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急,來日方長
第041章:不急,來日方長
顧白看向顧榮,目光清冷沒有任何溫度:
“我們可以每個月往家裏交30塊錢,生活費也不問家裏要。”
“吹牛吧你!”
許燕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就你們倆?別要靠家裏偷偷補貼你們,說什麽交30塊錢,大話誰不會說!”
吳敏珍皺眉,不悅地道:“老二媳婦,你坐下,好好說話。”
阮童冷睨了她一眼,“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做人不要太狹隘?”
顧文林看了幾人一眼,适時開口:
“老四做生意的事,我們事先并不知道,更不存在補貼一說。
緊接着,只聽阮童冷笑一聲,滿臉譏諷地看着他們兩人道:
“倒是你們,分家都分那麽久啦,什麽時候把錢還給爸媽?吃着家裏的喝家裏的,錢還想賴着不還?”
聽阮童說這話,顧榮臉紅脖子粗。
許燕也心虛地噤聲了。
“剛好今天我們大家都在,二哥二嫂,你們趕緊把錢還給爸媽,證明你們一個清白。”顧琴眨了眨眼,看着兩人說道。
“小孩子家家的,哪有你說話的份?”顧榮使勁朝着顧琴瞪眼。
Advertisement
“……我小怎麽了?我小也是家裏的一份子,怎麽就沒我說話的份兒了?”
顧琴伶牙俐齒地反駁,根本不杵顧榮。
這家裏,她最害怕老爹和四哥,別人她還沒怕過誰!
“是啊,二哥,趕緊回屋拿錢啊?”
阮童繼續在兩口子心窩上插刀子,心中則為顧琴點贊。
這小姑子,這次還挺給力的。
顧榮和許燕緊抿着唇,誰也不說話。
良久,顧文林開口道:
“那以後,就從你們每個月的生活費裏扣。”
許燕剛想開口反駁,就被被顧榮踩了一腳,立刻不說話了。
拿錢?
他們都揮霍完了,自然拿不出來,眼下也只能裝孫子。
見他們沒意見,顧文林再次說道:“至于老四家的事兒,我沒意見,老婆子,你呢?”
小兩口做生意不問家裏要錢,還要每月給家裏30塊錢,有這份努力的決心,當爹的自然要成全。
吳敏珍笑道:“我也沒意見,老四跟我說了,農忙和秋收時,都會回來幫忙。”
此話一出,就算顧榮想反駁也找不到任何理由。
許燕不甘心,可想着他們現在拿不出那筆錢來還給二老,只能把氣憋在心裏。
家庭會議結束,顧琴起身先回屋學習了,顧白和阮童随後也出去了。
顧榮湊到顧家二老跟前軟磨硬泡起來,想套點話出來,許燕支着耳朵在一旁偷聽
“老二,我知道你心裏在想什麽,但老四真的沒問我們要錢。”
顧文林嚴肅地看着他,“你們欠家裏的錢也必須還上,還不上就還分出去吧!”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顧榮知道,這次的事已成定局,拉着許燕也離開了。
“你爹媽可真偏心。”許燕不滿地嘟嚷。
顧榮冷哼,“這都是因為誰造成的?你還好意思說?”
許燕自知理虧,沒有辯駁,只好咬牙切齒瞪了一眼阮童他們屋的方向。
“急什麽?日子還長呢!”顧榮突然出聲。
“啥?“許燕有些沒反應過來,但在看到男人看到眼中閃爍的精明,瞬間了然。
這錢咱們都吃進肚子裏了,哪有再吐出去的道理?“咱們還像往常一樣,該吃吃,該喝喝,沒錢了我就去跟爹媽要,我還不信了,他們真舍得把我趕出家!”
顧榮冷哼一聲,背着手便回屋了。
許燕看着他的背影,目露喜色。
對,他們沒錢,就是不還!
她倒要看看,老顧家能把他們兩口子怎樣!
一個月後,藥膳各方面的設備已經全都配齊了。
至于食材方面,阮童已經跟村裏的鄉親們全都談好了價錢。
再者,就是最重要的藥材了。
藥材她空間裏面有,但為了不讓人懷疑,她還是要有固定的進貨渠道。
之後,她把買到的藥材丢進空間進行加工,再取出空間裏上好的藥材進行替換,确保藥膳的功效。
于是,阮童想到了那個藥鋪的老板。
“嘿,小阮同志你這是自己當老板啦?我看你就是挺有本事一個人,果然啊!”藥鋪老板笑着恭維。
阮童也沒多透露,淡淡地道:
“只是小生意。”
“哦對了,那個陳老太太還在找你呢!小阮同志啊,我看那老太太挺執着的,你還是給人家老太太留個地址吧!”藥鋪老板忽然想到什麽,提醒她道。
阮童愕然。
沒想到那位老婆婆居然還是時常來藥鋪等她,心中很是動容。
于是她來到櫃臺前,将自己店鋪的地址留下來,把紙折起來,交給了藥鋪老板。
“如果那位嬸子再來等我,麻煩您把這張紙條交給她。”說完,阮童也沒多耽擱,便離開了。
與顧白碰頭之後,兩人一起去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藥膳鋪。
只見不大的小門面上橫一木匾,燙金的大字赫然寫着——妙初藥膳鋪。
阮童又驚喜又意外。
“四哥,這是你找人特別訂制的?”阮童激動地去拉顧白的袖子。
顧白反手,直接把那柔軟小手握在手心:“嗯,喜歡嗎?”
這店名是他們在衆多名字中,投票選的一個。
“喜歡,一下就把我們店檔次提高了不少。”
這個店面幾乎都是顧白一個人張羅的,阮童除了動動嘴皮子,其他完全沒操心。
也正因為這樣,她對這個男人有了更深的認識。
他是一個不會多言,并且執行能力很強的人!
走進店鋪,阮童第一件事就是走到窗口前,朝外看去,立刻喜滋滋地笑了:“不錯,這窗口就是我想要的樣子。”
“為什麽想把窗口做成這樣?”顧白有些不解。
“用這樣的大玻璃,價格是高了一點,就路過的行人,打眼一看,就能看清櫥窗裏展示的東西,就算不買,湊過來看看,也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說着,阮童指了指身後的分層架子:“我們把藥膳分類擺在這裏,做好醒目的标簽,顧客可以透過玻璃一目了然。”
顧白心裏了然。
他一直覺得阮童是有想法的,但這想法,不知與實際會不會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