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實情
巧兒仔細觀察了臘梅多日,确定了她必是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是以每日裏憂心忡忡,還冒着宮裏的忌諱,不要命般的逢七便為夭折的小格格燒紙錢。巧兒覺得小格格之事必有蹊跷,,而且臘梅的反常,讓巧兒覺得不管臘梅做的什麽虧心事,怕也不全是自願的,思來想去,和令嫔定是脫不了關系了。
巧兒也想不出一二三來,但是卻抓緊了時間,給容嬷嬷透露了口風,當然了,她說得也很簡潔,不過是臘梅在令嫔喜得貴子的‘好日子’裏,在宮裏違反宮規,私自祭奠罷了。
和端早些年時,在确信了巧兒是真心投靠後,就把巧兒的事兒給皇後說了,那拉氏對此是挺高興的,始終巧兒是百合的親信,許多事兒她得的消息最早也最準,只是當年的一夥人,現如今是死的死,散的散,對皇後的威脅近乎于無,所以那拉氏也就沒再花心思在他們身上了。
今日裏得了消息,卻是讓皇後振奮了一把,要知道,令嫔是她多少年來的眼中釘肉中刺,雖說現下那拉氏的地位已是穩固,性情也擰回了至少表面是寵辱不驚的道上,但是提起令嫔,那拉氏的眼裏還是忍不住冒起火來,每每想到那個女人多年來堅持不懈的給自己找麻煩,打壓自己一系的事兒,就恨不得上去給她兩耳刮子!
臘梅是誰啊?那是令嫔多年來的得力幹将,左膀右臂,簡而言之,就是秘密知道得最多的,令嫔要是哪天想殺人滅口,卸磨殺驢,那臘梅必是她所想到要解決的第一人!
現如今臘梅如此行事,那就是一大把柄落在了那拉氏的手裏!那拉氏此時的想法很單純,‘那個臘梅此次不交代了這條命,也必要被狠狠的收拾一頓,現下令嫔得了個阿哥,尾巴就要翹起來了!這個臘梅出了事兒,那簡直就是當面給了她倆巴掌,自個兒主子好日子裏,沒得燒紙錢觸黴頭,晦氣了令嫔,看她心裏得多膈應!’
皇後多年來養成了‘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的好習慣,是以謹嫔同和端都知曉了此事。那拉氏對陰謀詭計的靈敏度并不高,可是謹嫔同和端不一樣,謹嫔從當年的小白花,走到如今這一步,那是質的飛躍!所以她一聽,就覺得不對味兒了。
和端是心裏早有了猜測,只是還沒理順,有些地方沒想通,她是後宮長大,見慣了的,多年來同謹嫔給那拉氏當智囊用,同她額娘的搭配熟練度絕對破表,兩人一對眼,謹嫔就示意女兒不要随意摻和,只怕事情不簡單。
只是和端不願放過
機會,又實在是止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忍不住就撺掇皇後,讓她仔細深入的挖掘,怕有‘意外之喜’。
謹嫔心裏一跳,隐晦的瞪了和端一眼,先安撫好了皇後,要‘徐徐圖之’,轉身拉了閨女就跑,她算看出來了,自個兒肚子裏爬出來的丫頭翅膀硬了,感情有什麽‘內情’瞞着自己吶!得好好‘教育教育’,不能有了女婿忘了娘!
景仁宮裏,和端那叫一個如坐針氈啊,自從她娘倆在宮裏站穩腳跟以來,她那額娘都是一副百年不變的溫柔賢惠臉,如今那表情一變,嘴角一垮,可把和端的小心肝抖得夠嗆,她想要招點什麽吧,卻是插不上嘴來。謹嫔整治女兒,是絕對的唐僧附體的。
從詩詞歌賦到女紅針鑿,從琴棋書畫到為人處世,謹嫔把能念叨的都念了一遍,和端雖說從小接觸這些,但也絕不是夏雨荷的對手,是以被各種挑剔各種打擊,眼看着都快到宮裏閉門的時候了,倍受打擊折磨,本以為能逃出生天的和端,在謹嫔一句:“阿寇去禀了皇後娘娘,只說我多日不見小四,想得很,今夜請娘娘開恩,讓她在宮裏住一晚,我想好好和她‘說說話’!”
