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二更)
謝繼寧曾經看到過記錄片, 在海南地區的土法制糖申請了非遺,華夏制糖的歷史悠久,從東周時代就有了, 而海南地區從唐代就有。
在懷安縣附近,謝繼寧從來沒有看到過甘蔗,而且懷安縣的氣候溫潤,不太适合甘蔗的成長,因此沒有甘蔗制糖的。
因此謝繼寧賣的不是制糖的方法, 而是将紅糖黃糖黑糖等含有顏色的糖變成白色的方法。
謝繼寧連忙問過掌櫃的價格,發現紅糖最貴,65文,黃糖55文, 黑糖46文, 紅糖的價格是豬肉的兩倍接近三倍了。
謝繼寧在店鋪裏面買了數十斤渣質最多的黑糖,然後帶回家。
謝繼寧知道,現代普遍是用活性炭, 但是活性炭的制作就是一個難題,沒有化工産品, 也沒有相關的工具,制作不出好的活性炭, 一般的碳并不好用。
至于物理法活性炭制作同樣難以做到, 光是高溫就難以達到, 尤其是謝繼寧家什麽都沒有。
因此謝繼寧采用的是另外一種方法, 黃泥水淋造白糖法, 成本低,方法簡單,雖然産量沒有用活性炭的好但是已經夠用了。
在華夏的歷史之中, 明代宋應星在其《天工開物》當中就有記載:‘蔗汁尚黃黑色,将桶盛貯,凝成黑沙,然後以瓦溜置缸上,其溜上寬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傾桶中黑沙于內,然後去孔中塞草,用黃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內,溜內盡成白霜。’(1)
回到劉宅就開始弄這個方法,準備一個木桶在下面接渣水,在木桶上面搭一個三角架子,在架子上安放一個瓦質漏鬥,用布團塞子堵塞漏鬥的漏口,然後将黑糖用水攪開,倒入漏鬥中,等糖沙再次凝結。
謝繼寧人小力氣弱所以都是謝如方做的,就連宅子裏面的仆人要幫忙謝繼寧都選擇了推辭,謝如方雖然不解,但是出于對謝繼寧的信任,所以一一照做。
就連謝繼寧讓他将黃泥水澆到瓦質漏鬥當中也是猶豫了一會兒,就選擇了相信,謝繼寧從下面将布塞子撤掉,謝如方就在上面倒黃泥水,淋下漏鬥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鬥流入下面缸中。
然後就靜靜的等待,等到水汽蒸發之後,謝如方驚訝的看着漏鬥留下白色的顆粒。
謝繼寧摸下一點遞給謝如方,謝如方輕輕的舔了一下,驚呆了,他從來沒有嘗過這樣的的味道,太甜了,太香了。
謝如方看着自己的兒子,想這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嗎?要不是從小抱着謝繼寧長大,他都不敢相信是自己家能生下來的。
謝繼寧道:“爹爹,我們把這制糖的方法賣出去,這方法咱們家留着也沒用。”
Advertisement
謝如方說道:“寧哥兒,不能賣,這方子和肥料不一樣,寧哥兒,咱們家有了這弄糖的方法,子子孫孫就真的不愁了,你弟弟他們兄弟幾個就有出路了。”
謝繼寧道:“他們好好讀書,以後也不會差的。”
謝如方苦笑:“寧哥兒,咱們家就你一個人讀書厲害,你堂弟繼平繼岩讀書還不如小珍珠,每次我去接他們,郭童生就跟我說,他們不像你。”
謝繼寧勸道:“多讀書都會有用的,我這方法也是書裏面的,咱們家這方法也留不住,藏着掖着也不安全,幹脆把他賣出去,換點錢買點房子還有地這樣的固定財産。”
“咱們家我以後要科考,弟弟們也可能要考試,不适合做大商戶,倒是自家出産的東西不影響,踏踏實實的。”
“爹你相信我,以後我們家還會有更好的方法,長長久久的,不像這個一錘子買賣。”
謝如方看着這個敗家子兒子,沒辦法,只能妥協。
“寧哥兒,你打算怎麽賣,”謝如方對這個也不了解。
謝繼寧道:“就像咱們家積肥的方法一樣,到處給,大家都會了,就不會盯着咱們了。”
謝如方點頭同意,然後就直接和劉來福去找府城口碑最好的牙人,當然劉來福得知謝繼寧要将制糖的方法買出去的時候,驚呆了,
“謝大爺,你勸一下公子,這方子,就是放在我們老爺那裏也是寶物,珍貴得很,你家裏留着做傳家寶,何苦賣掉。”
劉來福只氣府城離家遠,老爺不在身邊,不然謝公子這樣的事情,肯定會阻止。
謝繼寧明白劉來福的心情,劉來福對他一向恭敬又體貼,做事周到,謝繼寧頗為感激師父家的這位老仆,
