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47
44-47
44
蕭馳野懷疑中博一案是沈衛重金賄賂得到了厥西軍事地圖,私通外敵所致。因為這幾年兵部沒有人員調動,最有嫌疑的就是花家。二人都想查,于是交換信息,決定從兵部開始查沈衛兵敗的真實原因。
蕭馳野秋獵一事後,鋒芒已露,收了八大營,打亂了八大家在軍中的權利歸屬。八大營一直以來都是八大家環繞阒都的立命本錢。丢了八大營,八大家就要受制于人,如今蕭馳野就是八大家的共敵。而八大家之一的姚家愈漸式微,還立于八大家之中,難免讓人不服。姚溫玉承襲海閣老衣缽,卻不入仕,就好比丢掉武器,任人宰割。姚家表面式微,三朝基業,餘威尚在。姚溫玉清風明月,也不是蠢笨之人。但姚家不肯同流合污,就會成為衆矢之的。
禁軍既要管阒都巡防,又要管禦前私案,蕭馳野忙得很,可是沈澤川卻沒有一官半職,也沒有聖上寵幸,左右不了錦衣衛,也沒辦法替蕭馳野分憂解難。
禁軍因着秋獵的事打壓了錦衣衛,因此沈澤川要給蕭馳野找麻煩。
蕭馳野知道沈澤川在六部中有人,但不知道是奚鴻軒。
(二人交換的信息:
蕭馳野:沈衛不是自焚,建興王府的火是錦衣衛放的。
沈澤川:茶石河遇襲,沈衛帶着端州守備軍後退,留下沈舟濟前去茶石河支援。沈舟濟和他爹是一樣的貨色,丢下茶石河軍士,帶着親兵臨陣脫逃,端州失守。
蕭馳野:端州守備軍的指揮使原是澹臺虎的同胞兄弟澹臺龍。沈衛退兵調令下達後,澹臺龍抗命不遵,執意出兵,沈衛假意請酒賠罪,與沈舟濟合力将他勒死。
沈澤川:沈衛參與皇位之争,殺了太子,事後被太後嚴密看慣,沈衛覺察到危險,賄賂了潘如貴,去了中博。
矛盾的是:打仗需要的銀子已經超出了大周的國庫儲存,太後還要做垂簾聽政的太上皇,拿掉沈衛沒必要選擇這樣冒險的方式。所以紀雷說的未必全對,畢竟他也只是太後的一枚棋子。)
45
蕭馳野吩咐晨陽盯緊八大家的動向。
作為沈澤川的及冠賀禮,齊惠連送了他一把新刀。(這一章題目叫新刀,其實意指兩層含義:一是齊惠連送給沈澤川的及冠賀禮仰山雪,二是喬天涯這個人。)
Advertisement
萬官宴在即,齊惠連和沈澤川重新審視朝中局勢。
解惑:齊惠連對喬天涯有什麽恩情?
永宜年間,喬天涯的父親喬康海在兵部當差,先帝厲查貪污,誅殺貪官污吏。喬天涯父兄受人檢舉構陷,被都察院查到名下田宅來路不明,百口莫辨之時是齊惠連重審案件,明察秋毫,出手相救,才保的喬家二十條人命沒有枉死。因此,齊惠連把女兒許給喬家長子。
然而,幾年後東宮蒙冤,齊惠連被貶為庶人,随太子退守在昭罪寺時,喬康海倒戈向了太後。
東宮坍臺後,太後借潘如貴批紅之權,以永宜帝的名義徹查東宮餘黨。喬康海再次入獄,這回沒了齊太傅作保,喬天涯父兄全部人頭落地,剩下的人被流放到鎖天關。齊惠連的女兒半路身死,病死在蒼郡。喬天涯為報齊惠連大恩,誓死效命沈澤川。
局勢:花思謙死後太後受困于宮中,花家子弟全部貶斥流放,她若想再動,只能請求外援。沈澤川質疑有奚固安的前車之鑒,誰又肯與太後共謀?齊惠連說天下合謀為利益所趨,太後還有籌碼,花香漪。
花香漪受先帝盛寵,本應封為大周公主,可是太後不肯,就是因為公主婚嫁是國事,須交由皇上和朝臣商議決定。若不封,婚嫁就是私事,由太後說了算。
只要太後将花香漪嫁給蕭馳野,太後棄車保帥,丢了奚固安,失去掌控阒都兵權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但蕭家與花家水火不容,蕭家沒有在占據上風的時候與花家化幹戈為玉帛的道理,陸家與蕭家是世交,關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挑撥,因此也不會是陸廣白。最有可能的戚家,戚竹音的父親戚時雨新娶繼室(這裏的轉場很絕)。
46
花香漪看到太後案前戚時雨的畫像,就心下了然。
蕭馳野企圖找出花三是戚時雨血脈遠親的證據,以此來阻攔這樁婚事。
萬官宴上,李建恒要尊海閣老為亞父,被海閣老嚴詞拒絕并指責皇帝行為不妥。
皇上尴尬,蕭馳野替皇上解圍的時候,太後提出将赫廉候費坤的女兒照月郡主嫁給蕭馳野。
太後見蕭馳野不肯,又有意指給陸廣白,為難之際,尚食局的太監刺殺皇上,被沈澤川救下。
懸念:花香漪如何成為戚時雨的血脈遠親?
這一點,前文有很多伏筆。已知肯定和蕭馳野的副将,朝晖的妹妹有關。後面解析。
破太後局的最好辦法就是殺了花香漪。但如今蕭馳野就是別人的眼中刺,八大家巴不得他動手,所以蕭馳野不能這麽做。
解惑:
1、為什麽太後要将花香漪嫁給戚時雨?
