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高臺之上,新登基的年輕皇帝李晏穿着莊嚴肅穆的朝服立于大殿之上,俯瞰着衆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晏的眼角邊閃過一絲略有些嘲弄的笑意。
多麽熟悉卻又荒唐的一句話啊。
歷任大臣說着同樣的話,歷任的皇帝聽着同樣的話,可他們都未能活到臣子口中的萬萬歲,甚至連百歲都沒有。
不過是像泡沫一般轉瞬即逝的阿谀逢迎罷了。
可既然坐到了這個位置上,他就須得同歷任皇帝一樣,聽着,應着,做着。
“衆愛卿平身。”他淡淡地說道,從他平淡的語氣中絲毫聽不出作為一名新皇的喜悅,反倒更像是把這些客套話當做家常便飯的先帝。
大殿之下的衆位大臣俱起身行禮,黑壓壓一片,仿佛狂風驟雨前大海上不斷翻滾的墨色浪花。
“臣有本上奏,自開春以來,江南一帶水患頻頻,各處糧食房屋供給不足,百姓流離失所……”
一大早上的,這一個接一個的奏折就像響雷般重錘在李晏心頭,大臣們每上完一個折子,他的臉上便多一分愠色。
一個早朝下來,李晏整個人都不好了,每天他都說服自己要默默接受這一切,畢竟地位越高,責任也越大,可他終于發現,無論他怎樣說服自己要淡定坦然的面對這一切,可真當穿上這身龍袍,坐在這大殿之上聽這些紛繁瑣事時,他卻無法控制自己的內心,他想要釋放,向群臣毅然決然地表達自己心中真實的想法,可是,他能這樣做嗎?
眼看着新皇眉頭鎖的越來越緊,站在旁邊的王公公都忍不住替衆位大臣捏了一把汗。
有時候發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以及——一個契機。
當第七位大臣依然上奏邊陲的壞消息時,新皇李晏那張看起來清秀柔和的面龐終于繃不住了。
Advertisement
他猛地一拍身前的案幾,額角上青筋暴突,臉上的顏色十分難看。
當然,臉色都那麽難看,話自然也不會好聽。他陰沉着臉,墨色的眸子陰冷地掃過大殿之下的衆臣:“你們都是幹什麽的?白吃皇糧白拿皇奉的屍位素餐之輩嗎!”
衆大臣俱未曾想過曾經唯唯諾諾、斯斯文文的三皇子竟有如此脾氣,各個都心驚膽戰,背後俱是升起一層薄薄的冷汗。
大殿之下一片鴉雀無聲。
“你們這些大臣,一個個表面上整日對朕哭窮,實際肚子裏裝了多少油水,又私自貪下了多少赈濟百姓的錢糧。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背地裏的那些勾當。父皇在世時對你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罷了,但朕既然已經繼位,就由不得你們胡來!”李晏低沉着嗓子,雖然聲音不大,卻足以震懾在場的每一位大臣。
可別看衆位大臣表面上不敢忤逆他,實際上他們真的會怕這個年輕的新皇嗎?
李晏對此心知肚明。
他并非不知道朝中宦官當道,有些歷史遺留問題不僅是他一時解決不了,就連當年年輕氣盛的先皇李和都未曾解決,對此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他知道,自己此刻不合時宜的發火,不僅不會讓朝中重臣忌憚于他,反而會先暴露自己愚昧無知與城府空虛。
但——他的目的達到了。
衆大臣雖各懷鬼胎,但在朗朗乾坤之下也不得不低頭,于是他們皆呼“吾皇息怒”并紛紛跪拜下來。
“朕已撥給你們足夠錢糧去赈濟前線及受災百姓,至于你們是中飽私囊還是秉公處理那是你們自己的事,但若明年開春各郡縣報上來的賬目核對不上,那到時各位大可提頭來見。”李晏冷着臉掃視着殿下的衆臣,全然一副“不信你們就來試試看”的模樣,讓衆大臣皆是膽戰心驚。
當然了,真心也好,假意也罷,至少他剛剛登基,面對盤根錯節,暗流湧動的朝堂,不可急于一時。孤軍奮戰的他,需要時間去緩沖。
畢竟他的皇位,說來的正也行,說來的不正也可以。
他的背後是沒有靠山的,如果勉強說有,那倒也只有一個,就是那個與他從小一同長大,同父異母的“親弟弟”。
生了一早上的氣,終于在快退朝時,他等來了一個好消息。
西北大營傳來消息,他的弟弟玉親王李錦——也就是曾經的六皇子,大破侵犯中原的北狄,勝利而歸。
算算日子,也就是這幾天了。
陰沉了一早上的李晏這才露出了些許笑容。
而在一旁戰戰兢兢的王公公也終于舒了一口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