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
第 35 章
周六當日,為家庭聚餐,甄語買了一只雞和一只鴨子。
上次見母親,她聽說他要在回家周裏燒菜,拿了兩百塊錢給他。
牛肉不能買,貴,吃不爽快;買了雞鴨,再買塊五花肉,還有錢買蔬菜什麽的,看上去就很豐盛了。
中午父母肯定沒空,晚上再做大餐,但菜必得早上買。
甄榮家在家看書,甄語自己去的菜市場。
精打細算一番之後,還有餘錢買點小西紅柿當水果。
這就是沒事多學習的好處了,心算得明明白白。
要不是吃肉不能省,金秋時節,應該給他弟買倆石榴。
下個月吧,下個月他獎學金發了,餐費有了,正好可以給他弟買點金桔送過去。
他挺得意那小玩意兒的,酸酸甜甜,還有種強烈的橘皮味兒。
他第一回吃,是賀明明給的,立刻驚為天橘,帶回家給他弟也嘗嘗。
怎麽會有能帶皮吃的橘子!那種強烈的柑橘氣息,從口腔直襲鼻腔,刺激!
甄語雙手拎得滿滿當當,回到家就開始準備中午飯了。
中午吃手擀面,和面、擀面他手到擒來。
切一點五花肉炸肉醬,再打個辣椒雞蛋的鹵,整點香油醬醋的三合油備上,一碗面,能吃出三種口味來。
Advertisement
父母都忙,他們兄弟倆實在小得沒辦法的時候,都被寄放在鄰居家吃飯。
後來,鄰家老奶奶過世,其他家人搬走了,他也長大了,能夠着竈臺上的鍋,就開始給他弟做飯。
說做得多麽人間美味,倒也不至于,就是有滋有味兒的程度,起碼他們兩兄弟能吃飽。
等到甄榮家讀了高中,他跟父親平時一天三頓不在家吃,廚藝都快荒廢了。
看他弟這慢條斯理但沒停的吃相,應該沒荒廢得太厲害。
雖說只有倆人吃飯,甄語還是蔬菜切絲、焯水、冷調,弄了個素什錦。
他弟好久沒回家了,奢侈點,整個一盤三碗。
盤子裏的素什錦擱了醋,帶點兒酸口,他弟看着挺肯下筷子的。
炸醬做鹹了,要吃不完他就抄走,到學校去夾饅頭吃,自己吃自己的剩菜。
辣椒炒雞蛋沒什麽可說的,香。
擀了一小不鏽鋼盆面條,兄弟倆吃了個幹幹淨淨。
收拾收拾看會兒書,就該準備晚上的飯了。
甄語一向覺着,做飯這件事就像學習,關鍵是要用腦子。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鹽和醬油一起放想不到多鹹,那是萬萬不行的。
走心,放什麽調料,采用什麽調理方式,都琢磨着來,味道是不會差的。
他已經和父親說過了,父親說盡量早回來,母親說再看,沒什麽事就回。
晚上這頓他就按四個人的飯做。
一只雞,翅膀和爪子之類的地方都斬下來,雞架部分切塊,都碼在鍋裏,一齊炖。
然後,雞肉沒那麽酥爛的時候,把翅膀爪子脖子之類的撈出來,涼一涼去去水分,斬開,就成了冷盤,給父親下酒。
雞架部分繼續和土豆一起紅燒,出鍋前撒上點小蔥花,很像那麽回事。
鴨子跟蘿蔔一鍋炖着湯呢,香味兒飄出來了,已然把焯水時那股味兒沖得幹幹淨淨。
除此之外,蒜苗炒個豆幹五花肉,五花肉煸得幹香幹香,稍微放點辣,肯定下飯。
再炒個素菜,拌個冷盤,洗一洗小西紅柿,有菜有湯有水果,就是一頓豐盛的晚餐了。
夜幕低垂時,大廚收工了。
“怎麽樣,不賴吧?”甄語把飯菜擺好,問從屋裏出來的甄榮家,“聞一聞看一看,瞧瞧退步沒。”
甄榮家笑了:“只能看,不能嘗的啊?”
