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紀芙薇回了院子時,人才剛發現她不見了,正到處找着。
打頭一個丫鬟面上有幾分責怨,還是老實給她行了禮,見紀芙薇一身狼狽又說要打水洗澡,不得不叫人再給她準備起來。
二公子向永彬的怡和園與其他院子不同,其他即使是大房有了妻兒,也沒有“另起爐竈”的機會,但向永彬這裏小廚房等都齊備了,要水吩咐一聲自有人送來。
這裏伺候的人不少,大家也都習慣了二少爺大半夜叫起、又是喊大夫又是喝藥的習慣,故而值夜的人很利落就給辦好了,平常府上只有這裏是全天有人守着爐竈的。
洗好了澡、傷處上完了藥,紀芙薇點了個看起來不太顯眼的婢女說話。
“奴婢含素。”
含素與含香一樣是排了“含”字的婢女,代表人是從向老夫人的院子裏出來的。
她容貌一般,但做事老實,方才看着也還算機敏,最關鍵的是她聲音比較陌生,不是紀芙薇前面聽到那些嘴碎的聲音主人之一。
紀芙薇沒有及笄且沒來月信的事兒一傳出來,她就在含素的臉色看到了訝然,等人出去一說,果然婢女們嘀咕了一陣,這就有人跑到向老夫人那邊去彙報了。
今天二公子的身體更不好了,黃昏前後差點咽氣,沖喜的效果也沒看出來,老夫人便是忍着疲乏,也不敢睡,正好過去彙報。
“老夫人那裏說,委屈二夫人了,只是二少爺的情況不好,沒有多餘的心思,夫人且安心休息着吧,事情她都知道了。”
紀芙薇終于聽到了自己想要聽見的,可算是松了口氣。
她點點頭,重新爬進了被窩裏蓋好了被子。
也許是因為武國公府行伍出身,走的都是武官路子,府上的傷藥不少,效果也比想象中要好。
塗了膏藥的地方有點涼絲絲的,還有股淡淡的苦薄荷味兒,紀芙薇就嗅着這股味道,慢慢地沉入了夢鄉。
不過,其他地方可沒有紀芙薇這邊的松泛,府上各處都隐着動蕩。
Advertisement
當時信兒傳來,老夫人向洪氏正對着天尊老爺像念着。
“知道了。”
當今聖上與前頭他哥哥厲宗、他侄子哀宗不同。
先帝厲宗迷信道士,後面沒福氣的三日皇帝哀宗也差不多随了生父,但如今的這位卻是佛家居士,早年在大慈安寺修行,等十年前本要繼位的哀宗突然暴斃,燕京裏請人迎他回來繼位,他這才自佛門歸家。
有這領頭的在,現如今人為了讨好陛下,多随了上頭人也改信了佛。
只有部分還尊着舊例,仍拜着道家的三清像,或是奉着太上老君畫,口念着“福生無量天尊”。
向洪氏也是這般的習慣,為了給自己的二兒子積福,很早起就常對着老子像跪拜,不過私下裏,她同時還在寺廟裏給自己兒子點着長明燈,只要能延續生命,如何法子都使得,她最期待的還是道士那能延年益壽的丹藥。
只是可惜——
厲宗薨逝以後,當今聖上對道教一套極為忌憚,尤其反對道士煉丹授于信衆,連曾經厲害得很的國師都被他按照妖道問罪砍頭了,向洪氏就是有心也弄不來那些神奇的丹藥了。
等一大段的經文念完,她才不緊不慢地重新坐起來,叫婢女來給她捶腿,問道:
“新嫁娘人怎麽樣?”
