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引狼入室
騎着快馬, 只需要一日的功夫就到了北邊山口,山口的守軍和錢家早有約定,于是那邊來了三萬人。
大軍啓程的時候錢家的家家眷們鬧着要回均縣, 在家和在外面的區別大家都知道了,在家要什麽有什麽,在大營裏只能喝西北風。
于是發出求援信的第二天下午,黑壓壓的大軍到了北門,錢家的家眷也回到了家裏。
少主登上城樓, 看到朝廷的王師散亂的走在路上, 頓時生出一種不好的感覺。
這群人嚷嚷着要進城,在外面安營紮寨哪比得上在城裏高床軟卧, 但是三萬人不是小數目啊。
均縣的百姓在大半夜被趕出家門, 錢家強令百姓騰出房子讓這些大軍入住民宅。與其說是大軍,在某些操守方面還不如土匪,最起碼綠水縣的那群土匪老爺兵們一路走過來也沒有對女子有什麽冒犯, 而且還主動避讓,為的就是擔心和女人說話了, 回頭女人被家裏的老爺們打罵。
當天夜裏, 均縣城裏哭喊聲震天, 只要是貧家小戶的小媳婦大姑娘沒一個能逃脫魔掌。女人沒能幸免,其他人更是凍的渾身僵硬,在寒冷的冬天就穿了一身棉衣被趕出來,都是窮人, 甚至有些人的棉衣還是老棉花,早就硬的跟鐵板一樣沒有保暖的效果了, 寒冬大臘月外面冰雪三尺厚, 吃的沒有取暖的沒有, 年紀大的老人受不了,到了後半夜,街上哭聲一陣接着一陣,據說當天晚上凍死了二十多個,老人孩子都沒能幸免。
均縣是錢家的均縣,少主氣的火冒三丈。
他去找統領大軍的将領,這時候家主和将領們正在喝酒,寒冬大臘月,家裏的舞女身上只挂了一層紗在跳舞,四周的火盆擺了無數,場景不堪入目。對于闖進來要求節制大軍的少主,家主為了讨這些軍匪的歡心,直接讓人把兒子拖下去打了二十棍。
少主被打的奄奄一息,他老婆孩子不在家,只有幾個丫鬟照顧。
第二天白天,家裏的兄弟姐妹來看望,其中有個同胞的妹子。
妹子說:“來之前母親說了,說你這是該打的,這時候咱們求着人家辦事兒,怎麽好在這個節骨眼上指責人家。”
少主屁股火辣辣的疼,心頭的悲哀久久不去,對妹妹說:“咱們家吃穿都是均縣的百姓供奉,不說對他們仁愛,但是也不能如此糟、蹋。一旦德不配位,咱們家的地位岌岌可危。”
妹子說:“外面的事兒我不懂,但是我也很讨厭那群人,回來的時候總覺得他們盯着我馬車的眼神很讨厭。可是母親說的也對,咱們畢竟有求于人家。”
他還有幾個兄弟,其中有的是一母同胞,有的是庶出的弟弟,都勸他:“大哥,你就是太執拗了,眼下最重要的是外患,這點事兒不值得拿出來說。”
他揮揮手,讓弟弟妹妹們離開。
Advertisement
這些将領們和錢家的家主喝完之後,醉醺醺的在中午醒來,聽說有人來拜見,等了一上午了,出來一看,是個魁梧的将領。
一打聽才知道對方是前不久偷襲西園大軍的主将。
和錢家這種讀書人家,這些将領們沒多少可聊的,和周挺倒是算的上臭味相投。大家都是粗人,說些罵娘的粗詞兒接受的很好。而且喝酒的時候也豪爽,談論起女人,都是一副惡心樣兒。其中包含了諸多對青樓姐兒的技術好還是小家碧玉的悶騷強的讨論。
喝的太多,中間說的興起,其中一個喝醉的突然說:“姐兒和小戶人家的女孩也就那樣,我更喜歡大戶人家的閨秀。前幾天錢家的小姐夠味,那一瞪眼,我半邊身子都酥了。”
周挺一副吃醉了的樣子,“那還不簡單,你去跟人求親啊!”
“人家看不上咱們。”
周挺不說話,但是喝醉的不止是一個,一旦開了話頭,說的是毫不忌憚,有人說:“怕什麽,生米煮成熟飯就好了,女人都是這樣的,沾了她們,她們還能跟誰過日子?”
