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呂方活捉韓韬
呂方活捉韓韬
于是在第二天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高俅聽說梁山賊寇攻下了高唐,殺死了他的兄弟高廉,而且東昌府大将張清合為東婉州意圖造反,又氣又驚。急忙奏于皇上:“梁山賊寇日益猖獗,搶糧劫財,殺害官軍,曾鬧了江州,現又大鬧高唐州,殺了知府一家老小,而且東昌府張清也已經舉旗造反,這兩處實在是萬惡不赦,如不早日鏟除,日後必然相連成患。”道君皇上一聽心裏也擔憂起來,這梁山與這東婉州相離甚近,一旦聯合将是大災難,于是連忙降下聖旨,要高俅調遣兵将,讨伐梁山和東婉州。高俅便向皇上推薦了汝寧郡都統制呼延灼。此人使用兩條銅鞭,人稱雙鞭。
此刻的呼延灼接到聖旨,一刻也不敢停留,于是快馬加鞭連夜趕到東京叩見高太尉。高太尉見到呼延灼,非常高興,就領着他見了皇上,皇上一看呼延灼勇夫之相,不同凡人,心裏十分愛惜他,就賜了一匹禦馬。他們回到高府,呼延灼說梁山多是英雄好漢,而那張清也是□□,一口飛石天下盡知,不可輕敵,要想剿滅,不是易事,我要求派兩名将士随我同去,一是人稱百勝将軍的韓滔,二是人稱天目将軍的彭玘。高俅一口答應。而呼延灼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張清,并非只有一手飛石,更有不輸于盧俊義的武藝。
于是在了解後,呼延灼親自挑選了兵将一萬多人,前鋒由韓滔率領,中軍由呼延灼指揮,後軍由彭玘督促。三路軍馬浩浩蕩蕩地向着梁山和東婉州的方向出發了。
晁蓋、宋江等人接到消息的同時,張清也收到了消息,可張清絲毫不慌,因為他已經知曉,這也許是他手下人丁興旺的一戰,于是在梁山衆人聚義廳商議抗戰之策的時候,張清也在軍議處商議,手下站着三個人,龔旺丁得孫呂方。而張清早已經心有謀略,只見暗自交代了幾句就全退了,吳用此刻在梁山之上也是掐指一算,然後定下了各人的職務:秦明打頭陣,林沖第二,花榮第三,扈三娘第四,孫立第五。五隊人馬打完以後再作後軍。吳用帶領朱仝、雷橫等人随後攻打。水軍由張橫、張順、三阮帶領,步軍由李逵、楊林分作兩路,在後接應,還是和前世一樣的陣容。
而第二天一早,呼延灼帶隊先來到了東昌府城下,因為呼延灼合計的是先除梁山羽翼,再攻梁山,因為他早已經知道這沒羽箭張清靠的只是一口飛石,而他已經想好如何閃避,而他不知道的是,張清已經不是前世的張清,随後呼延灼便是命令韓韬在城下叫戰,随後張清此時也剛從溫柔鄉裏醒來,随後聽到城下的叫戰時換上了甲胄,于是一行人來到了城上,看到樓下戰的人是韓韬時,張清也知道了這段時間一直在教呂方武藝,此時也是驗證成果的時候了,于是命令呂方龔旺丁得孫和自己下城迎敵,随後下城時命令呂方活捉韓韬,同時命令龔旺,若呂方将韓韬打下馬,你将韓韬活捉,若呼延灼來了,我将他擋住。
随後一衆人下了城,随後等到張清等人立陣後,呂方便沖了過去,正好韓韬也反應過來了,于是也沖上前去和呂方厮殺,兩人一根棗木槊,一根方天畫戟,鬥得難解難分,大概鬥了十五六回合之後,呂方就占了上風,随後呂方賣了個破綻,于是韓韬突然攻向呂方,呂方趁勢一挑,便将韓韬摔下馬來,随後龔旺沖上前去活捉了韓韬,而呼延灼此刻也沖向前,只可惜他沒法救下韓韬,因為他在最後想去救的時候被張清攔下,導致韓韬被活擒歸陣,而呼延灼眼見自己讨不到一點好處,于是帶着彭屺急忙逃了,就回去休息,準備趁明日攻擊梁山,擒賊先擒王。
而張清等人回城之後,也是将韓韬解到了城府之中,随後下座去給韓韬解綁,并且在最後,張清命令其他人下去,整個房間只有他和韓韬兩人,在經歷了和呂方一樣待遇的洗腦下,韓韬最終也是選擇了投降于張清,于是在投降後張清也将韓韬扶了起來,韓韬的唯一條件就是不對付呼延灼,張清也答應了,随後張清便是設宴款待了韓韬,随後又給韓韬安排了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