“還是有些小了,模樣也差了些。”婢女老實地回答,“不過好歹是紀家的嫡女,血統是正的。”
“命格不好。”向洪氏也不意外,“不過法師說了她與我兒還算相配,只是紀家小門小戶的容不得。”
“罷了,留她也不過是為了沖喜,家裏不缺她一頓飯菜,一樣伺候着吧。”她淡淡地說着。
怡和園裏還傳着救人的細碎聲響,她往外頭燈火通明的地方看了一會兒,最後感慨道:
“小就小些了,反正以後也是下去伺候我兒的,且看她有多少福分吧。”
老夫人在府上積威甚重,有她一句話在,事情基本就定了性。
婢女斂下神色,告退而去。
回去一路,婢女心裏也在思索:
別的不知道,只是這新夫人的命着實是不好了。誰都看得出來,這門喜是壓根沒沖成,二少爺當天就又病重了,好像真應了大爺一句玩笑,說他弟弟沒那等“福分”,老夫人嘴上沒說什麽,心裏估計也對新夫人生了怨怼。
那這新夫人唯一的價值可不就是——
可惜了。
想到這裏,婢女心裏也有些毛毛的。
新夫人的好日子沒多少了,她打定了主意要對紀芙薇好些。
畢竟,這也就是最後的時日了,往後便是成了鬼也不該找上她來。
另一邊客院裏,蕭晟煜也在和身邊內侍議論着。
武國公府家還算是聖眷在身,蕭晟煜便是有心整治也不會在這時候動手,多年布局不會急于一時。
但新政令剛發下來,向家病了幾年的二公子就要娶妻。
蕭晟煜耳目衆多,知道時便覺得如鲠在喉。
他才規定了自勳貴起,禁止男女殉葬之事,尤其是活人殉葬。
轉頭,武國公府向家和宣平侯府紀家就要結親,是打算做什麽?
這回光一個“結親”名頭出來,蕭晟煜就覺得不對了。
他親自來參加婚宴,未嘗沒有敲打的意思。
武國公府上下皆是井然有序,武國公與世子更是親自接待,話說得客客氣氣,點水不漏。
從頭至尾不承認“沖喜”之說,哪怕新郎官病得床都下不來,接新娘的更是世子本人,他們依然咬死了是兩家結秦晉之好,別無他意。
這一婚宴果是叫他看了人間百态……牛鬼蛇神都出來了,妖魔皆套上了人皮,行那大善人做派。
蕭晟煜為帝多年,依然看不慣這等場面,更不好酒色,看了天色便尋了借口到客院暫歇了。
就這麽巧,原打算離開的他走在路上聽見了紀芙薇的聲音。
皇帝回宮,自然不必有什麽宮禁的限制,他散了酒氣方覺得能回宮了,就隐約聽見了哭聲,于是循聲而來。
這下,居然讓他碰見了這據說與二公子“心心相印”的紀三小姐了。
“如何,李順?”
“回陛下,人是奴才親自送到怡和園不遠的,沒驚動旁人,向家的沒發現奴才。不過那邊兒已經在找人了,人确實是紀三小姐,今兒的新娘子。”
“說說吧。”蕭晟煜現在沒了立刻回宮的心思。
“看她樣子,日子過得很不好?瞧着苦得很啊……”
各種情報,須臾之間在腦子裏一過,李順便笑道:
“可不就是苦呢?要奴才說,紀家這個嫡女日子過得,快比得上窮苦人家的女娃娃了。”
“窮人家還有幾分親情在,若不是叫那苦日子日日地磨,誰不會憐愛幾分自家閨女?這叫人之常情。”
“偏侯府家,那是說無情便真的無情到半分情誼不留,一點餘地不給。”
蕭晟煜原本只是對向家這門親事好奇,但對這個新娘人選還真不是很了解。
眼下碰上紀芙薇,他确實有幾分憐愛了。
“怎麽說?”