周挺一副喝醉的樣子已經睡着了。
但是這群人卻沒睡着,什麽大小姐夠肥嫩,二小姐都美豔......說的口沫橫飛,說的越發不堪入耳,說的心裏的野草越長越高。
迷迷瞪瞪的周挺已經找到了切入點,再等等,再等等均縣就到手了。
三萬大軍吃飽喝足之後,已經是三天過去了。
三天之後城外的秋葉終于能下床了,她整個人瘦了一圈,有氣無力的趴在桌子上被婢女喂肉湯,好在這次的傷口恢複的不錯,接下來就是靜養了。
西園的糧草辎重再一次送來,這次除了給所有的士卒配齊了铠甲,也弄來了三十六架弩車。押送糧草的不是辎重營,而是參戰的大軍,塢堡給西園漫水兩縣的主管發出征召令,三天時間征招了八萬人,如今算上前期的大軍,城外最少有十五萬的西園軍。
兩個時辰中,連綿不斷的帳篷從南門向兩邊擴展,瞬間包圍了西門和東門。
随軍而來的除了辎重糧草大軍之外,還有一輛馬車,裹的嚴實的人被兩個小夥子從車上扶着下來,時不時的咳嗽一聲。
塢堡的信送進來了,裹得非常嚴實的林榮被扶着進來。
秋葉讓婢女把肉湯端走,有氣無力的說:“郁明來了,快坐吧,本來想去接你,你也看到了,我連坐的力氣都沒有,只好算了。”
對屬下沒必要這麽客氣,秋葉也就是客氣話,是真不會出去迎接林榮的。
林榮又開始咳嗽了起來,震的整個身體都不穩,幸虧是被扶着的,要不然就要倒下去了。秋葉看他的模樣,覺得這家夥很像一個短命鬼。
他咳嗽完了,婢女趕快給他端熱水,他喝了一口熱水才緩過來氣,好像這條命是熱水給的。“屬下拜見神女。”
說話比自己還虛,秋葉讓人把椅子放在自己前面,兩個病號坐着說話吧。
“郁明啊,塢堡內沒糧食了,咱們要速戰速決。這十幾萬人最快什麽時候能攻下這種座城?”
也不知道誰出的這麽不着調的主意,靠人數取勝,都沒想過十幾萬人吃飯就是個大問題嗎?
林榮開始喘息,就跟上不來氣一樣。随行的人趕快給他喂了一口熱水他才好受了一點,但是說話很費力氣,能少說一個字絕不多說:“屬下剛到,不好定論。”
也對,要知己知彼,客觀一點總比一上來打嘴炮保證什麽時間內攻下城池更可靠。
秋葉就介紹情況:“目前咱們士氣還行,糧草有,投石機有,弩車也有,你盡可放開手腳。”
林榮提着精神問:“攻城車有多少?”
“攻城車是什麽?我們只有雲梯。”
林榮盯着秋葉。
沒攻城車你怎麽攻城?!上次還說差一點登上城牆了,是你們運氣太好還是人家太菜?!
林榮試探的問:“壕橋?沖車?撞車?呂公車?木幔?巢車?都沒有?!”
沒有!!!
秋葉心虛的跟沒寫作業偏巧被老師檢查到的學生一樣:“......我都沒聽說過。”
林榮二話沒說,一把倒下去,整個人軟綿綿的倒在椅背上,秋葉吓得趕快站起來,這個靠譜的大将不會是被自己氣死了吧。
林榮身邊随行的兩個小夥子沒動,秋葉松了一口氣,又重新坐回去了。
林榮想了一會兒,“人多有人多的好處,這是彈丸之地,對方兵力也不多。讓所有的輔兵動起來,挖土,搭魚鱗道。”
這詞兒也沒聽說過,秋葉不懂就問,畢竟自己年紀小啊,目前靠着年紀小還能直白的問。“魚鱗道是什麽?”
