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220
210-220
210
蕭馳野殺了阿赤,勢必要拿下端州,茶石天坑一戰是個好時機。
衆人商議如何攻打端州:茶石天坑的逃兵肯定已經将消息帶回,東南方重兵知道策舟要打端州,就會阻攔。那麽端州城內的兵力就不會變。駐紮在洛山的郭韋禮就可以繞道端州西門偷襲。即便阿木爾趁機派兵偷襲或者哈森南調回來,使得鐵騎腹背受敵,鐵騎還有沙三營作為援軍。而邊沙能負責急調的只有青鼠部。
郭韋禮帶着顏何如投入戰場,保守的他受到蕭馳野的激勵不甘心只做為押運辎重,他要堵上身家性命突襲成功,不僅要快還要穩。
策舟告別,沈澤川表心意,如果蕭馳野沒能回來,蕭馳野留給沈澤川的兵也會投入戰場,與蕭馳野誓死同歸。
沒有阒都的調令,戚竹音誘使青鼠部主将蘇蒙上鈎,以青鼠部越境進犯為由攻打青鼠部,拖住邊沙後腿。
211
穩操勝券的阿赤兵敗茶石河,端州殘兵不敵邬子餘的突襲,戚竹音出兵青鼠部。
嚴霜過境,寸草不留。
在帳內焦灼等待、擔心蕭馳野安危的沈澤川終于等到了大捷的好消息。
自此,中博六州盡數歸于沈澤川麾下,沈澤川就是中博枭主。
212
消息傳到阒都,太後不好責怪戚竹音擅自出兵青鼠部,讓其擊退即可,無需深入。阒都以軍糧不足為由不同意戚竹音攻打青鼠部,就是怕軍糧牽扯到八城田地。
孔湫與岑愈感慨時勢。
薛修卓私底下見孔湫和岑愈說被潘藺指派查案的梁催山,此行九死一生,有要事面見兩位老師。
Advertisement
213
月前太後拟旨,潘藺讓梁催山旁佐大理寺丞薛修卓查丹城賬目,沒過幾日,就在驿站內收到厥西督糧道的拜帖,借機留下黃金。
梁催山以為此人是□□山授意前來行賄的,不敢打草驚蛇。
他既想當個能臣,又想保住性命,厥西是□□山的地盤,如果立即上奏彈劾,奏折可能出不了厥西。梁催山不敢收黃金,也不敢貿然退回去,召來督糧道詢問得知黃金不是厥西賬面上的東西,很幹淨。
河州顏氏不會冒着風險從朝廷內部的賬本上劃錢,那麽只有荻城如今入贅花家費氏偏房的州府。梁催山不敢無憑無據的胡亂盤要,重新整理了遄城呈遞給戶部的賬本,于是與督糧道周旋,希望獲得更多信息,将此事禀報給了孔湫和岑愈。
岑愈明白實際上是赫連侯為保潘氏,借督糧道之手賄賂梁催山。
戚竹音用兵青鼠部,看似為解離北外患,實則是蕩情大周外患,眼下助離北就是助大周,孔湫沒有異議。
薛修卓以承擔啓東軍饷為條件,請求孔湫和他一起稽查八城田稅。
李劍霆不愛戴耳墜,像個任人宰割的家畜。
214
天氣升溫,馬道污臭不堪。骨津、邬子餘、費盛清雪。
收複端州後,沈澤川開始重理黃冊,餘小再巡查六州要務,相當于中博臬臺,孔成峰旁佐其餘五州的政務,茶州羅牧暫管軍務,沈澤川本屬意梁催山記賬,但是梁催山此刻正在查丹城田地。
蕭既明來信說二月底馬就能到洛山,并讓蕭馳野二月底回到交戰的。蕭方旭把郭韋禮和蕭馳野一起調到沙二營,沙三營給左千秋。
蕭既明将郭韋禮調到沙二營的用意:禁軍和離北鐵騎不融洽,郭韋禮打傷骨津的事一直沒過去。蕭既明将郭韋禮調到沙二營就是在給蕭馳野機會。蕭馳野要想把離北鐵騎徹底用起來就是要經過郭韋禮這一關,賞罰分明,言出必行。否則将心不齊必成禍患。
215
哈森得知阿赤戰敗後悔不當初沒有在秋獵殺掉蕭馳野。
沈澤川主事端州,喬天涯本事端州主事最佳人選,但是适者生存不會放着費盛一家獨大,他深知齊惠連所教的帝王之術,将喬天涯放在錦衣衛制衡費盛。
解惑:原文“他該殺掉蕭馳野的,哈森再次想着,早在那場秋雨圍獵裏,他就該殺掉蕭馳野。”
這裏解釋了秋獵裏喬天涯感覺到的還有一股‘殺手’,不同于錦衣衛的人原來就是哈森。
216
喬天涯敲打費盛不用霍淩雲。
孔嶺在燈州遇到王憲,向沈澤川提議将他放到茶州嚴控羅牧的賬本。
梁催山和薛修卓一到丹城,開始稽查田賬,潘藺潘逸革職查辦,交到大理寺丞及刑部候審;有折子彈劾薛修卓轉查泉城賬,被孔湫駁回;厥西督糧道行賄入獄,牽扯出遄城賬目問題,荻城花家也受到波及。世家受挫,太後落單。姚溫玉和沈澤川覺得薛修卓好謀算。
