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畝靈田29
第77章 一畝靈田29
至于短期內無法解鎖的【靈藥】屬性,只是簡簡單單兩個字就很吸引人。
但,升級經驗不夠。
陸雲柯目光落在面板上方,雖然培育技能無法解鎖,好在,升級到10級的靈田已經解鎖了“靈藥”的變異效果。
果然,每升5級,靈田就會有一次質的蛻變。
光看數據,變異出靈藥的是概率很小,只有10萬分之一,但對陸雲柯這種快速育苗卡bug刷經驗的育種師來說,爆率概率屬實是高。
靈田很實在,爆率一點沒摻水份,說是10萬株變異一顆,它就能妥妥在十萬株時出現一株靈藥,陸雲柯身後專門騰出來的半畝地就是例子。
那半畝地裏,種的都是這兩年陸雲柯育苗時極小概率變異出的極品作物。
什麽無籽西瓜,拳頭大的無核荔枝,沒有籽的石榴,會自動結冰味道像奶油冰激淩的梨子,口感味道雙絕的作物,兩年就變異出了不少。
畢竟這兩畝地已經種了足足10億株作物。
要不是這些極品作物太過違反常理,陸雲柯恨不得将之擴大種植。奈何,這種想法目前根本不現實,他只能将這些變異出的極品作物栽在角落,等瓜果成熟後,自己摘下來解決掉。
最靠近鏡泉種着的,依舊是最初發現的那株沒變異的普通西瓜。
這是陸雲柯發現的第一株正常作物,他将瓜苗移植到了鏡泉邊,眼看得西瓜開花結果,很快結出了一個小西瓜,眼巴巴等着西瓜成熟嘗一嘗,哪知道西瓜長到拳頭大小就不長了。
既不瓜熟也不蒂落,就那麽巋然不動的吸收着鏡泉的養分。
兩年來,那株西瓜唯一的變化就是等級在緩慢升級,剛開始是1級,慢慢的變成2級,3級,到現在,已經和靈田等級一樣了。
10級。
Advertisement
就像是個靈田升級的指示器。
這瓜看起來普通,但又格外得怪,陸雲柯耐心地等着,看西瓜長到多少級才能成熟。
摸了摸越來越圓潤可愛的小西瓜,陸雲柯又給西瓜苗澆了點水,這才離開了靈田空間。
前一天把學習一月的獎勵發到了村民手裏,結果第二天掃盲班再開課,來的就只有章小偉,劉小蘭和四個小孩子。
杜知青進門見到稀稀拉拉的幾個人,不由有些慌:“村長,發生了什麽事,大家怎麽都沒來?”
是她上課講錯了嗎?
陸雲柯掃了一眼,嘆氣道:“不是你的問題,是昨天給他們發了草苗,今天都去地上種草了。小偉,你帶着這些孩子去叫村裏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叫來,差一個就拿你是問。”
章小偉瞪大眼睛:“村長哥,我可乖乖上課來了,你怎麽拿我開刀呢,這不公平!”
“人一個不落到齊,過完年我就給你資助開磚窯,替你聯系燒磚瓦的師傅,去不去?”
村裏現在有了錢,家家戶戶都想修新房子,修房子用的紅磚青磚琉璃瓦,每一樣需求量都很大,眼看這是個賺錢營生,章小偉就動了心思,想修個磚窯趁機創業。
可他空有想法,一沒門路二沒技術,還沒修磚窯的錢,之前試探過陸雲柯的口風。
陸雲柯覺得這想法不錯,聯系人找了幾月,已經找到了合适的技術人員,幹脆就趁機拉章小偉一把。
章小偉想自己開廠子賺錢,帶着目的學習,學得倒是格外認真。
聽了陸雲柯的話,章小偉當即跳起來,連蹦帶跳地往外沖。
“去去去,我去!杜老師,路琢哥,你們等着啊,看我怎麽收拾這些不好學的家夥!”
劉小蘭也跟着出了門:“我也去吧。”
她不用村長給她出錢修磚窯,她只是想讀大學,要是村裏人不來上課,耽誤一會兒功夫,她可不得落下不少功課。▓本▓作▓品▓由▓
也不知道兩人怎麽做的,不一會兒,村民就陸陸續續回到教室。
等看到等在教室裏的小杜老師和陸雲柯,村民們卻有些不滿,覺得陸雲柯太過于小題大做。
陸雲柯的堂伯道:“二狗啊,你別不高興,你也知道,莊稼人得侍候莊稼,剛發的苗子得侍弄好啊。我們不是故意不來上課的,還要把明年賺錢的營生幹好啊。你也別再在這種亂七八糟的事兒上浪費時間,免得明年沒貨賣。”
“就是,你不用押着我們上課,叔伯嬸子們都這把歲數了,能靠着種藥材賺這麽些錢,已經知足了。”
“乘法表我們背會了,現在會寫自己的名字,會算賬,已經夠用了……”
對村裏人來說,賺錢才是頭等大事,上課就是休閑娛樂浪費時間。
他們這輩子都得種地,哪怕天天上課也考不上狀元,窩在教室裏純粹是浪費時間。休息享受一個月已經夠了,再休息可就是懶漢行徑了!
至于孩子們,想上課的就送來上,沒天分的就帶着在地裏侍弄草藥,總有活計能幹。
看村裏人打定主意子子孫孫都面朝黃土背朝天,陸雲柯頓覺無奈。
“路村長,怎麽辦?”
