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君要臣死(三)
姜蓉兒質問明州, “你一年的俸祿也該有個七八百石,我們家裏怎麽會沒錢呢?”
明州搖搖頭,糾正了姜蓉兒的說辭, “不是七八百石, 是七百石。”
姜蓉兒道, “這又有什麽區別, 你既然一年有七百石的俸祿, 家裏又怎麽會一點銀錢都沒有?你不會是在騙我吧?”
“倒也不是沒有。”明州一邊說着,一邊拿出了一個錢袋子。
姜蓉兒眼睛一亮,立刻就搶過了這個錢袋子,然而姜蓉兒打開一看,卻失望至極,這錢袋子拿着倒是沉甸甸的,可惜裏面一共也才幾兩銀錢, 還裝着不少銅錢,怪不得會這麽沉。
明州對這錢袋子裏的錢如數家珍,“這裏面還有三兩銀子,三十六枚銅錢, 你若是要, 你就拿走吧。”
姜蓉兒毫不客氣地将錢袋子往懷裏一揣,錢雖然少,但她可不會給明州留一分錢。反正他都快要死了, 還要什麽銀錢。
姜蓉兒懷疑地看向明州, “你手裏真的只有這點錢了?那你的俸祿都用在哪兒了?莫非你是在外面養了外室?”
明州苦笑道,“蓉兒,你怎麽會這麽懷疑我?我的俸祿難道不是都用在你和雲蘭的身上嗎?一身新衣就要好幾兩銀子,你和雲蘭一年好幾身新衣服, 少說也要幾十兩銀子;再加上你們還會買些首飾頭花,去酒樓裏打打牙祭,這錢哪裏夠花呀。”
姜蓉兒聽明州這麽一盤算,好像他的俸祿還真是被自己和雲蘭用掉了,但姜蓉兒半點都不覺得臉紅,“誰讓你不聽我的話,你要是肯收些孝敬,家裏也不至于就剩下這點銀錢了。”
明州之前一直都給着姜蓉兒好臉色,可此刻他聽姜蓉兒再次提起收受賄賂的事情來,他的臉立刻板了起來,“這話你不必再說。我做了幾十年的官,自認問心無愧,這賄賂我是絕對不會收的。”
姜蓉兒并沒有被明州的臉色給吓到,反倒頗為不滿地說道,“難道別人送件衣服也是賄賂,夫君,你就是太過于死板了。”
明州冷哼一聲,“你以為我不知道?別人送的一件衣服可抵你和雲蘭買的好幾聲新衣服,這不叫賄賂,這叫什麽?”
姜蓉兒反駁道,“人家就是開綢緞莊的,往外賣幾十兩銀子,其實成本沒幾個錢。”
明州冷聲道,“成本沒幾個錢就敢往外賣幾十兩銀子,真是無奸不商。”
“算了,和你沒什麽好說的。”姜蓉兒早知道這個老古板是說不通的,她也真是傻了,怎麽會還想着要說服他呢。
Advertisement
反正現在和離書已經到手,明天一大早她就去衙門把這件事情給定下來,這狗男人,她是再也不想見到了。
這樣一想,姜蓉兒也不樂意再和明州多費口舌了,她連個招呼都沒給明州打,就轉身離開了。
姜蓉兒把已經躺在床上休息的雲蘭叫起,兩人将貴重物品全都收拾起來,就連之前買的唇脂都沒有放過。姜蓉兒道,“等我明天從衙門回來,我們就立刻離開。”
雲蘭點頭,也顧不得睡覺了,“還好我早就已經租了一間小院,明天我們就搬過去,省得被他給拖累了。”
姜蓉兒摸了摸雲蘭的手,贊道,“還好你聰明,記得他會被皇帝給賜死,不然我們哪裏能逃過這一劫?”
雲蘭矜持一笑,謙虛道,“娘,我也就是正好看到那本歷史書罷了。不過我也沒想到我們勸了爹這麽久,他還是不肯有所改變。”
“他算你什麽爹?”姜蓉兒冷着臉道,“這麽多年,他可沒考慮過我們母女倆,要不然他也不會只顧着自己的名聲了。現在他命都要沒了,我們絕對不能被他給連累了。”
姜蓉兒之所以這麽急着要和明州和離,正是因為雲蘭忽然想起史書上明州這位戶部尚書會被皇帝給賜死。
原本姜蓉兒和雲蘭以為明州總不會傻了吧唧地去得罪皇帝,沒想到他還真的這麽做了。
白天她們聽到這個消息,就急匆匆地回家開始盤算起怎麽和明州劃開界限的事情了。
如今和離書已經到手,但她們還沒能真正和明州分割清楚,所以她們心裏還是覺得有些不安的。
因此姜蓉兒和雲蘭根本就睡不着覺,她們母女倆睡在一張床上,翻來覆去的怎麽都睡不着。
直到天微微亮起,姜蓉兒吩咐廚娘多做些飯食,她稍微吃了一點之後,就急匆匆叫了輛馬車去衙門了。
說起馬車,姜蓉兒也是有無數的苦要訴。
明家是沒有馬車的,可這京城裏,三品大官以上誰家沒有馬車?也就他們家窮酸地連匹馬都養不起。
作為從一品大官的娘子,就算衙門的小吏不認識姜蓉兒,但等姜蓉兒亮出身份,他們也不敢怠慢。
小吏處理地飛快,姜蓉兒滿意地點頭,來到衙門不過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小吏就已經将事情給處理完了。
這可比姜蓉兒預想中的要快多了。
姜蓉兒坐着馬車回家,又吩咐明義替她們娘倆搬家。
明義倒是沒說什麽,只埋頭搬運行李。可當行李全都搬到姜蓉兒母女租住的小院之後,明義和廚娘卻都不願意留下,他們要回到明家,回到明州的身邊。
姜蓉兒皺着眉說道,“我和夫君已經說好了,你們兩人跟着我和雲蘭,你們就別回去了。”
明義卻搖搖頭,“除非老爺親口跟我說,不然我還是明家的仆人。”
廚娘沒有說話,但她顯然也是這麽一個意思。
和離的事情如此順利,姜蓉兒卻沒想到這茬出了差錯。
姜蓉兒只覺得明義和廚娘是狗眼看人低,想要在從一品大官手底下當仆人,而不想跟着她們母女倆。
可跟着明州,他們又能有什麽好果子吃?
