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希望
第51章 希望
在蕭央意開啓收割機之前, 農院的人先到了。
周樹清領着項目裏的研究員快步走到蕭央意跟前。他目光徑直放向了兩片黃燦燦的稻田,随後彎下腰去仔細打量距離最近的稻穗。
底部稻谷還有些空,越靠近上部稻谷就越飽滿。周樹清大致估摸了一下, 能有六七十粒谷子左右。
其他研究員也都圍上來, 仔細打量着跟前的稻谷,神色各異。
左邊頭發蒼白的老研究員不忍贊嘆道,“難怪樹清你推薦她來種植。”
農院的水稻已經收割完成了。
在水稻成熟前, 有一畝地突然出現了稻瘟病,雖然他們很快用了試劑,但周邊的幾畝稻田還是被傳染開來,最後迫于無奈只能将整片稻田拔出來燒幹淨。
即使如此, 剩下稻田的産量也讓人大失所望, 最高僅僅180斤。聽起來好像沒有比上一次實驗低多少,但這是他們農院投入成本最多的一次,更何況他們還請了灰域頂尖的灰仙信徒來幫忙種植。
有的研究員臉色難看,如果蕭央意種植出來的水稻産量比他們高,那簡直是把農院的臉放在地上踩。
“怎麽樣?你們看完了沒?我要開始收割水稻了。”蕭央意坐在機械上無奈道。
太陽都升起來了, 再不抓緊幹活,今天又不能按點收工了。
老研究員大手一揮, “不用着急,我們幹脆幫你收割得了。”
要按他的想法,最好這一畝地是人工收割, 這樣才能精準把控每一棵水稻的生長情況。
周樹清跟他一個想法, 農院的水稻已經不抱希望, 他只能期待蕭央意這兩畝地了。
他轉頭看向跟來的四所成員, “把鐮刀什麽的都帶來了吧。”
四所成員撓撓頭,猶豫道, “帶來了是帶來了,但真的要下地收割稻子嗎?”
就算是農院種植的那些水稻,都是一所的人下去收割,三所的人在一旁做記錄。
周樹清一改往日溫和的神情,語氣冷淡,“不親自下地怎麽能知道稻苗生長不好的原因。”
這是水稻3號項目最後的希望,別說是三所研究員,就是蕭何來了,他也得下地。
跟來的三所研究員神色有些發苦,他們進入農院三所後基本沒有再真正幹過地裏的活,雖然就一畝地,也夠讓他們累半天了。
周樹青沒有給人反駁的機會,直接拿起後面車上的鐮刀,走向旁邊的稻田。他要親自下地收割水稻。
肖蕭央意坐在機械上不知道說什麽好,這真是為了實驗項目費勁心思了。
在那位頭發花白的老研究員也跟着拿鐮刀下地後,其他站着的農院的人就沒有理由推辭了。
周樹清在小事上管得很松,并不會對他們多加要求,但要是像遇到這種事關項目成敗的事,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偷懶。
而且他們都是水稻3號項目的研究員,都希望能看到水稻3號項目成功的一天。
一大幫穿着皮鞋的人也顧不得田地裏的泥濘,揮着鐮刀開始收割。
蕭長憐沒什麽想法,有人幫忙幹活那真是再好不過。
蕭央意揉揉眉心讓他到一旁盯着去,防止這幫長時間沒有幹過農活的研究員把自己的手給割了。
仿佛是要印證蕭央意的擔心,蕭長憐還沒有走到農田旁,一研究員就被鐮刀割破了手。
周樹青直起身,眉頭微皺,看向蕭央意,“這附近有白仙信徒沒有?”
作為農院三所的人,居然會被鐮刀割破手,簡直丢臉。對種田技能如此生疏,怎麽能夠進行相關實驗,看來後面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入這方面的培訓。
還在吭哧吭哧幹活的三所衆人不由渾身一哆嗦,完全不知道即将開啓他們每個月下田耕種的悲慘生活。
蕭央意使用機械的速度自然比周樹清他們要快上不少。不到中午,她就收割完了一畝地的水稻。
四所的人見她從機器上下來,熱情的迎接上去,“辛苦,辛苦,我們已經把稱重秤帶來了,這就搬上去稱。”
農院收割水稻的時候,他可是從頭參與到尾,自然看得出蕭央意這一畝地收獲的水稻要比農院收獲的多。
周樹清聞言讓在地裏割水稻的研究員停下手中的活,走到田壟上看最後稱重結果。
一大捆一大捆水稻被放到秤上,随着數字的不斷累積,最終一畝地的産量呈現在衆人面前。
300斤。
這個數字在前四輪實驗中完全不夠看,但對于現在的水稻3號項目,簡直是天降喜訊。
周樹青都險些控制不住臉上的表情,他蹲在收割上來的水稻前,激動的伸出手撫摸谷穗。
居然真的成功了。
水稻3號的種子不僅沒有在退化,反而恢複了部分産量。
圍觀的研究員臉上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那些從頭到尾一直在水稻3號項目組的人甚至熱淚盈眶。
三年了,他們終于看到希望!
