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取名伯陽
第58章 取名伯陽
◎哎嘿◎
命婦按照品級、位份分批次入宮送賀禮和請安, 其中自然少不了身為皇後生母的元母。
元母眼下身邊一個女兒也沒了,出門時,從前恨不得跟在她身後巴結的人也少了。再愚蠢的人也知道事态不能繼續下去。
是以重新有了恩典進宮見剛剛生産的元岫, 她也總算懂得了什麽叫做謹小慎微,埋頭跟着一言不發。
倒是引着她入宮的小太監沿路都不住的回頭看一眼。
倫理說,皇後生産後, 除了皇後本人,最風光的就莫過于娘家生母了。但凡這母女二人關系親近些,懷孕時便入宮陪侍,生産後跟着侍奉,只要皇後不提将人送回,那就能長久留在宮中, 就跟半個太後差不多,那是何等風光無兩。
這不僅僅是自身風光的問題,而是背後整個元家都能沾光。皇後身邊迎來送往的命婦何其多, 随便攀談些關系, 不論是丈夫、兒子的官路,還是子女婚事不都是手拿把掐?
偏偏這位就眼皮子淺, 沒懷孕時候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眼藥。叫皇後聽了腌心,也耽擱了母女情分。現如今哪怕入宮也是不尴不尬的看一眼,還沒平日與皇後交好之人有牌面。
“日前欽天監說小公主乃祥瑞降世, 吉祥如意。這京城上下無人不想瞻仰小公主的福氣。論理該留國公夫人小住些時日的,不過這祥瑞接觸要有度。打小公主坐胎就在身側的還好,之前不在的,貿然過去的怕是壓不住福。也容易沖撞了小公主。是以欽天監囑咐宮中不宜久留外人。國公夫人是皇後娘娘的生身母親, 骨肉至親, 想來不會多想, 誤會了娘娘一番孝心。”
太監的一番話合情合理,挑不出一點錯兒來。
可縱使說的再合理,也免不了不會讓元母久留這一事實。
莫說是皇後生母,就是妃嫔小主也不見得有這種事。
可元母哪裏還有膽子反駁,不尴不尬的應了一聲,這才被太監引入坤寧宮,匆匆見了元岫和小公主一眼。
元岫再次之前見過幾波人,精神有些不濟,偏偏小公主同在腹中一般,半點歇息不得,總要有人抱着來來回回的走才安生不哭鬧。雖然一日裏基本都在睡,卻十分敏銳的感知到抱着的人不走了,一個不樂意便哭得臉紫漲,叫人半點辦法也沒有。
好容易誰睡熟了,元岫才終于有空将孩子抱在自己懷裏瞧一會兒。
Advertisement
“娘娘,國公夫人來了。”
元岫目光從女兒身上擡起,看向被引進來的婦人。元母要行禮,又被晚秋匆匆攔住。
“辛苦母親一路舟車勞頓,月子裏不能下床出門,沒能去宮門口迎接,是女兒失了禮數。”元岫确實不知該怎麽面對這個母親,字句之間都透着疏離。
從根上尋,但凡這是個稱職合适的母親,當初祖父也不會不忍心她這般伶俐聰明的丫頭被磋磨,親自将她養在身邊。
想來元家四個姑娘,個個都算得上是鐘靈毓秀,為何她就瞧不見呢?
她心情複雜,元母只會更甚,尤其是瞧見元岫懷中,那紫色襁褓輕輕包裹的小女孩兒。
得知生的是公主那一刻,她其實是有一種不願承認的痛快的。哪怕知道對她這個做母親的也無益處,她依舊暗戳戳的等着這唯一的女兒登高跌重。
甚至她想過做個慈母,在女兒見識過後宮上下的失望,瀕臨失寵的時候,入宮多做安慰,将女兒抱在懷中,修複一下岌岌可危的關系,然後出主意教她如何争寵,如何在後宮立于不敗之地。
元母是想看見元岫好的。卻又不想看見她那麽好。
元岫生了公主後,不僅沒受到白眼,甚至有了皇帝金口玉言的“祥瑞之兆”。一時風頭無量,比先帝在時生出皇子還要風光太多。
“娘娘金尊玉貴,臣妾哪裏敢當。能入宮看一眼,乃是三生有幸,光耀門楣。”
話音落,便是一陣沉默。
小公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人說話吵到了,哼哼了兩聲。元岫忙抱在懷裏哄一哄,小家夥卻更不依了,扯開嗓子哭了個驚天東西。
元岫輕車熟路的交與奶母,奶母抱着孩子去外屋熟練的轉着圈兒的走,不多時哭聲就消了。
元母失神的看着門口的方向,不知道追憶了些什麽。就在元岫輕咳了兩聲時,忽然道:“怎麽沒見臻兒和順……輕柔?”