217
太後棄卒保車,保住潘藺(潘藺在戶部是世家的前掌櫃),放棄潘逸,讓赫連侯的女兒照月郡主與潘逸和離。
本章通過薛修卓審問潘藺将查丹城田地整個事件全部交代了清楚:
薛修卓數落潘氏犯下的罪狀。
永宜年以後,丹城不再受賞田地,戶部丈量的總數卻遠多于丹城呈報的頃數。潘逸任職丹城州府,瞞而不報。潘祥傑出任工部尚書以前,潘氏就在丹城侵占民田。
永宜年丹城白衣曹呈入都訴冤,被花十三縱馬踏死,因此八旬老父死在丹城衙門。薛修卓是因為潘藺放走了姚溫玉,但這只是個契機,潘氏罪孽深重,遲早要還債。
鹹德元年海良宜領旨指派官員江峻稽查丹城田稅,本已查出端倪,回都述職途中墜馬身亡,攜帶的賬本也不翼而飛。江峻就是□□山的同族兄弟,所以才不肯和花思謙同流合污。
鹹德二年海良宜追賬,花思謙以為薛修卓手上有證據,勒令世家不上空稅,世家不肯私掏腰包,在八城加劇擴侵,導致丹城七戶人家服藥自盡。
厥西督糧道由潘氏保舉,再由戶部給予好評放到厥西制衡□□山。督糧道和顏氏來往,替遄城、荻城倒賣銅礦。薛修卓不過是暗示了一下,督糧道就急着重金行賄。
邊郡軍糧案、啓東軍饷侵吞近半、屢次打壓戚竹音,放任離北一家獨大,太後把持朝政,不肯舍棄世家補上啓東軍饷……樁樁件件都是世家造下的孽。
潘祥傑暫時原職不動,本來太後屬意他春闱以後調離工部,升進內閣,潘藺不配合受審,潘祥傑春後的督查考評勢必會受到牽連。
薛修卓要将殘渣餘孽連根拔起,包括蠍子。
姚溫玉和沈澤川談及稽查丹城田稅一案的緣由:此次薛修卓一石三鳥,用金子将梁催山拉入陣營;把丹城田稅提上日程,為查遄城做好了準備;且督糧道和赫連侯确實由行賄行為,太後有苦難言。因為奚鴻軒的案子,薛修卓手裏有銀子,他承擔了啓東軍饷,所以孔湫才肯助他一臂之力。
太後若想再改變局勢,恐怕只能指婚侯爺費氏和戚竹音,才能分掉啓東兵權由太後掌管。如果這次再輸,大周就真的要易主了。
(看到這裏,感覺太後真的是強弩之末,無力回天了。基本上原著開篇及以前一段時間是太後的鼎盛時期,往後基本每況愈下,算是節節敗退吧。秋獵沒殺掉楚王,魏嫔被殺,也丢失了沈澤川這枚棋子,還失去了花思謙等助手;花戚大婚,結果戚時雨中風無法生育;稽查丹城一案,導致其餘七城都将受到牽連。基本太後每一步,都費盡心思,卻付諸東流。此時的太後對于沈澤川來說已經不值一提了。離北獨大,中博收複,邊沙崛起,內閣為新帝鋪路,每個勢力都在不斷壯大,只有太後拘泥于各種內鬥,幾乎窮途末路了)
218
沈澤川未雨綢缪,讓葛青青回阒都,來稽查貪污關稅的最後勝利者。
薛修易不學無術,過的窮困潦倒,對薛修卓懷恨在心。
219
本章通過賽馬一事描寫了沈澤川的制衡之術:費盛和霍淩雲賽馬,喬天涯在關鍵時刻摘掉重彩。
沈澤川封賞:錦衣衛改名為“錦衣騎”。喬天涯為錦衣騎指揮使;費盛和霍淩雲同為錦衣騎同知。
喬天涯将拿到的彩球遞給了姚溫玉。
220
孔嶺稱贊齊惠連真乃帝師也。
姚溫玉的病一直無法根治。蕭馳野一直找不到一燈大師,他要在四月之前找到一燈大師給姚溫玉和沈澤川治病。
費盛欺負霍淩雲,被喬天涯敲打。費盛和尹昌都是實打實立過戰功的人,一個突然而來的毛頭小子搶了功勞和自己平起平坐心理很不痛快,尹昌寬慰他并講述自己的經歷:尹昌賤籍出身,沒上過學,齊惠連推行黃冊入籍才來到茨州,進了守備軍,一待就是三十年。把茨州地形摸的爛熟。妻子在鹹德年間餓死,之後尹昌開始酗酒。
(這段描寫着重渲染了費盛和尹昌的父子情,他們二人雖不是父子,但在這段時間的相處中,已經勝似父子。每當這種溫情的畫面出現就意味着後面有大刀,這種感覺好熟悉,狼王和蕭馳野的相處畫面給人的就是這樣的感覺。)
費盛心裏不痛快喝了酒。
沈澤川讓他自己到辦差院領罰,因為喝酒誤事,沒有将招募的花名冊交上來。費盛大喜。雖然錦衣騎指揮使是喬天涯,但是先前的差事并沒有轉交給喬天涯,費盛在沈澤川心裏的分量還是有別于霍淩雲的。(沈澤川的禦人之術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