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十四幅畫 邺城別(二)
史思明對安祿山妻女做的無恥之事,悄悄在安軍中擴散開。叛亂時間過長原已動搖了安軍軍心,此後更有大亂之勢。同年,唐軍收複長安,安慶緒落敗,帶領僅剩的一千三兵馬,自洛陽退師至邺城。不久後,史思明見和安軍關系接近破裂,囚禁了安慶緒的使者,以其八萬兵、十三郡降唐。天子大喜,授他為範陽節度使,但逸疏認定他還會再叛,讓朝廷不可對他掉以輕心。察覺他還在招兵買馬,天子提高了警惕,密謀找人幹掉他。天子到底年輕氣盛了些,藏不住事兒,史思明發現朝廷的計劃,再度叛變,率十三萬人南下向邺城進軍,一邊觀望,一邊聲援安慶緒,并攔截了唐軍糧草。
唐軍已圍剿安慶緒長達四月之久,見史思明前往救援,朝廷索性豁出去了,把六十萬大軍全部調遣至邺城,欲與安史叛軍決一死戰。天子任命邢逸疏為中書門下平章事、羲岚為軍中幕僚,率軍十萬前去支援郭子儀。
出發後第三日的晚上,遙山遠水處,有人起一聲羌笛,響徹滿夜離愁。營中的羲岚正輾轉難寐,聽見笛聲,即刻下床出門,卻發現是夜月甚美,如何個美法?星月高出山嶺,水中有夜幕投落的星子,琉璃清輝搖蕩着一葉扁舟,有人獨卧江頭。看見那衣袍,羲岚心中無限期待,提着衣擺,輕手輕腳地靠近。手剛碰上船篷,那人道:“适才我還在想,今夜極美,水天一色,上下是新月,不知我的心上人在做着什麽夢,又在夢中會了什麽人。結果眨眼工夫,她便出現了。”
羲岚不曾察覺,自己臉上已有了甜滋滋的笑。她本想,天黑之前他們才依依不舍道別,現在再見他,又有了小別勝新婚的喜悅,可是又要被他說成“引蔓故不長”了?沒想到,他也一樣。見他紫袍流淌在船頭,她無所顧忌地走過去,撥了撥他的袍子,在他身側坐下:“外面這樣冷,邢少師卻因為月色美便獨宿江頭。風雅。”
“這是婦唱夫随,染上了某人的不良習氣。我從前可不是這樣的。”
逸疏回過頭來,微微笑着。他的鼻梁被月色與陰影分為二色,碧瞳恰好對着九霄清月,盈滿了光華。這是羲岚熟悉的面容,懷念的笑容。波光蕩漾在他們身上,讓她不由得心中微微一動,原想調戲他兩句,他卻已先笑道:“我們岚岚真是美如畫,可惜人傻了點。”
“前面那句我聽見了,不敢不敢。我夫君才是畫中仙。”說到此處,她壞笑道,“我們還是先聊聊愛妾與愛女之事吧。”
逸疏沉默了頃刻,道:“我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時,安排了晉蝶改嫁千鶴仙君。但她沒同意,把女兒撫養到六百歲嫁人了,才嫁給了一位靈仙,大約是兩百年前的事。”
羲岚其實只是想逗他玩,但忘了世事漫随流水,距離她進入輪回,已過了近一千年。她嘆了一聲:“晉蝶對你确實是一片癡心。希望她以後能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吧。”
逸疏緩緩道:“羲岚,有時我真的挺恨你的灑脫。”
逸疏一向反應敏捷,再是棘手的難題,他總能很快給出最好的答案。這次他答得這樣慢,一句話中不知包含了多少意思。羲岚知道他在痛苦什麽,也不忍再調侃他,只是輕輕将手覆在他的手背上:“你知道我并不灑脫的。但是,我也不矛盾。”
逸疏的手僵了一下,眼中有明顯的觸動,而後攬過她,把她封鎖在自己的臂彎中。不管她如何抱怨被勒得喘不過氣,他也沒有一點松手的意思。這一夜,那些纏繞他數千年的記憶再度湧入腦海。他還記得,初次在搖光山上以仙身與她相逢時,她望過來的眼睛雖然寫滿了頑皮,卻又那麽澄澈,令他莫名有了想保護她的沖動。随着二人相識,與她在一起每多一刻,這種沖動就會增加一點,從剎那變得漫長,最後變成了一生一世,永生永世。最終他甚至覺得,羲岚不愛他無所謂。只要她能幸福,那能讓她幸福的人是不是自己,也無所謂。
羲岚依偎在他的懷裏,有些孩子氣地說道:“逸疏,你說,喜歡一個人太多,是不是會覺得很辛苦啊?”
