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
第 31 章
“我吃過了。”
甄語非常自然地這樣對母親說時,特地認真地觀察了一下她的表情。
她愣了一下,随即便把拿着的保溫壺收了回去:“在學校吃的?”
“在校門口。”甄語沒具體說吃的什麽,想來母親也不會問,“和朋友。”
“哦,和同學多來往來往,挺好的。”母親的表情并無異常,笑着問,“你和那個初中同學,還經常來往嗎?”
甄語點點頭:“偶爾吧。”
母親指的是孟舒然。
說來,母親好像比他更早發現孟舒然的家境,可能是家長會的時候留意到的?
去年他高中入學的時候,她還特意問了,初中玩得好的同學都去哪些學校了,孟舒然是不是上了泓展國際……
等到他弟确定被泓展國際特招,她對他說,和好朋友多聯絡,還得麻煩人家在學校裏多照顧榮家。
孟舒然不去學校的事,母親是不知道的。
盡管他每月将難得的休息時間均分給了兩人,她也是不知道的。
他總不能把孟舒然的情況到處說。
而且,在家長們看來,小孩兒該上學的年齡沒去讀書,整天待在家裏,是要議論一下的。
就算在家裏請了老師,也是不尋常的狀态,奇怪到得和熟人分享一下。
Advertisement
可能是平日裏大多住在主家、和鄰居們不常見面的緣故,她母親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和鄰裏一場一場地唠嗑。
唠甄榮家的學習情況,在哪培訓,朋友都是什麽樣的人,在學校安排下做了什麽樣的事……
不誇張地說,他們家的鄰居恐怕連甄榮家初中同學的鞋碼都知道。
哪怕沒惡意,他也不想讓孟舒然成為陌生人的話題。
“多走動走動是好事,多個朋友多條路。”母親聲音溫溫軟軟地說,“這不就有人幫着照顧榮家了,榮家上回還和我說,到了泓展什麽都不懂,需要人提點着呢……”
這可不像是甄榮家會說的話。
在甄語印象裏,弟弟是個極自信的人,從小就腦子活,記住的東西多,在街面上聽到大人們說的什麽不對,總會上前插話。
像個小大人兒似的。
大多數人不會跟小孩兒計較,偶爾有個轟着趕着的,甄榮家也看不出眉眼高低,依舊往前湊,經常需要他這個當哥的解圍。
說甄榮家在泓展什麽都不懂要人照顧,他是不信的。
甄語并不打算較真。
母親大約只是慈母心,從小就這樣,甄榮家小時候玩兒火、多大的錯處,都沒挨過媽的打。
她素來常誇榮家是最好的,最聽話,做事最有成算——只能他這個哥哥來扮黑臉。
容易嗎他。
好在他弟和他并未因此生分,被他管着,後來沉穩多了。
現在兩人各在各的學校,學業上都還算順利,可以補貼一下家裏,将來讀大學了、工作了,只會越來越好。
他幫他弟收拾爛攤子的日子,早就過去了。
說着說着,還真有點想他弟了。
甄語覺着母親肯定有同感,于是問了句:“我聽榮家說,他們那下周回家周。”
“一晃一個月沒見了,周六晚上,咱家一塊兒吃頓飯呗?”
“周六我剛好沒事,我來做。”一家人各忙各的,個把月湊不齊是常事,他只是想問問,“媽,你有空嗎?”
“不好說呢。”母親有些為難地說,頗不贊同地問,“這一個月,你都沒去看榮家?”
甄語怔了下:“我問他了,他說不用,說學校事多,忙。”
“跟我倒是沒這麽說。”她輕輕嘆了口氣,“我和你爸都忙,你得多顧着榮家啊,就像小時候那樣,知道嗎?”
甄語從小大聽這話已經聽慣了,全憑熟練就能回答:“我知道媽。”
他從小就沒多疼愛、多縱着甄榮家,也和母親這态度有關。
母親總是縱着甄榮家,也同樣這樣要求他。
他把弟弟當回事肯定是當的,同時隐約又怕慣壞了。
因此,當他弟和他說不用去學校探望的時候,他就沒再說了。
聽母親的意思,他弟也有可能是跟他耍堅強?
