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科舉文裏的惡毒前妻20
◎更新啦~◎
隔天, 黎宛難得有些分神去關注宋廷舟的反應,但發現他好似已經全然忘記了這件事般,沒有任何毫異樣。
這讓黎宛心底生悶氣, 擺給他的臉色就不怎麽好看,就連因為宋廷舟明日就要去書院裏, 他們今日要出門下地處理好播種的事, 黎宛也是看着黎父叮囑,眼神都沒給宋廷舟。
黎父有點受寵若驚,心中還暗暗得意, 看來還是需要女婿的不好,才能襯托他在女兒這邊的位置。
但他只是樂呵一會兒而已, 等兩人扛着農具遠離家門口, 黎父還是擔心問:“你們鬧脾氣了?”
按理說他們小夫妻間的事, 他身為長輩不好過問, 但他也是過來人,夫妻間的相處比誰都清楚,自然看出了宋廷舟和黎宛之間的生疏僵硬。
只不過他們願意演, 就證明還是在意他的想法, 黎父也就沒有點破,況且也能借此機會增加讓他們夫妻感情, 他的樂意看見的。
宋廷舟搖頭, 嘴角勾起, 心中溢開的是愉悅,“并沒有。”
他很樂衷見到黎宛給他甩臉色,只有關系越發相近的人, 才會不自覺将自己的情緒外露給對方。
如果不管他做什麽, 黎宛都沒有反應, 這才會讓宋廷舟感到挫敗。
雖然相處得不久,但黎父還是能知道宋廷舟的為人,既然這樣說,而且還帶着笑意,就是沒有撒謊,他們真沒有鬧脾氣。
黎父聽了也就沒有再繼續問,小夫妻的事只能靠他們自己解決,他只要知道沒有大問題就行。
家中,兩個小的最敏感了,察覺到黎宛情緒不對,等宋廷舟他們走了之後,姐弟倆蹲在屋檐下面面相觑,跟着緊張。
最後還是站起來,走到黎宛屋門前縮着身子,探出個腦袋偷看,宋倩倩小心翼翼的問,“嫂嫂,哥哥惹你生氣啦?”
黎宛剪裁布料的手一頓,她用手背碰了碰自己的臉,心中很疑惑,原來宋廷舟對她的影響已經那麽深了嗎?
黎宛知道家庭環境對孩子以後的性子很關鍵,她想了措辭,解釋道:“他沒有惹我生氣,只是因為想到你們大哥明天就要去書院讀書,五日才能休沐回家兩日,我心裏難受,這才會心情不好。”
她只是為了安撫兩個孩子讓他們別多想而瞎編的,反正宋廷舟不知道,怎麽說都行。
“哥哥是去好久。”宋倩倩松了口氣,只要不是生哥哥的氣就好。
她眼巴巴的看着黎宛,企圖安慰黎宛的離別愁緒,“嫂嫂,哥哥去讀書,我們就在家裏陪你。”
宋廷觀站在旁邊,腳尖踢着地面,沒吭聲,但是擡眸看向黎宛,也是表達這個意思。
“好,我知道了。”黎宛一笑,心底那抹念頭揮之而去,見他們還是守在門口沒有走,她道:“有空的話,你們能不能幫我的忙?”
人被需要才會感到有踏實感,雖然兩孩子歲數不大,可家裏情況不同,他們懂事早,父母和兄長相比總是會差了一層,他們就會害怕因為年紀小沒有用處而被抛棄,适當的讓他們幫忙做一些事,就能無聲讓他們安心。
“有空的!”姐弟倆急忙點頭,手腳麻利的走進去,按照黎宛的要求做,雖然動作不快,但很細心,全程并沒有出錯,就連宋廷觀也是如此。
活也不累,就是讓他們幫忙撕碎一些藥材罷了,只要有耐心就能做。
等太陽爬到正空,黎宛歇息,讓姐弟倆出去玩,她洗了手,就去廚房做午飯
早上黎父出門時說中午不回來吃,省點時間将田地裏的活幹完,租也不好租,還不如自己種。
因為現在宋廷舟要去縣裏書院讀書,不能天天回家,照看田地農作物的事就落在黎宛身上,但她不太懂種地,所以還是要靠黎父經常過來把關,到時候能收成了可以請人。
黎宛做了豐盛午飯,裝好放入籃子裏,再帶上一壺涼茶,鎖好門,送過去給他們。
姐弟倆跟着她一起去,主要是避免暴露,因為她根本不知道宋家田地具體在什麽地方,但姐弟倆之前會跟宋廷舟下田,認得路。
路上碰到有不少人也是去送飯的,雖然說昨天剛是端陽節,可古代老百姓可沒有什麽端陽節放三天假的說法,頂多就是在節日當天咬咬牙多加點菜,小酌一杯,第二天照樣下地,繼續忙忙碌碌的生活。
見到村民,姐弟倆有些害怕的躲在黎宛身後,怯生生看着,他們有些膽小,縱然家庭原因會有,可村裏的流言蜚語對他們來說更是致命傷。
但時不同往日,有了宋廷舟能得到賞識,去山鶴書院就讀的事,他們現在可不敢再亂說,誰知道以後光景如何。
送飯的都是年長婦人,男人是勞動力,沒有誰不去下田的,至于有那一兩個游手好閑的懶漢也會遭人唾棄。
村裏沾親帶故的,碰到的不是二嬸就是三嬸,黎宛分不清她們的身份,只是笑了笑,點頭打招呼,但她認出了昨日去縣裏頭牛車特能說的婦人,戰鬥力自然也是最強的。
劉三婆挎着菜籃子,臉上堆起褶皺笑容,眼睛一直往黎宛的菜籃子裏瞟,語氣拔高得很有腔調婉轉,“喲,五郎媳婦,這是去送飯呢。你們家今天做了不少肉吧,我都聞見香味了。”