見元岫目光冷了下去,元母又找補道:“娘娘別誤會。到底是身邊長起來的。府裏現在一個女孩兒都沒了,實在想的緊了。”
也不知元岫信沒信,凝眉道:“輕柔與十五住在一處,時長去太妃那,本宮也沒見過兩面,不宜亂走動。臻兒倒是在宮裏頭。這個時辰也該用膳了。女兒不方便陪侍,母親就留下來與臻兒用了午膳再回吧。”
元岫客氣的送了客,看着元母跟着宮女離開了,不覺深吸口氣,壓下了心口的酸澀。
她如今初為人母,哪裏會不想自己的母親。但凡她多說兩句體己話,她們的過去也不是不能翻篇過去。
奈何元母到底是糊塗人。
元臻在宮中這段日子,可謂如魚得水。元岫在規矩內從不束縛她什麽,更不會叫她去學老舊的教條成那籠子裏的金絲雀。
所以與這位母親共進晚餐,元臻坐在那裏只覺得每一寸皮膚都在拒絕。
但她不能借口離去,只悶頭吃着東西,少說話便是。
倒是元母面對這個庶女不像元岫那麽忌憚拘謹,沒吃兩口便唉聲嘆氣道:“岫兒與我還是有誤會在身上的。從前竟不知我們母女生疏至此。臻兒,你入宮這些日子,哪怕與你大姐姐不熟,現如今也有了實在情分。怎不見你從中說和一二?到倒叫我們母女誤會漸深。”
元臻一臉無知:“母親與大姐姐生分了嗎?”
元母被噎了一下,卻不好細細解釋。再看元臻尚且稚嫩的臉,反應過來這不過是個十三歲的小丫頭子。又是個姨娘養的。能懂些什麽?
難怪入宮這麽久,皇帝也沒多瞧她一眼。
虧着之前覺得她心氣兒高,定會有所作為。現在看不過是個繡花枕頭。
“罷了,你不知道也是好事。但願你我母女同心,這輩子也不要生出什麽龃龉。”
“臻兒記下了。”
元臻頭一次知道了什麽叫裝傻充愣。好歹将午餐糊弄過去後,元母再沒借口賴在宮中,只得匆匆離宮了。
命婦們入宮參拜過元岫,一些有些臉面的并不急着離宮,而是會去慈寧宮處坐坐,陪太後和太妃們聊聊天。
自從朱慎堯一連串表現出對小公主的喜愛重視後,朝堂上以未生出皇子為由納妃的聲音就少了。更多的借口是為了開枝散葉。
朱慎堯的态度給的強硬,沒人敢多說什麽。元岫剛剛生下祥瑞,正是最風光的時候。
帝後都說不進去話,自然就有人将視線落在了太後一衆人身上。
要說動心思,太後說沒動過是假的。母族不止一次遞進來消息已經準備了幾個合适的女孩随時入宮,這幾日命婦前來,也或是明說或是暗示的灌了一耳朵的。
倒退一年,太後都會對這種事十分上心。可當下哪怕知道這是正經事,依舊提不起力氣來。
想到的是皇帝登基以來,關于納妃方面種種風波。
還有元岫說過的,兄弟多造就了多少手足相殘血雨腥風。
這些單拎出來一種沒什麽,可經歷的多了,太後就愈發覺得事情繁雜,無甚趣味。
好容易打發了今天最後一批人,太後撚着念珠沉吟半晌,才吩咐身邊的姑姑:“叫皇帝有了空過來一趟。哀家有事要說。”
整個後宮但凡是個正經人,都會覺得太後又要給皇帝納妃了。
之前是給皇後面子,現在不論長子還是長女,面子都給到了。在給皇帝塞人就是水到渠成了。
朱慎堯也是這麽想的,甚至來的路上都在盤算着該怎麽應對。
當母子倆隔桌對坐,太後開門見山的問道:“你當真不想納妾?”
朱慎堯怔了一瞬,随即眉眼嚴肅道:“當日娶阿岫,朕便許諾了一生一世一雙人。天子一言九鼎,說到做到。”
太後其實一直羨慕元岫的,卻從沒像現在這般羨慕。
沒有女子沒幻想過與丈夫琴瑟和鳴攜手一生。可就算是天子的許諾,又能堅持到幾時呢?
千言萬語也只彙聚成一道嘆息:“如此便随你了。哀家其實也不想操這個心。從前只覺得若不督促你開枝散葉,是愧對列祖列宗,叫前朝百姓說哀家這個為娘的不周到。不過既然皇帝有這句話,後宮清淨也未嘗不是件好事。随你吧,哀家不管了。”
太後其實并不相信朱慎堯的許諾當真此生不變。皇帝說是金口玉言,但真的出爾反爾起來,其實不用付出什麽代價的。
他永遠不會輸,但皇後不是。
是以幹脆不管,由着他們去了。
何苦做這個惡人呢?得罪了皇後,對太後也不是好事。
朱慎堯一時心中感慨,謝了太後的妥帖。
太後又添了句:“雖然不管了,但你與皇後都當是明白人。沒了三宮六院開枝散葉,那太子就只能皇後來生。公主雖好,可這萬裏江山卻不能拱手讓與他人。”
這話,算是斷了生不出皇子就從兄弟那裏過繼的心思了。
朱慎堯沒有反駁。轉頭抹去了後頭的話,只講太後不再管納妃一事與元岫說了。
元岫多通透的一個人,聽着就明白了太後所想。
朱慎堯見元岫笑含深意,便道:“禮部送來了幾個名字,朕看來看去還是少些什麽。不知阿岫覺得哪個合适?”
元岫看着朱慎堯探究的目光,再想想今日前朝後宮見她生了公主後生出來的種種心思。
“伯陽。朱伯陽。皇上以為如何?”
伯仲叔季,伯字一般用于長子。
外人越是酸這是個公主,元岫就越要叫她天尊地貴。
看誰氣的牙根癢癢。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4-07 18:45:57~2023-04-09 18:47:24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yu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寶寶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