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挑釁
太子拉着童珂坐到左手邊位置,門口的太監立刻唱喏位份和姓名。先是宮裏的妃嫔皇子,童珂站起來一一行禮認過,之後外命婦跟着一個個進來叩拜之後再落座。
且不說宮外,宮中有六位皇子,先是太子郭楽,之後是周王、榮王、趙王、瑞王、還有八皇子。五位公主,莊妃所出的大公主永泰公主、安嫔所出的三公主成平公主、魯嫔所出的五公主壽康公主,剩下兩位公主還未冊封,七公主英華和八公主令月。能在冊封禮上露面的只有嫔位以上,皇後之下有四妃,周王之母德妃、瑞王之母莊妃、夭折的七皇子之母娴妃、八皇子之母淑妃。嫔位有九人,魯嫔、賢嫔、麗嫔、慧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和婉嫔。
再加上外命婦,一時之間側殿裏莺莺燕燕,香氣彌漫。
禮畢之後,皇後笑道:“本宮是日盼夜盼終于将太子妃盼進宮裏來了,以後遇到大事,還能讓太子妃幫把手。”
“本宮可真是羨慕太子妃,去哪裏找皇嫂這般好的婆母。太子妃,你說是不是?”妃嫔們沒有應聲,倒是後面的淑華長公主掩着嘴笑起來。
童珂挑眉,淑華長公主讨好皇後何必牽扯上她。她也不敗壞氣氛,垂眸笑着颔首,一副嬌羞的新婦模樣。
“那可不是!”德妃笑着轉圜,“咱們太子妃也是有福氣之人,閨中有父母寵愛着,嫁人之後又遇到了皇後娘娘這般能容人的。”
衆人笑着應和,将皇後和童珂捧成了舉世無二的好婆媳。
“也是珮娴姐姐沒有福氣!”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打破了和氣美滿的場景,童珂擡頭就見一穿着嫩黃色折枝翠羽紋的妙齡姑娘大喇喇地沖着她喊道。
一語驚起千層浪,衆人一時安靜下來,都朝那個姑娘看過去。一見這姑娘的模樣,衆人都了然于胸,即使不知道的,也認識姑娘身邊猛拉她袖子的淑安長公主!
想來這個姑娘就是淑安長公主唯一的女兒,孔姝華了。
孔姝華一把甩開淑安長公主的手,揚着下巴乜了童珂一眼。見童珂穿着一身名貴的撒花妝花緞褙子,外罩似雲似霧的雲霧姣,單這兩樣就是價值千金!更別提懸在胸前的足有手心大小的榴花紋羊脂玉!
原來同在閨中,一個是侯爺之女,一個是長公主之女,偏生童珂要高她一頭。她心心念念的王公子也是童珂的未婚夫婿。現如今童珂成了病秧子太子的太子妃,她央着娘親去王府遞口信,可王家就是左顧右盼不肯給個正經回應。
難不成王公子還念着童珂不成?
她嫉妒地咬咬牙,手中的帕子被攥成一團。不趁着這個機會給童珂點不痛快,她哪裏甘心?
Advertisement
她沖着童珂笑道:“太子妃表嫂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珮娴姐姐很可憐?”
“咳咳……”
童珂哪裏是忍着的性子?正想刺回去聽到旁邊傳來咳嗽聲。她蹙眉看向捂着帕子咳嗽個不停的太子,他這是何意?見他咳得滿臉通紅,她擡聲對齊嬷嬷道:“還不趕緊給太子奉茶?”
齊嬷嬷本就一臉擔憂,這個時候也顧不上其他,匆忙依着童珂的話給太子遞茶拍背。
童珂見太子臉上的紅暈慢慢退了下去,瞟了一眼突兀站着的孔姝華,不等孔姝華露出得意的表情就看向上首的皇後,勾唇笑道:“母後,兒臣愚笨,還真沒記住這位妹妹是哪家的姑娘。”
皇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來太子妃也不是傳言中的暴躁性子。她也不想在這種場合将珮娴牽扯出來,正要笑着遮掩過去,就被人大咧咧打斷了,“太子妃也別裝糊塗!咱們兩個又不是沒見過,難不成你的記性這般差?差成這樣可不成,哪裏能掌管得了東宮?倒不如退位讓賢!”
衆皆嘩然,旁邊的淑安長公主更是急得拉扯孔姝華。孔姝華梗着脖子甩開,得意地望向童珂。
童珂眯着眼打量半晌,輕嗤一聲:“本宮當是誰呢?還以為是哪位族裏長輩,看本宮不順眼,想另擇太子妃。仔細一瞧,原來是姝華妹妹。”
上首的皇後下意識攥緊了衣袖,太子妃果然不簡單。不提孔姝華提到的珮娴,直接抓住孔姝華的舉止扣了她一頂不顧尊卑的帽子。
孔姝華氣個倒仰,差點咬碎一口銀牙,一句話像是從牙縫裏憋出來似的,“太子妃貴人多忘事,哪裏還能記得我這沒名沒分的人。倒是珮娴姐姐冤枉的緊,什麽都沒做……”說着正對上童珂似笑非笑的眼神,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她素來跟歐陽珮娴要好,此次發作,一是為了給自己出口惡氣,王公子那般文雅人物卻被童珂敗壞了名聲;二是為珮娴姐姐叫屈。可這兩個名頭對上聖上欽賜的太子妃,根本站不住理。
她對王公子那些心思不便宣之于衆,才打了珮娴姐姐的由頭。可她要是真把事情說白了,就是将珮娴姐姐往絕路上推!
她抿抿嘴唇,“珮娴姐姐冤枉的緊,竟然被別人傳謠言,說是珮娴姐姐有意嫁給太子!這可不是無妄之談?這讓珮娴姐姐以後如何自處?”
童珂挑挑眉,看來這孔姝華也不全然是草包嘛!這個關頭竟然還能反應過來。
不過童珂可沒這般大的度量就這樣放過孔姝華,她笑道:“妹妹生了一副好心腸。只不過,到底是謠言罷了,哪裏用得着這般認真?不過這般謠言能傳出來,不過是世人欺珮娴妹妹家世不顯,又覺得母後寬容大度,不會招來是非才亂嚼舌根子罷了。”
說着,她又笑道:“依本宮看,姝華妹妹跟珮娴妹妹如此要好,将珮娴妹妹記在淑安姑母名下,兩人同為姐妹,姝華妹妹也就有了替珮娴妹妹出頭的名頭。姝華妹妹這般慈悲心腸,肯定是贊同的吧?”
她也沒等對面驚呆了的孔姝華回應,直接對皇後說:“母後,您看這般可好?珮娴妹妹沾染到這般流言,這般也能讓世人知道珮娴妹妹身後可是有母後和姑母背書。”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