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行動 下
秋葉已經走了, 這些管事們看家看習慣了,對着落荒而逃的二公子,紛紛冷笑一聲, 讓人有苦說不出的法子多着呢,小子,等我們慢慢的招呼你。
但是二公子也知道,自己今天失态了,他回去之後根本睡不着, 在屋子裏走來走去, 跟他一起來的管事最近為了和西園聯手,到處拜訪這裏的管事兒, 對這件事還不知道呢。這公子身邊的仆從們出主意。
“公子, 我們打聽了,神女是有親娘在這裏的。不如備了重禮上門,請這位夫人幫咱們說說話。”
對對對, 劉二公子瞬間找到了方向。然而他的禮物沒人收,朱大姐是後宅夫人, 最近把心思放在了養兒子身上, 根本不知道有人給自己送禮, 這禮物直接被廖叔齊打發人退回來了,而且也沒同意劉公子見朱大姐,理由是現成的,年紀大剛生育率孩子, 需要養着不見人。
劉公子如今捧着禮物都沒人收,這事被星苑的管家知道後, 心裏覺得應該把這公子哄回去了, 再待着, 只能壞事兒。
一連幾天後,秋葉進入了均縣,進入均縣,就能發現這裏的地裏卻少水分。她下馬查看土壤,用手把土塊碾碎,看着沙土從手指縫裏掉下去,嘆了一口氣。
荀鶴早早的在邊境等着,知道秋葉來了,快馬加鞭的過來拜見。
不寬的鄉間小道上塵土飛揚,荀鶴圓圓的勒住馬,滾鞍下馬。
“神女,迎接來遲,萬望恕罪。”
“請起,荀鶴,你看起來憔悴多了。”
荀鶴嘆口氣,“以前還覺得自己少年英才,現在不得不承認,那些年紀大見識多的能坐穩這個官位實在是有本事的。自己實在是缺的太多,如今的局面已經苦苦支撐,想進一步是不可能了。”
秋葉的婢女牽着馬跟着,整個隊伍緩緩移動,秋葉和荀鶴在鄉間小路上走着。
荀鶴這段時間真的感到了力不從心,“關口那裏,真是一眼看不住就出事兒,那些流民整日惹是生非,過一段時間處置一批,能安穩幾天。再說縣內,這些人鬧着減租減稅,還有些老人指手畫腳,說什麽當初錢家仁義,收稅都是念着大夥辛苦,略微收幾個字就行了。這稅收定不下來,更不能從裏面獲益,咱們打下這裏是為了進一步的加強勢力,不能反而養着他們。要是養着算了,可是救濟的糧食他們能倒賣了,我這邊苦苦找不到證據......”
所以說,開明的地主太少,吸血的太多。
秋葉手裏拎着馬鞭,抽了幾下路邊半死不活的野草。“荀鶴,你啊,聽說了漫水縣的事兒嗎?金山金老,在漫水縣殺的人頭滾滾,咱們跑出去的官吏包括當地的人,死了三千多。”
“您是說,讓我也......”
“不是讓你濫殺,當初往你推行律法,你推行了嗎?”
“推了,他們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地面是皇上的,尊的是皇上的法......”
“你怎麽處理的?”
“教訓了事。”
秋葉冷笑了一聲,“剛柔并濟一張一弛,你是沒做到啊。”
回頭對着婢女們叫了一聲,“秀秀。”
一個很瘦的婢女走出來,答了一聲:“在。”
秋葉介紹,“這位是跟随老母時間最長的,也是老成持重不掙不搶的一位。秀秀姐,你帶帶他,跟他說說咱們是怎麽治理地方的。”
秀秀答應了一聲退下了,秋葉小聲的說:“你要是還做不好,只能把你送回金老身邊,讓他再把你回爐重造了。”
荀鶴立即保證,“您放心,這次萬無一失。”
秋葉轉身招呼坐騎過來,對荀鶴說:“我先去關口,這裏的路太窄了,郁明從大路去了,我等下追上郁明,看過了關口和關外的流民,親自回來坐鎮。”
荀鶴立即給秋葉牽馬,看着隊伍揚起煙塵離開了這裏,只留下他帶着的人和這個叫秀秀的婢女。
荀鶴不敢托大,趕快打招呼:“秀秀姐,兄弟全拜托您了。”
秀秀微微一笑,“荀大人,按部就班即可,不要露出什麽破綻,到時候咱們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
秋葉追上了林榮的車已經是兩天之後了,也接近了關口。
從遠處看,城牆已經建起來了,遠遠的如龐然大物一樣橫亘在大地上。秋葉看了,心中生出無限豪情。
“郁明,這地方建造雄關,你的眼光真是太好了。”
人才,最重要的是戰略眼光,從這一處雄關來看,林榮具有很多人缺失的戰略眼光。
林榮坐在車上,也在看遠處的雄關,對秋葉說:“趕快穩定後方,廣積糧高築牆滅周鄰,随即雄視天下。只要這處雄關建起來,不僅能抵禦外敵,也能圈住綠水,所以,綠水早晚會來投奔咱們的。北郭和星苑只能等機會,等他們全力以赴的打起來了,才能坐收漁利。等到廖管事查明劉家的錢財,把這個消息放出去,財帛動人心 ,北郭的人貪財短視,到時候推着巫馬昭出兵......這一切,要慢慢的等着。現在咱們去看看雄關吧。”說完開始咳嗽,車上的随從趕快拍他的後背。
然後扶着他躺回去了。
秋葉聽的心中熱血沸騰,但是更擔心林榮,“郁明,還好嗎?”你最好長壽點,給我規劃下一步該做什麽。
靠近雄關之後,前幾日來到這裏的王大有上來接着。
“神女,您可算來了,您都想不到,這裏混進來一批人,是外面各路義軍派來的人,要跟您共舉大事。”
“什麽?”