明州可是朝不保夕,很快就會被昏君給賜死,到時候他們這兩個忠仆又能有什麽好下場?
他們現在瞧不起自己,日後他們有的是苦頭好吃。這樣一想,姜蓉兒和雲蘭也就不生氣了。
殊不知姜蓉兒母女瞧不起明義和廚娘,可明義和廚娘其實也不太瞧得起老爺這對鑽進錢眼裏的妻女。
老爺是天底下少有的好官,明義和廚娘不知有多敬佩自豪,別看他們都是仆人,可他們也都是明理的,他們知道老爺這樣的好官不多見,可老爺一身正氣,老爺的妻女卻是半點沒學到老爺的好處,只一心想着錢錢錢。
姜蓉兒母女和老爺吵過許多次架,他們都聽在耳裏。幸好老爺沒聽她們的話,不然老爺這樣難得的好官也要被她們給帶壞了。
明義和廚娘也根本就不覺得當老爺的仆從是苦事,那些達官貴族倒是有錢,可他們的眼睛長在頭頂上,根本不會把他們這些下人當人看,肆意辱罵也不過是常事。可老爺卻相當平易近人,從來都不會拿他們撒氣。
能夠碰上這樣好的主人,是他們的福氣才對。
在明義和廚娘看來,姜蓉兒母女根本就配不上老爺這樣的好人。
姜蓉兒母女愛慕虛榮,眼睛裏只看得見那些達官貴族的好處,根本不想想,那樣的深閨大戶,日子可未必就真的輕松。
明義記得姜蓉兒母女一開始并不是這樣的,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她們卻變了。
明義其實早就覺得姜蓉兒母女不靠譜,只是他畢竟是個仆人,有些話他也只敢藏在心裏。說出來卻是他這個當仆人的不是了。
現在姜蓉兒與老爺和離了,明義反倒是替老爺松了一口氣。
姜蓉兒母女離開的時候,明州早就已經上值去了。
戶部明州才是裏面的老大,所以即使下面有人覺得明州不該得罪皇帝,但他們也不敢到明州的面前說三道四。
原主能夠在十幾年的時間裏一路升官,成為戶部尚書,那絕不是因為原主溜須拍馬,或是和別人互相勾結串通一氣。
原主憑的是真本事當上的大官,所以在戶部,原主是絕對的老大,他說一句話,下面的人都是不敢反駁的。
最近這幾年來,皇帝顯得越發昏庸,花錢如流水一般,偏偏國內多災多難,處處都需要赈災花錢,前任戶部尚書就是因為國庫空虛拿不出錢來才會被皇帝撤職,然後原主才能上位。
原主開源節流,總算是穩定住了局面,這也使得原主徹底坐穩了戶部尚書的位置。
但原主脾氣耿直,他看不慣皇帝昏庸無道的樣子,所以經常直接頂回皇帝提出的要求。
皇帝對原主的不滿由來已久。
這一次,皇帝越想越氣,作為天下之主,他難道連點錢都不能花了嗎?那他當這個皇帝有什麽用?
明州該死!
魏榮很久都沒有想起前世的事情了。那時的他還不是一個皇帝,而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
一朝穿越,魏榮卻發現自己成為了剛剛登記的順哀帝。
哀這個字不是什麽好字,順哀帝得到這個谥號不過是因為他是亡國之君。
順哀帝昏庸無能,百姓在他的治理下名不聊生,苦不堪言,最後康昭祖揭竿而起,推翻了順朝的江山,建立了康朝。
在得知自己将會成為亡國之君後,魏榮就總是覺得自己的頭上有一把刀随時随地會掉下來。
為了不讓自己成為亡國之君,魏榮勵精圖治,兢兢業業,半點都不敢懈怠。
就這樣,魏榮慢慢看着國家越來越好,他也逐漸開始覺得自己用不着那麽辛苦了。
如今江清河晏,他哪裏還用怕別人造反?
◎作者有話說:
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