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關于錢,關于情
關于錢,關于情
阮年年心軟過,想過不要這筆錢,也想過通過這筆錢可能倆人會再次産生交集。但是,随着他張舟遠談了對象,這種想法徹底改變。
阮年年覺得他拿着自己的血汗錢在養別人,于是阮年年想要回錢,徹底斷了和他的聯系,之後山歸山,水歸水,再見也不會多看一眼。
誰料,剛開口,張舟遠就踩阮年年的雷點,什麽“錢是我提出來給你的,老子不欠你啥。跟你說不清,你就是胡攪蠻纏的。你真讓我反胃,你能不能讓我過正常生活。”是啊,張舟遠打亂了阮年年的正常生活,來了個斷崖式分手,自己轉身就抱上別人,還妄想過平靜的生活,憑什麽?張舟遠常常說阮年年像他媽一樣管着他,但是,張舟遠要錢的時候從來都沒想過這只是對象,也是張舟遠一開始用老婆的标準要求的阮年年,那時候怎麽不談只是對象關系?後來,阮年年把張舟遠的一切壞毛病忍成了習慣、甚至因為他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他卻讓她別打擾自己的正常生活,真是可笑。
阮年年知道這樣,自己肯定要不回錢,于是就委托了兩個朋友去要。一個朋友上來跑了題,因為她太痛恨小三了,結果就是被拉黑,她又摸索到了張舟遠現女友的聯系方式,現女友上來就對阮年年一頓臭罵,不得不說,這小三當的還挺嚣張。朋友簡直就是阮年年的嘴替,把小三教訓的無話可說只能把阮年年的朋友拉黑。
另一個朋友就是鄭舒,阮年年簡直愛死這個理性女了!雖然張舟遠上來領住鄭舒一頓臭罵,但是鄭舒仍心平氣和地跟張舟遠交談,張舟遠故技重施,和鄭舒說起了阮年年的各種不好,但是鄭舒目的明确,态度鮮明,直達主題,最終敲定了最終還款期限。
鄭舒下來是這樣評論張遠舟的“領不清,幼稚,頭腦發昏,還是個摳搜男。”張舟遠覺得鄭舒是個能講通理的人,殊不知,鄭舒早全程觀看阮年年大一兼職地如何辛苦,以及分手後張舟遠如何pua,阮年年陷入自我懷疑後每天茶飯不思,體重暴減,魂不守舍,天天頂着倆大紅燈泡眼睛出門的樣子。
用鄭舒的一句話,當時如果阮年年給了張遠舟的聯系方式,她會毫不留情地罵死他。是的,在辯論這塊,鄭舒一直是尋找缺口,直擊要害的高手。我想她面對這個頭腦不清晰的人,肯定完勝。
阮年年太心軟了,阮年年狀态不對的時候所有室友都在問原因,原因知道後,都建議讓阮年年去把事情鬧大,公開這個渣男的真面目。
但是阮年年總是念着過去的情分,用張舟遠的話說:“她不會那樣做的。”是的,有時候就因為這樣,所以他才敢把阮年年當做軟柿子來捏。換一個真正豁的出去的人呢?應該早把事情鬧大了吧。
其實情早已經結束了,最不應該就是談感情,錢吧,張舟遠又拖着給不了。這是亂糟糟的,像極了亂堆的毛線團子。沒有頭緒,剪不斷,理還亂。至于說放棄五千,阮年年不甘心,憑什麽自己人財兩失?就因為自己識人不清?在張舟遠眼裏,阮年年一直糾纏着自己,其實,只有阮年年和鄭舒明白,起初阮年年接受不了斷崖式分手,以為六年半的感情可以挽留,所以才企圖挽留張舟遠,後來,經過一次一次的複盤,阮年年所以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切斷和張舟遠的所有關系。是的,阮年年恨張舟遠,這輩子都不會原諒。
關于錢,張舟遠在鄭舒給他談的時候還擱那算了好久好久,可是,張舟遠欠的錢是阮年年幫忙還的,張舟遠上大學的第一部手機,也是借了阮年年錢了的。其中張舟遠還提到了送阮年年的項鏈,一條品牌溢價的項鏈,一根925銀獨角獸。在他們分手不久,獨角獸項鏈就斷了,阮年年始終覺得,這根項鏈是有靈性的。
至于張舟遠為什麽會送項鏈呢?這事還得從頭說起,張舟遠那時想要一塊手表,阮年年覺得因為是學生,挑一個差不多的就行,然後阮年年仔仔細細地挑了好久,挑了大概四五款,價位在一二百左右的手表。但是張舟遠一個也沒看上,還嘲笑阮年年眼光不好。于是阮年年就把挑選的任務交給了張舟遠。
張舟遠選了很久,最終定下一個800多的卡西歐手表,當時阮年年是拒絕的,覺得學生,而且倆人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沒必要買那麽貴的手表。但是張舟遠生氣了,軟硬皆施下,阮年年同意了。并付了款,這一付款,阮年年又陷入了兼職的苦惱。是的,張舟遠又把阮年年拉入了經濟的漩渦。
阮年年曾經跟張舟遠提過錢,當時張舟遠暢想着結婚,阮年年說,是啊,“要努力賺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張舟遠說,你就那麽看中錢嗎?阮年年表示,生活中那麽多人剛開始以為嫁給愛情,最後還不是因為活不下去吵架,煩惱,如果我們有了固定收入,解決一部分煩惱不是很好嗎?張舟遠當時便垮了臉,阮年年倒是不怕張舟遠垮臉,畢竟不能因為談了這麽多年,就說自己是廉價的,別人有的可以不給自己。得讓張舟遠早點明确自己的态度,而且阮年年沒有要求張舟遠很多,她只是希望他能夠上進。
面包和愛情并不沖突,并不是考慮一個人的時候必須看他有沒有錢,而是必須看他能不能給你帶向更好的生活,這裏的更好可以指物質、精神,當然兩人一起奮鬥相互成就是最好的,但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貧困夫妻,富貴相恨。
Advertisement
現在阮年年回頭看,她認為,張舟遠和自己都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談戀愛嘛,開心就好,沒必要關心那麽多,溝通也是很重要的,倆人因為擔心對方生氣而一味地遷就,最終導致問題的積累與爆發。就這樣。一對曾經人人羨慕、從不吵架的情侶終于在問題的積攢下爆發,成為互相痛恨、彼此惡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