和端當下眼圈就紅了,‘我的親娘啊!我再不敢不配合您了!給我個坦白從寬的機會吧!求您了!別再和我讨論宮商角徵了…’
等教育夠了的謹嫔聽到和端的猜測後,即使她有了準備,也很是吃了一驚,和端還在一旁壞心眼的道‘您看,不是我不說,是怕額娘不信嘛,看您吓的!’謹嫔擡手就擰了和端耳朵,“跟誰學的涎皮樣兒!”
于是再一個時辰後,和端才帶着伺候的人灰溜溜的逃出了皇宮,就跟後面有狼追着似的。
Advertisement
當晚,公主同額驸的房裏便傳出了如下對話:
“你說本公主是什麽樣兒的啊?”
“公主自然是端莊大方,美貌聰慧!”
“既然我這麽好,你說當年皇阿瑪怎麽就給我指了你做額驸啊?”
“自然是額驸我英俊潇灑,智勇雙全,堪為公主良配啊!”
“就是你!看你的涎皮樣兒!”
“诶…诶诶!這是怎麽了?嗷!…耳朵!手下留情啊!”
……
阿塔侍立在門廊上,對屋內的聲音充耳不聞,‘今天公主和額驸,一如既往的和美啊!’
在令嫔的十五阿哥滿月沒幾天,延禧宮的大宮女臘梅被人發現在宮內燃明火,後又被查出是在私自祭祀,因燃物裏有幼兒的衣物,被認定為
詛咒剛出世的十五阿哥,讓皇後大為惱火,怒斥其居心叵測,背主忘義!
剛出月子的令嫔趕着跑來救場,一口一個栽贓嫁禍,一口一個驚世奇冤,字字句句直指那拉氏,最後把一件小事兒給鬧到了慈寧宮去。
臘梅跪在慈寧宮裏,渾身都得跟篩子似的,她是被當場抓着的,不敢太辯解,但是詛咒皇子的名她不敢擔,最終在衆人的追問下,只能将自己‘可憐’小格格,才私下如此作為的事兒說了出來。
這理由倒也沒什麽能挑的地方,臘梅一口咬定自己當時見了孩子可憐,動了恻隐之心,才糊塗了一回,老佛爺也沒多想什麽,只讓臘梅供出了幫她買紙燭的小太監來,叫人把那‘膽敢把晦氣東西私下帶進宮的家夥’帶來,想着把兩人判了,好散了衆人,各自休息。
令嫔早在臘梅提到小格格時就有些不安,只是眼見着事兒要收場了,想來也沒什麽大問題,便也慢慢放下了心,還想着回去要更加仔細身邊人的動靜,只是該她運數盡了,誰承想,那被五花大綁扔過來的小太監,別人還沒問什麽吶,他就嚎天嚎地的喊起來:“老佛爺饒命啊!一切都是令嫔娘娘指使的,奴才也是被逼無奈啊!”
這下子殿裏的人都莫名了,這是哪兒跟哪兒啊?跟令嫔又有何幹?
“老佛爺!奴才也是按娘娘的吩咐做的,豬油蒙了心,才把家裏侄女送了進來,看在她小小年紀就夭折的份上,饒了奴才一條狗命吧!”說着就啪啪的磕起頭來。
令嫔聽了大驚失色,正待開口,那邊皇後已經發話了,于是,在偷懶時被侍衛抓走,一路上又沒問清情況,只以為陰謀暴露的小太監的積極認錯中,一場清朝版貍貓換太子問世。
原來令嫔見小燕子有了身子,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想着自己沒了五阿哥這個重點培養對象,兒子也沒生出一個,還弄了個難以受孕,她那個心灰意冷啊!下了狠心,不如就把小燕子的孩子弄過來!于是她就串通好了胡太醫,給自己弄出了個身孕,日子和小燕子的差不離。
只是當時也不能斷定小燕子的孩子是男是女,為了以防萬一,令嫔就想冒險,在宮外也弄個雙保險,也巧了,臘梅在宮裏找着了一個小太監,知曉他宮外的家中,長嫂正是有孕,還脈定了是個男孩,令嫔便做了點手腳,讓臘梅抓着了這小太監的把柄,把他給卷了進來。
這小太監膽子鼠樣兒大,再不情願,也不敢拿全家人的性命冒險
,令嫔的手段可是毒辣着吶!
