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穿甄嬛傳
============================
第二穿甄嬛傳,兄終弟及
穿越時空:【隆慶帝剛死】
穿越人物:周承菏(默認未娶妻)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權。這樣誘人的權利,誰能視若無睹呢?隆慶帝剛死,李珊就穿成了先帝幼弟睿王周承菏,也是琳妃的舊情人。可惜啊,李珊可不是什麽憐香惜玉的人,她要的是唯我獨尊的權利和地位。
“睿王殿下,琳妃娘娘請您前去議事。”一個小宮女悄悄地對李珊說。
“嗯。”李珊輕飄飄地應了一下,機會來了。
在琳妃宮外遇見了玄淩,面上恭敬,眼睛卻陰沉沉的。李珊心中一動,走上前去,作勢要摸摸他的頭。果然還是個孩子,立刻躲開了,怒氣卻是遮不住了。看他的樣子,李珊就知道睿王和琳妃的事已經被他知道了,不過,那又怎樣?李珊做出被冒犯的樣子,“既然四皇子不歡迎,那本王就先走了。”冷淡地抽身離去。
“還擔心怎麽和琳妃劃清界限呢,正好。”李珊邊走邊想着,“我可不是那個情癡,玄淩啊玄淩,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你失去了什麽。”
次日,大皇子玄洵調戲先帝貴人被發現,雖然被琳妃等人聯手壓下,不過王公貴族已然盡知。大皇子玄洵,PASS
玉厄夫人為先帝所棄,其子玄濟也為先帝惡,曾言其不堪為君,故而從不被看做候選人。
舒貴妃倒是得寵,可惜她是百夷人,貴族中殺過百夷人的家夥可不少,怎能讓其子玄清即位呢?她倒是乖覺,自請出家。可惜,她想出家,李珊卻不是順別人意的脾性。封玄清為清平王,立刻前去封地平城。“你以為你兒子是儲君的心頭大患,可惜他就是一個番邦婦人所生的卑賤皇子,一個小城就打發了,封號和名字相重,說明他沒有什麽美好的品質可做封號的。而且,”李珊涼薄地想着,“夏氏一族正好就退居平城呢,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于你這個直接導致人家樹倒彌孫散的人,已經成為地頭蛇的他們又會怎麽清算呢?”李珊繼續處理着公文,“現在新君即将即位,事情好多呢,一個小小的王爺被人欺負,我就是不知道啊~”
此時琳妃正為這一系列變動驚心,幸好睿王是自己這一邊的,想來淩兒很快就可以登基了。長時間的緊張後驟然松懈是很容易生病的,這不,琳妃娘娘就病了,自然也就疏松了對玄淩的看護。
于是,玄淩傻了。
李珊幹的。李珊怎麽可能為他人作嫁衣裳呢,人家想當皇帝想很久了呢。
稚子散:使人心智宛若初生稚子,不可恢複。就是那次在琳妃宮門下的,李珊表示,沒有摸到頭不開森,人家一不開森就變态,一變态就想下藥,嘤嘤嘤
Advertisement
“玄汾要怎麽處理呢?”李珊支着頭想,“給我當兒子吧。”
于是睿王周承菏登基,封大皇子玄洵為岐山王,三皇子玄濟為汝南王,四皇子玄淩為安樂王,七皇子玄汾為端瑞太子。大皇子三皇子待登基大典後前往封地,可攜其母,李珊還對玄濟暗示“你好好幹,我就為你母妃平反”。四皇子在京城建安樂王府,準其母前往。七皇子之養母莊和太妃、生母順陳太妃居于壽康宮,待七皇子即位可封太後。李珊就這樣華麗麗的當了皇帝。
新帝即位,年號杉黎,
有朝臣建議選秀,李珊嚴肅道:“已有端瑞太子,此後後宮無貴人以上妃嫔,所出皇子無繼承權。”朝廷鴉雀無聲,顯然是被李珊鎮住了。那些迂直的文臣感動得眼淚嘩嘩的,把李珊想象成了一個無可奈何為侄子守住江山的忠義之人。李珊表示,雖然穿成了漢子但咱還是有顆妹子的心啊。
這邊李珊忙活朝政,那邊琳太妃就不好了,已經知道老情人不要自己了,只好帶着傻兒子凄凄慘慘的去了安樂王府,不過有了舒妃的對比還是有些安慰的。只是兒子的媳婦就不好選了,還是從自己的娘家取吧,好歹知根知底。琳太妃還是看中了宜修,溫柔穩重好照顧自家兒子啊,可傻兒子不知怎的就看見了柔則,金風玉露一相逢,那是必須在一起啊。
朱陶氏又怎麽會願意自己女兒和一個傻子在一起呢,她有意将柔則許配給威遠大将軍之子,可是你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太妃的娘家女兒,怎麽配得上威遠大将軍的公子呢?被毫不留情地拒絕了。朱陶氏無可奈何可不代表琳太妃沒辦法,人家火速前往壽康宮說動了莊和太妃和順陳太妃,朱柔則就這樣被定給了安樂王玄淩。
三年後選秀,甘氏苗氏入選封貴人,齊氏指給了岐山王做側妃,湯氏指給汝南王做側妃。朱家的庶女朱宜修也入宮了,被李珊一眼看中(其實是惡趣味發作)封為溫裕郡主下嫁威遠大将軍之子。
除了朝堂上的改革,李珊做的最多的就是颠覆劇情了:慕容氏指給新科狀元,狀元郎患上樂在其中的妻管嚴;曹氏(曹琴默)、馮氏(馮若昭)、安氏(安陵容)都給玄洵做小妾;沈氏指給玄洵做正妻;玄濟的真愛賀氏當然還是他的正妻。至于甄氏,甄遠道與百夷女子無媒茍合,罷官為庶人,發配平城,你和你的清的愛情就自己去努力吧,朕只能幫你至此了。
啊呀,還有安樂王玄淩,一直這麽傻着也好啊,看不見王妃面對自己時的不甘,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親生的,多幸福啊。至于琳太妃,似乎是被柔則給玄淩戴綠帽子的行為刺激了,只能卧病在床了。
後事:岐山王,大周隆慶帝之長子,無甚功績,然其子女之多令人咋舌。汝南王,大周隆慶帝之三子,戰功赫赫,曾以戰功請複母位,帝憫其孝,允之,封其母為榮靖貴太妃,遷先帝妃陵,此外其與王妃之伉俪情深也為世人稱道。安樂王,大周隆慶帝之四子。清平王,大周隆慶帝之六子,少聰敏,長漸平庸,納甄氏二女為侍妾,兼舒太妃所賜側妃何氏,長與之嬉戲,寵幸妾室且無作為;王妃夏氏女性賢淑,撫育子嗣,掌管家務,無人不嘆;長子年十二,清平王病逝,三妾殉葬。端瑞太子,大周隆慶帝之九子,大周杉黎帝之侄,勤于政事,天下承平,數十年無一天災;端于後宮,一生僅皇後徐氏(徐燕宜),育有四子皆棟梁,皇後薨後,一生不複立後。
--------------------
作者有話要說:
科普一下皇位繼承制度:主要是父死子繼,原則是立嫡以長,除此之外還有兄終弟及(一般是當皇帝的哥哥沒兒子,也有皇太弟的情況),殺母立子(劉徹劉弗陵鈎弋夫人、北魏之後廢止)、密建皇儲(秘而不宣、不論嫡長,清朝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