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再秀一次
謝、梅兩家是通家之好,謝茂又特別想讓兒子拜入梅清門下,因此也沒讓阿鸾回去,反而溫和的鼓勵女兒:“阿鸾,你梅叔叔新得了王子敬的《中秋貼》,贏了他,便可借來觀賞一月。”他說得特別豪氣,直接給定了一個月。梅清沒好氣的瞅了他一眼,但當着小姑娘的面,也不好多做反駁,只能點頭:“可以。”他到不認為阿鸾能領略《中秋貼》起伏頓挫、節節換筆之精妙,只以為謝茂想看。
謝茂與他少年相交,頗有幾分心意相通,一見梅清的神色,便知他有幾分不以為然,逐正色道:“太清,可不是為兄诓你,阿鸾字已略有小成。”
“哦!”這回梅清是真的驚奇,棋之一道首重天賦,他只以為阿鸾是那種天資聰慧的孩子,有些可惜其生為女子。這回聽到其父誇贊她的書法,真是意外之喜。“寫來看看。”
阿鸾前世家境很好,被父母壓着學了許多技能,其中書法與古琴是她堅持最久的。她少時臨顏書,及長卻更喜趙體,曾拜入名師門下,苦練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候,趙體還未出現。她再度開蒙臨貼,初時人小力弱,腕力不足,還看不太出來。待她習字時間漸長,曾經形成的風格便慢慢顯露出來。
謝洵鋪紙、謝涵研磨,阿鸾寧心靜氣,“寧靜致遠”四字一揮而就,字寫完,她習慣性審視自己的字,暗暗嘆息:終究還是練習時間不夠,靈動有餘、沉穩不足。到是梅清用一種新奇的目光上下打量阿鸾,笑着對謝茂道:“正則兄,女公子了不得啊。”趙氏大楷另辟蹊徑,以行書筆意為之,阿鸾前世練習趙書久已,如今書來自然便帶了出來。
被梅清稱贊的阿鸾很是羞愧,這個可不是她發明的,她也不過是個臨摹者,只是當下也沒法明說。她能克制自己不去剽竊前人的詩詞,可這已成風格的書法,卻實在沒法掩飾。
梅清見小姑娘有些害羞,也不再多說,很是大方的道:“阿鸾,今日無論輸贏,《中秋貼》叔叔都借你一月。”小小的女孩子,又無當世名家專門教導,便是老友怕是也沒那麽多精力教導庶女,她能有如此成績,顯然日日練習不斷。他向來喜歡聰穎的孩子,但更欣賞聰明而勤奮的人,阿鸾這小姑娘兩樣都占了。都說觀字如觀其人,雖然這說法有些片面,卻也有可取之處。觀小姑娘的字,端莊大氣,卻也不失圓潤秀逸。哎,可惜他兩個兒子都已定下親事,不然娶來做個兒媳,想來其所生之子,必然秀于常人。梅清暗道可惜,再想到自己的弟子,略有安慰,若是給徒弟求親差不多能成,徒弟的媳婦也不算嫁給外人了。
阿鸾聽得此話,大喜過望,連忙行禮:“謝謝梅叔叔。”高興之下,她跟梅清下了個平手,這回梅仆射可沒在讓子,只是依然讓阿鸾先行。但是對于梅清來說,平棋也算是輸了。他推盤起身,笑道:“我又輸了。”
阿鸾很是不好意思,“梅叔叔,我是先手,該是我輸了。”
謝茂撚着胡子,內心很是得意,又要克制着不能表現的太清楚,“太清,她一個小孩子,不過僥幸而已。”謙虛完了,不忘追問:“中秋貼……”他可眼饞了有一陣子,終于能好好看看了。
梅清道:“明日我令人送來。”
棋下過了,書法也秀完了,阿鸾自動告退。這回梅清沒有留人,爽快的放人走了。
酒過三巡,梅清提起皇帝欲給适齡皇子娶妃之事,還頗為稱贊謝茂的行事:“五皇子身體雖弱,卻心思通透,這個女婿不錯,恭喜正則兄了。”
謝茂聽了梅清的話只覺欲哭無淚,梅清都知道了,顯然皇帝那邊八字都暗地裏合完了,板上定針再無更改。事已至此,也容不得他不願意,“唉,吾實不願惜惜嫁入皇家啊。”這是真話,但是梅清只信了一半。
“太清,你看我那兩個孽障如何,可堪造就?”借着酒意,謝茂首次開口。
梅清沉吟片刻,“正則兄若是不嫌棄,便讓賢侄随我習學一段時間吧。只是,我如今官職在身,教導時間怕不是多。”
Advertisement
謝茂大喜,連忙起身拜謝:“只求太清偶爾指點一下便好。”梅清是尚書右仆射,已經半相之位,時間肯定不多,他也不求梅清能跟學堂的先生一樣,時時教導兒子,只求能在他在閑瑕之時,指點一下,就足夠兩人受用不盡了。又高聲叫仆人,令他們去叫兩個兒子來給老師敬酒。