“您瞧着今兒個的情況就知道,宣平侯府紀家對這個嫡女可真是半點情面不留。”李順對三公五侯這些勳貴家裏的事情都如數家珍,便是先前不知道,有這出行一趟也早做了準備。
“與紀三小姐日子差不多的,還有個紀四小姐,同歲小幾個月的庶女,出自紀家越姨娘,越氏是紀夫人紀唐氏擡的媵妾,據說妻妾感情極好,因不滿自己生的是個女兒又命格不好,紀唐氏便将庶女看做嫡女,視若己出,反而将這紀三小姐送到了鄉下。”
“……”蕭晟煜下意識便皺了眉頭,半天才說了句。
“荒唐。”
“可不是呢。”李順立馬順着說下去,“先叫個庶女占了早定好的名姓,再讓人霸着這個位置還把原定的嫡女落到鄉下莊子上叫刁奴欺負,最後循着年歲送到了向家成婚……至于這究竟是不是沖喜會不會殉葬,且還有的瞧呢。”
“嘶。”蕭晟煜眉頭皺得更緊,厭惡之色壓抑不住。
他最是不喜這般,見不得欺淩孤弱之事,紀家對自家嫡女尚能如此無情……
“且還有一番官司,”李順忙道,“奴才查的時候才發現,若不是陛下聖明,想來當年生下時,紀家便不會留這女娃娃性命,還想叫那四小姐白占了人的位置去……”
蕭晟煜撚轉着扳指的動作一頓,眉頭一挑,擡眼間便反應過來李順說的是什麽事情。
思及那過為已甚的三公武侯,他心裏嘆息一聲。
他只是見不得他們氣焰嚣張、行為霸道,卻沒有想到當年登基時候的略一敲打,竟還有這樣的收獲。
不過,興許那時候衆人皆以為他是因為自己身為嫡子卻讓肅宗這個庶長皇子登基、他還被擠到了大慈安寺去,他故意引申記仇才會有這些舉動。
當年才登基時,蕭晟煜稍微卡了卡各府的襲爵。
其中有一家明明有嫡子卻請立庶長,他以“嫡庶不分”為由駁了下去,後面即使那生母擡成了平妻他也沒有松口,最後對方只好放棄。
可能是先例在前有所忌憚,不期然這其中還救了個無辜的女嬰、險些被奪走一切的紀芙薇。
當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果然,李順不知他心裏思緒,接着前頭的話語便道:
“到時候……怕是嫡庶都要亂套,宣平侯府早使人害了紀三小姐性命,讓四小姐落到紀唐氏名下了。”
李順言辭略有誇高之嫌,但他這個馬屁确實是拍對了,摸準了他的脈搏。
蕭晟煜對這種積德行善的好事情不可能不高興,更何況是無意中巧合救下的人,眼下長到了十幾歲的年華,脫了紀家的苦海——
“不過,”李順又道,“這武國公府家裏,也算不得太好的去處啊,尤其還是配了個、瞧着時日無多的。”
蕭晟煜的唇角當下便落了下去。
他自然也想到了這件事情。
“聽說是批命的。”他問,“可知道是什麽身份、什麽批詞?”
李順連忙請罪,他并未查得那般細,但是知道了當時給紀芙薇的批詞,說是:
“生而帶煞,尤沖父命。”
蕭晟煜一愣,再度脫口而出。
“荒謬。”
李順等衆忙跪在地,蕭晟煜平複了心緒。
過去之事不可改,人既然已經離了紀家到了向家,那就該往前看了。
“向家你盯緊了。”他冷笑道,“殉葬之事,朕決不允許。”
作者有話說:
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老子:在道教中被認為是老君的化身,被尊為道祖,被稱為太清道德天尊。但太上老君并不等同于老子,老子為其化身。
道教沒有“無量天尊”這一天尊,無量天尊指的是衆多天尊總體,而佛家有“無量壽佛”之稱,與無量天尊發音相似,但改稱不合适,于是加上點前綴以作區分,總為“福生無量天尊”。
(資料來源網絡,關于宗教方面的知識并不完全準确,僅為故事需要使用,無冒犯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