聽到此處,他怔了怔,淡淡笑道:“是。”
“那是不是會經常感到無能為力,覺得自己很沒用,什麽都做不好呢?”
“是。”
Advertisement
“那是不是會寧可犧牲自己,也要那個人開心呢?”
“是。”
“原來我還是會愛人的呀。”
“是我錯了。”他低頭吻住她,堵住她的嘴。可是,她說的每一個字都像尖刀,一下下割在他的心上。不管親吻多久,都未能得到緩解。
他想,大概永遠都不會好了。
乾元二年三月初六,六十萬唐軍在安陽、河北布陣,剛與史思明精兵五萬交戰不足半日,邢逸疏軍、郭子儀軍從南北兩方趕至,呈掎角之勢。他們尚未布陣,忽然烏雲密布,狂風卷地,三月天裏飛落霜雪冰雹,戰場上半數士兵大驚潰散。随後,一個身着绛紋玄袍的男子從天而降,绛發舞動,手捧紅光,齒骨書卷在光中上下浮動。感受到此人來自魔界的殺氣,兩軍的馬兒都惶遽而鳴,脫缰而跑,摔踩死數千人。
逸疏策馬上前,抵擋那魔族的去路。那魔族笑道:“太微仙尊,我真是低估了你。上次便該親手結果了你,不然哪會有今日之局面。不過現在也不遲,今日你們全都得死!”
逸疏道:“涵虛,你別忘了女娲補天後的戰場規矩,神、仙、魔族不得在九州戰争中使用上界之力。你身為魔界左尹,若擅自違背契約,後果自負。”
“打算撕毀契約的人可不是我,是我們尊上。”
“……紫修?”
“尊上說,他還是喜歡滅世大戰,沒心思陪你們小打小鬧。”涵虛笑着舉起手施法,高空中烏雲如石,電閃雷鳴,轟鳴聲響徹九州,“就用這六十萬愚笨唐人和五萬叛黨的鮮血,來祭奠又一場神魔之戰的開端罷。”
史思明從軍中沖出來,屁滾尿流的翻身下馬,跪在地上道:“左尹,左尹,您不記得我了麽?我是史思明,我是一直幫着魔界的!您殺唐軍可以,可萬萬殺不得我啊!”
涵虛笑道:“魔界還需要你這種雜碎幫忙?拿你消遣,你還真當回事了。像你這種賣主求榮、兩面三刀的狗雜碎,殺你我都嫌髒手。滾。”
史思明不敢多話,再度屁滾尿流地縮回了軍中。此刻,哪怕兩方軍隊跑至幾十裏開外,都比不過空中烏雲雷電擴散的速度。涵虛朝天上瞥了一眼:“再見了,長安。再見了,帝王星。魔界占領中原的時候到了。”
眼見他作勢要施法,忽然一道碧光從地面飛出,直沖向涵虛之處!羲岚驚呼道:“不要!逸疏!!!”
