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一是防備言婕妤
餘溪平靜的擡頭看着穆淵,這家夥的疑心可真重,一個搞不好會為将來埋下深重的隐患,所以回答必須謹慎。這段時間自己已經任性過了,這個惡夢清醒的讓自己明白時代的不同,想要在這個世界生活的好,必需抛卻現代的思維。
然而這個世上有很多東西是不能舍棄的,所以自己必須走出不同于以往的第三條路,對着那雙眼,淡淡道:“很早以前認識的一個妹妹。”沒有多說,以往的經驗告訴她,多說多錯。
“你們感情很好?我聽你在夢裏很傷心的樣子。”穆淵不放棄,又繼續問。
餘溪心下一緊,果然不愧是做皇帝的,這話問的太有水平了。自己要是一答是,關系好自然經常來往,一查就出來了;關系要不好,也不可能有那麽濃烈的情緒,一聽都假。
“只是見過幾面,根本不熟,我傷心只是在夢裏她為救我而亡,心下疼痛而已。”不熟的話,我看你怎麽查?不過這倒也是實話,自己與思思見面的次數還真不多。
“你這夢倒是好,連不相熟的人也為你的尊貴折服,願舍命救你。”
餘溪想翻白眼,別往自己臉上貼金好不好,以為做你皇後是什麽榮耀的事?她故意做出吃驚的樣子看着于穆淵:“陛下這是什麽話,夢哪有道理可言?”說完像是明白了過來,她直白到:“陛下到底想問什麽,一氣兒說了吧。”
穆淵心裏升起一股陌生的感覺來,第一次覺得,自己這個皇後也不簡單。他直覺餘溪與那個“思思”有着不平常的淵源,在有着很大可能撒謊的情況下,一般人聽到他上一句話後,因為心虛會直接為他的疑問找答案,而不會像她這樣釜底抽薪。
冷靜、理智、機敏,已經有官場上一些老油條的圓滑,是與他所認識的餘大娘完全不同的存在。
所不同的是,她敢于直言,心底的話從不害怕在他面前說出來。
只是為何會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情?她在掩飾什麽,或者為何要裝成魯莽的樣子?
穆淵心思深,自然想得多,餘溪見他沒有給自己反應,扯了披在肩膀上的衣服下來躺下睡覺。
第二日,衆人都起得很早,再次清點了物資,檢查一些該注意的事項,等穆淵下了朝,兩人帶着諸人,浩浩蕩蕩的回門。
餘默也早就準備好,等安寧宮那邊傳來話來,天也剛亮不久。她出宮經過東廂時,心神突然提了起來,整個後殿很安靜,宮女于宦官都是訓練有素的,像是怕她心情不好,行動間只有輕微的聲響,可她就是在這種安靜裏從東廂中感覺到了一股沉凝的氣息,給她壓抑、蟄伏之感。
經過中殿時吳昭容等在外邊,倒是恭喜了她一句:“昭華真是好福氣,能沾了姐姐的光,可是讓我羨慕死了。祝妹妹一切順心。”
餘默溫柔的道了謝,當沒有聽見她最後一句別有深意的話,行了小別禮。路過前殿時,祝昭儀遠遠的站在殿門口,一身深桃紅色的衣服豔麗而又張揚,她沒有過來,明顯是看戲的姿态,餘默一走過去,就聽她在背後大聲說:“有什麽好得意的,位份還沒我高呢!餘昭華要不是有嫡姐做皇後,哪裏輪得到她回門!有本事,自己做皇後啊!”
