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始于秋冬,終于冬春
始于秋冬,終于冬春
阮年年骨子裏是一個很冷漠的人,她說不出來自己特別喜歡的歌、特別喜歡吃的東西、也沒有特別離不開的人。小時候的她對流浪者心懷同情,但是,自從她發現自己對的同情對周圍人沒有任何幫助,并且別人會利用自己這顆同情心傷害自己的時候,那一點點同情心也化作了虛無。
15年前的一個盛夏,阮年年正在上小學,她遇見了一個時而賣手工品,時而乞讨的老人。她經常偷偷從家裏給老人帶飯,口袋裏時常攢着爸爸給的零花錢。一股腦兒地全給這個老人。她依舊記得老人向自己闡述着經歷“我年輕的時候生了個兒子,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帶他去商場,在商場門口,我一轉身的功夫,他丢了。後來啊,婆家的人都怨我,可是我也難過啊,老公也處處埋怨我,刁難我,後來,我選擇了離婚,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尋找我的兒子,剛開始還好,每去一個城市就在那個城市邊打工邊找兒子,後來年紀大了,沒人敢用我,于是一邊做着手工藝品,一邊乞讨。還好,遇見好人多,會有好人幫我。我兒子脖子後面有個胎記,前段時間我遇到了,但是他不認我,所以,我打算在我兒子生活的城市了卻殘生吧,起碼離他近一些,有什麽我能幫他的我會盡量彌補。”後來,阮年年的鄰居發現了,給阮年年的母親說,鄰居添油加醋一番,說那個乞丐精神有問題之類的。在母親的嚴厲喝止下,阮年年不敢和那個老人有所來往。再見老人,已經在上高一了,老人看到阮年年,遠遠望去,兩人相視一笑,仿佛小時候的徹夜長談恍如昨日。
而鄰居曾經是阮年年最信任的好朋友、好玩伴,上小學時,一次課間,阮年年全神貫注地寫着作業,一個巴掌悄無聲息地落在了阮年年的頭上。阮年年當時暈極了。頭疼又暈的腦袋讓她的淚水緩緩流淌着,直到同桌發現并給老師說明情況。阮年年的母親當時就帶阮年年去醫院做了檢查,診斷結果——頭部在沒有任何預防的情況下遭到襲擊,外部沒有問題,但是裏面起了個包,吃藥的很快就會消散下去。但是後來,阮年年另一個小夥伴她,鄰居到處說自己是裝的,是故意的,就想訛她。從那時起,阮年年似乎明白了背叛的真正意義,也明白付的真心并不能得到同等的回應。
所以,一切道理對于阮年年來說,是從小發生在身邊的人、事、物,而這些人、事、物造就了阮年年性格上的孤傲與冷漠。對于張舟遠,開始在一起的原因大多是因為大家起哄嘛,所以阮年年并沒有說愛他到要死要活的地步。但是後來,阮年年的确也是因為那些廉價的感動而愛上的張舟遠。但是事實又是,阮年年是一個極其容易獲得身邊人這些廉價感動的人。她自己根本不缺。比如,初中時期的她對任何人都很冷漠,但是總有人會擔心她被食堂的人山人海擠到,下課第一時間沖向餐廳為她打好飯。再比如,會在阮年年不開心時,各種哄逗,盡管阮年年覺得很沒意思,也不會很給臉地配合地笑,但是依舊有人堅持不懈。當然,也會有突然出現在課桌裏的情書,手機屏幕上鋪滿屏幕的小作文。阮年年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麽會迷失在這些廉價的感動裏。或許,真的是時間太久了吧,久到阮年年真的相信了張舟遠所畫的每一個大餅,但是他卻沒有實現這些大餅的能力,久到阮年年已經失去了對他的辨別能力。他們好像在談戀愛,好像又沒有在談戀愛。她們在一起久了反而覺得越來越不了解彼此,特別是對方的精神支柱方面的東西。
阮年年時常在想,如果自己沒有遇見張舟遠,自己的人生會是怎樣的?或許她依舊會從英才班掉到重點班,或許她依舊會和班裏同學産生矛盾。但是她如果再次進入複習班,應該會考到比現在更好的學校吧。大一應該也不會因為張舟遠的一系列行為去那麽努力地兼職。她應該會學習自己喜歡的舞蹈,大一的她是參加舞蹈社的了,只不過最後因為兼職的原因,太累了,就放棄了。如果沒有遇見張舟遠,或者時間可以倒流,阮年年應該做了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吧。真正愛一個人怎麽會接受她的錢,并且舍得讓她為自己省吃儉用呢?什麽一切都是想給阮年年最好的,什麽盡力了,都是pua加無能的表現而已。阮年年過于戀愛腦了,直到最後都沒有發現。