“是用麻袋裝土,堆疊成坡度一直延續到城牆上,讓士卒們踩着這個緩坡直接殺入城中。這種魚鱗道要寬,畢竟成隊沖鋒要容下好幾排的人。要多,多幾條魚鱗道人家應付不過來減少傷亡,不會那麽慘烈。最最重要的是,城要矮,因為太高的城,修魚鱗道太費勁,有的士卒怕高,踩着魚鱗道走不動路,影響後面的人沖鋒。”
秋葉趕緊點頭,“一切靠你住處了。”
“分內之事。”
現在是冬天,魚鱗道要用的土都凍住了,很難取,而且要做好敗退的準備,如果在附近亂取土,敗退的時候很容易讓大軍掉坑裏,影響撤退的速度。
所以新來的這八萬人剛搭好了帳篷就被要求往回走,長官們被帶走開會,在劃定好的地方燒火烤地面,随後八萬人吭哧吭哧開始挖坑。
接下來有随軍的小吏計算用多少土方,又實際考察地形,最後告訴秋葉,根據如今的挖土速度和需要的土方數量來看,大概十天後是攻城的好時機。
十天後是臘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祭竈的日子。
“好,就臘月二十三,攻城之後大家可以回去過年了。”
但是一直沒說話的林榮并不看好秋葉的決定,“聽說北方駐軍來了?”
“才三萬人而已。”秋葉現在很自信,這麽多人如果敗了,秋葉覺得自己可能智商有問題,但是根據一直以來的表現,秋葉覺得自己的智商是真的沒問題的,所以,她不會敗。
這麽想有些飄,秋葉自我批評了一下。解釋了一句:“三萬人,都是老爺兵,士氣不高不足為慮。”
林榮喘不過氣來,被随從揉了好一會胸口才順過氣,過了一會兒才開口:“是不足為慮,然後那些在山口徘徊的流民怎麽辦?我給神女出個主意。”
“你說。”
“以工代赈,在山口修建雄關,進可攻退可守,既能安置流民,又能收獲一座雄關,無論是朝廷鎮壓或者是亂民攻打,一時半會是進不來的。”
這主意好啊!
作者有話說:
昨天的評論我看了,只能說我這水平寫不出很爽的文了,大概是很多人覺得壓抑,只要是現在都已經十幾萬字來,基調定下來了,我要是扭轉沙雕風也晚了,其實我自己是個很平庸的人,很難寫的很出彩。當然了我也想抛棄邏輯,要什麽邏輯啊,爽就夠了,但是我不自覺的寫出來了,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啰嗦不爽。
我也想點科技樹,什麽高爐煉鐵,什麽水車灌溉,甚至是大江上的艨艟戰艦。我在寫大綱的時候也是有這個計劃的,甚至想讓女主迅速稱霸,然後一呼百應天下雲集響應......可是,我寫的時候常常想,所有的知識都是靠積累然後疊代升級的,高爐煉鐵的前提是要知道高爐是怎麽建造的,很多人對農村那些土窯燒磚的過程都不知道,拿什麽造高爐。就算建造了,怎麽提高溫度,怎麽把溫度提上去?在人均文盲且吃不飽的年代,女主連管理地方的小吏都沒有,去哪兒培養高科技人才。很多人接觸的是現代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以為很多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其實水到渠成是一件很難的事兒,那是需要多少水才能沖開一道渠啊,看看黃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問問住在黃河邊上的人,在它忽東忽西的時候大家是什麽心情。特別是一到夏天,一旦下雨黃河水上漲,問問住在河邊上的人睡着睡不着。
遠的不說,在我小時候,我作為一個九零後,小時候在農業大省的村裏度過的,我爸媽還騎着自行車一人帶着一把鐵鍁在冬天響應挖河的號召去疏通水渠。那時候肯定有機械啊,為什麽還需要人力?那時候一旦開始挖掘,一個鄉鎮的男女青年一起去,某個鄉負責某個段,再細分到村,根據每村多少人,細分到一個人一天挖多少,挖完了驗收了才能回家。別管多長的水渠,兩天都能搞定。
這種事現在沒有了,比我小的都不知道,我弟弟就從沒聽說過,只是每年回老家過年路過某天人造河流的時候,我爸坐在副駕駛上跟我媽感慨一句:“當年咱們來這裏挖過河呢。”
所以有些小國想要抄大國的卷子無論用什麽姿勢都抄不成功,不是人家不努力,而是只要一個方面沒有達到實力的及格線會影響整個大局。有人問我是不是通遼那只耗子的粉絲,我說是的,我追過他每一期的奇葩小國,每次看完,都覺得感觸很深。
ps 這是一個長篇,不是二三十萬的短篇。女主還沒出新手村,我會加快速度的,別催了別催了,在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