有些研究員則神情複雜,既高興于水稻3號項目不會就此終止,又有被蕭央意一巴掌打到臉上的羞恥感。
他們知道蕭央意并沒有對這批水稻3號種子做什麽特殊的處理,只是正常的耕種。而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碾壓了他們過去三年做的所有研究。
有的人忍不住将視線投向了站在一旁淡然圍觀的蕭央意,她真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嗎?那為什麽能做到頂尖灰仙信徒都不能做到的事兒。
這裏面有跟蕭家關系好的人,見狀不由得心事活動,要是蕭家知道蕭央意有這種本事,會不會想把蕭央意再認回去呢?
說起來也怪,在蕭家那麽多年,蕭央意愣是沒有展示過半點種植方面的天賦,反倒是被驅逐出蕭家後,有了風聲。
想到當年蕭沉的行事作風,此人不禁摸了摸下巴,蕭沉對自己這個養女的能力真的是一無所知嗎?當年被逐出蕭家會不會是他有意而為之呢?
看jsg到這個結果,周樹清恢複了往日的溫和作風,心情愉快很多。他跟旁邊的研究員表示,如果有身體勞累的,可以不下田收割水稻。
比起讓旁人收割這一畝田地,他更希望自己能夠親自收割每一棵水稻。
但是他的願望落空了,知道水稻3號種子有恢複的可能,誰不想親手見證呢?
剩下的研究員無論臉是否蒼白,都意志堅定的拎起鐮刀,下田繼續收割水稻。
蕭央意站在一邊感嘆道,“果然,這個世上我最佩服的就是研究員。”
當年作為一城城主,他自然有感到疲憊煩躁的時候,但是黑石城那幫研究員,精神振奮地在實驗室裏待個三天兩夜,還能興致勃勃的跟她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這種為工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實在讓她萬分敬佩。
都是群瘋子。
因為農院這幫研究員堅持要把剩下的一畝地收割完,所以蕭央意也沒能回去吃午飯。
四所的人很有眼力價地到集市上買了一大袋盒飯回來。
最近是農忙季節,不少人家都忙于收割地裏作物。有些剛來C區的小型基地的人便收購一些便宜的食材,做成盒飯拿到集市上去賣。
價格不貴,一盒才二十積分。大半都是安全糧,剩下會摻雜一些米飯和蔬菜。
雖然味道極其難吃,但是農院的人沒有抱怨,快速吃完飯後又拎着鐮刀下地了。
蕭央意和蕭長憐蹲在田埂上,慢吞吞的吃着盒飯。
“我不明白,他們不願意休息,我為什麽不能回去做飯吃?”蕭央意費力地将嘴裏的安全糧咽下去。
做盒飯的人手藝還行,但安全糧這種東西,手藝再好味道也難吃。
蕭長憐悶不吭聲,他自然是有這種疑問的。但決定跟着吃盒飯的是蕭央意,他不會傻到在這個時候跳出來附和。
作為一個聰明的老公,需要知道什麽話能說,什麽話不能說。
下午三四點的時候,周樹清他們收割完了另外一畝地。不少研究員大汗淋漓,渾身都沾着泥點子,身上穿着的正裝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了。
“這些衣服估計都得扔了。”蕭央意可惜的說道。
雖然辛苦了半天,但周樹清精神狀态很好,剛才在收割水稻的時候他就發現了,蕭央意這些水稻,根莖都比較健碩。想來這一畝地的産量也不會低。
果不其然,這一畝地最後的産量比上一畝地還要好些,310斤。
老研究員直接蹲在地上,聲音哽咽,“我就說,我就說,水稻3號這個項目不會就這麽失敗的。”
他從最早收獲野生水稻的時候就加入了這個項目,一路走來從滿懷希望到精神百倍,再到灰心喪氣,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堅持下來的。
周樹清拍了拍老研究員的背,他是水稻3號項目第二位負責人,但也有6年的時間了。他曾經以為這個項目成功在即,沒想到只是墜入地域的開端。
而現在,黑暗中終于出現了一縷曙光。
“蕭央意,你是水稻3號項目的英雄。”周樹清鄭重其事地說道。
蕭央意摸了摸下巴,比起英雄,她還是更喜歡當一個衣食無憂的普通人。
不過從這個結果來看,她那30畝地是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