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除夕
大人們一走,這些小孩也累了,他們打牌都是過年為了喜慶。大人們一走,小孩兒聽說是要放炮了酒都頁坐不住了。拍拍屁股就走人。
大家一覽隊上上下,就只有這大爹做的有模有樣的:把桌子扛出來,放到堂屋的正前方,上面擺放着各類食品,還有香爐,上面插着三支香。
大爹跪在桌子前,燒了紙錢,然後叩頭,之後就焚香祭天地,然後燒上一把香,燒得很旺,插在香爐裏。
之後就放炮,在堂屋門前放炮。迎接財神進屋。之後就又跪拜叩頭,然後這桌子一直放到天明,才收起來。這算是最隆重的儀式了。別人都是把炮一放就睡了,然後到第二天的早上吃餃子就行了。不過小孩們一般都是要把早上的餃子吃了以後才去睡覺,直直睡到黃昏。
忙三十,閑初一。這是一夜之隔人們僅有的來年各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态。在大年初一,人們盡管不做活計,盡量的享受,希望全年即将來到的日子都是如此的清閑、順心。
比如過年期間不要動針線、針線刀剪和不砍柴禾、不挑水、不劈柴等,說話不能帶“死”等不吉利的詞,餃子煮破了就說成是“掙”了,不小心摔破了碗筷要趕緊說“歲歲(碎)平安”等。
庭院的鞭炮紙屑也要任其飄落,不能清掃,以免驚動随處都可能有的神靈。家中的髒水、垃圾也不能青島出門,要先集中于屋角等處,所謂聚財寶。
新年的第一天的午飯也要格外的講究,也都是以讨吉利為主,比如雞、魚、發菜等分別對應吉利、有餘、發財等。還有就是這一天不能用新米做飯,而是吃三十預備好的餘糧——隔年飯。
經歷了“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除夕,這轉眼就是新年的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走一走。由于小孩子們大年初一都在睡大年三十晚上的覺,起不來,所以這拜年的順序通常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到了初二以後出門到同族家中拜年。從長輩開始。所以就有這個傳統: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