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被關父關母這麽一鬧, 關舟的心情也亂了, 顧北知感謝完村長和隔壁的洪生大哥, 回來的時候看到關舟表情不太好,有些不正常的白。
“小舟,回去吃飯吧。”拉着關舟回了家。
關舟已經沒了胃口,勉強吃了點便放下不吃了, 顧北知也不攔着,只是等關舟帶着兩個孩子洗漱完了回房休息的時候, 又把飯放回鍋裏,在竈膛添了一根粗一點的木柴,保證火一直慢慢的燒着。
顧家的中秋節, 結尾不是很好,但好在能吃飽穿好, 一家人和和睦睦,已經是很大的改變了。
另一邊的關南虎家裏才是亂七八糟的, 他們原本打算至少要到兩斤肉,結果只拿回來兩塊餅, 他兒子關橋兩口就沒了, 還生氣他們要不到錢。
關南虎哄着兒子,兒子鬧着脾氣, 父子倆倒是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只不過是老子孝順兒子而已。
等哄好了兒子,關南虎和他媳婦商量起來,倆人都覺得挺可惜的, 看來要二兩銀子有點多了,顧北知不給,那下次就減點吧。
“他爹,不行咱就只要一兩吧,那顧北知光是衙門給發的都比一兩多,他不能再不給了吧?”
“王二狗說他又摳門又小氣,我還不信,都是秀才老爺了,還差這點錢?今天你看看,可不就是個摳門鬼,還秀才,我呸!下次咱們再去,必須得要一兩銀子。”
“對對對,咱都好幾個月沒吃過肉了,一兩銀子都是少要的。”關母想起肉的味道,饞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他娘,咱們得好好商量商量,下次咋要這個錢,都怪村長那個多管閑事的,不然今兒怎麽也能要到二斤肉。”關父這嘴裏也沒滋味,想肉吃了。
“就是,咱家的事他瞎管啥!”關母饞的直吧嗒嘴。
兩人商量了半天,似乎也沒商量出什麽好的辦法。
顧北知可不知道關南虎夫妻倆還要上門找事,他都讓步了,但顯然人心不是這麽容易滿足的。
第二天一大早,顧北知和關楊在村口碰了面,他們約好了一起去鎮上,關楊要回先生家裏上課,顧北知得去上工。
“哥夫,昨天大伯和大娘去你家了?”關楊昨天晚上聽見他娘和他爹說這事,關二嬸氣的跟個葫蘆一樣,想去關南虎家理論,被他爹攔下了。
關二叔多了解他的哥哥和嫂子,這事兒肯定還沒完呢,現在去理論有什麽用,得想辦法打消了哥嫂的念頭才行,夫妻兩個關起門來商量了很久,還把家裏攢的銀子拿出來數了半天。
“你也聽說了?”顧北知只知道村裏傳播消息很快,但沒想到晚上發生的事也能這麽快傳播開。
關楊點頭,“哥夫,我那大伯...總之你多多包涵吧,我哥真的不容易,你千萬別因為大伯他們一家生氣,要是可以選,我哥也不願意這樣的,唉...”
小輩不能說長輩的不是,關楊就是有一肚子的難受,也只能忍着不提,只能讓哥夫多理解理解,但要是顧北知生氣,他也沒有辦法。
關楊今年二十一歲了,早就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但他總想着考中了秀才再說。
關二叔和關二嬸心裏有着打算,雖然一直攢着錢,但也沒有提過給關楊說媳婦的事。
“阿楊不用擔心,我和你哥好着呢,他爹娘的事兒我會看着處理的。”顧北知摸了摸關楊的頭。
古代就是這點特別好,熊孩子很少,關楊這麽大的孩子已經十分懂事,甚至能撐起一個家了。
顧北知像是看到孝順懂事的小輩一樣,拍拍關楊,主動轉移了話題,“《孟子》背的怎麽樣了?上次給你講的都明白了嗎?”
“背到問策篇了,我重新寫了一篇感悟,等中午給哥夫看看。”一提起學問,關楊的注意力立馬集中起來。
“很好,那我先考考你背誦,“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顧北知起了個頭。
“孟子曰:“怨慕也。”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關楊流利的背出後面的段落。
“很好,那關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你有何解?”顧北知又問了一個釋義。
關楊把自己的理解講了一遍,看得出來他有自己好好的去體會,但因為年紀和閱歷的關系,這種體會還是太流于表面,不夠深刻。
顧北知知道閱歷這東西,除了他自己去經歷之外,別人是幫不上忙的,但是他可以換一個角度給他先灌輸一些東西。
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看得書多了自然就明白的多了。
“阿楊,我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個富商,打算去最南邊的夷族所在的區域做賣鞋的生意。于是他找來兩個夥計去做市場調查,看這個地區大約能消化多少鞋子,又喜歡什麽樣的鞋子。”
“兩個夥計便去了這個地方考察,過了一個月,兩個人回來了,富商問,賣鞋這生意可以做嗎?”
