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桓翕的寝間一般人不準進來,裏頭貴重東西多,擺件兒珍品不算,平素用的釵環首飾都放在帶鎖的首飾匣盒裏頭,擱在妝臺前。
另一些銀票地契仆人身契之類放在一口小箱子裏面。以及成串的銅板碎角銀,金珠子銀锞子這些又放一箱子,要取時從桓翕那取鑰匙拿就是。
一般就是采荷記錄,采蓮拿東西,對好數目再把鑰匙交還主子。
原先桓翕見采荷拿着一本賬本還以為她會識字,把人叫過來一問才知道是誤會了,她們做賬就是畫個記號,并沒有寫字做數。
庫房不說,屋子裏放貴重東西的地方就那幾個。
桓翕打發丫頭不用跟着伺候,拿鑰匙開了幾個小箱子,在裏頭翻找起來。
果不出所料,很快在一個箱子裏頭找到了一疊信件,有六七封。
自都是拆開過了的,放在黃信封裏,桓翕拿出來攤開一張一張看過去。
一盞茶的功夫看完了。
桓翕忍不住牙酸打哆嗦,搖頭晃晃腦的感慨,居然這樣黏膩起疙瘩的油膩情話,桓姐兒竟吃的這個調調。
或許是當局者迷也未可知。
叫桓翕看來,那位被桓姐兒叫做袁郎的人,寫的姑且稱之為情書的東西,通篇充斥着引誘引導恭維,十分虛僞虛假,不知哪兒抄了幾首傳情詩詞,就把桓姐兒迷得三迷五道深陷其中。
看看,那人三番兩次從桓姐兒這裏開口借錢,從最開始的十餘兩,然後是二十兩,再到五十兩,最後一次一百兩!
簡直是得寸進尺胃口大開的真實寫照!然端已經是這樣明顯的哄錢行為,桓姐兒居然還一點都不懷疑,依舊把對方一口一個袁郎袁郎的喚着。
從信件上的時間來看,就是這半年功夫發生的事。這麽點時間,桓姐兒先後給了那人将近兩百兩銀子。
五百兩是什麽概念,能買多少東西?桓翕投身到這裏最先弄清楚的一件事流通幣的購買力。
Advertisement
據她所知,一兩銀子也就是一千文錢能買差不多兩石大米,而這裏的一石大約是一百公斤,那麽一兩銀子就可以買兩百公斤大米,也就是四百斤。
四百斤估計都夠一個成年人吃一年的了。
所以桓姐兒給出去的兩百兩銀子,對普通人家來說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桓姐兒一沒工作,二個夫君已經“死”了,她哪裏來的錢?
自然是當初桓家給的豐厚嫁妝,以及她現在又住回了娘家,桓老太太私下補貼了不知多少,又每個月還領着月錢。
她不缺銀錢使喚,手上也松散,萬沒想到會被個心懷鬼胎男人哄騙了去。
将雙方來往的信件看完,桓翕大概了解了桓姐兒這個姘頭是個什麽樣的路數。
這麽個爛局,小兒科的東西,桓翕不多吃驚,她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到聽到的見到的不知凡幾,自問也有手段收拾。
拖病了一場的福,那位袁郎估計消息也比較靈通,個把月沒往桓宅裏遞信了。
但桓翕猜,對方怕很快又要聯系了。
桓姐兒這麽一大塊肥肉,堪稱人形移動提款機,予取予求,還是嘗到過味的,怎麽舍得再吐出來。
心裏有了底,桓翕就安安心心等着對方再使鬼蜮伎倆。
可真是說事兒事兒就到。
臨近中秋節前兩日,桓宅裏忙起來,鄉下那邊老太太一車一車往桓宅送東西,臘味野味各種瓜果蔬菜,另有兩筐膏肥蟹滿的大閘蟹。
家下人也開始收拾屋子,布置得喜慶些,廚下又一疊的做各式月餅,走親戚拜節時都是要送的。
這當口桓翕自個兒倒是沒什麽事,清閑得很。
這日,她坐在床下的竹藤席子下乘涼時,采荷在外頭輕叫了一聲。
桓翕讓她進來了。
采荷把手下端着的銀耳蓮子羹放下,然後慢慢從袖籠裏拿出一封信,交給桓翕。
桓翕沒有及時接過去,而是掀起眼皮瞟了兩下,帶着笑問:“什麽東西?”
