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漏一拍的心跳
漏一拍的心跳
阮年年在找一個很重要的證書,因為是電子版,在手裏這個手機找了很久,沒有找到。突然想到去年壞掉的那個手機。于是她登錄了舊手機的雲空間。張舟遠的樣子已經在她的腦海裏逐漸模糊。但是,這個雲空間裏的一幕幕無時無刻不刺激着阮年年的心髒,她的心痛了又痛。
“別這麽沒出息,真的,阮年年,目光鎖定你要找的東西吧。”阮年年一邊對自己說着,一邊卻盯着那些醜照看了好久好久。六百多張照片,觀雲山、百悅城、二七廣場、洛神公園、大玉米樓…………哭的、笑的,鬧別扭的、哄的、鬧的……塵封的一幕幕湧向腦海。心髒驟停的一下仿佛是當初心動時漏掉的一拍。
“救命,你在幹什麽?找虐嗎?快停下來!別去想了,人家移情別戀了,都背叛你了,你是不是傻子,我給你兩拳吧!”阮年年心裏有個聲音在不停地咆哮着。
“為什麽,為什麽明明自己已經看透了這個人,這個人已經爛的這麽徹底,為什麽看到這些,我的心依舊會疼?”這些舊東西快把阮年年折磨瘋了。一些感覺就像風濕病,每逢陰雨天,就會疼痛不已。這是應該是當時眼裏全是他吧,這麽多醜照,燙頭發的、剪頭發的、背阮年年的、吃蝦的、吃魚的、雪淋滿頭的、陪阮年年跑步的……
阮年年明明已經清除了現在手機裏所有關于他的東西——照片、承諾、收藏裏的聲音、送自己的模仿自己說話的狗、項鏈……
可是為什麽,為什麽總是有一些東西會突然出現,這些東西就像一個個生鏽的刀片,一片一片地割着阮年年的肉。“你到底釋懷不了什麽啊?”阮年年不知道,總覺得有一道無形的牆困住了自己,明明什麽都看清楚了,也看明白了。可是,這是為什麽?阮年年以為自己已經釋懷了,可是,可是這又是怎麽了?
“太閑了,讓自己忙碌起來吧。”阮年年對自己說道。最近阮年年刷到一部電影,名字叫《律政俏佳人》,女主同樣慘遭渣男抛棄,但是最後通過自身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但事實是,這真的好難,首先,要面臨的是生活中無數似曾相識的場景、其次,要管住自己的思想,思緒太容易飄到那些地方了,只要稍微閑下來,很多東西就會在腦子裏浮現。
盡管經過不斷的複盤,阮年年已經徹底否定這個人,但是她卻否定不了這些照片後那閃閃發光的舊時光。“我該忙起來了,忙起來,親愛的自己,你還要考研,還有迫在眉睫的期末,你的第二課堂學分還不是很夠哦,親愛的自己,別想了,快,站起來,別頹廢!”阮年年對着鏡子一邊又一遍地暗示自己,實在熬不過去時,會去沉迷地寫一寫自己那本并沒有完全構思好結構的小說,把自己的情緒、想法一股腦地寫進小說裏,然後一遍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複盤。“會走出去的。”
阮年年不知道困住自己的到底是什麽,是情?可是她已經恨透了張舟遠。是張舟遠的人品?那已經爛透了。是六年半的錯付?可是自己還有時間。是在一起的感受?也不是。到底是什麽,阮年年不清楚,阮年年在分手之初找到了無數理由去推翻那一個确定的答案,可是無數的理由和張舟遠卻驗證了那個答案。
“別騙自己了,該醒了。你的認知剛建立起來,不應該一次次被那些亂糟糟的過去推翻。”阮年年不斷暗示着自己。是啊,六年半的陪伴,見過張舟遠的很多親戚……很多事不是一下子釋懷的。阮年年在掙紮,像極了溺水的人。痛苦、絕望淹沒了她整個身心,太累了,真的。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阮年年一邊撿着自己剛構建的認知框架,企圖拯救自己。一邊又有聲音在拉着阮年年走向黑暗。“不,不能這麽想。走出去,不能堕落。”阮年年心裏的聲音争吵着,好像下一秒就要逼瘋阮年年。
阮年年清楚,事物本身不會變,發生的一切也不會變,變的只有自己看待事物的心态,她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态。盡管她已經成為阿德勒心理學的忠實粉絲、心态也在慢慢地發生變化,但是要做到書裏說的豁達、通透、勇氣,阮年年還需要繼續努力。或許有一天,她也會站在時間的長河,遙望這一路過來的山山水水,一笑釋懷。
阮年年曾在書裏寫到“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想回到12歲,我會告訴自己堅定信念,走出那個小縣城,不跟随任何人的腳步,不被任何人牽絆,聽從親戚的建議,去外高讀高中,去追尋更優秀的自己。”
阮年年寫了一本書叫做《淇岸》,取自《詩經·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表達了自己想及時止損的迫切心理。同時諧音“期岸”,期待上岸,無論是感情還是學業或者事業,她都給予了美好願望。她喜歡《氓》這首詩,“及爾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等句子生動地表現了阮年年心理的變化。
她希望自己和作者一樣灑脫,快意人生,不被這些絲絲繞繞的感情所牽絆,如果世界上有忘情水,阮年年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喝下去。現在有關張舟遠的一切對于阮年年來說,是恥辱,是垃圾,是她想迫不及待丢掉的負擔。
Advertisement
證書,阮年年找了一下午也沒有找到,但是,她穩準狠地又清理了一項影響自己心情的垃圾。雖然,找了一些不痛快,心髒漏了一拍,調整了好久。但是,卻彌補了之前的心動,縫縫補補,又是一年。而垃圾終歸被完全清理,山水也會不再相逢。阮年年也終究會找到自我。
她的目标會一個一個慢慢地實現:追逐光、接近光、成為光、散發光。她在自己的筆記上寫道:趁年輕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吧。歲月不可回頭,且以夢想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