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嫂嫂當自強
四月初,勝敗成為定局,文修開兩線戰場,終于滅蠻族兵馬四六成。
文修就地休整軍隊,向朝廷發送捷報。
這時,遠走散心的林仲秋回來後又走了,一起走的還有言睿和楚天。
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林仲秋找到一處極美的異域風景,想帶兩人一起,但就是不帶他。
對此文修勾起二十度的微笑,目送他們離開。
四月下旬,一只只來自上京的飛鴿飛遍軍營每個角落。
将士們随手就能捉來一只,信鴿上綁着的紙條也被人注意到。
許哲随手抽出紙條後,展開:“談子嵩谏言,仿秦皇,興俑人,填埋十萬将領,築地宮…首當其沖,北地将領…”
看完後,一陣火氣直逼天靈蓋,許哲将紙條團起,狠狠地擲在地上,“荒唐!”
身邊其他兵将比他反應更大。
“狗.娘養的,這個聽都沒聽過的王八蛋敢害我們,老子揍死他!”
“将軍這個談什麽的人究竟是誰,陛下聽他的話嗎?”還有些理智的人迅速找上許哲。
許哲有些沖的說:“我也不知道,我去找大人!”
城牆上,許哲氣喘籲籲的跑到文修身邊,遞給他一張紙,簡單解釋了一下,信鴿飛入軍營的事。
文修接過,掃了一眼。
“大人,這上面寫的有幾分可信?”
Advertisement
“六成。”文修半真半假的說道,“談子嵩是秦王門客,在文人中頗有名聲,此番谏言可能是為了讨陛下歡心的,只是我萬萬沒想到,他竟然用這個名頭。”
秦皇雖說功績在列,但是秦二世而亡也是不争的事實,把靖文帝和秦皇擺在一起,不說夠不夠資格,就問他确定不是咒大業短命嗎。
靖文帝也是,難道就沒有其他想法,還是光想到地宮壯麗的景象了?不過文修想到他這些年建摘星樓、酒肉林什麽的,覺得也不難理解了。
許哲不管他用什麽名頭,就關心是不是要大難臨頭了。
“為今之計,還是要問個清楚。”
“大人說得是,那,您要修書一封嗎?”
文修猶豫了,“再等等,看有沒有其他消息,你先退下吧,這幾日密切注意一下有沒有其他鴿子,凡是發現立刻上報。”
“是!”
等只剩下一個人時,文修忍不住陷入深思。
二月時他寄過一封信給禹王,當時是想讓他挑起秦王琛王兩邊的戾氣,兩王相争,總有一方要破釜沉舟,秦王有兵有銀,琛王母家也有軍隊的加持,兩邊一對上,絕對是刀兵相見的結果,屆時他可以利用“清君側”的名頭回京護駕…
只是沒想到先傳來的竟然是引起軍中公憤的消息,這可真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但是就像許哲說的,這件事去信問一下就好,若私自帶兵進京,做其他手腳恐怕會落得一個亂臣賊子的下場。
難道是上京出了變故?文修忍不住想。
這件事直接影響到他一整天都胡思亂想,但是第四天消息再次傳來時,文修才解脫了。
不過,讓文修松了一口氣的消息是禹王傳來的,只是奇怪的是前面又寫了一遍談子嵩谏言的部分。
文修繼續往後看。
“…就填埋将士一事,帝大怒,欲問罪談子嵩,問責秦王,琛王順勢舉報其金山私兵一事…判,削其王位,貶去皇陵。又一日,秦王造反,父皇被禁,琛王與吾退居明城,恒遠速歸!”
文修反複看着這張紙條,又看向一邊的信鴿,心裏有個大膽的猜想。
會不會前幾天的信鴿不是禹王送入軍營的,而是琛王。
照這樣想的話,琛王原本應該是打算借将士們的怒火以及秦王藏私兵的事情徹底扳倒他…
文修摩挲着指腹,腦中的線索越發清晰。
這也就能解釋,琛王和秦王為什麽沒有按照他的想法互相殘殺,相反秦王引發衆怒的事情先行披露,以及如果第一次信鴿是禹王的手筆,那麽他也不會再一次在信中給他解釋一遍。
這麽一想,所有的事情都通了。
再看來,琛王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而把秦王惹怒了,打算破釜沉舟一把。
文修笑出聲,心想:雖然之前沒有互相殘殺的戲碼出現,但是到底是發展到這一步了。
等許哲再次拿着紙條出現到城牆上時,文修開門見山:“整肅兵馬,我們去上京。”
“啊,”許哲指着手裏的紙條,“大人知道了?”他指的是靖文帝被困的事情。
文修點頭:“快去,陛下有難,做臣子的如何能坐視不理。”
“是是是,”許哲剛要走,文修将他手裏的紙條拿過來,等看到裏面的行文後,這才斷定這張紙是琛王向北地将士求援的信。
“想必前面幾城的人都收到信了,我們分作幾批出發,避開他們。”
“這又是為何?”
