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嫂嫂當自強(捉蟲+小修)
談子嵩在那高談闊論,在場的世家子除了最先反駁的那一波,中立和看戲的大有人在。
他們具是家族精心培育繼承人,言行舉止的尺度早就被人丈量好,輕易不表明立場的言行也刻入骨髓,方才那些估計是家裏比較寵,心智還不算合格的世家子。
考慮到談子嵩的背後是秦王,他的态度也有一部分是秦王的意志…在談子嵩像小醜一樣大聲嚷嚷的時候,其他一群人保持冷眼旁觀。
林仲秋搖搖頭:“前些年兵荒馬亂的時候,最怕朝廷窮兵黩武,現在可好這一味的崇文敗武也不怕朝局不穩。”
“我還是贊同佛昙先生的話,‘文興天下,武斷乾坤’。”楚天煞有介事。
文修岔開話題:“我們難道要和他像這樣論述嗎?”
談子嵩那副臉紅脖子粗的樣子實在是像極了潑婦罵街,也不知道這論述大家的頭銜是不是吵出來的。
言睿抱臂說道:“不用理他,最後的論述他最多是個評判,但是僅憑他不足以服衆,想來還有其他評判,我們的文章有半數以上的人滿意就可。”
也是,其他三人若有所思。
好像是為了印證言睿的話,後面又陸陸續續的走進五個人。
“戶部、吏部、刑部、兵部還有禮部的尚書都來了。”林仲秋輕聲對他們說。
五個人一來,論述正式開始。
所有剩下的世家子分坐三列,每人中間隔着大半個空位。
六人評判分坐六個方向監考,這讓心理素質一向不差的世家子也感覺到一絲絲的壓力。
文修坐下後很快就有人站在他身邊,這人拿着六份卷子,伺候在一旁。
他打開第一份,題目是“官為國之柱石,民為天下之基,官治萬民,可遞千秋,以民載國,延綿百世,二者相輔相成…擇一項,論其孰重?”
Advertisement
估計是吏部的題。
文修稍一思索,提筆寫下:“民可為官,官由民來…”
他想起了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當然這題沒有那麽深。
他的觀點就是兩種人一樣的重要,直接忽略了題目中“擇一項”的要求。
治國要用官,延續要靠百姓,都一樣的重要,只是方向不同。
這題不用高分,模棱兩可就好。
六位評判,六份試卷,只要有三份是高分就好。
抱着這樣的打算,文修特地對兵部、吏部、刑部的題目認真回答,其他随便吧。
他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禮部是吳佑生掌權,他背靠秦王,而秦王最是想拉攏世族,說不定早前就已經給看得上眼的世族打包票一定保人家晉級,所以吳佑生那邊一定有幾位是內定的。
他嘛就不賭禮部了,而談子嵩那邊的題目他更是随意了,因為這家夥的題目竟然是“對北蠻,如何體現大國之威?”
這題如果按他的口味就是安撫北蠻,最好和親就能解決,還不費一兵一卒。
文修偏不這樣寫,他筆勢越見鋒利,寫的也不多:“殺北蠻,逐北蠻,業朝威武。”
放下筆後,文修長出一口氣,由着侍立的人收走卷子。
三樓正中間的房間裏,琛王秦王禹王吳王站了一圈,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
而上首的人漫不經心的翻看着由幾位尚書送上來的卷子。
這是最先做好又被人篩選過的一批。
靖文帝走到窗邊打開一小縫,見下面的世家子都交卷了,開口道:“讓他們把所有的都收上來,朕自己閱。”
再看向幾個兒子時,不出意料的發現秦王慌亂了一下,其他幾個兒子卻是不動聲色。
靖文帝在心裏重重的嘆了口氣:連掩飾都不懂,這皇位如何送到他手裏,且招攬下臣也不該這麽急不可耐,當真是扶不上牆嗎…
一想到這,靖文帝心下不禁沉了沉。
屋子裏的四王心思各異,也不知道他們的皇父在這一瞬間想了什麽。
由于最後一場由皇帝親自批閱,結果自然不會馬上出,第三場結束時又正好天黑。
結束考核的衆人在狀元樓盡情吃喝,但是更多的還是與人攀談關系,世家間也許三言兩語就可以替家族續上一段關系,談上更多的利益,何樂而不為。
就連為官數載的各位尚書也不例外,但是也有區別。
禮部尚書吳佑生八面玲珑,身邊圍着更多人,兵部尚書成陵木着一張臉,生人勿近,身邊人最少,與他成為兩個極端。
文修他們看着這裏的情況,毫不猶豫的互相道別,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鑽進馬車後,一個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人坐在正中間,好以整暇的看着他。
文修一頓,淡淡道:“見過禹王。”
“恒遠啊,這才多久不見,咱倆都快生疏了。”
“從紹。”文修面露無奈。
禹王笑出聲,搖着頭:“這就對了,我看過你的比試了。”
文修正襟危坐,一邊示意車夫回程,一邊問他:“如何?”