黎宛就是将菜放進菜籃裏然後用布蓋過來,肉香味确實有,劉三婆沒有撒謊,其他人也都聞到了,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雖然她們昨晚家裏也吃了肉,但現在的味道實在是太香了,勾得很饞。
“他們幹活辛苦,怎麽着也要補一補,不然身體垮了怎麽辦。”黎宛不欲和她們多談,“三婆,我就先送過去了,五郎忙活一早上也該肚子餓,要等急了。”
婉轉說完,她就帶着兩孩子離開,實在是沒什麽共同語言,沒有好聊的,站在太陽底下還熱。
沒能唠嗑多打聽點消息,幾人還有些遺憾,但送飯重要,餓着誰也不能把家裏能幹活的頂梁柱給餓了,否則全家都跟着餓。
只不過遠遠的看見宋大娘走來,劉三婆幸災樂禍的說,“這宋廷舟要是真發達了,老宋家肯定後悔。”
當初誰人不知宋家大房二房和三房鬧得不愉快,這借的救命錢,在守孝期就去上門追讨逼要,還親兄弟呢,這樣做也不怕折壽。
其他人不贊同:“他們有啥後悔的,看大房的房子,在村裏數一數二,誰不羨慕,能有什麽後悔的。”
他們做得累死累活,還不都是為了能有個家住,吃得飽穿得暖嗎,宋家大房住的房子那可是敞亮又漂亮,誰經過家門口不羨慕。
劉三婆冷哼了聲,嗤之以鼻:“他們住的能安穩?怕不是日夜睡不着的心虛着呢。”
她是對大房子眼熱,但太缺德的事可不做,免得禍害到她的兒子孫子。
這話頓時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三婆,你這話說得,宋家大房的房子還有什麽來頭?”
在她們的觀念裏子承父業,老宅自然就是要留給長子的,所以對于宋家大房會住在老宅覺得理所當然,沒什麽不對。
“我聽說啊,宋老頭去世前,已經做主将老宅給了三房,其他兩房則是用銀子補償,得了不少,他們也都同意了的。”劉三婆眼睛轉溜着,故意壓低聲音,說得神秘兮兮,“你們也知道三房讀書厲害,而宋老頭去算過,那神算子說只要三房住在老宅,能夠得到老宅的保佑,日後肯定能高中狀元,飛黃騰達。”
狀元啊,平頭老百姓想都不敢想,這光宗耀祖,徹底改變門楣的未來太誘人了,別說是宋老頭,就算是放在村裏其他戶,毫不猶豫的也是這般安排。
“那後來呢,房子怎麽變成是大房的?”她們也很給面子的接話,也是真好奇。
老宋家以前也富裕過,雖然後來從縣裏搬回了村裏,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家底肯定也還有,分家後每一房能拿到不少,這也是讓大家羨慕的地方。
“住在老宅,就能出個狀元啊。若給你們選,是想看到別人成為狀元,還是自己的後代成為狀元。”劉三婆說得很心動,好似真有做選擇的機會一樣。
其他人沉默,毫無疑問,肯定是想要自己的後代成為狀元,這份榮譽就是自己家的,即便親兄弟是狀元,那他們分家了,得到好處的也不是他們,完全不同。
“所以啊,我就聽說,大房使計将三房趕出去,然後自己霸占了老宅。”劉三婆的小道消息向來很準,她完全相信有這回事。
她篤定的說:“不然你們瞧瞧,自從分家後,三房離開老宅搬到了偏僻的村角落居住,沒多久,宋老三病倒去世,緊接着他媳婦也跟着走,那就是沒有老宅壓住貴氣命格的原因。”
劉三婆說得煞有其事,她們也聽得背後吹起陣陣冷風,若是真的,那大房可不就是害死宋老三夫妻的兇殺了?
劉三婆很是陰陽怪氣:“搶來的總歸是搶來的。這文曲星是誰,狀元郎誰考得都注定好,住進去又怎麽樣,都這些年了,也沒見開出朵花來。反而看五郎,父母接連去世耽誤了六年,可他沒落下功課,照樣靠自己去了書院。”
大房也送兩個兒子去讀書,然而都不是讀書的料,兩人去沒多久就被教書先生給趕回去了,直呼爛泥扶不上牆,可是鬧了不少笑話。
劉三婆還想再說什麽,被拉扯了下袖子,她回頭,就看見宋大娘已經走上來,正陰沉沉的看着她。
劉三婆可不是好惹的,村裏聞名的潑婦,她頓時撸起袖子,嗓門很大,“怎麽,想打架啊,來啊!”
宋大娘顯然聽到了劉三婆說的這些話,正是心虛的時候,現在自然是不敢鬧,她瞪了眼劉三婆,重重冷哼了聲,扭頭就走。
“呸!這就是做賊心虛,也不怕宋老三夫妻半夜爬回來讨個說法!”劉三婆還挺不甘心沒能打起來,她朝着宋大娘的背影碎了口唾沫,故意大喊。
見沒有人搭戲,劉三婆罵罵咧咧幾句就閉嘴,腳步卻全程沒有慢下來,繼續送飯。
作者有話說:
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