Advertisement
餘默不予與這種人計較,當做沒有聽見,祝昭儀就當餘默被戳中了心事心下難受,不敢回擊,越發起勁,将餘溪拿出來一樣一樣的與她對比,非要将她比下去不可。直到餘默走遠了,還能隐約的聽見她的聲音,可見是個半點都不消停的。
周姨怕餘默心下難受,就小聲的安慰她,餘默微笑着低聲道:“也沒什麽,她說的都是實話,不過就是說的難聽一些,何必與她一般見識。”
周姨放了心,內心卻嘆息不止。三娘比起以往,更是穩重內斂了,只是這種老成,少了年輕女子的朝氣,倒像是歷經世事一般,有些暮氣沉沉的感覺。
她表面上沒什麽,對于婚事的巨變,還是頗受打擊吧?其做派,像是一下子大了十歲。
餘默要是知道周姨這樣想,定會驚訝于她的敏銳。因為她原本就是二十七八歲,思想自沒有十六七八的小女孩來的簡單幼稚。
出了彰華殿,餘默并沒有去安寧宮和餘溪一起回去,她只是出了後宮,坐了一輛單馬拉的外表很平常的小車,力求低調,只在銮駕從中宮經過時,默默的在後邊插入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這都是商量好的,負責的宦官也知道此事,所以倒是沒有出半點意外。
馬車上,餘默細想剛才的事。祝昭儀将挑撥離間表現的太過明顯,她不敢輕易去招惹嫡姐,就想看自己去惡心皇後,這種手段表明這個人基本上是個放在明面上的危險,不足為慮,以她的性子,得罪言婕妤的可能性非常大,會被收拾的。
吳昭容表面是個省事的,其實也不安分,不過這人有賊心沒賊膽,只是背後嘴上厲害,暫時也不值得注意。
皇後更不用說了,自己的嫡姐,也不是個惡毒的,又虧欠于自己,只要自己不争寵,日子不會難過。
唯一的變數,就是那個默不吭聲的言婕妤,往後可得重點觀察她。
其實初入宮的一兩年甚至三五年,日子應該很好過。
後宮人員簡單,就這麽五個女人,也翻不出什麽浪來。這些人都年輕,思想單純,複雜不到那裏去,手段也不會多陰毒。但時間長了,相處中有摩擦,人跟人就容易結怨,等不滿累計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而那個時候,才是危險的。那時候,後宮的人也多了,很多人的脾性在時光裏大都被磨去了棱角,心機也會變得深沉,才會是真正的明槍暗箭、激烈厮殺。
至于鬥争激烈到何種地步,端要看後宮的人數了。男人就一個,人多了自然就競争激烈,人少了自然就好些。穆淵是個很少接近女色的人,這從他與她的親密中開始笨拙後來才慢慢熟悉的動作中就能感覺出來,她甚至極為懷疑自己是他的第一次,因為他太粗暴魯莽,開始連地方都找不對。
如果一個皇帝二十一歲了都能如此自律,很有可能想做個明君。剛好他是陳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很符合歷史的發展。
這樣一來,除過特殊的政治因素,後宮的女人也不會有多多。其實并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好女色,也不是每個皇帝的後宮都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穆淵就算這輩子再有四五十個女人,那平均下來一年也就增加一個左右。
她已經是二品的嫔位,只要努力一把,升到一品的妃位,那麽這輩子大多都安穩了。沒有人會願意除掉一個不争寵的妃子,提上來一個危險的女人,除非別人想除掉她上位。
貴妃那個特一品,向來都是個擺設,只要皇後安在,或者皇帝沒有特別寵愛的人,那個位置按例都是空的。
以後她要做的,一是防備言婕妤,二是向上爬一品,三是小心處事,四是照顧好嫡姐這顆好乘涼的大樹,五是不要惹怒穆淵。第五條可以放第一條,也可以當不存在。這樣說起來,嫔妃這份工作,其實也不難。時間還長,她不急,慢慢來。
說起來,陳朝的後宮制度并不嚴苛,她記得清朝還是哪個朝代,只要一個家族裏有多人進宮,其中要是有一個女子位份高,其他的人位份人就只能低。
當然,任何計劃都趕不上變化,有可能出意外的時候,再制定新的計劃。
她原本以為陳朝不是少數民族所建,只是這些天來,從一些規矩制度與風俗裏慢慢的摸索出來,好像不是這個樣子。
任何社會形态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因素,陳朝也是尊儒術,可唐朝民風開放的原因有開海禁、有初時李家幾代皇帝生母都是鮮卑族人在思想上一定受了母親的影響、有一個女皇等各種因素,陳朝卻沒有女皇,也沒有專政的大皇後和公主,有沒有開海禁以原主的交際竟然不知道,想來就算有也不昌盛,那是什麽原因形成這樣一種社會形态的?
自然是當權者的影響,關鍵是當權者為何會有這種思想?
餘默閉目養神,聽到外邊的動靜,心下有了嘆氣的沖動。什麽時候,自己的思緒變得這樣重了?她管什麽社會形态,她想那麽多幹什麽?!
馬車停了的時候,餘默下了車,前邊家長在迎駕,她也沒有近前,後來就換了轎子,直接回了阿娘的院子。
萌氏見了餘默自然又喜又悲,一個勁兒的詢問她過得好不好,有沒有被人刁難,奴婢伺候的怎麽樣等等,得了餘默的回答還不相信,又去望周姨,聽她肯定了一遍後才放了心,讓餘默照顧餘溪:“阿娘知道你向來是個有主意的,大娘有時候心思并不細膩謹慎,也不知後宅險惡,你要多多照顧她。”
餘默心下很是驚訝,這話雖然說得有些逾越,卻是關心之情盡顯,對于自己女兒的性情也極為了解并放心,卻是讓她更加的看不清阿娘與顏氏之間的關系了。
萌氏讓餘默歇着,留了周姨說話。
出了院子,餘默也沒有去看餘溪那邊的情形,更對古代的回門一事絲毫沒有興趣。
皇帝陪妻回門,定是場面宏大、陣仗驚人,尊貴、榮耀、華麗等一應,自不必說。
回了自己的院子,卻是有些靜悄悄的,餘默不由嘆息,人走院涼。
她回了自己房間,剛把門關上,就被人一把從身後抱住。
一個男人的懷抱!
餘默立時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