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軍刺
出了鐵匠鋪,蘇燦問蔣天信有沒有好一點的木匠鋪,畢竟他對木工多少懂一點,蔣天信帶她去了一家名叫張氏木工的木匠鋪,據他說,這家鋪子已經開了幾十年了,創始人老張頭的手藝在這十裏八鄉是出了名的好,找他做家具的人很多,他去世後就由兒子接替,得了老張頭真傳的兒子小張的木工也是頂好的。蘇燦從上次鐵匠鋪子就知道了,古人對于這些古法技藝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好,又拉着蔣天信去定做了兩個可拆卸的小板凳,方便攜帶。
買全了綠豆面,雞蛋和大蔥等材料,做完一切後勤上的準備工作,蘇燦在家歇了兩天,攢足精神準備開張。
這幾天随蔣天信也上山了幾次,但總覺得缺一件稱心如意的兵器,要開燒烤攤,豬肉是少不了的,據蔣天信說這山林深處是有野豬的,蘇燦就想着若是能獵到頭野豬,這原材料的錢就能省下不少,所以她現在急切的需要一件适合自己的兵器,弓箭憑她自己現在力道還是不夠,并不能完全拉開,而且有了前世的經驗自己更适合近距離搏鬥。
某一天,蔣天信發現蘇燦對自己随身攜帶的匕首很感興趣後,想了想就索性提議為她鍛造一把,自己的這把是當年在軍中的一位友人送的,鋒利異常,寒氣逼人,在鎮上的鋪子裏估計是做不到這麽精致的,但若是畫好圖紙,說出要求,應該也能做出不錯的,用于一般的防身打獵還是可以的。
蔣天信将自己的想法告訴蘇燦後,果然,她是欣喜的,連忙催促他早日去鋪子裏,而蘇燦則在自己的腦海中構思着自己想要的模樣,一晚上蘇燦的腦子都處于興奮狀态。
第二天早上,早早的收拾妥當,倆人便出發了,一路上,蘇燦難得的一改往日的沉默,向蔣天信說自己想象中的匕首的樣子,蔣天信也難得沒有調戲她,竟認認真真的聽着,時不時的提出問題,顯然及給蘇燦面子。
依舊是上次來的那家鐵匠鋪子,蘇燦來到店鋪後,首先問店中的夥計要了紙筆,在紙上勾勒出圖樣,只見其中一把,是刀身呈棱型,有三面樋,俨然是現代軍刺的模樣,而另一把與匕首的樣子差不多,只是刀刃更為尖銳,并且刀刃的另一端帶有血槽,将刀刃的要求告訴店家後,店裏的師傅表示可能無法達到要求,這裏大多是做農用工具的,兵器做的很少,所以……蘇燦有點為難,在這種事情上她不想将就,但又強求不了,經過上次蘇燦定制鍋和燒烤架,店老板已經認得他們了,遂建議他們二人去縣裏一家叫“名鍛”的武器行,這家武器行的師傅鍛造技術非常高超,往往能打造出你心中的樣子,重要的是在各個地方都有分店,口碑極好。
如此,蔣天信又帶着蘇燦連忙動身去了縣裏,等二人到的時候,已經太陽已經高高挂起,俨然是大中午了,蘇燦心癢難耐,顧不上吃中飯,找了好幾人問路,才找到了名鍛的鋪面,一進門,就看到了大堂裏展示的各種各樣的武器,小到繡花針,大到千斤重錘,讓人眼花缭亂,嘆為觀止,而且這家店的服務态度極好,一進門便有夥計迎了上來,詢問需要什麽,蘇燦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從袖中掏出圖紙遞給夥計,夥計看了一眼便說:“二位請稍等,在下去請掌櫃的出來。”
掌櫃從內室出來,顯然店夥計已經告訴了他事情,所以掌櫃的看向蘇燦和蔣天信的目光中,帶着一絲絲的詢問,索性也直接開口了:“冒昧的問一下,敢問二位,這圖紙從何而來。”
蔣天信看了蘇燦一眼說:“這是內人畫的。”在外行走,一般都這樣報,避免讓人欺負了去。所以蔣天信完全無視了蘇燦瞪向他的眼神。
在掌櫃的不可置信的眼神中,蘇燦點了點頭,直接将大體的制作要求告予了掌櫃的,不放心的詢問道:“不知按照這要求能否做的出來”
掌櫃的摸了把胡子,點點頭,自然是能的,只是按照夫人說的,要在這兵器上塗黑,這有些難度,畢竟,這種工藝以前從未做過,至于能不能成功不好說,一不小心便毀了一把上好的武器。蘇燦決定賭一把,要求掌櫃的用好點的材料,只是在問過價錢後,又有些猶豫,兩把兵器的價錢加起來竟要四十多兩,蘇燦明白這不是一點小錢,依現在的境況是拿不出來的,蔣天信肯定也沒有那麽多銀子,猶豫了一會兒,打算就此作罷,與掌櫃的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