,就是急着賣,而且價格比起這小區的其他房子來說很低,我們一咬牙也就買了。”
“我怎麽從來沒聽說過?”江冬陽仔細回想三年前家裏的情況,那個時候她讀大四,忙着寫畢業論文和實習找工作,沒怎麽關注家裏的情況,沒想到父母不聲不響地直接買了個大驚喜。
江母不以為意:“當時買來我們就租出去了,你當然不知道。”
“原本我們還想啊,你可以先工作着,想換工作再建議你到春江區來,畢竟自家有房子住也不用出去租房子,但你這孩子工作起來就不跟家裏聯系,每次打電話都敷衍過去,要不是一個月前小于給我們打電話,我們都不知道你在外面受了那麽多委屈。”
“媽,這也太嚴重了,哪有什麽委屈,這都是正常的...”
“正常?誰家正常工作能讓人住院啊?”
“我那不是因為工作...”
“還在那逞強,你這孩子就是倔……”
江冬陽聽着手機裏傳出的念叨,思緒逐漸飄遠。
三年前,江冬陽在東樹大學念大四,一邊寫論文一邊找實習,畢業後直接在實習的公司工作,在那間公司工作了一年,本來她覺得公司氛圍不錯,就算偶爾有長時間高強度的加班也在接受範圍內,上司賞識她,承諾很快升職加薪,不過不好的變化卻接踵而至,首先是原先的領導調任,接着是空降上級,曾經的承諾化為烏有,咬咬牙也不是不能幹,但是新領導安排下來的事情越來越多,反而是沒什麽能力的新人被提拔。江冬陽對此很淡然,在又一次加班感到腰背疼痛之後,隔天她便直接向上級領導提出工作強度和待遇的問題,對方不以為意,然後她就提出了離職。
在那之後,江冬陽陸續又換了兩份工作,全都是加班嚴重的公司,她想着工作初期都是這樣,也許奮鬥上去也就好了,于是挑選的都是加班費較高的公司工作。最近的一份工作,工資合理,加班費也豐厚,而且升職也很快,本來一切向好,不過江冬陽卻因為胃痛到昏厥直接住進醫院。一直在忙碌沒什麽感覺,直到停下來後,江冬陽才覺得自己的身體像是生鏽的齒輪,鏽跡斑斑。脖頸時不時就會有針刺一般的疼痛,腰背有時候都沒法挺直,更嚴重的是眼睛視力急劇衰退。她在住院期間太陽穴抽疼,胃部更是如同被攪拌機操控似的一團亂麻。
那次住院被朋友告知了父母,看着從家鄉坐了幾個小時火車趕過來的父母,江冬陽心裏滿是愧疚。父母在四十歲時生下江冬陽,等到江冬陽念完大學工作後,他們都已經六十多歲了,江冬陽看着已有白發的雙親,覺得萬分難受。不是難受自己生病,而是難受于讓爸爸媽媽這麽大的年紀還要操心自己。
所以面對江母提出休息一段時間、不要再工作的建議,江冬陽點頭答應了。不過對于父母說的要回家去住,江冬陽覺得沒必要,她覺得如果在家裏待着,父母肯定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而且他們還忙着給哥哥姐姐帶孩子,再多一個人照顧她實在不忍心。
江父江母争執不下,只得妥協。他們在聊天中倒是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
“對了,那個小夥子不是要搬走了嗎?”
“哪個?”
“你老糊塗了,就新區的那個小夥子,我記得人家還是做什麽翻譯的,他前段時間跟我們打電話說是不續租了。”
“正好,房子空出來了,冬陽可以住那裏。”
江冬陽當時一頭霧水,不過她很快就知道了。父母不聲不響地在春江區買了一個房子,他們說江冬陽可以不住家裏,但是在外面住是要花錢的,不如住進那間他們在春江區的房子。
“出租出去也好,自己住也好,那房子就當是給你的了,反正不要再出門工作。”
當時父母的原話還猶在耳畔,但江冬陽怎麽也沒想到這房子竟然是一幢別墅。
這就是專家所謂的“把閑置的房子出租出去提高收入”對吧?
想到這裏,她啞然失笑。
江母還在說着讓女兒注意身體之類的話,江冬陽沒有反駁,只是默默地聽着。
“媽現在也老了,你從小就很讓人省心,我們也就沒怎麽管你,你有你自己的主意,但有什麽事情還是要跟我們說。不想跟我們說就去找你哥你姐,他們是當老大老二的,不照顧你照顧誰?”
