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春節?複工會?他
臘月十七, HR終于發了放假通知,從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初十上班,一共14天的假。
于玥買了二十五的票, 正好二十四是周六, 她主動約了何莉莉、尤娜一起吃飯。
她們約的是國貿的一家西班牙料理店, 于玥出門早, 十一點半就到了,等了十分鐘,何莉莉也到了,尤娜快十二點二十才來。
果然一見面,何莉莉就跟尤娜說:“讓你哥別給我打電話了,挺煩的。”
“我可管不了他。”尤娜是開車來的, 只穿了件衛衣,“不過……你老實說,昨晚上去哪兒了?我還說去你家接你呢。”
“你猜?”何莉莉晃了晃肩,湊過去跟她撒嬌。
“又認識新‘朋友’了?”尤娜着重強調了“朋友”兩個字,嘆了口氣,“替我哥默哀,舔狗都沒他能舔, 舔走你兩任男友了都……”
何莉莉根本不care她這些話, 看向于玥:“看想吃什麽?……你們多會兒放假?”
“明天我就回老家了,你們呢?”于玥問, “尤娜是北京人吧, 省得趕春運了。你們呢, 多會兒放?”
“年三十呗。”尤娜沒好氣,“摳死了, 一天都舍不得多放,沒有公務員的命,得了公務員的病。”
“撲哧——”何莉莉捂着嘴笑起來,“你這話讓我爸媽聽到,可得氣死了。”
于玥想起什麽,問她:“你過年回家嗎?”
她記得剛開始那兩年,何莉莉春節都不回家的,一年是在她們租的房子裏過、一年是去她北京的男朋友家裏過。後來跟父母的關系緩和之後,才開始春節回家。
何莉莉搖頭:“不回,我爸媽過幾天來北京,過年就在北京過。”
于玥這才反應過來,何莉莉還是在北京買了房的,只是位置從之前的東北三環變到了北四環。
大廠主要集中在西北邊,傳媒行業集中在東邊。何莉莉上班的地方一直在北三環,當時買房的時候,她說想兩個人都通勤方便,這樣以後于玥如果買房,也能在同一個小區買。
Advertisement
所以她一直在十號線沿線的太陽宮、亮馬橋一帶看,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個合适的小區。
但是現在,她的人生裏沒有于玥了,不需要再考慮另一個人通勤是否方便,于是選擇了往居住環境更舒服一些的北邊去。
于玥沉默下來,過了幾秒鐘,舉起水杯來對着何莉莉:“敬我們的warrior一杯……還是叫soldier合适?”
何莉莉鄭重其事地雙手端起水杯,跟她碰了碰,又轉向了尤娜。
尤娜嫌棄地擺擺手:“不要……跟桃園結義似的,好土哇!”但最終,還是拗不過何莉莉,随手拿起杯子跟她倆碰了碰,抿了一小口水又放下。
“白富美,跟咱不一樣。”何莉莉調侃道。
于玥跟着笑起來,招手叫服務員來點餐。
三人一直吃到兩點多,餐廳的午餐時間快結束了。
何莉莉叫了車,跟于玥一起下樓,尤娜坐電梯到地下停車場。她們在一樓電梯口告別,相互都抱了抱。
“年後見。”于玥說。
“嗯,年後見……”尤娜一直到電梯門關上之前,還在對她揮手。
何莉莉的車到了,問于玥:“要不要送你一段?”
“不用了,我出去坐地鐵,挺方便的。”她深吸了一口氣,“很高興,能夠認識你們……尤其是你。”
她從沒有對何莉莉說過這樣的話,也從沒有認真感激過她們的相遇,直到現在失去了,才想起來曾經擁有的是多美好的東西。
何莉莉微笑地看着她,忽然說:“聽尤娜說,你比我們小很多……是剛畢業麽?”
“……嗯。”于玥只應了一聲,控制住自己沒有點頭。
“你很信任我,很願意親近我……”何莉莉罕見地沒有用玩笑的口吻講話,“是覺得我一見如故麽?”
“對。”這次于玥點頭了。
何莉莉對人的感覺一向很敏銳,她沒有掩藏過自己的主動和熱情,能察覺到也是正常的。
“能說麽?我也一樣。”何莉莉拍了怕她的肩膀,上了停在路邊的車。
車到拐角處,她還特意搖下車窗來,向于玥揮手道別。
---
祝同公司放假晚兩天,她送于玥到了小區門口。
“欸……今年回來看看房子吧。”祝同說。
她們住得實在有點遠,但如果想往內環住,要不就犧牲居住條件、要不就妥協房租。權衡了一下,于玥感覺小區環境差一點也不是不能接受。
于是她說:“看看吧,要真有合适的那就搬呗。我是真受不了這室友了……”
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
---
半個來月的春節假期,于玥過得無驚無險。
項目都處于停滞狀态,沒什麽需要特別關注的,只在幾個關鍵節日把做好的節氣海報和藝人視頻發布出去就行。
爸媽還是老樣子,回家之後給她做了熟悉的飯菜,但吃到第五天,媽媽就開始嫌她煩了。
不過今年她沒有跟家長頂嘴,乖順地讓幹嘛就幹嘛,一直到正月初九,又坐上了回北京的高鐵。
---
初十上班第一天,曹州就出現在了公司。
他坐在總裁辦,讓各部門在領導辦公室或會議室裏,通過視頻會議開了一場複工大會。
“……今年公司的工作計劃,我給大家同步一下。”曹州翻開了手邊的筆記本,“已經拍攝完的,民國探案劇《嘯風刑探案》,正在争取暑期檔播出,走的是純網播,制片部和發行部抓緊推進,備案號要盡早拿到,不能等到跟前再出問題。”
“古裝架空的大男主劇,《西川一夢》在談上衛視,最晚今年年底要播掉,這個劉宇哲作為制片人,自主跟進。老忠,一審的意見不是下來了?抓緊二改。我再重申一下,現在行情不好,更不能壓,制片和發行都需要時刻警惕!”