小杜老師看村人抱怨完又要回地裏幹活,就有些着急。
她迫切地想把自己的知識教給村民,讓他們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村裏人将她從書上看到的知識當成八卦閑談一陣,就覺得那些事情離他們太遙遠,該幹嘛的一樣去幹嘛。
沒有絲毫改變的意識。
農村會越來越落後,一方面是生産力局限,但更大的影響都是祖祖輩輩沒有條件搞教育。
村裏人世世代代都習慣了用固有的方式耕種,對他們來說,種草藥的高收入就相當穩定,根本沒有很大動力去學習升級。
可時代變化太快,一步落後就會步步落後。
三水村剛搭上時代的順風車開始騰飛,村裏人卻都如此安于現狀,幾乎不用等幾十年,只需要幾年,生産力更新換代,三水村一樣得被甩在城市的後頭。
人的命運都得自己把握,陸雲柯只會給他們一個機會,未來如何,還得看他們自己。
上趕着的可不算買賣。
“來,聽我再說幾句!”陸雲柯拿起棍子敲了一下廠房的鐵門,臉色沒什麽變化。
“今天叫大家來是宣布一件事,各地學校陸續開始開學,縣上師範附屬學院下的初中、高中都在招學生,你們有人想去嗎?”
劉小蘭第一個舉起了手:“我要去!”
章小偉遲疑了一下。
考慮到自己連工廠機器的說明書都看不懂,以後要真是學村長開廠子,這些技能必須得會,所以他也得去上學。
章小偉也舉起了手:“我也去,但我不要當老師,我要去學外國話,學看懂機器的說明書。”
陸雲柯點點頭,讓小杜老師把名字記下來。
“縣裏給了十個名額,湊夠十個我就單獨開個強化輔導班。我和幾位老師要去買整套教材,大家夥兒的教材錢
需要自己出,只要十幾塊,兩個月課就要到縣上考試,通過考試才能入學,還有人嗎?”
一聽要考試,章小偉越發遲疑。
可瞥了一眼神色沒有絲毫動搖的劉小蘭,他還是沒能放下手。
陸雲柯說的已經很清楚,可村裏人還是很不高興。
讀書得掏錢,買教材得掏錢,還得騰出時間來,他們現在一年賺的已經比城裏的工人多好幾倍了,再讀書有什麽用呢?
“村長,咱們就別上學了吧。”
“有幾個文化人就行。”
“就是,你也沒上過學啊,小時候學了幾個字不是也能開工廠麽?”
章小偉聞言忍不住道:“唉,你們可別胡說啊,村長天天在看書,你以為樓上的櫃子裏那些書都是擺設啊,村長一天一本,已經全部看完了!咱村長還會看外國書呢!”
“村長能看書學習,我們也能啊。”
“為什麽非得來上課呢?一天天光在教室休息,人都養成懶骨頭了……”
聽到村裏人隐隐埋怨的聲音,教師門忽然被推開。
章平帶着幾個年輕知青,拉着他的孫子章祿祿走了進來。
章平穿着簇新的夾襖,瞥了一眼村裏人,将煙鍋敲得梆梆響:“上,怎麽能不去上學呢?要是村裏沒人去上學,路琢,你就把名額給我的孫子,給這幾個知青。以後他們就是村裏的技術人員,工程師,和你一起去賺外國人的錢!”
章平看到鄉裏鄉親,忍不住哼了一聲。
“鄉裏鄉親的,路琢辦了多少事兒,能害你們嗎?大家夥兒也不想想,土裏刨食能長久嗎,要是送孩子去上大學,在以前,那就是秀才,是狀元爺!畢業就能在縣政府上班,能出國做生意,你們怕啥?”
陸雲柯為了開辦學校,為了給村裏弄那幾個入學名額,一個月得往縣城裏跑幾十趟,鞋底都磨穿了。
他聯系縣委主任,聯系縣裏的各個學校,軟磨硬泡,又是捐錢又是捐物,可算說服縣領導和幾個校長,同意勻出名額,讓村裏人通過考試就能入學。
現在城裏工人擠破頭都想把孩子送去師範學校,讀幾年書就能有穩定工作,要是成績好,還直接能到縣委政府工作,工資待遇都比工人好。結果三水村的農戶倒好,才賺了一點錢,被人擠破頭都搶不到的名額,他們卻還嫌棄上了。
以前老師被罵作臭老九,社會地位很低,村裏人又剛過上安逸的日子,根本不想改變,反倒是城市因為和外界溝通迅速,城裏人更清楚教育代表着什麽。
不過這種情況陸雲柯早就想到了。
數千年延續的陳舊觀念,豈是他一個外來者三言兩語能改變的?
用藥苗為誘餌,教導村裏人認字算賬,已經是他做到的極限了。
陸雲柯早就和各個部分溝通好了,要是說服不了村民,他就會以讀書的名額為條件,吸納周圍鄉鎮想學習參加工作的知青們到三水村來。
這些知青以後都可以做三水村新學校的老師。
章平就是被拜托去和相熟的老村長們溝通詢問的。
知青們對上學很是熱衷,他們下鄉時大多都是初中或高中文憑,能學習,當初本就是好學的。但下鄉後學識都忘得差不多了,聽說三水村開班學習,能送他們去考試上大學,哪個知青不樂意?
連一直對路琢有成見的章有成也心動了。
章有成會來事,現在已經成了飲料廠的二把手,眼看得廠裏的生産設備必須請外國工程師,請一次就要花幾千甚至上萬,飲料廠大半年的營業額就那麽打了水漂,偏偏設備的說明書都是外語的,他們沒人看得懂。
聯系國內懂外語的工程師吧,這類人更少,比外國工程師還難請,章有成便覺察這是個機會。
要是他的兒子有機會上學當工程師,以後給國內廠子調試機器,不是幾個小時就能把他們夫妻一年的工資掙出來了?
讀大學後工作賺錢,才是輕松又實在!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