張舟遠和阮年年的故事始于秋冬,終于冬春;始于起哄,終于變心;始于謊言,終于謊言;始于張舟遠那句“你冷不冷,給,我的外套。”終于張舟遠所說的“你穿的好薄,我把我的外套脫給你吧。”始于揚帆中學,終于A市大學。是六年四個月的陪伴,也是劈腿的決絕。至于後來的在複習班回去看自己,阮年年也提出質疑,或許他可能真的是因為适應不了學校生活,想躲回家才回去的……她開始質疑張舟遠所有行為,一步步推敲,就這樣,全盤否定。
“糟踐別人真心的人應該吞一萬根針。”在阮年年官宣分手後,空間裏一個人這樣評論。一萬根針,是啊,為什麽一萬根針沒有紮到張舟遠。阮年年不知道該怎麽形容這段離奇的經歷,只不過每每想起張舟遠,都會覺得莫名的惡心。比起網上人人說的,逢人炫耀的玫瑰,阮年年更加覺得自己像是踩到了一坨屎,還被人到處宣揚。
鬧劇該收場了。距離張舟遠承諾的還款日期還剩半個月的時間,就讓這段故事随着款項的抵達,煙消雲散吧。就像《氓》裏面說的“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次的經歷更加鞏固了阮年年骨血裏的冷漠,不論是人性、道德、三觀,阮年年希望裏堅持的所有一切都在短短的數月裏被打破,阮年年已經竭盡全力了,她努力拼湊,努力重建,現在的她雖已經站在了不一樣的高度去認識這個世界,認識所謂別人口中的男男女女。但是這段經歷帶給自己的惡心度,不知道會不會随着歲月的沖刷而被沖淡。
要說阮年年是怎麽走出那段pua呢?鄭舒、李遠的開導是其次。她會不斷複盤,去找否定張舟遠那些“是你把我推遠的、你又黑又醜……”觀點的理由。去一遍一遍複盤張舟遠在日常小事裏體現的關于“道德淪喪、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和觀點。”然後一項一項得去列出來,做成案例,通過分析,把張舟遠一切赤裸裸地地展現在自己面前時,阮年年都不禁懷疑,自己到底看上了他什麽?高嗎?剛認識時,和自己身高差不多。帥?并沒有?矮窮矬倒是占了三條。可能就只剩下廉價的感動了吧。顯得阮年年真的好廉價。
阮年年手拿書本坐在湖邊,陽光透過柳樹葉的縫隙,打在水泥地板上,一閃一閃,好像碎掉的星星。手機一震,阮年年打開聊天頁面,好友群一條消息,“好無聊,我們真心話大冒險吧,輸得人酒欠着,回去喝。”阮年年本不想參加這種游戲的,無非是大家無聊了,想打聽打聽最近的八卦。但是随着衆人發現阮年年的沉默,又加上阮年年最近的八卦甚多。都開始在群裏艾特阮年年,阮年年被迫加入這場游戲。
第一輪,阮年年僥幸度過,可越是想逃的人往往越逃不掉,最終還是輪到了阮年年。“你對張舟遠現在什麽看法?”“你倆到底咋回事?沒弄明白。”“你知道張舟遠近況嗎?”“你有沒有偷偷關注他的空間、朋友圈、微博?”
…………
“停!打住!收!你們這是八卦大會?淨逮住我一個人坑呗?說好了一個的。來,挑一個。”阮年年看的腦袋直突突,揉揉腦袋回複着這群損友。
“那就第一個吧。你對張舟遠看法是什麽?”
“劈腿男、領不清、狼心狗肺、下頭男、裝深情男……”阮年年回複道。
Advertisement
第三輪,很不幸,又是阮年年。
“接着吧,上面的問題輪着來。”
“喝酒吧我還是,這不鴻門宴嗎?不整了,都過去了,不提了。”阮年年回複着。
“一個問題三杯酒,到時候可別賴賬哦!”一個損友接着回複。
“好好好,酒都接下了,下面我可不參與了,我還有事,先不聊了,有空再聊。”阮年年趕緊脫身。
之後大家又把重心轉移到另一個朋友身上,幾輪過後,大家乘興而來,盡興而歸。阮年年也在暗處翻看着大家的日常八卦。随着群裏漸漸安靜。阮年年不禁覺得,大家雖然都嘻嘻哈哈,但是好像都變了很多。不知道是自己的心态變化産生的錯覺還是因為之前自己真的沒有靜下心來去了解身邊這群人。
張舟遠和阮年年的故事到此就畫上了句號,是年少輕狂,是多巴胺、內啡肽散去的疲憊,是日常瑣碎的和異地戀的消耗,也是對對方不堅定選擇的承擔。也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合适,亦或者是未來性格不合,發展方向不同。分開的理由總是那麽幾條,愛可遇萬難,可禦萬難。走散一定是因為一方不愛了,但是卻說了謊,無一例外。
像阮年年這樣冷漠的人卻還是掙紮了這麽久才闖出來,既然情關已過,眼裏只剩前途,相比如張舟遠那沉迷虛無的感情,自甘堕落,這樣看來,也挺好。起碼,自己最後手裏還會有經濟的支持。這場戀愛,也讓阮年年的內心愈發冷漠。始于秋冬,終于春冬,長達6年四個月,止此,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