采荷眼皮一跳,過了一會兒把湊過去小聲回道:“……是袁公子送來的。”
主子先前最忌諱這個,因怕人知道招來口舌是非,輕易不敢說半個字,這會兒子怎麽一副不在意的神色,好似個什麽光明正大的事一樣。
桓翕不說話,兀自看着自己手上打發時間用的書本。
半晌,采荷試探出聲:“太太,那這東西……”
桓翕才揉了揉後頸,然後伸出素白纖細的手,将折疊了的黃色信封接過來,拆開,百無聊賴地看完,輕嗤了一聲。
又忽然說:“門外來送東西來的是誰?”
采荷道:“還是之前那個,袁公子身邊叫小六的。”
“可知姓袁的住在哪兒?”
采荷心裏茫然聽着主子發問,更不知怎麽突然叫袁公子姓袁的了,嘴下卻飛快回答:“就住在燕子巷啊。”
“行了。”桓翕點點頭。那姓袁的“情真意切”約她外出見面,寫了首歪詩放在上面說些惡心人的話,把桓翕惡心的夠嗆,漫不經心道:“這假情聖莫不是當上瘾了?”
旋即随手把信扔進熏香爐子裏燒掉,一邊囑咐采荷,“日後外頭那些貓啊狗的,憑誰去見?吃多了撐的不成?”
采荷瞬間明白過來,這是不打算跟袁公子來往的意思?
采荷心裏一喜,高興主子自己能想明白最好。
男女私下來往算什麽事,沒得壞了主子名聲。姑爺雖是沒了,但真要改嫁也該正正經經請了媒人上門說親,三媒六聘過禮才是正經,哪裏這樣悄悄摸摸的,由此可見那袁公子不是多正派的人。
采荷喜滋滋出去了。
桓翕準備将姓袁的晾上幾日讓人心裏有點數再說,見肯定要見一面的,不然怎麽報仇外加把那些“借”出去的錢拿回來。
等采荷出去了,把之前那些信件全拿出來,一股腦全燒了個盡。
然後就等着過中秋節。
桓翕把老太太送過來的大閘蟹,勻出一筐,外加一旦月餅幾罐酒,還有魚肉點心,讓人送去方府。
桓家生意上來往的人倒不用她操心,桓老太太那邊俱都準備齊全。
十四那日中午,桓翕在院子裏賞了兩桌酒菜,讓下人們吃過節日油水,然後就給他們放了一天假。
她自己是得了桓老太太的信讓帶着幾個孩子回鄉下過節。
飯食過後讓人套了兩輛牛車,先過去接賀家那邊接賀致,然後才一道出城門。
家門口的時候見桓泰桓定乖乖被丫鬟牽着,自上了一輛牛車。
從那日他們闖禍,嬷嬷被賣桓盛被帶走後,桓翕再沒見過兩人。
桓泰桓盛日前吵着要回鄉下,被桓翕餓了一頓飯,後來哭鬧都不很敢了。
今日出門,乍見母親,一直念叨大哥的兩人提都不敢提一嘴,驚弓之鳥一樣縮頭縮腦上了牛車。
一路走了一個半時辰,才終于到了桓家在鄉下的祖宅。
桓泰桓定被抱着去了桓老太太周氏那裏,一見到祖母,二人都跟找到了靠山一樣,連日來的委屈一下子傾瀉而出,“哇!”地一聲争先放聲大哭起來:
“祖母,娘打我們!娘把大哥賣給人牙子了!怎麽辦,嗚嗚嗚……我好怕……”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