但已經來不及了。涵虛往旁邊閃躲,卻還是被那道光擊中了右胸。霎時間,天崩地裂,飛星沖天,涵虛捂着胸膛,咳了兩聲:“太微仙尊,你……”
逸疏的聲音在空中冷冷回蕩:“滾回魔界,告訴紫修讓他收手,否則安陽河便是你的葬身之處。”
那團碧光再度撞向涵虛的左胸,又見雪海翻湧,陰山震動,涵虛當場咳出一口血來:“你……你真是瘋了……咳咳,真是……不要命了……”可是逸疏再沒回答,只是一次又一次地擊向涵虛,讓他躲也躲不過。
羲岚原本心跳急驟,到後來也不能動了般,絕望地看着他們。她很想問,逸疏,難道沒有別的辦法麽,你這樣,是打算與我永別嗎……可到底什麽都沒說,她不能幹擾他。她知道,不到萬不得已,逸疏不會這樣做。
幾回輪番攻擊下來,只見天地為之變色,逸疏耗盡了所有仙力,似有與涵虛同歸于盡之勢。涵虛被攻擊得一步步後退,不斷咯血:“太微仙尊,你就是個瘋子……”他似有不甘,但因身負重傷,終于揮了揮袖袍,消失在一道閃電中。
之後,雷電停止,那團碧光也随之擴至青天,刺得人睜不開眼,而後消散在烏雲中。醞釀已久的烏雲卻未曾遠去,向九州大地灑下了三尺甘霖,沖洗了鐵馬暗塵,川原丹血,也灌溉了土壤山林,安陽河床。史思明軍退守邺城,其餘唐軍均紛紛南撤,退守本鎮。羲岚率領邢逸疏殘留部隊,與郭子儀向河陽橋行軍。正是梅子青時節,落花風雨略傷春。一輪殘日中,斷鴻悲聲裏,小楫孤泊安陽河畔。羲岚與郭子儀在夕陽中并排而行,二人久久無話,最終還是羲岚先開口道:“對不起。”
郭子儀看着前方,坦然笑道:“沒關系。我知道你心中有別人了。”
“真看不出,郭尚書是這樣心思敏感之人。”
郭子儀道:“我是習武之人,心思可敏感不起來。我是‘看’出來的。你第一次在大明宮使計坑我,一直在往前逼近,直至把我逼落至池塘中。但在武靈重逢後,我叫你‘岚兒’,你退了兩步。”
他是常年行軍之人,單挑、帶兵、策略樣樣精通,對手的言行舉止輕微變動,都能引發他的警覺。羲岚也笑了,沒再回話。他們一直沉默到抵達河陽橋。軍營整頓好後,郭子儀開始整頓部隊。羲岚下了馬,牽馬兒去河邊飲水,卻聽見身後傳來一個聲音:“岚岚。”
羲岚背直了一下,緩緩轉過身去。眼見西日似金,雲歸紅霞,孤河延綿千裏,鳥飛不到長安城。逸疏半透明的身影出現在河畔,好似一幅未幹透的水墨畫,又似北落仙子筆下的繁花花瓣。
羲岚握緊缰繩,不敢有半點多餘的動作:“你是來與我道別的麽。”
逸疏無奈笑道:“若再不走,恐怕真會徹底消散了。我得先回仙界,努力尋找活下來的方法。”
羲岚不知該如何作答。這個逸疏原本便是幻象,但因為太微仙尊力量十分強大,哪怕只有十分之一,也強過普通仙族。外加他自身的意志極強,才能僥幸擊退涵虛。可是,現在他耗光了所有力量,即将徹底煙消雲散,又有什麽可能變回從前的逸疏呢?