“此番回京我是以回京述職,交還兵權為由,但是帶上你們多有不妥,要低調行事,此其一;其他幾城不像我等一心為主,不一定會因為這一紙做出什麽舉動,我等自然不能與之為伍,此為二;更何況,秦王結交世家,眼看着他就要登上皇位,若剛好守地在這幾城的世家,難保不會為了奉承他出賣我們。”
“大人考慮的是,屬下這就去辦。”
一面走着,許哲心裏越發的澎湃。
城樓下,他擡頭看向上面的人,高高在上的人身後是一片燦陽,明明看不清他的樣子,但他穩如山岳的氣勢,許哲閉着眼也能想象到。
好像有他在,前路就是清晰的。
蠻族人在前是這樣,王朝飄搖也是這樣,所以在沒有帝令的時候,他二話不說的和他回京。
除與蠻族拼命死去的幾千人,還有一萬一千人,跋山涉水一個月,緊趕慢趕總算到達明城附近。
隊伍分散開來躲在明城與瑞城之間,文修傳信給禹王後單獨進入明城。
禹王在城主府接見他,還是從軍營裏小跑着回來的。
“恒遠!”一看見文修,禹王激動不已。
“王爺。”文修行禮。
禹王仔細打量他:“瘦了,這一路辛苦了。”
可不是瘦了嗎,除了解手、睡覺,都在趕路,他還好,有些時候還能坐會馬車,但是為了不影響進度,後面也只能騎馬。
“還好,”文修,“如今是什麽情況。”
禹王愁道:“秦王之前還有在城外叫陣,現在這幾日反而消停了,但是據我在上京的眼線來報,他在緊急聯系其他城池的人,似乎是想合圍明城,耗死我們。”
文修:“恒遠認為現在應該先下手為強,我帶了一萬多人,還藏在暗處,一路上也沒有驚動其他人,想來秦王還不知道。至于其他幾城的人,王爺不用憂心,眼下處境已經涉及到奪嫡,他們不會輕舉妄動。”
禹王打開眉頭,露出一絲笑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恒遠還真是本王的好幫手。”
“不敢,”文修。
“我和大哥都覺得不能坐以待斃,所以不日會向秦王下戰書,這将是決定我等命運的時刻。”禹王握拳。
“屆時我會趁你們對陣,對方留在上京的兵力不足時攻下它,然後前後夾擊,不愁秦王不敗,”文修說,“只是還需要王爺和秦王交戰時,去遠一些的戰場,這樣一來等我的人開始攻城後,他來不及回防。”
“好!”禹王激動道。
“從紹,”文修嚴肅了神情,叫他的字,“這之後你必須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不要讓琛王看出端倪。”
禹王立刻收了喜色,表示知道了。
“對了,你去見見老夫人吧,我可是把你的家人安置得妥善極了,”随後他有些意有所指道,“杜府一家老小也在。”
然後觑着他的臉色,心裏也想印證一下自己的猜想。
文修一愣,露出進城主府的第一個笑容,“多謝從紹。”
禹王知道自己賭對了。
原來那日在白雲寺兩人真的結緣了…
禹王捏着鼻梁,有些擔心道:“恒遠啊恒遠,從前我覺得你是個循規蹈矩的人,現在可是将一切都推翻個遍啊。”
這相當于違背倫理的事情竟然是一向端方的人做出來的,可想而知他有多震驚,要不是之前心裏隐有猜想,他估計會失态。
“若是天下人對我口誅筆伐時,從紹會站在我這邊嗎?”文修認真看向他。
“自然。”禹王二話不說。
文修笑了,一如既往幹淨的黑眼球像是放光一樣,是由衷的開心。
看着這樣的他,禹王也忍不住笑起來,調侃道:“看來那位是真的在你心上了。”
文修按住胸口,腦中刻畫着女子的眉目,“是啊,從紹不也有心上人?”
“還真是,”禹王大笑,“等戰事平息,你我一起大婚啊。”
“好。”文修應允,然後和他告辭就打算先去找魏柳氏。
禹王将魏柳氏的住處詳細告訴他後,文修一路找來,在一處富紳的大院外站定。
禹王說到做到,對魏柳氏的住處安排的極好,這裏雖然遠離城中心,但是勝在僻靜,魏柳氏估計過得不錯。
作者有話說:
我加快進度了,為了不讓章節撒丫子奔向五十章!時刻謹記,這是快穿!
ps:我那什麽萬的就等等吧,我還一點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