謝茂搞定了一樁心事,與梅清開懷暢飲,酒宴至深夜方散。他強打精神,令管家送了梅清回府,滿身酒氣也沒敢回正院,只勉強支撐着喚人來伺候着洗漱,直接便在書房睡下了。反正明天旬休,不必上朝,可以多睡一會兒。
第二日,徐氏帶了謝媛入宮晉見皇後,一切都很順利,皇後一如既往的和藹可親,還賞了謝媛全套的點翠頭面,并雲緞、蜀錦各四匹,顯然還是挺滿意謝媛的。安安穩穩的出宮之後,徐氏的心落了地,謝媛的婚事算是差不多成了。她心情挺好,看謝媛也順眼多了,便不介意多提點她幾句:“事情雖說差不多定了,可賜婚的旨意畢竟還沒下,你這段時間老老實實的在府裏呆着,哪裏也不許去。”九十九拜都拜過了,只差這一哆嗦,可不能大意之下出了事。
謝媛柔順道:“是,母親,女兒都知道。”嫁了寧王,不只爹爹是她的靠山,繼母也是。比與爹爹,繼母與皇家更為熟悉,她多說一句,她就能少走些彎路。
“明日,我會請王尚儀去你院中暫住,平日無事,多向尚儀請教。”徐氏想了想,還是決定現在就把王尚儀送到謝媛院內,讓她多提點一下繼女。王尚儀曾随侍聖人生母,在今上繼位後,掌尚儀局,主管禮儀、起居之事。後年紀漸大,求得聖人恩典出宮,被徐氏母親請回了府中。前幾日,徐氏特意回了趟娘家,把王尚儀請了回來,就為了教導謝媛。
謝媛本從以來徐氏會讓齊秀去伺候她,卻不想居然給她請了位更好的老師。
徐氏一眼就看出謝媛在想什麽,暗暗腹诽還以為有了點長進,沒想到還是這麽蠢。沒奈何,她現在只能多教教,免得出嫁之後辦了蠢事,連累府中。這會兒,徐氏都有些懷疑自己的決定是不是錯了。還好,她嫁的是寧王,牽扯到的掙鬥應該不會太多,這要是嫁給別的皇子,還不被人坑死。徐氏打起精神,慢慢教道:“你之前想要齊秀随你出嫁,她已表明不願意,如今就算你貴為王妃,也不好強迫于人。要知道,強迫來的永遠不會對你忠心。再得,就算齊秀真的願意伺候你,你能待她如初麽?她也必會因此心中惶恐。常此以往,主仆離心,她怎麽可能盡心。在皇家,不能忠心你的奴婢,縱使她千好萬好,也不能用。”
謝媛連忙點頭,“多謝母親教我。”是她一時沒想到,只以為她嫁了寧王,齊秀肯定會願意再回到她身邊的。
徐氏見謝媛還算受教,郁悶的心情到是解開不少。蠢不怕,就怕蠢而不自知,還硬要耍小聰明的。
兩人回到府內,先去見了謝老夫人。老太太這回也知道孫女可能會被選為皇子正妃,心中高興,對着徐氏的笑也實誠了許多,她拉着謝媛的手,細細叮囑:“遇事多多跟你母親請教,知道麽?”她就怕孫女這會兒覺得自己可能是皇子妃了,身份高出府中人一等,便跟大兒媳婦不睦。那可不成,女孩子家出嫁,管家理事裏面的門道多了,這些都得當娘的教導。其時,她來教孫女也不是不行,只不過有關皇家之事,她終究是不如兒媳婦。為了孫女以後好,她這會也得多說兩句。
謝媛道:“祖母,您放心。以前是我不懂事,以後不會了。”
謝老太太欣慰的拍拍孫女的手,頭一回這麽和藹的跟徐氏道:“慧娘啊,惜惜她也知道錯了,以往的事,你是長輩多擔待。往後,她還得勞你細心教導。”
“母親放心,兒媳一定盡心。”謝老太太不說,徐氏也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兒跟謝媛計較,不然怎麽能特意回娘家請人回來。謝媛是謝茂嫡長女,嫁入皇室,她的一言一行可是謝家的臉面,她能不盡心。
“那就好,那就好。”兒媳婦表了态,老太太也算是安了心。
在宜春院裏見過了謝老夫人,徐氏和謝媛也算明面上合解了。兩人自宜春院裏出來,徐氏道:“惜惜,你也累了,先回芷蘭院吧。”
謝媛柔聲道:“母親,女兒告退了。”
徐氏點了點頭,“好好休息。”說完,便帶人先行一步。
謝媛等到徐氏走遠了,才帶人回了自己院子。
繼女的舉動,徐氏自然知道,輕聲嘆道:“到底是大姑娘了。”這段時間,謝媛的轉變還真快,徐氏多方觀察無果,也只能拿女孩子長大懂事來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