“我知道你會覺得我的想法很荒謬,但你不也讓我不要放棄麽?”逸疏上前兩步,伸手在羲岚的臉上“撫摸”了一下,“不到最後一刻,我不會放棄。只要能活下來,我一定會回來找你,與你再續前緣。”
羲岚強忍着眼淚,用力點點頭:“好。”
“你等我兩年。兩年我若沒有回來,就嫁給其他人吧。”
“看在我們夫妻情面上,我等你三年。”羲岚含淚笑道,“答應我,盡全力。”
逸疏微微笑道:“結發之約,不負不忘。”
滿地殘陽,長河飲馬。雖舊山河仍在,世事已變。夕陽之色穿透了逸疏的身體,他對她微微笑着,但身影越來越淡,連同那熟悉千年的笑靥也越來越淡。最後,此間再無深閨夢中人,只有孤城落晖,兩岸花開。
邺城之戰後,史思明兵返範陽。安慶緒軍勢大減,對史思明時卑時亢,并冒冒失失地應了史思明的邀約,帶着四位兄弟及部下去範陽見史思明,結果被殺得一顆腦袋都不留。滅掉了心腹之患,史思明何其春風得意,自立為大燕皇帝,封了一堆後妃将相,并使計讓細作放消息說叛軍思歸,欲與唐軍決戰。唐天子很傻很天真,逼得李光弼心不甘情不願地去迎戰,唐軍再度大敗。眼見江山軍事重地又要落入叛軍手中,史思明卻給自己下了個絆子。
上元二年,史思明命兒子史朝義等人築城以儲兵糧,好攻打抵禦在姜子坂的唐軍,史朝義辦事一向莽撞,忘了要為城牆抹泥。史思明見之暴怒,欲立軍威,想把史朝義推出去斬首示衆。史朝義吓得面如土色,跪下來把腦袋都磕破了。史思明放狠話說,攻下陝州再砍你這獠。細作把這消息帶回唐軍,羲岚看着只覺得分外耳熟,想史家父子這一出戲,跟袁紹和許攸的愛恨情仇略有相似啊。于是,在這月黑風高夜,她與河泰派了細作喬裝潛入敵軍陣營,與史朝義密談倆時辰,大贊他額心有日角,乃帝王之相,有一計可他助稱帝。史朝義喝道:“鼠輩!我史朝義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怎能聽爾等讒言,效仿安慶緒,圖謀不軌,有僭越之心!”然後,他把史思明砍了,用氈毯裹着屍體,偷偷送回洛陽。
這事說明了,歷史總是重複的,人醜還是要多讀書。
史朝義确實比許攸狠得多,但能被人借刀殺人的人,腦子很可能也不會太好使。寶應元年,大唐新皇繼位,派出身手頗好的朔方健兒、回纥兵北征,收複洛陽,逼得史朝義在華夏版圖內狼奔鼠竄。第二年春,史朝義逃回範陽,屬下統統搖白旗,他走投無路,在範陽城外樹林中找了一棵槐樹,脖子一挂,兩腿一蹬,結束了七年兩個月的安史之亂。
薊北收複,朝廷犒勞三軍,重賞兵将。舉國上下一片歡呼,杜甫代表流離失所的唐人發表戰後感言“初聞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喜欲狂”,帶着老婆穿過巫峽,回歸洛陽。羲岚也跟着家人一同返回長安,一路上面帶微笑,足踏祥雲,飄飄然有釋迦牟尼之姿。
戰争結束确實舒爽,戰後之事便沒這麽愉悅了。譬如河泰的事。他在刑期化為原貌這筆賬,仙界可都記着。他也知道仙界都記着,所以自甘去了仙界極西領罰,只盼日後下黃泉、上奈何橋,能與阿妮蠻重逢。
回歸長安後,羲岚發現,以前王孫公子在街上騎馬,故意碰馬的是嬌羞娘子,不叫夏紫薇,便叫秋海棠;現在碰馬的是老頭,不是癱死,便是病殘,不給幾百貫錢他決計不肯矯健地爬起來。為了不跟老頭們産生太多的愛與恨,王孫公子們都換掉了紫骝、大宛等進口名牌,摘掉了金鞍玉勒,恨不得騎騾上街,連帶影響了衣肆、鞋肆、帛肆、茶肆、酒肆等等的生意效益。久而久之,這長安的“胡氣”自然也少了許多。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長安的物價調整略大,連鹽價都從天寶年間的十錢一鬥,漲到了兩百多錢一鬥,賦稅還高得有點吓人。