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嶼在河邊哼着小調,安靜注視着平緩的河水,岸邊有他提前埋進去的三個竹編簸籮和撒進去的魚餌。通常這麽等上半個時辰,簸籮裏就會網住十幾條小魚,等他帶回家去又是一頓美餐。小魚幹刮掉鱗片後放進油裏一滾,又酥又脆,好吃的不得了!
林嶼只要想到這個味道,就覺得口水快速分泌,饞的不行,哼歌的調子也亂了,一首《凡人歌》被他唱的七零八落。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閑......”林嶼哼的亂七八糟,心都放在小魚幹上。
他穿越過來已經渡過十年的時光,手機深度中毒患者,越夜越精神的國家熬夜一級選手,終于适應古代緩慢的節奏,早睡早起,放棄修仙。
古代醫療條件不好,原身的親爹在他一歲多時,因為一個風寒就去世了,只留下孤兒寡母兩人,外加草屋兩間,薄田幾畝,日子過的極為清貧。這還不算完,原身三歲時又因為大冬天掉進河裏再次重病,危在旦夕。無奈之下,親娘周氏花光積蓄賣了薄田,又借了好大一筆銀子才勉強保住孩子的命。
也就是這個時候,林嶼穿了過來。
林嶼修養好之後,周氏去了州城的一位小官家裏做仆婦,以圖早日還清欠款。結果,她跟那位喪妻的小官看對了眼,兩人互相有了心思,于是周氏再嫁成了那位小官的繼室。
這個架空朝代對于婦人的管束極為寬松,外出行走或者經商都不禁止,也鼓勵寡婦再嫁,所以周氏再嫁并沒有什麽妨礙。
但她最大的擔憂還是孩子,本來是想帶着林嶼進去,或者放在宅院旁邊安置,就近照顧也好,林嶼婉拒了。
他深知自己的個性,如果生活在後宅大院早晚憋悶死,還不如在山間鄉頭,自由自在。
每隔半年,林嶼也會出門一趟,去一百五十裏外的州城看望周氏,瞧瞧她過的好不好。
周氏自從改嫁後,日子倒也順遂,于是林嶼徹底安心了。
他生活在林家村,有上一輩的老親照顧,世道也還算太平,悠閑度日倒也沒什麽不好。
簸籮裏傳來水聲,似乎進了什麽活物。
林嶼小心的提起來,生态環境太好也有別的麻煩,進籠子的除了大魚也有可能是水蛇。一想到滑溜溜的觸感,林嶼先抖了抖。
不過今天他運氣挺好,裏面居然是一條巴掌大的魚兒,看起來快一斤,剛好卡進竹簸籮的縫隙裏,拼命擺尾。
加餐get!
林嶼把魚倒進水桶裏,拎着它轉身回村,從河邊走到林家村大概需要二十分鐘,不遠不近。
林嶼懷着滿滿的收獲,剛到村口就遇到老親林三叔,他對喪父的林嶼很照顧,平時在村裏人緣也很好,常常有村民請他住持公道。
而現在,林三叔一向笑眯眯的臉上,堆起的全是焦急,他一把扯過林嶼,“快回家看看吧!”
“水灑了三叔!魚!魚!”林嶼放下木桶,“難道是收稅的衙役上門了?這不是剛交了丁銀嗎?”
“不是這個!”林三叔急的跺腳,“你家門口,突然冒出四個小孩來!口口聲聲說要找你!”他越急越說不清楚,“走走走,我帶你去看!”
林嶼只能護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順着林三叔的力道回家,腦子裏冒出許多問號來。四個小孩?找他?難道是什麽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
那也不至于跑到他這裏來啊!