“還不錯,不過太随意了些,好不好過也沒個準。”禹王觑着他。
而文修聽到後,卻沒有如他所想會有其他反應,連稍微的擔憂都沒有。
禹王奇了:“你怎麽沒有絲毫擔心呢。”
“佛說不可強求,”文修說,“我盡力了,若此法不通,我總能有其他路子的,比如——科舉。”
“原來你是早有打算了,也是我多管閑事了些替你調換了試題的順序。”
文修眼底劃過一絲笑意,倒也沒再端着了:“多謝從紹。”
禹王哼笑一聲。
又說起正事,他提醒道:“這次朝廷選拔的是能幹實事的人,若你真被選中,極有可能被派去北蠻,不是去施恩就是去下馬威,這件事的度不把握好,就會變得裏外不是人。”
“做的好了,在陛下那裏也能有個好印象,屆時飛黃騰達不過他一句話,若是做不好,血灑北地都是輕的,恐會傷及家人。”
文修點頭表示明白。
“還有,我最擔心的還是你的身子骨,北地極苦不比上京,吃穿住行差的不止一點點,”禹王嘆了口氣,“你可以嗎?”
再看文修蒼白偏瘦的身子,好似一陣風就能吹走的樣子,他更愁了。
“山上修養了好些日子,已經好很多了。”
“最好是這樣。”
他說完後,文修也想趁着這個機會問他一些正事:“王爺以為與北蠻,我大業是戰還是和?”
禹王毫不猶豫道:“戰!”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如何戰,國庫空虛,武将缺失,佞臣當道…”
禹王拳頭緊握,恨聲道,“總有一天,本王必除他們!”
“北蠻與大業的局勢迫在眉睫,來不及去細思‘總有一天’了。”
這話說的禹王一時無法接話,也沒辦法接。
文修不緊不慢的從懷裏拿出一張紙,在禹王不解的眼神中遞給他。
“秦王藏私兵于百裏之外,駐地緊靠金山,金銀錢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這幾行字赫然在列,最下面寫着私兵藏納的地點。
禹王瞳孔猛地一縮,險些扯破這張薄紙,聲線不穩的問他:“這裏寫的是真是假?可有證據?”
這是可以直接扳倒秦王的砝碼啊!甚至,甚至他還有機會…
一想到這,禹王呼吸加重。
“王爺可以自行去查探,小心些就是,這個消息卻是我幾日前在書桌上發現的,不确定真假。”文修半真半假的說。
其實這是系統給他整理的信息,裏面還有其他王爺的資料,但是他沒有拿出來。
禹王努力控制呼吸,鎮定問道:“為何告訴我這些,我雖與你一見如故,但我二人身份不同,你如何…就這般将這些東西給了我?”
他會這麽懷疑,說到底還是交情不深。
文修懂,“我要殿下一句話,若你答應,不止秦王,琛王軟肋我也可替殿下找出。”
不知道禹王相不相信,他只是問道:“什麽?”
“來日九五之位下,能否給侯府一個身份,”文修補充,“極尊且貴。”
禹王不太明白,他具體要的是什麽?要升爵嗎?
“我要永安侯府成為第一世家,直至王朝落沒!”
文修擲地有聲。
話一出口,禹王定定的看着他,想從他那雙黑眼睛裏看出什麽,卻只能看到裏面滿滿的堅定。
心裏琢磨着“第一世家”這四個字,自古世家朝廷幾乎是兩個權利中心,第一世家相當于是半個未做龍椅的皇帝,魏文修這是想要和他分江山?
禹王眼底沉了沉,又長出一口氣,意味不明的笑了:“原來你的志向這般遠大,是我小看你了。”
文修緊盯着他,沒有錯過他眼底的凝重,他故作輕松道:“只是一個名頭,将來兵權歸于朝廷,我等不再手握重兵。”
這樣一來,世家也不過是些錢財豐盈些的人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世家和皇家以及後起新貴的的矛盾。
禹王又有些不懂文修了,這般大費周章只是為了一個極尊極貴的名頭?
文修沒有向他解釋的意思。
“若這張紙上寫的是真的,若我真的有那麽一日,”他端正神色,“江山不改,李家之下,魏氏永享尊榮!”
文修滿意的笑了。
最後提醒他,“這金山還要王爺好好看住,若能收為己用最好,不論來日成事或是北伐都是極有用處的;若是不能也可以作為扳倒秦王的籌碼。”
“本王知道。”
作者有話說:
卡死了卡死了卡死了,來晚了,抱歉!
這篇越寫越長越寫越長,我要是知道自己有寫長篇的天賦,我就去寫長篇了,哭T﹏T
把長篇加入未來規劃裏好了!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