就耐心的解釋道:“這方法就算留着,我們家沒有甘蔗,就要買黑糖,然後做好再賣出去,這樣風險大。”
“而且這個方法簡單,留着沒意思,至于子孫後代,到時候這個方法過時了,不值錢了,不如現在把他換成土地房産這些實物,這才是細水長流的活計。”
土地的這個點戳中了劉來福的心,就選擇了聽謝繼寧的。
劉來福畢竟跟劉方傑在外為官的時候歷練過,一旦開始行動,做事就頗為幹淨利落,将府城口碑好的牙人都一一介紹給謝繼寧。
謝繼寧選擇約了六個,然後将白糖給他們看了,在嘗過糖之後,幾個牙人都瘋狂了,在聽說謝繼寧要将制糖的方法買出去之後,就像看傻子一樣看着謝家父子兩。
當然是傻子更好,這樣自己好賺錢,謝繼寧強調,要口碑好人品好的商家,最好就是生意做到外面,做得遠的,不用銀子用田地莊子房子換也可以。
周中人是半官半私人的中人,向謝繼寧保證道:“公子放心,肯定找合适的,從我手成千上萬的生意都過了,從來沒有掉鏈子。”
其他幾位中人也保證道:“公子放心,我們世世代代在府城生活,都是做中人的,做這一行,靠的就是口碑,靠的就是信譽,不會咂了自己的招牌的。”
謝繼寧說道:“雖然我年紀小,但是也我師父對我一向放心,你們是劉管家找來的,應該也知道我師父是誰。”
幾人都是消息靈通之輩,怎麽會不知道,要是不知道,也不會在這聽一個小孩子說話了。
于是這一天府城的各大相關的商家的負責人都被中人拜訪了。
劉宅的幾個住客都讀書人,因此,雖然想邀請謝繼寧出去玩,謝繼寧婉拒也不追根問底,因此,謝繼寧頗有好感,打定主意等賣錢了請他們吃好吃的。
這一年的四月二十成為了謝如方這輩子都不能忘記的日子,等到老了還一直津津樂道的和孫子說。
六個中人邀請了十八家大商人,就在府衙外面最大的酒樓太白樓裏面設宴席,因為太白樓背後的商家也參與了,幹脆就關門,做生意了。
謝繼寧道:“這次這個方法買給你們,你們拿去其他地方賣也行,自家用也行,錢貨兩消,和我家無關。說在前面的是這個方法簡單,大家不要到時候說被騙了。”
周家家主道:“只要方子是真的,其他的都不會說什麽,我們這些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一個信字。”
其他家也紛紛贊同,心裏則想,這麽多同行對手在這,為了一點點小錢,反悔多掉價啊,這謝家子小小年紀倒是聰明,知道将生意擴大。
謝繼寧将契約拿了出來,作為一個博主,她曾經簽約過很多專業的商務合同,所以對合同很熟,又結合這個時代的法律,整整齊齊的寫了二十幾頁。
給商家的,給中人的,都寫得清清楚楚,幾個商人看了合同,大贊,不說別的,就這契約就是一個寶貝,對于他們這樣的大商人來說,太實用了。
孫家家主大贊:“謝公子的這挈書出自令師之手嗎?如此完善,如此細致。”
謝繼寧并不正面回答:“這契書是一個模板,大家之後此事之後可以根據自家情況改的。”
雖然謝繼寧不說,他們也會将這個挈書用到其他地方,但是謝繼寧如此大方的說出來了,還是讓人忍不住的有好感。
簽完挈書之後,各家将自家願意出的價格都寫下,酒樓
謝如方就給他們演示了黃泥水淋造白糖法,只見等了一段時間之後,瓦質漏鬥上面果然出現了糖霜,孫家主驚呆了,連忙沖上前去拿手撈起放在嘴裏。
果然是糖,潔如霜,白如雪,太美了,錢家主小心翼翼的捧着糖,悲切的說道:“原來這就是糖,這麽簡單,當年就因為一點糖霜,我就輸掉了皇商資格。”
大家都瘋狂了,黑糖化成白糖,分量只少了一半都不到,但是價格千差萬別,只需要一點點黃泥水,這些糖将會引得那些達官貴人紛紛争搶。
謝繼寧讓等大家都激動一會兒,然後說道:“這方子也是我家無意中發現的,年前我家買糖,結果糖水掉黃泥地上了,就發現了白糖,我家吃過了,糖是安全的。”
“那就好,那就好,大家就在這酒樓慶祝一下,然後商量一下,這之後咱們去哪個地方。”
謝繼寧明白,這些人為了避免競争,會商量去不同地區這也是一件好事。
只可惜,自己現在人小力微,又舍不得利潤,糖的利益牽扯過大,不然就将這個方法到處傳出去,讓普通人也能吃得上白糖。
謝繼寧道:“諸位家主需要商量大事情,我等就先告辭了,後續關于這些東西的過戶就麻煩幾位中人幫忙處理了。”
作者有話要說: (1)明.宋應星.《天工開物》第六卷《甘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