秋獵一事,如果按照正常計劃,花家應該是殺了楚王,太後手握魏嫔剩下的襁褓中的嬰兒,垂簾聽政,奚固安掌管八大營的職權,紀雷掌管錦衣衛,潘如貴掌管東廠,整個天下都是太後的,之後再想肅清蕭家陸家易如反掌。
但事實并非如太後所料,花黨經過秋獵一事,楚王沒死,奚固安、潘如貴、紀雷被判了死刑,魏嫔及腹中胎兒也被暗殺,花黨一派人員基本肅清,等于說太後丢了八大營、東廠和錦衣衛的職權,太後暫居不能有所行動。
秋獵一事以太後慘敗為結局。
太後雖然式微,但依然還有東山再起、死灰複燃的辦法。那就是動用花香漪的婚事這個籌碼。
花香漪可以嫁的人有很多,蕭家、陸家、戚家。
太後籠絡了任何一家。都能打破阒都僵局,繼續手握兵權。
但是前面說到,蕭家與花家水火不容,蕭馳野手握禁軍,經秋獵一事後又掌管八大營職權,蕭家沒有在占據上風的時候與花家化幹戈為玉帛的道理。所以太後也知道蕭馳野不是最佳人選。
陸家與蕭家是世交,關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挑撥,因此也不會是陸廣白。
最有可能的是戚家。
花思謙還在時,管理八大家的奚固安交代不清楚的賬都變做太後的私銀,成為花香漪的嫁妝。戚時雨發妻早亡,又好女色,收了很多蒼郡舞姬,于公于私都會同意這門親事。戚竹音即便不同意,也攔不住。
只可惜戚家男兒多昏庸無能,只有一個戚竹音戰功赫赫,成為現天下四将之一,但凡戚竹音是個男兒身。太後也不會覺得委屈了花香漪。畢竟花香漪年齡小,比戚時雨的女兒戚竹音還要小兩歲。
但以大局為重,犧牲一個花香漪又算什麽,花香漪心裏也清楚,她嫁給戚時雨,啓東五郡守備軍就有錢招兵買馬。太後有了戚家做後援,打破僵局,權柄到手,銀子再生,太後的勢力就穩了。
2、禦前行刺一事的來龍去脈。
沈澤川和奚鴻軒密謀時,此次事件應該是:設計假行刺,再由韓丞救駕。用計的目的就是打壓禁軍,離間李健恒和蕭馳野。韓丞、奚鴻軒、薛修卓等人也能從中獲利。不曾想半路殺出個沈澤川,搶占先機,直接一人獨占了救駕之功。不過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壓蕭馳野,沒有壞了大事,薛修卓等人自然也就沒有追究,也無法追究,畢竟木易成舟。
4、李健恒為什麽不能尊海良宜為‘亞父’?
李健恒的人設就是個單純無害的傻憨憨。首次享受到萬人朝拜,俯首稱臣,為他獨尊的李健恒也想效仿前賢,想尊崖岸高峻、天下文人敬仰的肱骨之臣為亞父,這本只是傻憨憨尊重海良宜,表示一下自己想當一個好皇帝的決心,但是他哪裏知道朝堂之上,雲谲波詭、暗流湧動的複雜,皇帝随便一個小小的舉措肯能都牽一發而動全身,引發一系列不可小觑的變動。
海良宜出身河州山嶺,粗鄙之人不可與永宜帝共使‘父’字,李健恒若開此先河,必有人效仿,互相勾結,擾亂朝廷,就會危害江山社稷,于是海良宜嚴詞拒絕。
5、為什麽太後指婚蕭馳野和照月郡主?
太後深知花香漪許配給蕭馳野不成,那就用兩外一種方法剝奪掉蕭馳野的兵權。蕭馳野一旦娶了照月郡主,太後再把照月擡成公主,蕭馳野就是尚公主。大周驸馬沒有實權,拿掉的就是蕭馳野的阒都兵權。
47
刑部尚書孔湫、都察院左都禦史岑愈、右都禦史傅林葉查禦前行刺案。負責禦前行刺案當晚人員檢查的禁軍都指揮佥事孟瑞被撤了腰牌,供出安排行刺的太監叫貴生,安排貴生試菜的是尚食局女官茯苓。
按照計劃,應該是韓丞出面救駕,沒想到被沈澤川搶占先機。薛修卓覺得沈澤川狠起來連自己人(蕭馳野)都咬,這麽幹脆的拿蕭馳野做墊腳石,同船反到讓人害怕。
賞析:蕭馳野認為這個案子本明顯幕後之人就是有備而來,就像當年小福子的案子一樣,從發生的那一刻起就變了樣。撲朔迷離的假象背後似乎有無數條線互相拉扯,掩藏了更深層次的秘密。
蕭馳野并沒有旁人預料的那麽緊張,因為他知道這次事件拿不到他的兵權,事發時,他站的遠,根本沒辦法搶先救駕,頂多受罰降祿,誰也沒辦法苛責他。
他想起沈澤川救駕之後的那個眼神,沈澤川這個人讓他猜不透,阒都局勢混亂,卻泾渭分明,大家因利而合,因利而鬥,唯獨沈澤川是一個莫測的變數,蕭馳野百般試探,卻沒有探出他想要幹什麽。猜不透目的,就沒法安心合作。
雖然他們睡過,在黑夜裏洩憤的向彼此咆哮,頗有同病相憐之感,但這點感覺不足以妨礙兩個人的抉擇。蕭馳野不會讓出兵權,沈澤川也不會屈居人下。他懷疑這件事又是沈澤川所為,他必須未雨綢缪,他想知道沈澤川的同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