甄語“呿”了一聲:“誰讓你看書入迷沒趕上嘗菜。”
在倆人還小的時候,甄榮家時不時到廚房去,還因為玩兒火挨過他一頓打,最後他把難得吃上的雞腿都給賠了出去。
從那之後,他就習慣了要嘗菜的時候喊他弟過來嘗,養成了習慣,他弟便不那麽愛盯着爐竈了。
現在是長大了,都不愛往廚房去了。
“等會兒啊。”甄語說着話,“嗖”地跑回了廚房,沒一會兒端着小碗、舉着筷子又出來了,“給你,別說我沒給你留好東西。”
小碗裏是炖得軟軟乎乎的雞胗,他弟最好這一口兒,他特地額外買了幾個,一鍋炖了。
先給孩子吃一個。
甄榮家露出腼腆的神色,接了過去:“等爸媽他們回來再吃吧。”
甄語一擺手:“吃你的吧,單給你撿出來的。”
他們父母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呢。
出乎甄語意料,甄榮家的“小竈”還沒吃完,母親竟早早地回來了。
兄弟倆異口同聲喊了“媽”,甄榮家推推眼鏡,笑道:“我哥把雞胗撿出來給我吃了。”
“得虧鍋裏還有。”甄語也笑,“好吃吧?是不是先吃了琢磨着吃飯就沒了?我專門單買了好幾個。”
他本想和雞爪什麽的一起撈出來,切了片湊冷盤。
一來,他弟就喜歡那炖得軟乎的,二來,父親牙口也不是特別好,雞胗不像翅膀什麽的,可以啃一啃,太硬了吃着不得勁。
他沒說,就是想逗逗甄榮家。
可惜,他弟終歸是大了,不好玩了,聽他這話也不驚喜,只說:“是嗎,那真沒想到。”
嘿,小屁孩兒,沒意思了。
沒多會兒,父親歸來,這頓晚餐總算可以開始了。
甄語是今天的大廚,也負責張羅開飯。
他把下酒的鹵菜往父親面前挪了挪:“爸你回來得正好,趁熱吃。”
“嗯。”父親答應着,對兩個兒子說,“你倆也吃,吃雞腿。”
一家四口吃,買只小雞怕是寒酸,甄語特地選了只大點的,心知雞腿雞肉必定更老一些,都斬成了塊,和土豆一起炖。
老點的這種雞肉,甄榮家素來是不怎麽愛吃的,不過有雞胗,有鴨子,有五花肉,足夠讓母親給他碗裏堆得滿滿當當了。
“夠了媽。”甄榮家端着碗,很快叫了停,“你也夾菜吃吧。”
父親埋頭苦吃,母親素來食不言,甄語想邊吃邊聊也沒人搭茬,索性只是邊吃邊看看家人們。
父母沒有什麽變化,甄榮家有點變了。
除了最開始母親給他夾的那些,他都是一口菜一口飯的吃,再不把菜擱在米飯上,扒飯一起吃了。
甄語琢磨着,可能是泓展國際的餐盤的緣故。
他初中時陪着孟舒然去考試時參觀過四中,領到了老師給的餐券,平生第一次見識到了一體的餐盤。
四中食堂的米飯是打在餐盤裏的!
大格子裏是飯,周圍是菜,必須夾起來吃。
端碗吃飯什麽的,沒有的事。
想把菜放在米飯上就着吃?臉離餐盤比較遠,在飯菜一起夾起來的過程中需得小心翼翼,遠沒有用碗吃飯方便。
想把每一粒米都吃幹淨,很是需要一個勺子。
這件事給甄語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一瞬間誤以為吃食堂就會這樣。
還好二中不是,飯是單獨用碗盛出來的,二兩、三兩這樣,打完菜不要飯的話可以不拿。
不過,就算是這樣,他也見過從來不把菜放進碗裏的同學。
夾了菜放進嘴裏,然後送一口飯。
只是習慣不同而已,沒什麽可奇怪的。
甄榮家原本和他是一樣的,上了高中,住校吃食堂了,就變了。
這或許也是長大了的一種跡象。
長大了,總歸要變得不一樣。
甄語準備了大半個下午,家人們把飯菜吃得幹幹淨淨,就是最好的誇獎。
冷盤炒菜都沒剩,湯也喝完了,剩了點土豆,他準備打掃幹淨,在土豆片下面發現了半顆雞胗……連忙夾起來送進甄榮家碗裏。
“那一半不是老板少給了啊,我切了嘗火候的。”他開了句玩笑,“偷饞了。”
他弟跟着他笑了笑,将半顆雞胗夾起來吃了。
父親工作辛苦,吃完飯歇着,今天估摸着還要點上一支煙——有好菜才會想抽一支,這也算是對甄語廚藝的認可。
母親吃完飯就要趕回主家,甄榮家起身跟着去送,甄語不想進屋吸二手煙,決定趁着熱乎把碗刷了。
他自己住的房間就是個睡覺的地兒,想看書學習,得在父母那屋。
平時他在學校上完晚自習回來,父親已經睡下,他一般就不看了,把眼睛看壞了得不償失。
因此他中午從來是不午休的,利用好每一分鐘。
今晚也不看了吧?燒水洗個澡,好好睡一覺,把晚上的時間留給他弟和父親說說話。
這都一個月沒見了。
他弟還是懂事的,見母親出門就跟着送出去了。
母子倆路上還能唠唠……
時近十月,秋夜微涼。
甄榮家和母親一前一後走着,把她送到了公交站。
公交轉地鐵,是回到崔家去最好的交通方式。
一路上何紅霞已經如往常一樣囑咐了二兒子許多,看着他沉靜溫文的模樣,說得停不下來。
榮家啊,是單薄清瘦的。
不像大兒子甄語,總是神采奕奕,吃飯時狼吞虎咽,鼻尖都冒出汗來,看着就健壯。
榮家啊,從她肚子裏出來的時候,就像個可憐的小貓兒……是個适合關愛的孩子。
“榮家,回吧,別着涼了。”何紅霞憐愛地看着上了高中抽了條兒、越發秀氣的兒子,“明兒媽就不回來了,這給你,你拿着。”
甄榮家瞧着母親伸出來的手,沒急着擡胳膊,很快,熟悉的觸感塞進了他手心裏。
“回去吧,媽走了。”
他站在原地,面無表情地看着母親離開,這才擡起手看了一眼。
果然,是卷得整整齊齊的幾張紅票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