“回頭我去接他。”甄語說這話是讓母親放心,也是自己确實願意,“他頭回住宿,衣服什麽的可能得拿回家洗,周末咱家洗衣機要忙活了。”
他有些開玩笑的意思,母親聽了之後,面上略略顯出了憂色:“倒也不一定,我聽他說,學校裏有洗衣房。”
這事甄語倒是沒聽說,笑着附和了一句:“那敢情好。”
現在天兒還不夠涼,就算是冬天,衣服穿久了或是堆放着都會有味道,有洗衣房,可以抽空洗一洗,就省得自己洗了。
甄語之所以沒問甄榮家洗衣服的事,是因為吃飯睡覺都問了,再問這麽細的,有點太黏糊。
他是哥哥,又不是母親,兄弟之間到了這個年紀,再關心得事無巨細,感覺有點怪。
有洗衣房挺好的。
泓展國際的學生,估計都會像簡固那樣,怪香的——不是那種特別明顯的香氣,就是幹淨味兒,聞着挺舒服。
眼瞧着就是在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甄語不太行,總在猶豫,想和父親說一聲自己得用洗衣機,又覺得耽誤對方休息不好。
他大多站在洗手臺前忙活,一邊背單詞,一邊過水、打肥皂、過水,拼老命擰也擰不幹,第二天摸上去不僅發潮,衣服上還可能留下印兒。
水質問題,還有就是他們校服白色的部分太白了。
和他有相同煩惱的大有人在,年級大會操的時候,每個班級的學生校服都白得不太均勻。
估計是因為這個原因,高一新生換色了……
甄語琢磨着這些,第一次發現母親似乎沒有太多話和自己說。
他往常過來,吃剩飯剩菜的時候,母親會一直和他說話,說他的成績好。
在他的印象裏,整個吃飯的過程中母親的話都不會停。
今天沒吃飯,兩人面對面聊天,只聊了沒幾句,似乎就沒話可講了。
沒辦法,他這周沒考試。
現在要是提出來回去,待的時間會不會太短?
甄語不太喜歡和任何人陷入尴尬時間,尤其母親不說話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擺弄那個保溫壺。
提醒他了,還有那玩意兒。
他老這麽注意着,她不會讓他拿回學校去吃吧?
要是拿走了,下回沒保溫壺,母親是不是就沒辦法給他準備這些了?
這主意,好像有門兒。
琢磨到這,甄語幾乎想主動拿過那個保溫壺了,哪怕它打開就會湧出菜飯混合後的獨特氣味兒。
為了下回考慮,不是不行。
這回母親照常準備了,他借口吃了轉身就走,對下回沒有任何影響。
下回他拿着壺來,或許可以順便說,以後也別費事了……
或許,他可以拿着壺在學校裏用上,裝熱水。
之前怎麽沒想到這個辦法!
母親都說了嗎,壺是專門拿給他用的。
甄語向母親伸出了手:“媽,要麽我把它拿學校——”
母親手微微一縮,笑着說:“別了吧……拿學校去,說不準就涼了,下回媽給你準備點熱乎的。”
計劃失敗了。甄語倒也沒多失望,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他不敢直接說,怕讓母親傷心,那這事就很難解決。
算了,不急于一時。
面對家裏人的時候,他從來也沒辦法做個急性子。
……
何紅霞和動不動就過來的大兒子甄語又聊了一會兒,便吩咐他回去了。
甄語的身影一消失,她立刻收起了臉上的表情。
輕手輕腳地回到主家特地留出的後門外,她一手拿着保溫壺,一手開門,随後熟練地攔住了要往外看的小男孩兒崔明方。
“姨,姨。”胖乎乎的小孩兒正是學說話沒多久的年紀,“哥,哥。”
“哦哦,方方喊阿姨呢。”何紅霞忽略了他喊的“哥”,“方方午睡了沒啊?”
自從她帶着姐弟倆在小區裏玩兒的時候見過甄語一次,這小孩兒就好奇上了“大哥哥”。
每回甄語來都是個麻煩。
崔明方不樂意了:“姨!姨!”
從小衣食無憂的他是個小胖墩兒,手勁兒頗大。
何紅霞一只手抱不住他,有些忙亂地攬着他,走過了後門到正房這段隐蔽的路……和九歲的崔明圓迎面撞了個正着。
崔明圓繼承了母親的優越外貌,盡管是個小學生,卻已經出落得長腿細腰,亭亭玉立,面容明媚,長發微卷蓬松,是個美人坯子。
崔明圓淡淡瞥他們一眼,轉身去找母親崔海珠了。
何紅霞把崔明方抱回這層專屬于他的玩具空間,步履匆匆地來到廚房,将保溫壺裏的東西都倒進了垃圾桶。
沒多會兒,崔海珠懶洋洋地出現在廚房門口,喊了聲“何姐”。
何紅霞早已飛快地洗過保溫壺、将湯盅裏的湯裝進去、蓋好了。
主家最近格外和氣,她依然恭敬:“崔小姐。”
“我猜着,你又要請假了。”崔海珠笑起來極妩媚,說着話,微咳了咳,“出門前先拿五指毛桃給我炖點梨……”
她講話總帶着酥軟的尾音,像沒說完似的。
何紅霞稍等了一會兒,見沒其他才答應下來:“好的,這就做。”
“嗯——”崔海珠柔柔搭着聲,挽住了撲過來的女兒,“幹嘛呀,又纏着媽媽。”
崔明圓跺着腳,拿眼睛瞅何紅霞:“洗衣機響了一中午,我沒睡着!”
崔海珠笑道:“哎呀,那你上琴房睡去吧,隔音……”
何紅霞目送她們母女親親熱熱地走遠,這才緩緩收回了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