“另外就是,公司新近參投了一部院線電影,五一檔的,有可能、有可能哈,接一部分宣傳,這個之後我跟營銷中心單獨開會碰。”
“再來是今年的新開項目——
一部改編的仙俠劇,打算上半年開拍,劇本已經在走平臺評估,大概率會做成定制劇,成本不會太高。另外一部原創的大女主劇本,一線陣容,預計7-8月開機,其他還在商務洽談和平臺評估階段的項目有三個,兩部都市、一部宅鬥,這都是下半年的項目,暫時待定……”
“接下來是財務部,去年沒有回款的錢,抓緊催,尤其電視臺,不催的話估計得拖個一年半載。去年的賬面不是特別好,沒有前年好,目前股票沒有大波動,但不代表今年都不會有。所有項目的預算5月以前都報給財務部複審,然後還得去董事會上會,別耽誤事兒。”
“最後,今年因我個人原因,取消了年前本該有的年會,所以月底給大家發獎金的時候,會把年會的錢一起補給大家,儀式就不辦了,沒人去行政部領一份小禮品,給大家一份遲到的春節禮物。”
“感謝大家,希望大家今年繼續與我并肩戰鬥,讓月白更上一層樓!——”
---
《西川》的一審意見,要修改的東西還挺多,于玥得去跟後期了。
2組、3組的片子也都在後期,制片部人手不夠用,劉宇哲又有點不放心,幹脆讓她去幫着把控。她倒不用時時刻刻坐在那兒,但調色、畫面等等,都需要經常去看。
有些地方的臺詞也要改,周正珂被叫過去,現場重新出臺詞,還得根據剪輯完的片子,寫一版詳細的分集簡介。
36集的粗剪片,他加班加點在後期看了整整一周,才把分集簡介寫完。
剛開始于玥還能經常過來,倆人有時一起在屋裏看,算是忙裏偷閑、苦中作樂。
後來曹州那部參投的電影因為要上五一檔,月白這邊主管微博渠道,要開始和片方對接,就來得少了。
這部電影叫作《來自北嶺的她》,是一部主打文藝的商業片。
這麽說本身就有點矛盾,但的的确确,片子本身是偏文藝、小衆風格的,但因為主演是尤新新和孟昶,咖位比較大,都是妥妥的一線,所以在發行平臺內部,定位又是商業片。
尤新新之前一直主演電視劇和純商業電影,大概也是想轉型,才參演了這部文藝片。孟昶一直是電影界的“文藝男神”,外加片子的監制名頭很大,是公認國內排在top5的大導演,所以大家都挺看好這部片的。
夏尋把項目分給了李佳佳,說是目前只有她手上沒有活兒。
的确2組、3組都有之前拍好的兩部片在做後期,1組這邊《西川》又不歸李佳佳管。但是李佳佳現在是于玥的項目經理,她既然接了項目,就得有一部分活兒落在了于玥的腦袋上。
于玥開始公司、後期兩邊跑,有時這邊正幹這活兒,那邊又來電話了。
她跟李佳佳提過,能不能暫時把一些工作分出去,但李佳佳沒同意,說電影這邊很趕,只有不到兩個月時間,新招進來的人對公司流程和人事都不熟悉,只能是她來幹。
她連着兩個周末都沒休息,好不容易把新來的一個男孩帶差不多了,才從電影這邊稍微脫身出來。
祝同最近陪着公司藝人去參加一個慢生活綜藝了,一個月有半個月都不在家。于玥回到家裏,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只能自己躺在床上,周正珂不忙的時候倆人通個電話。
隔壁大姐交了個男朋友,最近總帶回家裏來。廁所馬桶圈上的污漬讓她崩潰了好幾次,買了一大包的酒精濕巾,每次用之前都得從上到下徹底消毒。
第二天去後期,她實在憋不住,跟周正珂抱怨了幾句。
“玥玥,你要不要考慮下……”周正珂試着問,“搬來跟我一起住?”
---
周正珂也是北京人,爸媽以前都是郊區工廠的工人,早幾年就退休了。
房價大漲之前,老兩口掏空了口袋,在還沒發展起來的東四環,買了兩套新開盤的樓房,一套一居、一套兩居。
當時其實也沒多想,什麽投資、風口……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奢望。他們只是想着,以後大房子給兒子結婚用、小房子自己住,能離兒子近些。
那會兒也是貸款買的,每個月下來要還2000多塊,壓力特別大。結果交房沒兩年,北京的房價就漲上了天。
老兩口住在城裏人生地不熟,也覺得別扭,就把一居留給兒子住,隔壁的兩居租了出去,每年光房租都夠養貸款,而且盈餘越來越多。
現在他爸媽每個月退休金能拿一萬三四,就讓租戶把這邊的房租直接打給周正珂。所以周正珂雖然在月白賺得不算多,但好歹衣食無憂,爸媽還會給點零花錢,也能支撐得起他一些燒錢的興趣愛好。
比如耳機、比如摩托車、比如各種極限運動……
他在馬來西亞考了OW和AOW潛水證,在國內7個城市打卡過滑翔傘基地、拿了B照,有滑雪AASI的單板一級認證……
地下車庫的停車位上,停着他上學時攢錢買的二手川崎Ninja650、和去年拿到年終獎之後剁手的新款寶馬拿鐵……
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熱情澎湃,充滿朝氣,但卻很少被人看見。
---
周正珂期待的眼神望向于玥,似乎在催促着她的答案。
“我……”于玥竟然認真想了想,最終還是說,“算了吧,可能我還是會覺得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