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茫茫的雪景,看一兩天是奇景,看一兩個月是枯燥,而看一輩子,那只有是認命了。
聞人羲是個在雪山長大,不出意外要在雪山呆一輩子的熊孩子。
這是他酒後閑談對陸小鳳說的原話。
《山海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裏,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岩。
昆侖,西北之處的的神山,昆侖山颠,積雪終年不化之地,相傳有神宮一座,白玉為牆,琉璃做瓦。
曾有開山客得進,見二人對弈,鶴發童顏,衣帶當風,不似凡人,獲酒一杯,色清味美,飲之辄醉,酒醒下山,則百年已過矣。
後前朝開國皇帝明聖祖于此谒見,一人騎白鹿踏空而來,贈錦囊三個,聖祖依錦囊所言行事,立不世之功業。
後人亦有高士尋前人所言入山尋之,遠見一仙宮聳立,似有萬丈光芒透出,欣然前往,便有風雪漫天,遂迷,不複得路。
時至今日,昆侖神宮再無問津者,僅有偶爾的入山遇險者會傳受仙人所助脫困,也多數被當作昏迷時神志不清的笑談。
聞人羲是在雪山上長大的,眼前所見,除了茫茫的白雪就是巍峨的高山,能打發時間的,除了習武就是琴棋書畫這一類所謂的雅好,每天面對的人,除了把自己教養長大的高齡之花師傅,就是被毒啞了,連字也不識的侍者。
少時聞人羲也曾是個活潑的孩童,随着時間流逝,師傅不願說話,啞仆不會說話,有時師傅聽他叽叽喳喳的煩了會突然暴怒的懲罰他,漸漸的他也被磨的就如同這座宮殿一般死氣沉沉了。宮殿裏的人,除了負責采買生活用品的人之外是不能下山的,一輩子都被困在這個被外界所遺忘的宮殿裏。
而張放,是聞人羲古井無波的生活裏唯一的波瀾,也是他原本一眼望的到頭的人生中唯一的一場意外。
張放是個小镖師,在幹镖師之前他是個開山人,從十二歲起就每天在山上蹿,把山上的靈芝白玉運到山下換錢,這是個玩命的活,山上總是危機四伏的,張放倒黴的碰見了暴雪天,凍僵在了雪地裏,然後就被難得出來溜達一圈的聞人羲撿了回去。
聞人羲的師傅是從不讓外人留在宮殿裏的,所以聞人羲就把張放丢在了自己無聊時開出來的小山洞裏,灌點藥吊着命,又偷偷的從自己的房間裏運出一些被褥暖爐之類的物品,每天避人耳目的去看上幾眼。
那種怕被發現的心跳和從未做過的鬼祟舉動讓彼時年少的聞人羲覺得刺激極了,張放也幸運的撿回了一條命。
Advertisement
一來二去的,兩人也就成了朋友,聞人羲聽張放講山下的故事,作為回報聞人羲教張放一些粗淺的功夫,那段時光,也是聞人羲蒼白生活裏少有的色彩斑斓,以至于張放傷愈下山時,他還頗有幾分的不舍。
“我一定會來看你的!”彼時臉上還有着幾分稚嫩的張放信誓旦旦的承諾着,幾天之後,他也果真回來了,還帶了山下的芝麻糖和捏面人給聞人羲,只可惜,也就只有那麽一次,就被聞人羲的師傅抓了個正着,從此他們倆就再也沒見過,自此杳無音訊。
聞人羲的生活又一次回歸了死水般的平靜,他在那個山洞前栽上了一株桃樹,本以為活不下來,卻沒想到居然也抽了芽——雖然從未開過花。偶爾他也會想起那段時光,就暗搓搓的算上一卦,知曉對方一切安好便放心了。
再之後,又是時光流轉,如白駒過隙,聞人羲的師傅死了,那個一輩子都被先人祖訓困在山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