“共舉大事。”
“我跟他們有什麽大事可以共舉......這是來搗亂的啊,湊個時間我見見,讓我了解一下天下英雄。”
說着看着人扶着林榮去休息了,就跟王大有說:“荀鶴手段太軟,我留下秀秀姐幫他,這幾天縣內要風聲鶴唳,你看好這裏,別出亂子就行。”
“您放心,怎麽不讓我動手。”
“也該給荀鶴一個機會,這年輕人有野心。”
王大有追着秋葉上了城牆,城牆已經造好,現在建造的是甕城,王大有看到周圍沒人了,跟秋葉說:“為了防止人家攻城,假若敵軍進入甕城之後,有十八道城門,只有一道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為的就是迷惑攻城的人馬。而且城門的機關很多,這些城牆也是有講究的,我慢慢的跟您講,不敢說固若金湯,守城一方絕對是占盡天時地利。”
秋葉跟着王大有各處查看,幾乎是走了一下午,把裏裏外外看了一邊,登上最外層的城牆,看到遠處篝火一堆堆的,那是流民們在燒火做飯。
“都春天了,他們還不回去?”
春天能吃的多一點,總比冬天強,按道理說,流民也該返鄉了。
“回不去了,他們逃出來之後,沒被叛軍占領的土地,都歸了官員和豪強,被叛軍占着的,歸了那些叛軍新貴,他們到哪兒都沒地。”
秋葉嘆口氣,拍了拍城牆沒起說話。
在均縣的縣城,荀鶴把鄉紳低保叫了過來,“這次還是商量着修渠的事兒,這事兒功在千秋利在當代。往後只要小心維護,能做到旱澇保收,除非是千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洪水或者是南邊大江幹枯。所以各位,這件事咱們今天肯定是要拿出一個正式的說法的。”
這些鄉紳們坐在椅子上,有些人高高挂起事不關己,“那圖紙上我們看了,雙手贊成。”
“你當然贊成,不刨你們家的地。荀大人,我們家就一百多畝,這下要占塢十多畝,我們家吃什麽喝什麽,一家老少将來怎麽辦?”
下面還是那些哭訴,“祖宗留下的天地,到了我們手上,保不住啊,對不起祖宗啊。”
還有的說:“讓我們出地也行,往後水從外面家地頭過,必須是我們用完了再給人家。”
更有一些說:“我們失了土地,往後每年澆地,一畝地要出半兩銀子,誰家用水誰家交,交了出地的大夥均分。”
此起彼伏的叫嚷着這主意好。
荀鶴嘆息一聲,心想好遠難勸該死的鬼。
“各位,一畝地才收多少糧食,半兩,他們種地的豈不是要賠死。”
“荀大人,那我們不管這個,我們的地沒了,總要找回點貼補家用是不是。”
“要貼補家用啊,跟我說啊。”門外進來一個青衣女子,看樣子已經超過二十了,在這裏,這個年紀被稱為老姑娘了。這些鄉紳們開始私下裏交頭接耳。
這個女子進來後,身後跟着一溜擡箱子的人。
這青衣女子坐在了荀鶴旁邊,看着剛才叫嚷着要錢的那個,“這位老爺,不知道尊姓大名。”
這人站起來,很油滑的說:“不敢勞動姑娘動問,姑娘是做什麽的,怎麽來到了這堂上,小的姓王,在西柳鎮上住着,大名叫......”
“我知道了,拿出來。”秀秀對擡箱子的人吩咐了一聲,有個人迅速的開箱子,很多人伸着脖子往裏面看,只見裏面都是書冊,取出來一本遞給了秀秀。
秀秀接過來,對這些人說:“各位,三日前神女駕臨均縣,這一路走來,攔着她車架告狀的不計其數,全部記錄在案,我奉神女之名,來傳喚與記錄相幹的人員,這位王老爺,你涉嫌訴訟五十六條,其中有三十條是侵占土地,有十五條是買賣人口,剩下的告你為富不仁殘害鄉裏逼死人命,來人,把人拿下,擇日讓原告被告當庭對質。”
有人沖了進來,這個王老爺喊着被拖了出去。
現場的都不傻,紛紛不說話了。
秀秀全程扳着臉,“驚擾各位了,在座的各位,有不少是好人,和訴訟無關,但是也請稍安勿躁。清白的人,沒人冤枉,不清白的,也洗不幹淨。既然今日濟濟一堂,咱們從最裏面的這口箱子開始吧。”
靠近秀秀的箱子被打開,一摞子狀紙被搬了出來。
這些人瞬間汗如雨下,一個人站起來跟荀鶴說:“大人,我們孫家支持修渠。這是惠及子孫的大好事,是功德之事。我們家願意出地不要回報,請大人允許。”
荀和冷笑一生,“你剛才不是說對不起祖宗嗎?算了,反正商量了這麽就都商量不出來,今日就不商量了,秀秀姑娘的事兒重要。至于修渠,日後再議吧。”
很多人面如土色,半天的功夫在座的這些人只剩下了三位還坐着,其他的被拉下去關着了。
這三位是沒問題的,秀秀微微一笑:“讓幾位受驚了,事情本來完了,該放幾位離開,只是,我們如今缺人手,還想請三位在旁邊做一些文書之事,所以還要麻煩幾位等等。”
這三位唯唯諾諾。
心裏叫苦不疊。
作者有話說:
補上前幾天請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