除了吃鹽要交鹽稅、喝茶要交茶稅,連喝酒也變成了限量的,還得交個酒稅。奇奇怪怪的稅如雨後春筍,讓老百姓們感到壓力山大。搞不好以後敬酒要交個灌稅,吃飯要交個膳稅,蹲茅房要交個廁稅,死人要交喪稅,服喪完了要交除稅,交友要交友稅,友稅還得分個執友稅和交游稅,打呵欠要交個欠稅,伸懶腰要交個伸稅,天亮了交質明稅,天黑了交晏朝稅……皆大歡喜。這種稅來稅去的制度持續了幾十年,只苛不緩。打個比方說,後來柳宗元被貶谪到永州當司馬,遇見了一件挺神奇的事。因為朝廷需要某種毒蛇做的藥材,若有人交這藥材可以免交賦稅,但可能會被毒蛇咬死。柳宗元聽了很氣憤,捕蛇人卻說我這樣挺好的,總比交賦稅被窮死餓死好。我們村兒的人都交稅交死了。于是,柳宗元對自己的人生與智力産生了質疑,他作為當代一文豪,竟找不到言語反駁捕蛇人,只能留下一長串省略號。
郭子儀在安史之亂中立下剖符丹書之功,在軍中絕甘分少,能得士卒之死力,即便李廣、衛将軍再世,也只能與他平分秋色。不久後,他娶了兖州府君之長女王氏為妻,天子封之為霍國夫人。羲岚參加了他們的婚宴,在婚宴上遇到了鄭蕙,她已嫁做人婦,夫君正是天寶年間上元節的騷包胡服公子,這公子如今是郭子儀的僚屬,導致她十分羞見當年被她貶得一塌糊塗的郭子儀。與羲岚重見,她先是驚訝羲岚容貌未老,又暗怪羲岚不懂珍惜。羲岚笑着送上賀禮,只在洞房之前,對郭子儀拱手道了一聲珍重。結束了一堆長安的破事兒,她喬裝出行,開始了她游山玩水、四海為家的人生。
黎明臨行之前,羲岚騎馬在長安城門稍作逗留。城內鼓聲起起伏伏,長安仍舊是五劇三條控三市的長安,有千騎金吾,紅塵佳氣,玉辇絡繹向侯家。眼前的景象與過去何其相似,又是何其不同。她想起天寶元年,她曾跟在叔叔身後,騎馬長行在黎明的長安城內。那時,街坊間出現了芝麻餅胡商、與平康名妓惜別的風流詩人、參加科舉留宿崇仁坊的雅士、備貨去西市做買賣的豪紳……東西南北四側各自三道城門緩緩打開,東土金光滲入帝都,喚醒沉睡的巨龍。一百一十個坊被街道切割得方方正正,每條街道有五分之一個坊寬,街旁的排水道都猶如河流。不論過多少年,東西市總有龍銜寶蓋朱畫閣,富貴狂夫七香車,有王孫公子攜奴仆,騎駿馬,走在繁華的街道。那時,大明宮是一顆璀璨的東北明珠,在金光的照耀下,護佑着千古帝都。随着旭日高升,都城面貌愈發清晰,跨入城門的西域人眼睛也睜得越大,寫滿了對世界第一強國的憧憬……那是全世界最大、最繁榮的帝都。那是大唐的盛世,從今往後,不複重現。
李白在寶應元年便過世了,葬在了當塗縣龍山東麓。當時,只差一年就能等到安史之亂結束,江山重回大唐李氏懷抱。但回頭深思大唐今日情景,似乎也沒什麽好遺憾的。去李白墳頭為他上香時,羲岚又覺得登龍山有點意趣。如果人死也能分個好壞,那李白算死得挺好的。
這夜,羲岚又在紙上畫下了當年洛陽故人夢中的仙人。他沒從畫中出現,卻出現在了她的夢中。他自月中走出,披了滿肩光華。當她看見他的那一瞬,并沒有去多想,這翩翩仙尊的身影,究竟是夢中的昔影,畫中的幻影,還是良人的身影。她只知道,即便是開啓了盛世的玄宗皇帝,一生始于輝煌,終于寂滅,也都不過彈指一瞬。然江山如煙,霸業如夢,歷經轉燭萬事,看盡花月春風,都不過是為了這千年一次的月中相會……
畫杏畫桃畫碧山,初春杏落墜畫仙。
畫詩畫酒畫車馬,獻酢車馬鳳闕丹。
東市骈阗高祿士,西市拂來富貴緣。
烏衣巷口和風過,射獵雕鞍故友遷。
亂世凄凄雪海煙,豐功百歲恁堪言?
楊妃閉月何同罪,聖駕孤鸾落世焉。
尚有文君哭茂女,松蘿被妾牝玄間。
安得抱柱相思嘆,再會七生夢見憐。
歲歲長安并蒂歡,千秋盛世北流川。
朱顏霧鬓煙消墨,淺笑桃源畫裏仙。