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被女皇炮灰的前皇後(39)
“本宮親自掌掴你,也算是給你臉面了,是李琰讓你這鳳命來将功折罪,會一會本宮這妖邪的吧?看來他對你的寵愛也不過如此啊,他一點也不考慮你的安危嗎?就算是本宮好不了,在此之前,也能讓你們陪葬了。”
武氏目光腥紅,神色陰郁,那一群宮人則是顫抖連連,主子們鬥法他們這些蝦米也跟着遭殃,不管如何選擇,活路都十分渺茫。
瑤光睥睨的欣賞武氏的狼狽樣,武氏在她傲然的注視之下,終于撕破了面上的僞裝,怒道:“你不用挑撥離間!邪不勝正,以為我會怕你?”
一邊說着一邊扭動了一下雙臂,沖身後的宮人怒喝道:“放手!”
這兩人被她震住,慌忙松開手,武氏剛解了束縛,瑤光手上不知何時多了個火折子,她一手擋住風,對着火折子吹了吹,頓時火光一閃。
武氏動作一頓,有些慌亂了:“你......”
瑤光明明滅滅的目光讓武氏心中一凜,這次跟上一會在昭華宮自盡的神色可明顯不同,她是認真的的。
瑤光冷然笑道:“這橋面上,都灑了火油吧?一點就着。我猜皇上應該是想讓本宮和你都死了。”
她說罷,武氏尚且能夠繃住,其餘人已經是顫抖如篩糠了。
瑤光見之,唇角冷笑,眼眸卻暗了又暗,她的一生,只有永不放棄,還從未有過主動求死的想法。可變成了王瑤光,先死自殘,現在真要走上自盡這一步嗎?
想到如果任務順利完成了,想要盡早脫身也得死一死,怎麽死不是死呢,重要的是這麽死了有價值,她又釋然了。
她相信自己留下的後手,足夠讓這個任務沒有任何的纰漏,王皇後肯定會滿意,而她自己當然也不會真的死去。
這時,橋面上突然明亮了起來手持火把的侍衛和舉着燈籠的宮人将橋的兩頭都給圍了起來。
橋上人俱是一頓,武氏一口氣尚來不及緩緩吐出,瑤光已經松了手,火折子落在橋面上,在冷風之中,幽藍色的火苗晃了晃,迎風開始蔓延開去,差點燒着了武氏的衣裙,她慌忙往後退,身上的火花撲騰不滅,越竄越大,她也顧不得儀态,往橋下狂奔而去。
橋上頓時慌成一團,所有人都慌忙朝着火勢稍弱的方向往橋下逃去。
身後瑤光大聲笑道:“本宮是妖邪,本宮一場火燒了幹淨,武氏,你是要跟皇上争搶皇位的命數,你幹脆跟本宮一起死了,免得皇上坐立不安吧!對皇上,你與本宮根本不能相提并論。”
Advertisement
武氏聞言身體一顫,她自然知道瑤光這句話的影響力,可她為什麽要去死,不,只要有一線希望,她都會迎難而上,袁地魁說她是天定鳳命,那她怎麽能死!
下了橋,離開了火苗的範圍,她才狼狽不堪的在地上滾了兩圈,滅了火,看到不遠處的李琰,本想過去,可還沒有靠近就被宮人攔了下來。
李琰站在靠近芙蓉軒的橋頭,被衆人護着,他根本沒有取看武氏,聽見瑤光方才的聲音,他沉着臉,目光攫着橋面上的人。
瑤光正迎着火勢,不疾不徐的與衆人反方向而行,走到拱橋正中間站定不動了,現場的人都一片靜默,無人救火,也無人出聲,定定的看着橋上那一道紅色的影子。
這木橋雖然因為雨有些濡濕,但是在火油和風勢之下火苗依舊越燒越旺,逐漸向她腳下逼近,她孤零零的站在橋上,想讓人不注意也難,李琰心口發緊,目光遙遙的跟瑤光撞上。
李琰不自覺的挺直了本來就筆挺的後背,竭力平靜的與她隔空相望,他的腦子裏有一瞬的空白。
這時,武氏的聲音将他拉了回來,她問着:“皇上,臣妾幸不辱命,将王皇後拖延在橋上了......皇上找到證據了嗎?”
李琰方才剎那間對瑤光升起的心軟頓時散去了,凝着眼将目光從橋上挪開,點了點頭,從長秋宮找到了寫着他生辰八字的人偶,他的皇後以巫蠱來詛咒他死,她不是妖邪又是什麽呢?既然是妖邪燒死她是他本來的打算。
武氏心裏隐隐松了口氣:“這樣臣妾就放心了,皇上......”她本想解釋推脫“天定鳳命”之事,她主動請纓試探并設計了驅除妖邪的辦法,可李琰對她也依舊是懷疑的,采納了她的法子,可還是讓人架着她出去。
可沒有開口,就被李琰打斷了,他問道:“橋上的火是怎麽回事?”
武氏答道:“她知道跑不掉了,所以自己點燃的。”
李琰無話再問,心底湧出說不清的滋味。
蘇長青看着小太監交上來的東西,神色有些晦暗不明,又看了看已經火光沖天的拱橋,無聲一嘆,才過來跟李琰回話:“皇上,在長秋宮還搜出了這些東西。”
說着将手中的人偶遞交了過去,李琰看着手中的一男一女兩個人偶,目光一滞,頓時覺得掌心像是發燙起來:“這......這是......”
這兩個人偶上都有生辰八字,一個是李琰的,一個是王瑤光,顯然就指代着他們兩人,紅繩結将兩個人偶的手腕連在一起,人偶上都貼着古怪的符文,上面的字略有不同,代表李琰的人偶上寫着“續”,而王瑤光的那一個上面則寫着“借”。
這時,突然從人群外傳來一聲驚呼:“你們這麽多人怎麽都不救人!”
咋咋呼呼的聲音讓李琰看過去,來人是個頭發蓬亂的老頭兒,穿着寬大的青灰色大袍子,正沖着搖頭招手,高聲道:“女娃娃,你快從橋上跳下來,不然這得死得多慘!”他雖然不喜歡管閑事,但是看着人在面前活生生的燒死,如此慘烈,卻也忍不住開口了。
他身後的侍衛嚴肅的提醒:“李道長,皇上面前不得随意喧嘩!”
來人正是李淳于,他素來随性慣了,也懶得理會這侍衛的提醒。
這時,瑤光站立之處的火苗已經竄了起來,裙角上着了火,她卻十分平靜,不掙紮、不動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