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還給你們講故事
聽到小沈老師說的這番話,武大哥對沈又夏的好感又再上了一層,跟以前來到村子裏支教的老師相比,那些鼻子快要翹到天上去的人,真心跟小沈老師比不了。
“好,好,應該的,應該的,那我打這個書架也是應該的,小沈老師也不用再說謝謝了,兒子,走了,領着小沈老師,咱們回家吃飯了。”
飯後沈又夏睡了個午覺,她最近可能是折騰得有點狠了,東一趟西一趟的,又是城裏又是山上,午飯後就感覺到身子有點乏了。
爬到鐵床上睡了一覺,感覺精神好了不少,只是她這邊才剛起了床,那邊小武就領着他的同學沖進屋來了,“小沈老師,你起了啊,我們都等老半天了。”
小武眼巴巴地看看沈又夏,沈又夏趕緊用手擋了擋眼睛,自己可是剛從床上爬起來呢,萬一有眼屎可就丢人了,小家夥可是上午才誇過自己好看呢。
“你們先坐啊,我去洗把臉。”沈又夏匆忙地出了裏屋,快速地洗好了臉,這才敢重新回到屋子裏,邊走邊把頭發捋了捋,随意地紮上了一個馬尾辮。
“你們怎麽等了老半天了,在院子裏等的嗎?”沈又夏看到孩子們還站着,就把他們拉到書桌前,但自己屋裏只有三把凳子,完全不夠坐,來了七、八個孩子呢。
有上午來過的,也有沒來過的,大概有些是跟小武同學交好的,所以小武同學就主動把人給找來了,雖然沈又夏的屋子不算太小,但裝下這麽一堆小朋友,也顯得擁擠起來。
“沒有,我們在院子外面等的,隔上一會兒我們就派一個人進來看看您醒了沒有,我媽跟我叮囑過了,讓我們不要打擾了小沈老師的正常休息。”
小武在這些孩子裏,算是挺闖實的,說話也利索,“所以我們就等着小沈老師醒了才進來,小沈老師,我們很聽話吧,是不是沒有打攏到你?”
沈又夏趕緊點頭,“是啊,沒有打擾到我,你們都是乖孩子,都很聽話,只是,我這屋子有點兒小啊,又沒有這麽多凳子,咱們現在要怎麽辦?”
看到小沈老師皺了皺眉頭,小武趕緊舉起小手,“小沈老師,我有教室的鑰匙,平時都是我去開教室的門,不如,我們去教室裏看書吧,那裏桌子凳子都有。”
這倒是個好主意,不然自己的屋子裏每天擠着這麽多孩子,也是不方便,而且現在只是七、八個,以後有可能更多呢,沈又夏雖然不煩孩子,可那麽多孩子可夠她發愁的。
“你這個主意可是真不錯,咱們就去教室裏吧,不過教室已經很久沒有進人了,應該會很髒的,我們不如做個大掃除如何?等把教室收拾幹淨了,沈老師就給你們講故事。”
孩子們一起拍起了巴掌,“好啊,好啊,小沈老師,我們這就去吧。”能跟小沈老師一起幹活,孩子們連幹活兒會累這個重點都給忽略了,只剩下了興奮。
打開教室的門,屋子裏的面積還算挺大的,桌子椅子都有,但很明顯,都不是統一做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應該都是各家自己出的桌椅。
Advertisement
講臺倒是方方正正,有抽屜有櫃門的,設計得還挺合理,放個教案或者是放個作業本的,都有着充裕的空間,抽屜裏還放着幾盒粉筆和一個黑板擦,櫃門裏還有一根教鞭。
講臺後面就是一塊挂在牆上的大黑板,是最古老的那種,用木板打制出來,然後上面刷上了墨汁的那種,不管是黑板、黑板擦還是教鞭,這些東西都是久違了的。
它們只是存在于沈又夏很久遠的記憶裏,真正地說起來,這些東西還是在沈又夏小學的時候見過,現在再看到它們,真的有一種好久不見的重逢感覺。
沈又夏上初中的時候,學校就已經換成玻璃鋼的綠底黑板了,擦黑板都用潮濕的抹布,這樣就不會有粉筆灰落下來,大學更是多數用電子教學,粉筆都已經不常見了。
當看到眼前這些設施的時候,沈又夏情不自禁的摸了又摸,這就是國家偏僻農村的現狀,它們的文化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狀态,而沈又夏,有幸走進來,有幸能夠真實地感受。
“小沈老師,我們回家去取抹布吧,很快就回來。”小孩子們體會不到沈又夏此刻沉重的心情,他們依然快樂地說着話,然後快樂地跑開。
看着孩子們快樂地進進出出,像是辛苦的小蜜蜂,不停地忙碌着,并沒有因為環境的不高級而凄苦,沈又夏就微微地笑了,自己想那麽多,其實是有些矯情的。
時代雖然在不停地變化,但是環境是需要人來改變的,落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改變,而現在,自己的到來,希望是滄洱村改變的第一步。
熱火朝天地把教室打掃幹淨,沈又夏就把她介紹給小武同學的那本張天翼的兒童文學集,又拿了出來,挑了一個比較淺濕的故事,給孩子們朗讀起來。
滄洱村因為地處南方,孩子們說話多少是帶着些口音的,所以沈又夏的聲音在他們聽來,十足的婉轉悠揚,孩子們很快就聽得入迷了。
教室裏雖然有不少孩子,卻很安靜,只傳出沈又夏朗朗的讀書聲,一個下午,就在這樣溫馨而靜谧的氛圍中,悄悄地過去了。
臨近晚飯的時間,沈又夏放下了手裏的書,孩子們都還戀戀不舍呢,把沈又夏團團圍住,“小沈老師,我們明天還能來聽故事嗎?”
沈又夏自然是點頭答應的,“當然啦,你們明天再來,我還給你們講故事聽,不過,咱們也不能每天都坐在這裏聽故事,不做別的事兒呀。”
孩子們雖然年紀小,也不是不懂事兒的,農村到底不比城裏,家裏瑣碎的事情很多,農村的孩子都是要幫家裏做活的,所以沈又夏才會有此一說。
她不想因為自己占了孩子們的時間,就讓孩子們回家被家長訓斥,田妞的遭遇就是個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