“放心吧,媽,哥哥姐姐很照顧我的。我剛畢業的時候哥哥就把他的車子給我開,說是要換新車把老車給我,我看這車子什麽毛病都沒有,哥他也不是那麽鋪張浪費的人,就是看我沒車才找的理由。”
“我說我這段時間不工作了,前幾天去社保局想給自己買社保,發現已經交過了,問了才發現是姐姐給我買的。”
“他們都對我很好......”江冬陽說着說着,不由得有些哽咽,她出生在這樣幸福的家庭,一家人都愛着她,從未讓她吃過什麽苦,何其幸運。
她壓下鼻酸的感覺,打起精神說道:“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
“知道就好,現在有住的地方,你好好調理一下身體,工作什麽的想都不要想,沒事就去玩你那些石頭。”
“什麽石頭...”江冬陽哭笑不得,“那是篆刻,我只是偶爾拿出來刻幾個。”
“不管是什麽,反正你自己注意身體。對了,你到地方了嗎?”
繞了一大圈,兩個人終于重新回到最開始的話題。
江冬陽看向前面的別墅小區,發現這周遭空曠無人,而自己在車裏一直打量小區,旁邊保安室外站崗亭子裏的一個年輕保安小哥正皺着眉看向這邊,估計都要把自己當做是什麽可疑人員了。
她連忙打火把車開過去,保安小哥見狀臉色緩和下來,從亭子中出來,來到車邊,露出标準微笑。
江冬陽放下車窗,聽到保安小哥問道:“你好,小姐,請問有什麽事?”
江冬陽把手機遞給小哥,笑着回答:“我是小區業主的女兒,現在要進去,我聽我媽說你們這裏需要業主同意才能進去,還要驗證什麽的,這是我媽的電話。”
“好的,請稍等。”
說完這句話後,小哥拿着手機快步走向保安室,裏面也是一個年輕小哥,兩人溝通之後坐在電腦前一邊與手機裏的江母交流,一邊在電腦上操作着什麽。
江冬陽看着這一幕,思維開始習慣性發散。
真不愧是高檔的小區啊,保安的态度就跟老家裏老舊小區的大爺一點都不一樣。
先前江母只是簡單地說了進小區需要業主同意,江冬陽想到,如果要做到這步其實挺繁瑣的。
現在很多小區,開發商會把賣不出去的車位出租出去,而且很多空地也被改為停車位,若是有陌生車輛要進入小區,一般就是保安例行詢問幹什麽,然後就開門放車,因為門口的監控會如實記錄陌生車輛進入和出去的時間,一并算錢。
這個小區如果是陌生車輛要進去,首先就要得到業主的同意,如果是訪友的車來了業主不在家怎麽辦?保安要負責給業主打電話,打不通的話難不成就不讓該車進去?業主回來得知友人被保安趕走肯定會生氣。這個規定其實增添了引發業主與物業之間矛盾的風險。
但不可否認,這個規定其實是在保護業主的安全,如此想來這裏的物業很負責。
能做到這步的物業應該也不會簡單粗暴地把陌生車輛直接趕走,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裏面有足夠的停車點。能夠買得起這裏房子的人非富即貴,開發商想必不會得罪居民,在地面上單獨劃分區域停車的話不是很美觀,小區內風景挺不錯的,樹木枝繁茂盛,車輛聚居在一起破壞景觀。
那就是地下有大量停車點,應該是用于外來車輛的停放,車位還可以用于出租。
江冬陽搖搖頭,不知不覺又想多了,她自嘲地笑笑,要是進去發現還真有一大片區域不顧小區景觀布局随意亂停亂放的話不就把剛才的推測推翻了?而且地下有大量停車位簡直就不需要推測,本來小區內都會修建大量停車的地方,自己就是在瞎想。
不過......她看了一眼保安室裏面放置的防爆裝置,心想這裏的物業确實很負責。
她之前看到的其他小區,這類裝備顯眼地擺在大門口,嶄新得和沒用過一樣,如果真的有歹徒沖擊,真不知道是外面的歹徒還是門裏面的保安誰先拿到裝備。這個小區應該是經常進行演練,裝置就放在保安觸手可及的地方,而且堆放也不是整整齊齊的,反而十分随意,從坐着的位置來看一伸手就能拿到。
正想着,兩個保安小哥已經完成了登記工作,其中一人來到江冬陽車邊。
“江小姐你好,我們已經将你的車牌號登記為小區住戶,翟梅女士說你之後都會住在這裏,我代表天禦水岸小區平安物業祝您生活愉快,有什麽需要幫助的地方請撥打我們的號碼,辦公室內随時有人接聽。”
接着,保安小哥遞過來一張名片,上面寫着不同職能的電話號碼,一同遞上的還有三張門禁卡。
“江小姐,這是小區群的微信二維碼,有時候重要的事項會在群裏通知,也會在公告欄貼出。群裏有人員出入門禁的人臉識別操作系統指南,如果你有需要可以自行添加。小區行人進出需要人臉識別或是門禁卡,如果您不願意收集人臉信息,請妥善保管門禁卡。”
江冬陽掃了對面遞過來的二維碼,這才把車開進去。
她循着大門進去後貼在公告欄上方醒目的地圖,回想保安小哥剛才說的“16號住宅在桃源區”的話語,開車駛向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