“第一個夥計垂頭喪氣的說,哎,不行啊,這地方的人都不穿鞋,鞋子肯定都賣不出去!”
“第二個夥計信心滿滿的說,這生意肯定火爆,咱們得多備點貨,每種鞋都要有,一定能賺很多錢。”
“富商頭疼了,兩個夥計的說辭完全不一樣,這可怎麽辦呢?”
“阿楊,你說富商應該聽誰的?”顧北知講了一個很普通的創業故事,打算從簡單到高深給他一點點開拓思路。
關楊仔細思考了一下,“我覺得都可以,如果是聽第一個夥計的,富商可以換一種生意做,這樣可以避免貨物賣不出去的風險,但可能要繼續耽誤時間。”
“如果聽第二個夥計的,雖然承擔着貨物賣不出的風險,但如果能賣出去,整個夷族都來買他的鞋,也能賺不少錢。”
乍一聽關楊的考慮很周全,将兩種選擇的後果都考慮到了,但其實他是沒選出來,只能說一些理論來糊弄一下。
顧北知哪裏能讓他糊弄過去,“只能選一個呢,你覺得應該選什麽?”
“我...我選第一個,夷人不愛穿鞋,肯定不會買鞋子,要賣出去肯定要費很多功夫,也不見得能成功。”關楊糾結了一會兒,還是按照自己心裏的想法選了。
“你這種想法不能說不對,但也證明了你不适合做一個商人,你看,我這個故事裏的幾個條件。”
“第一,富商要做賣鞋的生意,鞋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第二,夷人以前是不穿鞋的,他們不知道鞋子的好處,所以整個夷族都可能成為富商的客戶。”
“第三,鞋子的成本很低,利潤卻很可觀,若是成了幾乎是好幾倍的收入,做不成的話再拉回來銷售,也是可以的,損失的只是路上的運輸費用。”
“商人重利,利潤足夠高,為何要放棄機會?”
顧北知看着柳家街的路口快到了,和關楊說了一聲,約定好中午碰面,兩人便分開了。
剛剛講的故事其實是顧北知随便講的,并沒有刻意的挑選,就是想到哪兒講到兒的随意一說。
關楊卻放在心裏思索了很久,甚至私下抽時間去雜貨鋪、布莊詢問布料的價格,夥計的工錢,鞋子的價格。
最後算了算總賬,發現哥夫說的沒錯,他們獲鹿鎮雖然不大,但偶爾會有走商經過,南邊來的貨物價格都貴了很多,反過來北邊運到南邊的貨物價格也翻了倍。
這麽算下來,做成這筆生意能賺的錢很多,遠大于失敗之後賠的錢,這筆生意肯定要做的。
正是他這種講究數據的性格,他對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事情都漸漸有了清晰的認知。
比如他只知道村裏賣出的糧食多少錢,糧店賣出的糧食多少錢,但他從來沒算過這其中的差價。
又比如他知道布莊裏一匹棉布的價錢,也知道一身成衣的價錢,卻不知道做一套衣服需要多少米布。
顧北知不知道關楊因為他随口講的一個故事去做了調查,來到店裏的時候,柳老爺帶着兒子坐在一旁喝茶。
“老顧,你可來了,這柳老爺一大早就過來等你。”小丁哥腿腳快,湊上來先給顧北知講了一下柳老爺什麽時候來的。
顧北知表示知道了,然後走到柳老爺面前,“柳老爺,早。這位是您家大公子吧,果然鐘靈毓秀。”
柳老爺搖頭,“可別誇了,這是我家長清,你就叫他的名字就成了。”
顧北知笑了一下,沒接話,反而落了坐,給柳老爺重新沏了一壺茶。
他會一些茶道,沏茶時行雲流水,又怡然自得,茶香慢慢溢出,無端的讓人放松了心神。
一直皺着眉頭的柳長清也慢慢放松下來,然後他面前就被放了一杯茶水,“柳公子喝茶。”
三人聊了一會兒,顧北知得知柳長清是跟着王清林王舉人讀書,似乎是有些不适應,才心情不愉。
王清林是獲鹿鎮上頗有影響力的舉人,主要是自他之後,十年間再無一人考中舉人,秀才倒是每一次科舉都能考中幾個。足見考中舉人有多難,而王清林又是多聰慧的一個人。
顧北知對這個人不太了解,并沒有發表任何見解。
柳老爺也說到了他今天來的目的,“我聽說你這兒有個詩文執壺,是那個阿木查德賣的?”
顧北知頓了一下,回答,“沒錯,還是上個月的事兒了,阿木查德說他缺了盤纏,賣了些瓷壺到我們這兒,掌櫃見我喜愛瓷器,就将這批瓷器都交給我鑒定,裏面确實有一件黃釉褐彩詩文執壺。”
作者有話要說:我快要痛死了...
大家千萬不要學我,明明大姨媽來了,我還作死的喝了一點涼可樂,結果遭到了反噬,痛到想哭...
預收文,收藏一下吧~
《太子為後》 長發女妖
《谷來寶的種田生活》 長發女妖
微博:壹只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