林嶼稀裏糊塗的回了家,他家還是當初親爹在時蓋的泥瓦茅草房,經過幾次修繕,越發的陳舊不堪。林嶼覺得與其把錢花在修繕上,還不如攢一筆大的直接蓋青磚房,所以一直将就住。
而現在,那扇釘了好幾塊木板的大門外,門檻邊的确坐着四個小孩,灰頭土臉,可憐兮兮,頭發
還帶着碎掉的稻草,一看就是沒人照顧。
“你們是.....”林嶼放下木桶,“找誰啊?”
個頭最矮的男孩轉過來,仔細眯着眼睛辨認,想要看清林嶼的模樣,試探着喊:“阿,阿兄?”
“阿兄?”林嶼重複着這兩個字,上手去撥開男孩的頭發,擦掉上面的灰塵,這個稱呼他只在一個人身上聽過,“你是,康平?”
難道這是周氏後來生下的龍鳳胎其中一個,趙康平?!沒錯了,林嶼偏頭看,旁邊那個臉蛋紅彤彤的女孩,也生的像妹妹趙楚楚。
“阿兄!”這次的喊聲響亮多了,趙康平包住的眼淚終于滾下,刷出一道灰痕,“我終于找到你了!”
他一頭紮進林嶼懷裏,眼淚鼻涕都抹在林嶼身上。林嶼手忙腳亂的把他扶住,“別哭別哭啊,有阿兄在,你怎麽跑到我這裏來了?”
他一手一個,一邊扶着趙康平,一邊摟着趙楚楚,還剩下的兩個孩子只能對着林三叔笑笑,讓他帶進堂屋裏。
林三叔默不作聲的拎着孩子,心裏想的事情卻不大美妙。
林嶼從壺裏倒了熱水,依次給四個孩子擦臉,銅盆裏水成了灰色,才把四個小花貓抹幹淨。
四個小花貓聚成一團,衣裳破成爛布片,腳指頭從鞋面上鑽了出來,眼巴巴的看着林嶼。
林嶼一個腦袋四個大,安慰道:“餓了吧?湯餅還要現做,你們喝點熱水。”
三叔已經進了廚房,他知道面粉都放在什麽地方,正在用瓦盆揉面。
林嶼實在想追問發生了什麽,但看着幾個孩子瑟瑟發抖的模樣,又問不出口。
好在趙康平很會看眼色,喝了一口熱水把碗交給妹妹楚楚後,躊躇着開口說:“阿兄,爹爹出事了,被免官下了大牢,娘讓我帶着妹妹來投靠你.....”
他口齒還算清晰,林嶼很快聽明白是怎麽回事。
他的便宜後爹不知道怎麽搞的,卷進了一出糧倉貪污案,還搞的人贓并獲,證據确鑿,于是一家老小連門房都沒放過,一起下了大獄。
經過兩個月的牢獄之災,審判終于下達,主犯被處斬,而從犯會被流放到三千裏外的褚州,永世不得返回,作為親眷,周氏當然也沒能逃脫。
但是,十四歲以下的幼童會免于處罰,只要繳納贖罪金,就能把他們放出去,自生自滅。要是實在沒人接手,跟父母一起流放也沒有衙役會管。後爹同僚可憐幼子無辜,湊了一筆銀子去贖人。
但流放地褚州位于三千裏外,需要他們徒步走過去,路上就會折損三分之一人員,而褚州遍布瘴氣和沒有歸化的鄉民,時常發生小規模械鬥,到達後要開墾荒地建造防禦工事,勞累辛苦,日日不停,周氏肯定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跟着去吃苦。
無奈之下,她只能把趙康平和趙楚楚托付給林嶼,指望他照顧一二。而另外兩個孩子,分別是便宜後爹的庶子庶女,年紀幼小身體又不好,八成會折到路上,所以,那兩個妾室拼命磕頭懇求周氏大發慈悲,跟着收下孩子。
趙康平說完,眼巴巴的望着林嶼,趙楚楚埋着腦袋,而剩下那兩孩子瑟瑟發抖,眼神裏帶着懇求。
他們知道自己是拖油瓶,但沒處可去。
林嶼這次真真切切的開始頭疼起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