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鄙視了
董湘楠和安嬷嬷回到了家,倆人坐在院子裏面發呆。這少了一個人吧,都沒有那麽熱鬧了。雖說潘芸娘從來不鬧騰,但不時的說幾句話,也顯得有人氣。
“安姑姑,你會離開我嗎?”董湘楠不了解安嬷嬷家裏還有什麽人,她害怕安嬷嬷也突然的離開,留她一個人在這個山腳下,到時自己病了或者死了都沒有人知道。而且,萬一來了壞人,也有一個伴不是?
“不會的,我的家人都死了,現在我只有你了。”雖說叫董湘楠小姐,骨子裏卻把她當成女兒看。
“別叫我小姐了,叫我湘楠吧,從今天起,咱們倆人好好的生活,誰也不丢下誰。”董湘楠不習慣安嬷嬷自稱奴婢,在回來這段時間,已經強迫她改掉了。
“不行,我必需叫你小姐。”
“為什麽?”董湘楠想不明白,尊卑真的那麽重要嗎?
安嬷嬷伸手摸了摸她的小腦袋,慈祥的說道:“我是逃難來到的京城,在走投無路之下,被主子給救了。從那天起,我發誓一定要好好的照顧主子,不離不棄。”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唉……算了吧,随她吧,等時間長或許慢慢的就能改過來了。
安嬷嬷起身去了廚房,忙和了一早上大家都餓了。
董湘楠苦逼的嘆了口氣,在這個重男輕女年代,女孩子要是想闖出一片天何其的艱難啊!
“潘家小姐,你娘嫁的人姓什麽呀?”牛大嬸走了進來。
“姓董,我娘失蹤那年因為遇到了壞人,正巧遇到了我爹,然後他們便成親了。至于為什麽不回來,因為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根本沒有時間。只是可惜啊,我娘命苦,我爹年紀輕輕就死了,我們這才能回家。”編瞎話誰都會,反正你們也不會去查。
“可惜了。”牛大嬸惋惜的嘆了口氣。
在廚房做飯的安嬷嬷聽到了董湘楠的話後樂了,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親爹确實和死了沒有區別。
牛大嬸上下掃了一眼董湘楠,最後将目光定格在她的腳。“啧啧,你娘也真是的,她從小沒裹腳,怎麽還不給你裹腳呢?在咱們這方圓百裏,只有裹腳才能嫁得出去。”完了,在董湘楠的面前亮了一下她的‘三寸金蓮’。
“大嬸你走路不累嗎?”這樣的美,還真欣賞不來。
“不累啊,雖說小時候疼點,但為了嫁一個好男人也是值得的。”
“我覺得吧,女人還是自己努力活着,創一番自己的事業最好。”牛大嬸的觀點,董湘楠不敢茍同。
牛大嬸愣了一下,随後像看怪物一樣望着董湘楠:“這孩子的想法可真不對啊,也不知道你娘是怎麽教你的?女人應該遵從三從四德,在年紀大了的時候出嫁從夫,孝敬公婆這才是最重要的。”
“那娘家呢?”
“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出了娘家的門就不再是娘家的人了。當娘家有難的時候,你可以伸手給點錢,但一切要是夫家為準。你現在十三歲了,正是訂婆家的好時候,只是這腳已經長開了,再想纏足已經晚了。”
“不用了,我自己過得很好。”氣死個人了,古代的女人怎麽自己都不愛惜自己呢?
“切!”牛大嬸翻了一下白眼,高傲的走了。
安嬷嬷從廚房走了過來,說道:“以後要是再有這樣的人過來說閑話,你就告訴她們,你得守孝,三年之間不能成婚。”
“知道了。”三年之後我才十六歲,成親的話年紀也太小了,絕對不行。
對于古代守孝需要什麽禮節董湘楠一點也不了解,她也不打算了解,有多少人是真心守孝,又有多少人在裝門面呢?想當初,自己還跟着別人幹過白事,雇人哭着,家裏的人在屋裏吹空調打麻将。所以說,孝順什麽的,在人活着的時候多盡盡心比什麽都強。
關于董湘楠沒有裹腳的消息傳開了,所有尚在閨閣的姑娘們都很看不起她。照這些人看來,裹腳是很神聖的事情,也意味誰小誰嫁的男人好。至于董湘楠的理論,別人都當她有病!
董湘楠無所謂,反正大家住得也不近,你愛咋說咋說。但是吧,目前有一件事情讓她很犯愁,那就是生存問題。光靠着一萬兩銀子是能活一輩子,但你萬一要是有什麽大事,到時沒了的話可怎麽辦?坐吃山空,這四個字不會出現在她的字典裏。
這一天,董湘楠去上鎮上買了六十只母雞,還有一只公雞,打算靠買雞蛋活着。
當她回到家後,卻被安嬷嬷給訓斥了一頓!理由很簡單,潘芸娘當初就是去小鎮賣雞蛋被搶走的,說啥也不能靠買雞蛋活着!沒辦法,董湘楠只能斷了這個念頭,但雞買了,那就養着吧,大不了上山采點蘑菇,饞了的時候炖雞吃。
古代的院子都特別的大,鄰居呢也得離挺遠。她們住的地方,前面有條河,董湘楠又買了二十只鴨子和鵝,家禽類也算是齊全了。
安嬷嬷心很郁悶,她每天除了洗衣服做飯,還得喂雞。
董湘楠每天趕着鴨子和鵝去小河,然後就坐在河邊的石頭上發呆。這樣的日子十天半個月還行,這連續呆了将近三個月,簡直太鬧心了。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吃,每天的開銷那也是挺大的。
“不行,我得想個辦法做點小買賣!”董湘楠沖着河裏的鴨子和鵝吼道。
鴨子、鵝:…………
說幹就幹,董湘楠想起了自己在現代常常吃的煎餅果子,即簡單又好做,至于調料什麽的,完全可以自己試着做。她按照記憶中的樣子,做了一些簡單的工具,然後在家裏開始試驗。
三天後,成品終于出來了,她讓安嬷嬷試吃了一下:“怎麽樣?”
“挺好吃的。”安嬷嬷覺得還可以。
“很好,明天咱們就去小鎮上買吧!”
“成。”
第二天,董湘楠和安嬷嬷推着車來到了小鎮,準備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