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酒館
最終四十還是忍痛拿出了少量馬匹,一些葡萄酒,一些木材,十來頭羊,以及幾件質量上好的鬥篷和錢財分給了三位騎士。
Trencin本就不發達,四十伯爵的收入不少直接來自對農民的征收,如果再給哈普和潘格溫封地的話,他自己的收入可就要少去一大塊了。
摳摳發癢的屁股,四十想起自己先前夭折的體察民情的親民之旅,又動了要下館子的念頭。中世紀的酒館并不像我們現在的酒吧一樣只提供酒水——其實就算是現在的酒吧也有不止提供酒水服務的{1}。
大城市餐飲行業比較發達的情況下也許餐館和酒館區分的比較清楚,但Trencin地區城鎮規模本就小,整個城區也只有一家酒館,沒有什麽選擇的餘地。四十在管家的陪同下來到這家比他想象中規模要大些的酒館,見到了比他想象中更多的消費者。
實際上與現代普通人的常識相反,古代的普通甚至貧困的城市人口基本上都在外就餐而不是在家吃飯——在城市,只有有錢的貴族才有廚房和廚子專門做飯,貧窮的城市居民是沒有地方做飯的。這個規則不止限于中世紀,羅馬時期,羅馬城的城市餐飲業就異常發達,因為當時該城有上萬的平民需要在外就餐,就居住環境而言,他們毫無可能自己在家做飯{2}。
當然,在鄉村,農戶們沒有地方外出就餐,而搭建竈臺沒有空間壓力,所以大多自己做飯。
酒館裏當然也毫不意外的有些臭烘烘的,食客和酒客們圍觀了一會兒四十伯爵,“大人,日安!”“大人,您好,今天是個好天氣!”“祝您有個好胃口!”此起彼伏,最終管家叫來老板,給四十騰了張桌子,之後兩人恭敬的站在一邊微笑着看着他。
四十被這兩人看的發毛,趕緊招呼管家快坐下,又換來一片此起彼伏的“大人真是親和!”“老爺完全沒有架子!”“大人今天是來與民同樂的!”……你們有完沒完!
“那個,咳,”四十咳了一聲,瞄了瞄酒吧裏的幾個女招待,“我要點菜。”
“您點。”老板站着繼續微笑服務。
四十也實在拉不下臉來說我要女招待我不要一臉油灰的糙漢——盡管女招待可能也一臉油灰,只能沒話找話的問他:“啊,那個,你叫什麽?這是你的店嗎?收益怎麽樣啊?你有什麽推薦的菜式嗎?”
“我叫漢森,今年24歲,未婚。”說完這句話漢森老板把額前的頭發往腦後抹了一下,笑的更賤格了,“這家酒館原則上是我的,收益不錯,如果您能再增加一些城裏的人口,會更好,但由于本店是您對面那位的封邑,大約一半左右的收入都被他刮走了。”
四十看向龐達,對方正認真看着食指上的一坨鼻屎,四十估計他下面要說“我從沒挖出來過這麽大一坨”……
“我從沒挖出來過這麽大一坨。”龐達一臉認真的說。
…………你特麽還真說出來了啊!!!!!!!要點臉好嗎!!!!!!!這酒館怎麽就成了你的封邑了啊解釋解釋行嗎!!!!!!!!
“本店的推薦菜色有奶酪碎臘腸,可以配豌豆粥,您需要配啤酒(beer)嗎?”漢森繼續說着,仿佛中間那個挖鼻屎的人不存在。
Advertisement
“香腸和啤酒……你是德國人嗎?!”說到這兩樣四十忍不住聯想了一下。
“我叫漢森不叫漢斯。”笑,“不過我和德國人還是有些共同點的。”再笑。
“我要炖菜和淡啤酒(ale){3}。”終于結束了對鼻屎的研究,龐達管家補充道。
“好的沒問題。”漢森點點頭。
“你這副樣子是要在我的炖菜裏吐口水吧喂!”
菜端上來之後四十發現奶酪和臘腸都比較小塊,旁邊還有一些碎胡蘿蔔,洋蔥和碎蘋果(最後一個是吃了之後才發現的)。而豌豆粥并不都是豌豆,裏頭還有一些雜糧。因為反正也沒期望多高,所以也沒啥失望的。倒是啤酒——這什麽坑爹玩意兒啊!!!難喝到這個份上還敢拿出來賣錢啊!!!!