等到傳來消息,小太監家嫂子孩子落地了,令嫔立馬動了自個的人手,去把孩子想法偷渡了進來,一邊找人在小燕子那撺掇了一下,便在禦花園等着了,原先她也想用小燕子的孩子的,只是聽說脈象是個閨女,令嫔只能冒次險了。
其實愉妃那邊派的嬷嬷,有個就是令嫔的暗線,也是為着這嬷嬷,小燕子才崴了下,等兵荒馬亂的回了延禧宮,臘梅趕着去接了裝着孩子的小食盒,打開一看,竟然是個女娃!而天意弄人,小燕子竟然生了個兒子!
令嫔顧不得罵‘庸醫’,趕緊趁着小燕子昏過去那會,把她的兒子抱了來,當時産房裏的接生嬷嬷有她在愉妃那的釘子,其餘的都是她那在內務府當差的父親給安排的,絕對‘可靠’!
而那個困在食盒裏的小丫頭,也因為嘴上給弄了怕哭出聲的布條,是以滿臉青紫的樣子,令嫔也是狠心,讓臘梅捂了孩子的口鼻,直接弄了個‘死胎’……這也是臘梅為何對那‘小格格’極是‘惦念’的原因。
後來臘梅被巧兒說得心裏發虛,又擔心事情暴露,只敢找這小太監接觸,弄點紙錢什麽的安慰安慰自己……
慈寧宮裏衆人一片驚愕,令嫔一句話沒說就被出賣了個幹淨,臘梅阻擋不及,眼皮都使抽筋了也沒拉住這小太監,現下是面色青紫,自知必死了。
乾隆立刻被請了來,聽了事發經過,氣得擡腿就給了令嫔一窩心腳,當即就吐血昏迷了,乾隆也沒憐惜,直接給發配了冷宮,讓人‘好好照護’!
臘梅和那太監自是處理掉,好在那小太監家窮得叮當響,他的兄嫂又有好幾個孩子,這個孩子是說好了讓小太監賣掉給錢了的,他們不知實情,不然說不定也是陪着倒黴的份。
至于‘十五阿哥’,那是乾隆的孫子,永琪真正的遺腹子,只是洗三滿月什麽的,都過了明路了,‘貍貓換太子’這事兒就是一天大的醜聞,皇家是絕不會承認了,讓滿世界的人笑話的,面子事大,乾隆幾人決定,偷偷的給愉妃說了實情,把孩子給她養着!至于輩分什麽的,哪有面子重要!
一夜之間,宮裏的變化翻天覆地,一大批人被清洗掉,衆人不知剛喜得貴子的令嫔範了何事,竟是突然失寵,連她家裏都遭了殃,只是看着乾隆那快實體化的怒氣,大家還是很默契的緘口了。
實情真相在小範圍內傳播,和端心情好的和臺斐英阿
秉燭夜談,對月品茗,只能說,做掉了心腹大患,真是讓人心曠神怡啊!胃口都好了!
阿塔看着旁邊小丫鬟們端下去的好幾個盤子,對在人前又恢複了面癱的額驸爺一瞥,示意某位勸阻一下,暴飲暴食不好!
臺斐英阿淡定回頭,‘吃多了沒關系,一會多‘運動’下就好了……’
某只化身吃貨的家夥尚未有危機意識,依舊興高采烈道:“阿塔!再拿碟水晶蝦仁!”
作者有話要說:本來要在零點前發上來,jj死活刷不開……
好困啊,晚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