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神話傳說4
唐太宗不忍心讓兩位大将日夜守夜,便将畫匠請來把他們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結果也是睡得很安穩。後來明鑒就紛紛效仿,也把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驅鬼辟邪。
從此以後兩個人就被信奉為門神。至于春聯的作用其實也是用來辟邪的。
民間傳說:黃帝受神茶、郁壘縛鬼喂虎的啓發,為人間制定了年底驅鬼的方法: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茶、郁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
民間自有鬼怕桃木的信仰。到了唐代就有人在桃木上寫一些祈福免災一些文字,多為對偶句式,後來就演變成了如今的春聯。春聯還分為上下兩聯,分別貼在門戶的兩側。
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幅橫批,一般是四個字,貼在門框上。寫的都是一些吉祥的話。比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橫批“萬象更新”等。除此之外大家門戶還要在屋內的堂屋裏的牆上貼着年畫,多是通過文字的諧音和畫面象征等手段以求吉祥。
比如就有:一個胖娃娃懷抱着一條大鯉“魚”,手持一朵大“蓮花”的畫面諧音構成“臉”念有“馀”、“臉”生貴子。類似畫面的內容,熟悉地方民俗的人一看就能懂其中的寓意,根本不用多加解釋。
當然不會單單鐵春聯、門神和年畫,還會有人在廚房的牆上、衣櫃上等貼着“福”字,如果“福”字倒貼,則為是讨了“福到了”的口彩。有福還要有喜,在起居室等房間的高處貼着“擡頭見喜”,在大門處貼着“出門見喜”等。
與此同時,人們還要在禽畜棚圈、農具和家用等物件上有針對性的披紅挂彩,讨個吉利。如畜棚上要貼着的對來年都是這樣:“牛似南山(猛)虎,馬如北海(蛟)龍”,橫批“六畜興旺”;豬圈雞舍則要貼上“肥豬滿圈”、“金雞滿架”;農用車上貼“車行千裏,人馬平安”;梯子上貼“步步登高”或是“步步高升”;井臺上貼“龍泉大吉”等字幅;還有不能在年三十讨債等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