龐達在他對面淡定的喝着淡啤酒吃着洋蔥卷心菜蘋果胡蘿蔔土豆和黃油一鍋炖的雜燴湯。
吃好飯,漢森老板過來算賬,四十不滿的看着龐達:“你還敢收錢啊!”
“是他收錢不是我收錢。”說完龐達扭過頭去對漢森說,“我的那份,賒賬。”
“哦。”漢森面無表情的回答完他,轉頭一臉堆笑的看向四十,“大人呢?”
“我,我……”沒帶錢啊!你見過哪個老爺出門還自己帶錢的啊,不都是提着個鳥籠到處調戲良家婦女的嗎!四十滿頭大汗的感覺酒館中衆人的注意力也轉移過來了。
他在桌下猛力的踢了一下龐達,這家夥正企圖把鼻屎擦在漢森老板背後,被這一踹猛力一驚,手上動作不由得大了點。
“你摸我屁股幹什麽………………”漢森轉頭看他,就是那種盡管脖子會扭的很累但是完全沒有動身體的陰森恐怖的違反人體工程學的轉頭方式。
“大人的那份也記賬。”龐達把手放回桌下,坐正。
作者有話要說:1 鬼佬的酒館酒吧文化比我們感覺更普及,而且酒吧和夜店也是兩回事,我倒是覺得後兩者在我國現在有些混同了。比較典型的提供酒水以外服務的酒吧,可以參見美劇how i met your mother,其中主角們每集都聚在一起的酒吧就是提供飲食的,他們也常常在那裏解決晚飯或者點一些點心。2 關于古羅馬有一檔相當有意思的BBC紀錄片,片名叫《相約古羅馬》,比起一大堆關于羅馬領土擴張的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主要描繪的是古代羅馬普通人的日常,比如他們在哪裏上廁所,平民的居住環境,在哪裏就餐,婚姻的狀況如何,死後墓地的狀況,平時的交通,都在做什麽工作,衛生條件,人際關系等等。片子比較短只有3集,很有意思,看過之後再看羅馬背景的故事,更容易把人物日常立體化(也更容易發現有多少文藝作品在胡說八道= =)。3 在平民的飲食裏,奶制品和豆制品是他們補充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而從英國人的記載來看,貴族是不屑于食用奶制品的(所以如今被人得意洋洋的炫耀的法國一些昂貴的奶酪,在當時人看來是比較低賤的食物),貴族認為吃鮮肉才是高貴的标準。不過即使是乳制品,平民的人均使用量也是不高的。酒類的話,在産蘋果的地區是有蘋果酒的,而beer的概念則和現在完全兩樣,當時的制作工藝是采用啤酒花加一些作料釀造,而不像如今使用糧食和啤酒花發酵。ale則反而是用雜糧發酵成的,味道大致和米酒差不多。葡萄酒屬于有條件大面積種植葡萄的老爺們,屬于貴重物品,所以有時候也會被當做酬勞或者稅收用于抵賬。4 最後說一下關于trencin地區的問題,我本來是選定匈牙利(選匈牙利是因為地處內陸,和中世紀的大部分內陸國家以及內陸省份有更多的共同之處,同時是中緯度地區,作物生長規律比較有普适性,以及這個國家發生的影響歐洲的大事件比較少)之後閉着眼睛瞎選的一個county,而且本篇的寫作目的本身是普及一下中世紀的一些基本生活狀況,所以沒有詳細研究Trencin的經濟問題。今天查了一下,Trencin目前屬于斯洛伐克,當地的城堡遺址還留着,建在一個cliff上,并不是多高的懸崖,大概就是公園裏小山那個概念,城堡是羅馬時期就存在的軍事要塞,後來一直修修補補,直到18世紀一把大火燒了個幹淨。中世紀時期的Trencin很窮逼……,我原計劃給四十多寫幾個騎士的,比如寫上10個,那樣我也能用到那個10個騎士掉糞坑的典故了(運氣好應該還是可以用一用的),查了一下才發現以Trencin的能力根本養不起10個騎士,3個就已經差不多到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